回覆列表
  • 1 # 周成長東

    個人感覺,這三場演唱會都很好,也許你會覺得粉絲自帶濾鏡——我不同意,哈哈!

    張國榮無愧superstar這個稱號,他總是把最好的演出、將非常前衛的理念展現給觀眾。但鑑於當時社會媒體風氣並不好,哥哥的演唱會卻是譭譽參半,這對一直認真付出的哥哥以及幕後的工作人員,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關於張國榮的黑評大多是不真實的。觀眾大老爺們記得擦亮眼睛,別帶偏光鏡。

    跨越九七

    踏入九七年第一位在紅館舉行演唱會的是張國榮。哥哥上週六已成功完成二十四場演唱。

    再一次踏足紅館舞臺的LESLIE,我們不能不承認,這位曾一度是無數年青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偶像男歌手,今時今日對比樂壇的後浪,他確實是「老」練。但這種「老」並未對演出構成任何影響,相反,LESLIE演繹歌唱時,唱腔比以前更為成熟老練,滄桑味亦淡淡而出。舞蹈方面,LESLIE依然是本港男歌星中跳得最好的一位——他的動作不大,但卻很能配合歌曲的躍動節奏與感覺。

    拉闊音樂會

    是商業電臺叱吒903自1998年開始舉辦的流行音樂會系列,每年舉辦數場,邀請不同歌手擔演。“拉闊”二字取自英文單詞live的粵語諧音。2000年拉闊音樂會第一場邀得張國榮主演,於2000年3月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拉闊其實是在為熱·情演唱會熱身,演唱風格如哥哥所說“清湯掛麵”,但極為簡單的表演方式卻是對歌手實力的考驗。

    毫無疑問,哥哥的唱功和舞臺表演經驗都是讓人讚口不絕的。

    拉闊音樂會門票主要是以信用卡積分換領,少部份憑購買某牌子水筆之收據,以先到先得方式換取。音樂會反應熱烈,門票極速換領一空,一度出現網上炒飛情況。其中以某日本歌迷出價每張萬多元港幣在日本網站投得兩張黃牛飛,令人乍舌,香港傳媒廣泛報導。

    正是因為對張國榮高度認可,才會有如此熱情的待遇。

    熱·情演唱會

    2000年張國榮熱·情演唱會,由張國榮親自擔任藝術總監,演唱會劇情式曲目編排、“天使到魔鬼”的系列造型、唱演兼備的演繹技巧均屬首創。熱情演唱會從天使到魔鬼六套服裝,全部出自於法國高階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讓·保羅·高提耶)的手筆,這在對當時亞洲的藝人來講,是史無前例的,從前只有歐洲的麥當娜才能享受這麼高的待遇。

    這三場演唱會都是可以看的演唱會,熱·情演唱會給我們帶來的視覺、聽覺的衝擊卻是不同以往的強,是國際內外一致認可的一級棒的表演。

    監製陳永鎬說,這次舞臺設計的主題是“劇院”:“我們捨棄演唱會大明大暗的燈光,運用含蓄轉折的手法設計每首歌的出場和過場。整個舞臺故意只開三面,給張國榮一個變幻的Dreamland。”  

    樂聲   

    開場短短的引言,請來資深電臺主持人陳小Bora念;多達二百隻的Vari-lite(光束燈), 做出最細微的燈光效果;銀幕上用上光度極高的DLP120,000,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也採用;音響效果高低分明,樂聲歌劇各有發揮,臺上多處用上特製的布料,而非一般的油漆木板,燈光射下去的效果完全不同。整個演唱會要求之高,在本地製作是數一數二的。《風繼續吹》、《儂本多情》、《怪你過分美麗》,首先是三首慢歌,張國榮揚起眉,滿臉自信,在臺的兩端走著唱。燈影交錯,絲絲亂紋投射在條條布幕上,臺上簡潔的數條樓梯,配上燈光,反射出豐富的線條。接著三首快歌:《夠了》、《側面》、《放蕩》,燈光乍變,兩塊大銀幕閃爍著紫橙紅,象是兩顆眼睛,看著張國榮扭轉旋舞,迷惑了。熒光幕播出他主影過的電影片斷,《阿飛正傳》、《白髮魔女》、《槍王》、《家有喜事》、《星月童話》、《流星 雨》、《風月》、《倩女幽魂》、《新上海灘》、《霸王別姬》、《左右情緣》——由賣弄的一分鐘到 給狠狠地打了兩巴掌,觀眾都看得非常投入,時而大笑、時而拍掌。陳淑芬補充說:“這些片段是哥哥親自剪的。在這幾天的演唱會,他已經剪了三個版本,每次看看有不滿意又再剪!”  

