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知老王

    池塘倒藻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很多魚塘養殖的朋友,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池塘倒藻。倒藻之後,水體之中的氧氣被大量消耗,從而導致魚類缺氧而死,是漁業養殖的一大殺手。

    那麼,什麼是池塘倒藻呢?它有什麼表現?

    池塘倒藻指的是水中的藻類大量死亡,導致水體被汙染,從而呈現出來發黃、發綠或者變紅的現象。表現的顏色因藻類不同表現各異。

    倒藻之後,死亡的藻類在水體中分解。我們知道,動植物殘體在腐爛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同時產生一些有毒害的物質,譬如氨氣和亞硝酸鹽類物質。一旦池塘倒藻,水體環境不適合魚類的生長,導致魚類大量死亡,危害極大。

    池塘倒藻是什麼原因導致?

    池塘“倒藻”的原因不外乎這幾個:一是天氣突然發生變化,導致藻類由於惡劣的天氣死亡。譬如矽藻水溫23-30℃,綠藻25-33℃,一旦水溫超過這個適宜溫度就會引發倒藻。

    二是管理出現問題,在魚類養殖中,需要餵養飼料、新增肥水、池水消毒等,如果某一個環境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池塘倒藻的發生。如過量使用消毒殺菌劑、殺藻殺草劑、殺蟲劑、重金屬鹽類等,也都有可能造成池塘倒藻。

    因此,一旦發生了倒藻,我們要分析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從而尋找出原因,避免再次發生。

    池塘倒藻之後,如何解決?

    發生倒藻之後,分析好原因對症下藥。透過檢測水質酸鹼度,如果偏酸,可以撒施一些生石灰調節水體酸鹼度。

    如果是因環境突變引起首先注意增氧,水體增氧機常開多開,保持池塘水中含有豐富的氧氣。

    其次,對池塘水體進行消毒、換水,緩解水體對魚類的危害係數。並撒施一些中微量元素調理劑,對水體進行改善淨化。

    如何避免池塘倒藻?

    首先在高溫季節,多開氧機,要每天早晨給池塘補充一定量的水,防止水體增溫過速。

  • 2 # 踏火逍遙說魚

    池塘倒藻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

    倒藻這種現象在水產養殖中很常見,特別是在高溫季節及秋冬之交時很易出現情況。所謂的倒藻通俗地來說就是水體中的藻類短時間內大量死亡,並在水面形成水華或是水體中出現很多死藻團,嚴重的水體直接變清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倒藻。

    出現這種原因其主要因素還是水體中的有機質過多導致水中的藻類繁殖過快,當水體中的環境出現突然改變時引起藻類大量死亡。引起水體環境出現異常變化的主要誘因包括水體缺氧、水體ph值突然變化過大、或是藥物刺激、水溫降溫過快等等因素。至於處理方法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解決:

    在水產養殖中如果出現這一情況如不嚴重可以透過換水來改善,但這僅限於情況不嚴重或是作為應急方式來用,對於一些情況嚴重的換水之後要先用一些有機酸來解毒才行,因為出現倒藻之後,水體中的死藻在分解時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這對魚和養殖產品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死藻多的塘口要先用藥來解毒才行。

  • 3 # 農事隨談

    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倒藻氣溫發生變化,溫差較大

    到了季節轉變的時候,氣溫變化會有較大的幅度,早晚會出現很高的溫差,如果再下大雨,由原來高溫的天氣很快轉變為低溫,水體的上層和下層鹽度發生很大的區別,導致藻類平衡遭到破壞,有益的藻類生長緩慢,有害的藍藻佔據了生長優勢,大量繁殖。吸收水中的溶氧,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就會引起池塘的水體倒藻。

    2、池塘用藥不當

    水產養殖很難保證養殖動物不發生寄生蟲和細菌的疾病發生,當發生病害時,養殖戶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快速消毒。在藥物的選擇上,往往會選擇藥效比較快的化學藥物進行處理,會忽視了藥物本身的副作用,不僅對魚蝦類造成傷害,還會破壞正常生長藻類的細胞,引發藻類大量死亡,發生倒藻。池塘在消毒時,化學類和重金屬類的殺蟲劑要慎用,儘量用物理方法和安全係數比較高的微生物製劑來給池塘消毒。

    3、池塘施肥不當,微量元素缺乏

    池塘在肥水的時候,施肥的品種過於單一,池塘裡只有有機肥料,缺乏一定的無機肥,肥料與水體裡的物質發生反應時,很難形成磷、鉀、鈣等營養元素,造成水裡的有機物增多。藻類的生長得不到營養的補充,就很容易發生老化,引起倒藻。

