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由於炮射導彈制導系統研發比較麻煩,且價格比常規炮彈高出太多,發展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和先進的光電感測器等,制導炮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與炮射導彈相當的效果,因此,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許多西方國家逐漸放棄坦克炮射導彈的發展,只有蘇俄一直堅持研製炮射導彈。

    目前,俄羅斯的坦克炮射導彈9M112 、9M117、9M119等10餘種可供主戰坦克發射的導彈,射程在1.5-10公里區間,導彈平均飛行速度最大達800米/秒。

    俄羅斯的大量炮射導彈,由於有射程上的優勢,以及較高的命中精度和摧毀能力,賦予了行將退役的老式坦克有了重返戰場的可能,而且極大地提高了主戰坦克遠距離作戰能力。

    一般坦克炮能摧毀坦克的有效距離也就2000米開外,如果距離太遠的話,一是炮彈的命中精度降低,二是穿甲彈動能降低帶來的穿甲深度大幅銳減。

    其實,蘇俄研發的坦克炮射導彈,主要用來攻擊對方的主戰坦克,儘管蘇俄坦克的炮管口徑普遍高於西方坦克,但其有效射程和穿甲能力卻要遜於西方坦克。

    因此,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蘇聯時期就開始研發炮射導彈,就是要利用坦克炮和導彈的有機結合,提高坦克打擊西方坦克的能力。

    其中的9M112“眼鏡蛇”是蘇聯研製的第一類坦克炮射導彈,口徑125毫米,最大飛行速度為400米/秒,最大射程為5000 米,破甲厚度700-800毫米,1981年列裝時配備在T-64和T-80坦克上,供2A46型125毫米滑膛坦克炮發射。

    炮身導彈的遠射程,提高了己方坦克在戰時的生存率,在5000米距離上只要發現敵坦克,就具備了發射的能力,一般能輕鬆擊穿3000米內運動中的主戰坦克,而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也就2000米左右,且當時的火控系統打運動中的坦克時,命中機率非常低,裝備炮射導彈一方就有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而西方面對華約陣營高達10萬輛的坦克和步戰車等,除了繼續發展新型坦克對抗以外,發展了大量的武裝直升機空中打坦克,據此西方揣測蘇聯研發的坦克炮射導彈“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的不是坦克是而是武裝直升機。

    坦克炮射導彈儘管教科書式的搜狗百科說“坦克可以在野戰中攻擊武裝直升機”,但作為軍迷個人認為,坦克發射炮射導彈打武裝直升機的效果依然值得懷疑。

    原因就是無論從炮射導彈的氣動外形、舵面佈置,還是制導方式和有效射程來判斷,類似典型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打擊二維平面機動的地面目標尚可,要想打擊三維立體機動的直升機,恐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但這也只是軍迷基於自身掌握的淺薄的知識,得出的個人見解,不一定就正確,說不定坦克炮射導彈關鍵時刻還真能打武裝直升機,只是缺乏實戰來證明而已。

  • 2 # 冬雨AK

    坦克炮射導彈憑藉較遠的射程較高的精度和威力,確實提高了坦克的攻擊距離和攻擊力,各軍事大國都曾經大力研發過,例如美國的M551“謝里登”坦克可以發射MGM-51A“橡樹棍”導彈,蘇聯研發了三種型號9M112 9M117 9M119的12種炮射導彈,這些導彈的射程一般在1.5-5公里,遠遠超過普通炮彈的射程。但是由於價格昂貴,技術比較複雜,絕大多數國家都放棄了,目前此領域最先進的是俄羅斯。雖然理論上可行,但是實戰中我認為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首先,炮射導彈的攻擊距離確實比普通炮彈遠的多,但和武直上的反坦克導彈相比,就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了,例如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掛載的“地獄火”反坦克導彈,攻擊距離可以達到8公里,武直居高臨下,在炮射導彈的射程外就能擊毀坦克!

    第二,如何發現武裝直升機?武裝直升機被稱為“樹梢殺手”,本身就難以被發現,而坦克又沒有裝備相應的對空探測裝置,所以,很難先敵發現,很可能是武直髮射的導彈飛到自己頭上都不知道敵機在哪!

    第三,如何準確命中武直?我們知道坦克炮的俯仰射角有限,美國的M1A2的射角只有負10度-正20度,面對居高臨下,在自己頭頂上的直升機,怎麼調整合適射擊角度?還有,坦克上也沒有配備對空火控雷達,怎樣引導彈道的攻擊高速飛行的武裝直升機呢?可以說這種情況下即使發射出去,能不能命中那完全是看“人品”了

    自從武直問世以來,其一直就是作為坦克的天敵而存在,居高臨下,探測攻擊距離遠 機動靈活,飛行速度快,使得坦克在面對武裝直升機時處於被屠殺的境地,演習資料表明,兩者正面對攻時,武裝直升機與坦克的損傷比約為1:18!費心費力的研發裝備昂貴的炮射導彈用來打直升機,我覺得還不如好好發展伴隨野戰防空系統來的划算!

