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業餘遊蜂

    在魚塘養魚養鴨的話,建議你必須用網把鴨子圈著養,避免鴨子把水搞黃了,也避免把魚苗吃了。雖然養鴨子可以用些鴨屎餵魚,但如果處不當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 2 # 魚老6

    這要看這水庫屬於什麼性質了。如果是規劃在飲用水源範圍內的,在國家現行法律法規是禁止從事養殖作業的。如果是偏遠水庫的,在非禁養區域的。則水產養殖和雞鴨養殖的應分別錯開或後者在水域的下游,這樣就沒有雞鴨糞便滲入水體而汙染整體環境,從而達到整體茳增產增收營利的目的。最好能在種植點果蔬林木,生態化執行。

  • 3 # 踏火逍遙說魚

    如何做到水庫(魚塘)養鴨水質無害,養鴨養魚兩不誤?

    魚鴨混養的立體養殖模式一直都受養殖戶的歡迎,其主要操作是在魚塘水面搭建鴨棚來養鴨,讓鴨來吃一些水中的小雜魚和小螺之類的,這樣不僅可以清除水中與主養魚爭食、爭氧的小生物,也減少了鴨子的投餵量;反過來鴨子所產生的糞便這些排到魚塘之後則又可以起到肥水的作用,這樣可以起到培育水中藻類減少魚類飼料投餵量。因此從這裡來看,在魚塘養鴨是與養魚互利的,但有時鴨糞也會影響到魚塘的水質,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水庫(魚塘)養鴨水質無害,養殖鴨和魚兩不誤呢?

    對於這一問題如果只僅僅是水質的問題那處理起來還是很難,只要稍稍想下辦法還是可以解決好的。首先我們要做到養殖的鴨子數量合理才行,正常情況一畝水面養殖60-100左右的鴨,如果鴨群大這樣對魚塘水質影響很大,很易讓魚塘的水質變渾,因此當鴨子長大之後最好是將塘圍一塊起來,將鴨圈養起來,這樣水就不會變的那麼渾。

  • 4 # 老常水產技術二十年

    如何做到水庫(魚塘)養鴨水質無害,養鴨養魚兩不誤?

    水庫魚鴨混養:

    現如今環保要求比較嚴格,無論水庫還是魚塘,今後逐步都會要求養殖尾水排放達標。如今很多的水庫都被劃歸為水源保護地,溼地生態圈等。有部分的水庫可以養魚,但是禁止使用糞肥、化肥了。目前還有一些水庫能夠進行。

    水庫實行魚鴨混養,可以水庫直接放養;二是岸邊圈養,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水庫通常面積大,交通水電不便,增氧設施不完善,起捕等問題,無法進行魚的精養。放養模式上以花白鰱為主,適當搭配草魚、鯽魚等中下層魚類。放養數量根據實際條件,花白鰱畝放養數量不超過50尾,草魚20尾。鴨子投餵飼料,糞便集中處理,透過微生物發酵技術,進行發酵處理後施肥到水庫就可以。

    魚塘魚鴨混養:

    魚塘相對於水庫的優勢就比較多了,可以進行精養。這種養殖模式在廣東地區比較多,羅非魚和鴨進行混養,羅非魚耐受性強,又稱吃屎非,搭配放養花白鰱、鯽魚等,塘口配備增氧機。糞便被魚直接利用,在高溫期水質惡化情況下,可以使用生物產品進行水質調控。比如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改底工作要定期進行,使用氧化性底改產品,每個星期進行底質改良。

  • 5 # 說得好有道理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水庫和魚塘要分開來說。

    一、水庫有大型水庫和小型水庫,一般小(二)型以上的水庫都有列入水利部門管理範圍。根據用途,還可分為灌溉用的和飲用水源。如果是飲用水源用的,就不能養鴨、養魚。小(二)型以上為了防汛管理,都不能養鴨,魚也不能投料。你說的水庫養殖只能是廣義上的水庫——小山塘,可以養魚養鴨。小山塘都有一定集雨面積,也就是活水來源;所以一般每畝水面配套養殖150羽(只)鴨以下,水質就可以達標,也就是水質無害和達到兩不誤。

  • 6 # 農夫阿華

    1.要控制好鴨的數量和放養時間。鴨的食量很大排洩物也多,過多的鴨糞排到水裡,很容易讓水裡的有機物超標,破壞水質迴圈系統令水質變壞。因此我們要控制鴨的數量,一般控制在每畝水面60只鴨左右。鴨是抓小魚小蝦的能手,有養鴨的水塘基本找不到小魚小蝦。因此我們要先放魚,等魚苗長大了游到深水區,再放養鴨子。

    2.要選好放養魚的品種。既然水面是養鴨,會有源源不斷的鴨糞排到水裡,水質肯定是肥水和濁水,因此我們要選擇適應這種水質的魚,例如白鰱、花鰱、鯽魚、羅非魚等等。白鰱,花鰱不但適應肥的水,還能過濾水質因此要多放。像草魚,青魚這種適應偏瘦的水質的魚就要少放或不放。