    燈影   

    張國榮一九八五年第一場大型演唱會、九零年《告別》演唱會,都是陳永鎬當監製。今年年初,陳永鎬已經開始構思這次演出,曾經想過用法國新式馬戲的效果,但紅堪體育館的裝置做不來,和張國榮談過,才決定用劇院為主題。在他眼中,所謂成功的演唱會,就是把歌手鮮明的突顯出來:“阿倫是與眾同樂的,學友是誠懇獻唱的,演唱會就是把歌手最好的一面表演出來,而張國榮就是圈內可塑程度 最高的一位歌手。”  

    陳永鎬要求創新、要求突破,他不屑部分傳媒對演唱會的大肆評擊,更不滿本地製作固步自封;“香港的表演事業哪裡有進步?還是歡樂今宵、TVB的層次,什麼都驚死不知,不可以用含蓄一點的手法嗎?當然我們面對的是大眾,是上萬人的觀眾,但要進步,不然就是同流合汙了。我在二十年前搞演唱會,日本人也要學習,但現在?沒得比了。製作要進步、歌手要進步、觀眾要進步、老闆要進步,現在可是四大退步。”  

    《追》,布幕現出髮絲,樓梯射上圓點,天上地下一片銀光中,隱約一抹紅光;《春夏秋冬》,四季燈光變化,棕橙綠紫顏色用得大膽巧妙;《沒有愛》,雪山邊緣一輪黃月亮。連續多首慢歌,運用了匠心的舞臺設計,旋律是大家熟悉的,感受卻是新鮮的。發舞唱畢《路過蜻蜓》,張國榮邊在舞臺上更 衣邊介紹樂隊和幕後工作人員,白色布幕透出重重影子,大群工作人員忙得團團轉,配上明快的敲擊樂,影子戲般有趣。這是張國榮怕中間悶場想出來的點子,把觀眾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舞臺上,是很聰明的做法。

    張國榮為了這次演出下足心機:每天三百下sit-up、跑步練氣、戒菸戒酒,唱功固然不容置疑,腰圍還保持二十八吋,八名設計師的衣服穿得漂漂亮亮。那一頭長髮在臺上發揮了極佳效果,每一次頭髮散開,都是一次高潮。但落到報章雜誌上,只見披頭散髮鬼影幢幢的“貞子”現身,他很生氣。 縱使張國榮嚷著:“仙姐(白雪仙)看完第一場,就走到後臺擁抱我說:‘這是真正的藝術!其他人說什麼,不重要!’”但負面的報道令馬來西亞和大陸的演出要做出修改。他氣得咆哮起來:“好!什麼都可以改,唱回舊歌、穿回舊衫都可以,不過這已經不是我張國榮的Show了。”

    平心而論,現場看見長髮飄揚的張國榮,壓根兒連想不到女性化,正如我們的時裝版主任王麗儀所說,那就是拉丁裔的俊男,一向以來歐洲人就喜歡留長頭髮、曬得黑亮、穿裙子也不是新鮮事。倒是張國榮介意,在臺上說:“不要叫我靚女,會翻臉的!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女人!”如果這次是其他歌手,例如郭富城留長髮,傳媒的報道又是否一樣?說到底,還不是戴著有色眼鏡。

     

     

    星光   

    臺上一條長橋,緩緩升高,張國榮救在上面大唱《無心睡眠》。觀眾不一定接受經典作品重新編曲做大幅修改,新鮮感得由舞臺設計而來,這條長橋就為唱一首歌,出現這麼一次,卻化了幾十萬元去安 裝並以油壓器升降。認真見於不惜工本,聰明也在於見好就收。一首《大熱》,熒幕火焰四起,臺上紅光狂野,張國榮彷彿賓士魔界,演唱會開始以快歌為主。《紅》床上無數誘人長腿、《枕頭》泡沫般噴出一天一地的羽毛、《左右手》的變化流麗的紫藍綠橙光……幕幕都是漂亮的畫面。演出《陪你倒數》 時,他披著銀紅大衣,氣勢如王,眉梢盡風流。接著近半小時的rave party,張國榮把多首經典快歌編 在一起,觀眾都站起來跳舞。一個小孩騎在爸爸肩上,笑得前傾後仰,樂不可支的,一家三口玩得很開 心,父母當年聽到《H2O》、《少女心事》、《第一次》、《不羈的風》、《MONICA》、《STAND UP》時,也曾經這麼快樂嗎?張國榮最末的一支歌,是林夕為他寫的《我》。張國榮有點感觸:“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站在臺上了……”觀眾大聲反對,陳淑芬在旁嘆口氣道:“他呀,老實說這次演唱會已經是最滿意的了,以後再也不可能超越,不如不唱。我說你兩三年後,可能又是另一個層次,以後再說吧!”這就像一些畫家到了某一個階段,每完成已幅作品,都覺得沒法超越、難有突破了,但是轉頭可能又畫出另一幅傑作。就是一盞射燈,張國榮自信地唱:“I am what I am,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評價道:張國榮的熱情演唱會從表演形態,藝術理念,服裝道具,觀眾反響都代表著中國演唱會的最高水準,至今無人超越。

    美國《Time Magazine》(時代雜誌)稱之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

    日本《朝日新聞》譽他為“天生之表演者”。

    張國榮熱情演唱會的成功,是在於整體:從演出意念的設計、到每一細緻的環節都是精心安排,再加上張國榮在舞臺上的發揮,終於成就了一個配合得天衣無縫的演唱會。謝謝張國榮,謝謝演唱會臺前幕後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為本地演唱會帶來一次難能可貴的新體驗,將本地演藝事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明報週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勇士贏得西部冠軍之後,合影照片裡面有考辛斯卻沒有杜蘭特,這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