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月12日,美國正式重啟對伊朗的原油制裁。在市場關注的豁免清單上,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印度、韓國、日本、希臘、義大利和土耳其等8個地區被給予豁免,但美國期望這些地區未來幾個月持續減少對伊朗進口石油。據路 透社訊息,中國大陸獲得購買36萬桶/日伊朗原油、持續180天的臨時豁免。
8
回覆列表
  • 1 # 三百六十吳李路

    原油戰爭,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國際政治角遂,雖然美國也產業巖油,但美國企業更大的層面是石油消費,這就很容易解釋特朗普為什麼多次在公開場合反對石油上漲。

    國際政治博奕上,美國同伊、俄生隙已久,而伊、又是產油大國,就執政理念而言,為打擊對手國經貿,反對油價上漲也符合邏輯。

    中美同為石油消費大國,就油價問題,你還別說,不謀而合,中美還真找了一個利益共同點。

    話又說回,無論你多麼反對油價上漲,哪怕你貴為總統,油價就按你的意志執行嗎?石油交易體量非常大,全天23小時,世界各國投行均有參與,油價下殺石油公司可以購買做空合約對沖損失,但如果你不會玩,那也沒辦法,只有走委內瑞拉的路了。所以說到底還是市場行為,資本永遠是逐利的,油價140美的時候,難道美國老總希望他漲?

    目前,原油價佫止跌於55美元上方,小時線雙針探底,連續4日收小陽,未來等待長週期均線下移,築底成功,仍存在上行動力。

  • 2 # 魔鬼313

    原油期貨跌停,油價陷入熊市是特朗普的陰謀嗎?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是特郎普造成的,是陽謀。我們一起分析下原油期貨下跌背後的故事。

    第一,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公佈的資訊可以看到,在2018年,美國頁岩油的產量激增,預計日產油量將達到1090萬桶,與去年的日產油量935萬桶相比,創下歷史最大增幅。由於產量激增,美國急需擴大出口,尋找新市場。(關鍵點:美國石油產量不僅可以不依賴進口,而且還大量出口。)

    第二,沙特、俄羅斯以及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等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很大,美國為了為了消滅能源競爭對手,首先把心思打在了伊朗身上,希望透過制裁伊朗,逐漸吞食伊朗份額擴大美國石油的市場佔有率。(關鍵點:透過制裁,擴大份額)

    第三,美國的最主要敵人是誰?俄羅斯,兩個超級大國之一。現在美國和俄羅斯進行代理人戰爭,美國的對立面俄羅斯、伊朗、敘利亞都是產油大國。石油暴跌會造成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什麼影響?以俄羅斯為例:很多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緊縮、盧布貶值、稅收減少、綜合國力下降,最終導致俄羅斯在2020年前的強軍夢將會是一句空話,導致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受到限制,導致戰爭可能朝著不利於俄羅斯方面發展,可能導致俄羅斯即使贏得了戰爭也毫無收穫(敘利亞最大的出口商品就是石油),導致俄羅斯在國際政治上的話語權降低。(關鍵點:俄羅斯強軍夢將會是一句空話、盧布貶值、經濟緊縮、軍事行動受到限制)

    最後,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低油價將促進投資和就業,低油價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低油價有效防止通貨膨脹,這些都將提高美華人民的滿意度,美華人民的選票關係到特朗普是否可以競選連任。(關鍵字:競選連任)

  • 3 # 虛擬網落

    如果是特朗普的陰謀 ,那不是在幫中國的忙嗎?油價漲對世界經濟來講不是什麼好事,對美國也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封閉政策,貿易關稅,已經讓美國國內進入通貨膨脹了,如果油價在往上漲,那美國經濟崩潰也就不遠了。

  • 4 # E哥評化工

    鴻網能化觀察到:加拿大政府的強制減產措施導致其重油價格(WCS)上漲,市場似乎達到某種平衡。但平靜的水面之下暗流洶湧, 全球重質油的主要生產國加拿大,委內瑞拉,沙特和墨西哥都在不同程度地減產,重質油市場可能面臨供求結構失衡。

    加拿大重油:價格危機暫緩,引來表面平靜▲▲▲

    油砂是加拿大原油產量的主要來源,並且一直以來都是開採成本比較高的油種,國際油價回升,油砂生產商的收入逐漸增加刺激了其油砂產量大幅增加,然而管道運能不足的缺陷卻又逐漸表露出來。由於管道運能的不足,出口量的增長無法配合原油產量的增長,庫存不斷累積,最終2018年下半年WCS下跌至13美元/桶,對WTI的折扣擴大至40美元。