    3.要做好消毒工作。不但要經常給鴨舍消毒,還要給水塘消毒。養雞鴨的地方環境衛生一般都不是很好因此有大量的細菌滋生,很容易透過鴨傳播到水裡,讓魚受到感染而發病所以消毒很重要。

  • 7 # 饅頭糯米糰

    (魚塘)

    養殖多樣化一直都是養殖戶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有些人會認為單一化養殖可以做到專業性,能夠有精力和財力進行管理。其實不然,多樣化養殖可以優缺互補,增加收入其次,重要的是可以接觸不同品種的養殖,也為自己開拓更大的市場提供經驗。混養的形式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到鴨魚互利互惠,共存共享。

    題主的問題,提及兩個養殖場所,一個是水庫,一個是魚塘。這兩個不一樣的養殖環境對養殖魚鴨是有很大的不同。

    (水庫)

    水庫,在印象中就是水域面積大,幾十畝甚至幾百畝,而且水的平均深度可達10多米。這樣的一個養殖環境下,養殖的魚類更多樣化。可以養殖淺水魚混搭深水魚養殖,水庫因為深度深,水域大的特點,也叫冷水庫,可以養殖鰣魚,刀魚,鱖魚,鱘魚這些冷水魚,而淺水區可以養殖淺水魚,如鯉魚、草魚、鯽魚等。

    因為水庫所處的位置都比較偏僻,基本都是丘陵或者山地包圍,因此浮游生物是比較少的,水質清淡。如果搭配養殖,養殖肉鴨可以為魚類提供有機食物,豐富水下生物生長。但因為水庫面大,肉鴨養殖不能放養,因此,需要搭建多個圈場,三天更換圈場,將空置的圈場開放給魚類進入覓食。50畝的水庫養鴨數量不能超過2000肉鴨,肉鴨數量太多,會影響水庫的水質,產生的過多糞便魚類無法消耗,日積月累堆積水底,會改變水下環境,造成難以短期逆轉的危害。

    (水庫養鴨)

    近年來,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反對水庫養殖鴨子的聲音漸漲,有些地方有明文規定不允許水庫養殖,因而,想投資水庫養殖的,需要了解當地的政策,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魚塘,就是傳統的自建魚塘,魚塘大小不一,正常的都在一畝左右,如果想要達到最大利益又不影響水質,那就需要在魚和鴨的數量上進行控制。

    一般而言,魚塘養殖水深要保證在2米到3米間,一畝魚塘養殖魚類不能超過1000尾,如果在魚鴨混養的情況可以適當放寬到畝養1200尾。而肉鴨的數量一畝魚塘不能超過200只。雖然鴨糞可以作為魚的食料,但一千尾魚只能消耗200只鴨子排洩的鴨糞,一旦鴨糞過度,就變成了水質汙染,輕者導致魚類生長緩慢,導致魚類死亡。

    (魚塘養鴨)

    綜上所述,魚和鴨的混養,需要的是對養殖數量的控制,才能保證水質的安全。盲目的為了利潤,不顧養殖環境的承受能力,投入過多的魚和鴨子將適得其反,切記切記。

  • 8 # 農人莫小道

    其實水庫裡面養鴨養魚一直都是共同養殖的,並沒有分開養。所以基於這個情況來看,不是說如如何去能夠做得到。其實是很容易能夠做得到的,主要是區分開兩個時期就行了。

    那麼基於這個情況,我們今天來簡單的分享一下,看他們是否能夠幫助到大家,畢竟這一個問題來說,我們覺得在農村裡面或者在水庫裡面,確實有的人就這麼看。

    避開幼苗對上鴨子。

    也就是放魚的時候放幼苗投入幼苗的時候就要注意,千萬不要把鴨子放進去,這個時候是不能夠放的。

    因為我們放魚苗的時候,如果鴨子跑到池塘裡面去跑到水庫裡面去,這種情況之下多半它會把這個幼苗給吃掉。

    所以一般人們都會避開,比如說避開或者錯開這個高峰期投入魚苗的時候把鴨子隔離開,不要讓它進行混合在一起。

    那麼等到魚苗長大一點,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投放了。

    魚苗的品種的選擇好。

    對魚苗的品種我們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魚苗,因為不合適的魚苗,有的魚苗呢老是會跑到水面上,那麼這種情況容易被鴨子吃掉。

    所以這個情況之下,我們覺得魚苗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對於魚苗的選擇來說,我們就得看哪個地方不同的情況而選擇不同的魚苗品種。

    因為品種不一樣,帶來的經濟價值價格養殖過程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一個地方得根據我們當地實際情況去選擇。

    鴨子養殖的有足夠的空地。

    在水庫裡面養殖鴨子也有足夠的空地,比如說匯入幼苗的時候投入魚苗的時候,我們就得將鴨子隔離在岸上,不讓它到水庫裡面游泳。

    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我們養殖的魚苗,這種情況就能夠兩者共同養殖和生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講機通話距離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