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我來讀歷史

    奇皇后(1315年—1369年),蒙古姓肅良合氏,名完者忽都。高麗人,高麗王朝大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元惠宗第三任皇后。

    高句麗民族大約是在公元四世紀前後在鴨綠江流域興起的,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北韓半島分分合合,大約經歷了三個統一的王朝,其一,是公元七世紀在唐朝的幫助下統一起來的新羅王朝;其二則是大將王建建立的高麗王朝(918~1392年);其三是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建立的“北韓王朝”,簡稱“李朝”(1392~1910年)。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期,北韓半島都處於中原王朝附屬國的狀態之下,當然,近五百年來還屢次受到了女真人和日本人的侵擾和影響。

    今天我們要說的高麗王朝,始建於公元918年(中原為五代後梁時期),此時北韓半島處於分裂的“後三國時代”,王建(877~943)推翻後高句麗弓裔的統治,改國號為高麗,並且降服了北韓半島的另外兩個國家——新羅和百濟,統一了北韓半島。高麗王朝歷經中原的五代、南北宋、元,一直到明洪武年間的1392年才被“李朝”所取代。阿拉伯商人將高麗的名稱傳播到西方,成為了今天Korea單詞的原型。

    元代時期的高麗王朝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於1227年去世,此時,中原北方已經基本被蒙古人統一,從1231年至1273年,從窩闊臺到忽必烈,蒙古先後九次征討高麗王朝,到了1273年,就連濟州島都被蒙古人攻打了下來,元朝完全征服了北韓半島,在高麗設定了徵東行省,之後的100多年,高麗王朝儘管名義上仍然保留著,但其內政與外交均受到元朝的控制。而高麗王朝得以勉強保留王朝名義上地位的一個絕妙辦法就是——和蒙古人聯姻!

    1274年,高麗元宗去世,忠烈王繼位。忠烈王向忽必烈提議娶蒙古公主為妻,最終迎娶了忽必烈的長女齊國大長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即莊穆王后),成了元朝的駙馬。以後的歷代高麗君主,一直到元末的高麗恭愍王都是娶蒙古公主為妻,而且,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到高麗。

    剛才我們說到,在被蒙古人征服後,高麗王朝透過娶蒙古公主的方式苟延殘喘著王朝的統治,其實是處於元朝的殖民統治之下的。

    而另一方面,元朝統治的這一百多年,高麗王朝也一直都向元皇室進獻貢女,用於充斥元代皇家的後宮。不知道當時的高麗王朝是不是流行整容,但大約對於蒙古人來說,高麗女子還是很有著別樣的風韻。(其實從成吉思汗開始,蒙古貴族的後宮就開始充斥著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女子,以至於今天,歐亞大陸遍佈著成吉思汗的後裔)

    (南韓影視劇中的奇皇后)

    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奇家小妹,就是以高麗貢女的低微身份被獻上元廷的,最初的職位是元順帝的奉茶宮女。從歷史記載看,這位奇妹妹比元順帝還大了5歲,但作為當時高麗幸州(今南韓京畿道高陽市)遠近聞名數一數二的美女,她很快就獲得了元順帝的歡心,1337年,22歲的奇姑娘受封貴妃,兩年後的1339年,生下元順帝的長子,即後來的元昭宗,奇氏最終被冊封為元朝的皇后!奇皇后也是元史中唯一有明文記載被冊立為皇后的高麗女子。

    “初,徽政院使禿滿 迭兒進為宮女,主供茗飲,以事順帝。後性穎黠,日見寵幸。”

    ——《元史·后妃列傳》

    這位奇皇后算是出身於高麗貴族,總部散郎奇子敖育有奇軾、奇轍、奇轅、奇輈、奇輪五個兒子,女兒奇皇后排行最小,儘管奇家不失為官宦之家,但遠非位極人臣。但正是因為小女兒奇姑娘突然完成了從奉茶宮女到元朝皇后的蛻變,使得奇家開始風生水起了。奇皇后的兩位哥哥都被授予元朝官職,奇轍封為行省參知政事,奇轅封為翰林學士,而在元朝的附屬國高麗,更是拜奇轍為政丞(丞相),封德城府院君,奇轅為德陽君,因為一個女人,奇氏一族在高麗權傾朝野。

    歷史記載,奇家小妹在“逆襲”當上了元朝皇后之後,就變得有一些恃寵而驕了,而整個奇家也在高麗變得飛揚跋扈了起來。

    “轍、轅、輪,倚後勢縱恣,其黨夤緣驕橫,嘗會宗族宴其母,器皿珍羞,窮極侈麗, 見者以為東韓以來罕有也。”

    ——《高麗史·奇轍傳》

    (南韓影視劇中的奇皇后)