    4、池塘缺氧,溫度升高

    氧氣是動物和植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當水質惡化時,池塘裡的溶氧量也會很快降低,這樣就會造成惡性迴圈的局面,一方面魚蝦的生長會受到很大的威脅,另外池塘裡的水藻也會出現急性死亡。如果遇到高溫的天氣,水溫超過了水藻的耐受程度,就會出現倒藻,池塘透明度降低,甚至爆發青苔。

    池塘發生倒藻帶來的危害水產養殖種植水藻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給養殖動物提供棲息場所的同時,還培育出營養豐富的天然餌料供養殖動物食用。水藻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能吸收掉水裡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氣含量。如果出現倒藻,在食物網下端的浮游動物也會停止繁殖生長,二氧化碳也沒辦法吸收,就會在水裡溶解形成碳酸和氨氮,引起池塘的PH值過低。池塘裡大量藻類死亡,最終會造成水裡的有機物含量高,有機物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形成有害的硫化氫氣體。水裡的含氧量急劇下降,氨氮、亞硝酸鹽無法及時吸收,池塘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會升高,魚類會發生浮頭,大量死亡的風險。有害水藻死亡發生倒藻時,會產生毒素,攜帶寄生蟲和弧菌病毒。弧菌是一種很頑固的病毒,喜歡在水產動物排洩的糞便和死亡的藻類中生長。含氧量偏低,到了適合的溫度就會爆發,水藻倒藻給寄生蟲和弧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溫床。如何預防池塘倒藻在天氣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增加池塘底部的氧氣含量,任何動物和植物的生長都要有足夠的氧氣,水藻也不例外。藻類一般是晚上進行呼吸生長,可以在傍晚的時候適當開啟增氧機,不僅可以給藻類的生長補充氧氣,也可以預防養殖動物缺氧。養殖時間太久的池塘,很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可以定期使用微生物製劑光合細菌來平衡水體,給水藻提供豐富的營養,增加活力,提高抗逆能力,避免因水質惡化,水藻提前死亡,引起倒藻。當水體中的藻相不平衡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有益的藻類,比如伊樂藻、小球藻、苦草等,保持藻類的生態平衡,這樣就不會導致某一類的水藻過度生長,影響水質環境。補充完水藻之後,適當進行肥水,池塘保持一定的肥度,供給藻類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池塘倒藻可以根據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解決措施

    前期:

    倒藻的開始階段,水色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只是在池塘的淺水區域出現一些綠色的藻絲漂浮,這些只是少量水藻死亡的現象,水質還沒有完全惡化,不會影響魚、蝦的正常生長。像這種情況,處理的辦法就是將水裡枯老的水藻打撈出來,再加註18%的新水,增加有益水藻的比例,就可以改善倒藻的問題繼續發生。

    中期:

    在倒藻發生的中期,水色也不會發生很明顯的變化,但肉眼可以觀察到池塘裡的透明度降低,開始出現渾濁,聞到水質已經有臭味,PH值也開始降低。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在倒藻初期,沒有及時採取措施改善,進一步發展而來。此時,就要停止投餵,把增氧裝置開啟,增加水裡的氧氣含量,最少要換水40%以上,還要配合使用一些解毒的藥物,來改善池塘的生態系統,增加有益菌的含量。

    後期:

    倒藻的後期,水色已經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呈現墨綠色或深褐色,池塘表面都是漂浮著死亡的水藻,水質已經很渾濁。透過檢測,PH可以下降到7以下,水裡的氨氮含量升高,氧氣含量減少。這種情況下整個池塘要換水,增氧顆粒和增氧裝置要同時使用,維持水裡有氧氣,除了換水外,使用微生物製劑來調節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如果在前期和中期沒有處理倒藻,到了後期再來處理,維護費用和藥物成本相當高,如果魚蝦已經生長成熟,可以儘快捕撈,降低損失。

    小結:

    池塘發生倒藻,對於養殖戶來說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在開始階段容易疏忽,沒有及時採取措施,任其發展,到了後期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控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水體環境發生變化,造成生態失衡,只要圍繞著這個點進行改善,相信就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

  • 4 # 撈仔

    發生倒藻的原因:一是天氣原因,主要是氣溫的突變;二是人為的管理不當,包括施肥補肥的時機把握不好,換添水的時間、數量不對,換添水後沒有及時保肥,消毒劑用量和消毒時間不當等。

    倒藻後應及時增氧,並採用硫代硫酸鈉配合多元有機酸等藥品進行水質解毒,同時引注新水與投入藻種,快速肥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向囂張跋扈的張飛,位居馬超之下,為何沒有任何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