    如此巨大的價差導致加拿大原油生產商出口積極性下降,與此同時其主要原油買家由於季節性的原因需求放緩,因此加拿大原油出口下降,進而嚴重影響到加拿大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因此,2018年12月初加拿大宣佈阿爾伯塔省將從2019年1月起強制減少原油與瀝青的產量,減產幅度達32.5萬桶/天。減產計劃迅速見效,在半個多月內WCS對WTI的折扣迅速回到12美元,目前為9美元/桶。

    伴隨著OPEC、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的減產,油價有所回升,加拿大油砂生產商仍將繼續尋求增產的可能,以便增加收益和現金流。但管道瓶頸依然限制其原油出口和WCS上漲。

    在加拿大政府強制減產措施和管道瓶頸的雙重製約下,WCS價格可能不會出現太大變動。但國際重油市場供需正在這表明的平靜下暗藏變數。

    全球重油產量減少:供應危機隱現▲▲▲

    與加拿大減產同步的還有沙特——全球第三大產油國。

    OPEC計劃2019年1月開始在2018年10月產量基礎上減產120萬桶/天,沙特是OPEC最大的產油國,減產配額為32.2萬桶/天。沙特2018年11月的產量為1102萬桶/天,10月產量為1068萬桶/天,產量減少約76萬桶/天。

    能源諮詢公司Turner Mason & Co.執行副Quattroporte約翰•奧爾斯表示: “從歷史上看,沙特減產時,減的主要是中重型原油。” 沙特剩餘產能一半以上是重質油產能,新增產量也偏向於重質油。沙特在OPEC+的減產協議下的減產行為在產品結構上影響最大的是沙特的重油產量下降。

    委內瑞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重油蘊藏區,其國內原油產量也都以重油為主。隨著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其原油產量也不斷下降。委內瑞拉表示2018年11月其原油產量為146萬桶/天,但OPEC月報顯示委內瑞拉11月只有110萬桶/天的產量。2019年1月初馬杜羅成功連任委內瑞拉總統引來美國的制裁威脅,這給馬杜羅提升委內瑞拉原油生產能力的承諾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墨西哥是北美重要的原油生產國,在其全盛時期產量與昔日的委內瑞拉相當,但是隨著國內油田老化,產量逐年下降,出口量也日益縮減,而其原油出口中大部分為重質原油( 商標為“瑪雅原油”)。

    目前墨西哥、委內瑞拉的產量大機率會繼續減少,供應端疊加沙特(排除中質油)和加拿大的減產減少的影響,鴻網能化預測全球重油市場預計將會在2019年損失100萬桶/天左右的供應,但同一時期全球煉油廠對原油的需求結構並無根本性變化,對重油的需求保持相對強勁。

    重油需求:美國和中國的煉油廠需求保持旺盛▲▲▲

    相對於中質和輕質,重質油在全球原油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少,但同樣是未來原油需求中不可或缺的油種。全球大多數國家仍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這就決定了未來重質油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比如道路建設、生活用品、汽車等的需求決定了瀝青、化工產品、成品油等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中國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煉油產品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既有輕質的,如汽油,作為化工原料的石腦油等,又有重質的,如潤滑油,瀝青,石蠟,燃料油等,這就決定了中國需要進口大量重質油。而且,中國煉廠往往傾向於佈局一體化裝置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這也就是中國煉廠裝置的複雜程度即尼爾森係數較高,甚至超過世界標準的原因,同時也表明中國有充足的條件加工重質油。

    但是目前中國主要從委內瑞拉、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進口重質原油,而這些國家重油產量正面臨下降的風險。

    美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國內煉廠尼爾森係數也普遍超過中國,以此,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重油消費市場,全球幾乎一半的重質原油都是在美國加工的。同時美國煉油之都——墨西哥灣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加拿大、墨西哥/委內瑞拉和沙特組成的三角形中心,重質油一般都彙集在這裡,因此墨西哥灣最能感受到重質油市場的變化。與中國相似的是,美國主要的進口重油供應也都在減少,如委內瑞拉、墨西哥、沙特重油等,來自加拿大的重質油供應並沒有減少,但管道瓶頸限制了其上限。如圖所示,路易斯安納重油(HLS)相對於路易斯安納輕油(LLS)的折扣上升,反映出重質市場供應趨緊。此外,沙特將其阿拉伯重質原油2月份對美國的官方售價設定為比阿格斯酸原油指數(Argus Sour Crude Index)高出50%,這是至少10年來的首次溢價。

    現在判斷全球重質原油市場是否會遭遇價格大幅上漲為時過早,但不能排除風險較低的利用重質油價格套利的機會。對加拿大而言,重油市場內冷外熱的局面正在形成:一方面,加拿大減產控制下的WCS價格相對溫和; 同時,各主要重油產國正在減產,重質油供應危機隱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二本的學生怎麼透過考研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