    所以,我認為炮射導彈打武直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幾乎很難實現

    (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 3 # 魂舞大漠

    任何裝備,都要考慮極限使用的情況,面對越來越重的低空空中威脅,如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等,也許這就是任何坦克都配有高射機槍的原因。

    我們知道,坦克的主要任務,是應對地面的堅固工事,以及打擊對方裝甲車輛,這就決定了坦克不以空中威脅為主要目標。對付低空殺手,主要是野戰防空系統,否則的話,任何強大的坦克,在戰場生存的機率小而又小。

    目前裝備和發展炮射導彈的國家,以中俄為主,都形成了打擊低空目標的能力,主要是應對那些漏網之魚的,都沒有應對批次空中目標的考慮。地面戰場在體系化作戰的今天,只強調一種裝備的強大,是非常可笑的,否則再厲害的坦克,也應對不了低空安全。

    如俄羅斯新型T-14“阿瑪塔”坦克,裝備了相控陣雷達,即受到廣泛詬議,不僅提高了造價,而且作用有限。

    專業武裝直升機,本身飛行速度快,機動速度是坦克所無法比擬的,其攜帶的反坦克導彈,具有射程遠的特點,不在坦克炮導彈射程內,即可率先開火,幾可完虐坦克,所以坦克要把防空做為任務重點,就會偏離坦克的主要效能,陷入死衚衕,難有明晰的技術未來。

    坦克安心幹好坦克的活,這也是歐美坦克不發展炮射導彈的主要原因。中俄立足自家國情,發展炮射導彈,正是考慮了極限使用的情況。

  • 4 # 鷹鴿分析

    在前些年,宣傳鄰國的K-2坦克的時候,經常會加上一條那就是這種坦克可以打直升機,咋聽起來很高大上,終於不用再使用傳統的高射機槍進行防空作戰了;實質上這就是炮射導彈帶來的新路子,前不久央視國防軍事頻道還專門做了一期中國產炮射導彈的節目,詳細的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實彈打靶效果。

    炮射導彈是一種用火炮發射的導彈,屬於一件跨界武器,打破了炮彈與導彈之間的界限,使用上可以和炮彈一樣,用火炮來發射,同時它又像導彈一樣有自己的發動機提供動力,有完善的制導系統規劃飛行路線,由複雜的舵片來控制飛行方向,最大的特點是射程遠、打擊精度高。

    其制導原理是,戰車首先向目標發射一道鐳射,炮射導彈從炮管中發射後,就會飛到鐳射裡,然後根據彈上的感測器感知自身的位置和飛行姿態,並控制彈體儘量飛行在光束的中心線上,最終的效果是實現鐳射指向哪裡,導彈飛向哪裡,這種用鐳射駕馭導彈的方法就是鐳射駕束制導模式。

    上述簡單的介紹了炮射導彈的工作原理,重點來了,其之所以具備打直升機的本領主要得益於其鐳射駕束制導模式。該制導模式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本防空作戰需要精密的火控雷達以及光電裝置支援的模式,在裝甲車輛沒有相關配套裝置的條件下,具備了一定的防空作戰能力。通俗點講,只要將鐳射瞄準直升機就可以透過車載手動瞄準系統引導導彈對一定範圍內的空中懸停、或低速機動的直升機構成威脅。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炮射導彈雖然具備一定的防空能力,但這種能力不能被放大。因為炮射導彈最初的設計是主要針對同一平面上的裝甲目標,毀傷性沒得說,但是對於導彈本身的機動過載以及使用的俯仰角和射程等重要引數,相較傳統的防空導彈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另外在制導方式上也存在較大差別,炮射導彈制導限制其不能像防空導彈那般具備發射後不管或者半不管,想要大眾目標就必須靠人工手工操作來完成,在打擊距離上,例如前文提到的K-2也只有2公里的有效射程。

    由此可見,炮射導彈打直升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尤其是對於操縱人員的經驗、技能水平有很高的要求;通常在打擊地面移動目標時,目標的移動速度大多在四五十公里左右,甚至更低;但是在空中飛行的直升機,一般巡航速度也在百公里以上,這個速度相對戰鬥機要低的多的多,但是對於操縱手想要透過鐳射進行有效跟蹤、瞄準,難度還是相當大的,故而,炮射導彈打直升機大多選擇處於懸停狀態下的直升機,如此在高度、速度上都能滿足炮射導彈的技戰術效能指標。

    截止目前,炮射導彈的發展基本成熟,不僅僅是坦克,步戰車也可以裝備,也就是說只要車子啊火炮的口徑達到100mm以上即可,中國的04式步戰車車載100mm主炮就可以發射100mm炮射導彈;另外還有105mm和125mm兩種口徑的炮射導彈。總而言之,炮射導彈可以打直升機,只要命中毀傷還是不錯的,但是對於使用範圍、操縱手個人水準有較高的要求,不是宏觀的認為,任何條件下都可以打直升機,只能狹義的理解這一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些常用詞牌名的押韻和平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