    就在奇氏勢力權傾高麗朝野之際,中原王朝和高麗內部的形勢發生了重大的改變!1351年,第31代高麗王恭愍王(1330~1374 )即位,而與此同時,元朝開始出現了重大危機,紅巾軍起義的戰火燒遍了中原大地。儘管高麗王朝近百年來被元朝殖民統治,恭愍王自己也照例娶了一位蒙古公主為妻,但長期以來,高麗王朝內部本來就存在著依附元朝和脫離元朝獨立的兩種聲音,這個時候,恭愍王的抉擇是——擺脫元朝!他開始剪除朝中和蒙古王室通婚的親元勢力!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恭愍王以奇轍及其黨羽勾結雙城叛民謀逆為名,將奇轍一族一網打盡。奇氏被夷族,史稱“丙申之禍”。

    “初,奇氏之族在高麗者,怙勢驕橫,高麗王怒,盡殺之。”

    ——《元史》

    同年,恭愍王宣佈停止使用元朝年號,恢復高麗傳統官制,恭愍王大張旗鼓的打出了反元的旗號,甚至應和著中原的農民起義軍開始攻打元朝了!同在1356年,恭愍王遣樞密院副使柳仁雨攻取元朝雙城總管府,並收降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李子春(蒙古名吾魯思不花),但是歷史往往就是如此有趣的因果報應,這位蒙古人吾魯思不花的兒子李成桂(1335-1408),後來成為了500年高麗王朝的掘墓人,1392年,作為高麗大將的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北韓,定都漢城,開啟了之後長達500年的北韓李朝王國!

  • 2 # 唯二歷史筆記

    她有著比較傳奇的色彩,所以在今天的南韓也比較有名。

    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當上皇后的。奇氏於公元315年出生於高麗幸州(今南韓京畿道高陽市),以高麗貢女的身份被獻上於元廷,入宮服侍,最初為元惠宗奉茶宮女。1337年,受封貴妃。1339年,誕下元惠宗長子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即後來蒙古民族的赫赫有名的大英雄“中興之主”達延汗與喀爾喀蒙古之祖格埒森扎的直系祖先。後被冊封為第二皇后,3年後又生下次子(脫古思帖木兒),即烏薩哈爾汗。雖說為第二皇后,但擁有了實際的權力。1365年9月(28年後),正宮皇后弘吉剌·伯顏忽都逝世,同年12月奇氏即被冊封為正宮皇后。

    看到這裡,我們應該明白了她是怎麼當上皇后的。這裡我們起碼知道兩點。

    1,奇氏肯定擁有者漂亮的外表,這是最基本的,畢竟是元朝皇宮裡選宮女,長得醜八怪似的怎麼能選上,

    2,奇氏的智商和情商肯定比較高,我們想想,能被皇宮選上的宮女就沒有醜的,那麼憑什麼你奇氏就可以被皇帝看上?自古後宮多棄婦,在皇宮裡默默無聞最後老死在後宮的太多了,而奇氏能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裡出人頭地,最後成為皇后,沒有過人的智商和情商能行嗎?

    最後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奇氏的命好。一下子就給元惠宗生了一個兒子,這下好了,母憑子貴,不久就被元惠宗封為第二皇后。(奇怪啊,元朝的皇后還有第一和第二?)

    總之,奇氏確實有她的過人之處,不然別說做皇后,能不能在後宮生存下去都是個問題。還是那句話,自古後宮多棄婦!

  • 3 # 戴老師講歷史

    按照元史的記載,在高麗王朝與元朝的交往歷史上,聯姻是一個極重要的制度。

    高麗王朝向元皇室進獻的貢女——在元代,高麗有向元朝輸入貢女的制度,這些貢女不僅進入元宮,還常被下賜於貴族大臣之家。於是納高麗女在元朝貴族中蔚為風尚。

    實際上,這種貢女大大充實了元朝的後宮,大量的高麗女子成為元代後宮中的宮女、嬪妃,有的甚至貴為皇后——元順帝的奇皇后,便是元代高麗后妃中最為輝煌的一位。

    奇皇后是元史中唯一一位有明文記載被冊立為皇后的高麗女子。《元史—后妃列傳》中記載:“初,徽政院使禿滿迭兒進為宮女,主供茗飲,以事順帝。後性穎黠,日見寵幸。”得寵的奇氏很快生下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被冊立為第二皇后。

    所以根據題意,作為高麗送來的貢女,後來又成為了皇后,那自然就是,蒙古名完者忽都,愛猷識裡達臘皇太子的母親奇皇后了。

  • 4 # 古屋歷影

    高麗是對古北韓的稱呼。當時的蒙古鐵騎踏平歐亞大陸,高麗王忙不迭地俯首稱臣,送銀子送女人,能送的都送,美其名曰“元麗聯姻”,才勉強保住了自己的王位。奇氏就是這樣來到元朝宮中,剛開始主要負責給皇帝——元順帝端茶。一眼定終生,二眼眉傳情,奇氏就這樣爬上了龍床。奇氏封了妃後,生下皇長子愛猷識理達臘,母憑子貴做了第二皇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吃的蛋撻?自家雞下的土雞蛋,吃了特別營養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