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個人覺得一家子始終在坑傻柱,傻柱的物件都被秦淮茹設計拆散了,秦的兒子工作靠傻柱託大領導關係解決的,兩個女兒直接向傻柱討要房子做嫁妝,還有一家子還寄生婁曉娥,我感覺這一家子人三觀都有問題,根本無法體現情滿這個主題!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評價情滿四合院的秦淮茹一家人?
6
回覆列表
  • 1 # 猩猩說影視

    秦淮茹

    秦淮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鏡頭下就只有三個孩子和一個婆婆。劇中交代說秦淮茹的丈夫是因工去世,所以廠裡讓她頂了丈夫的空缺,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人。秦京茹說她們老家人人都羨慕表姐能嫁到城裡,成為了城裡人。可見未婚時候的秦淮茹也是優秀異常,曾經和丈夫有過美好的生活。

    丈夫去世後,善良的秦淮茹挑起了贍養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孩子們吃不飽飯,老人沒吃過細糧。為了多給家裡人弄幾口糧食,她經常被心懷不軌的人佔便宜。而院裡好心的一大爺默默幫助她,卻被她的婆婆懷疑居心叵測,日子在艱難中慢慢的度過。

    在餓肚子的日子裡,唯一讓她高興,讓孩子們高興,甚至讓婆婆也高興的就是傻柱的救濟。傻柱在食堂裡工作,一個人的工資根本花不完,而且他還經常把給領導們吃剩下的飯菜帶回家。這個裝著飯菜的網兜就是秦淮茹的希望,也是孩子們的最愛。秦淮茹的三個孩子對這個網兜和傻柱地窖裡的白菜是無比熟悉的。

    而對傻柱的這份饋贈,秦淮茹的回報就是洗洗補補,傻柱的母親早逝,父親又找了個老婆後就離開了他和雨水,平時的換洗衣物,床單被罩,甚至是縫縫補補這些活兒,秦淮茹都包了。一方面是傻柱的妹妹交代秦姐照顧哥哥,另一方面也許很早秦淮茹就喜歡上了傻柱

    在傻柱經歷了許多的情感糾葛後,最終和秦淮茹結婚,婚後的秦淮茹對傻柱實行財政緊縮政策,傻柱的所有工資都被秦淮茹沒收,說是給兩個女兒準備嫁妝,傻柱待秦淮茹的婆婆就像自己的親媽一樣,恭敬有禮。傻柱的兩間房子都騰出來給三個孩子住,秦淮茹甚至提出讓傻柱住到後院把房子讓給棒梗。大院裡的人都說,秦淮茹嫁給傻柱真是有福氣。

    直到婁小娥的再次出現,四合院裡的家家戶戶都開始討論傻柱的選擇,都開始拿秦淮茹和婁小娥進行比較。這些對秦淮茹來說都不算太大打擊,而婁小娥帶來的孩子,那個叫何曉的孩子是誰都不曾想過的。傻柱有了親生兒子,而自己和傻柱結婚多年,卻未曾給他一個孩子,這裡面秦淮茹難道就沒有私心嗎?

    婁小娥

    她肯定知道傻柱渴望要孩子的心,她也知道自己的三個孩子畢竟姓賈,她知道不生孩子對自己,對婆婆,對三個孩子是最好的!

  • 2 # 炒米視角

    離開那個特殊年代傳統四合院生活的人們,現在已經無法理解當年人與人之間這種“平均主義”式的幫扶和互相牽絆。

    秦淮茹作為一個寡婦,曾經作為工廠工人的丈夫死了,留給自己一個寡居需要照顧的婆婆,和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而秦淮茹本身也是工廠的一名工人。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能夠理解秦淮茹到底有多苦。但是那個時候,大家普遍都窮,沒有太多物質上的攀比,吃飽肚子是很多人的追求。而且基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家住在四合院裡面,收入基本上都來自於工廠。

    但是僅靠秦淮茹只有一個人的工資,養這麼一大家子那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他為了拉扯孩子,照顧婆婆,根本沒有辦法像現代人那樣去堅持一些所謂的原則的。因為不讓任何一個人餓死,才是最大的原則。

    這一點在《人是鐵飯是鋼》裡,梁拉娣的表現似乎表現得比秦懷茹更直接,因為為了孩子的一口飯,她可以去跟男人拼酒、爬牆頭;讓人口則佔便宜。但是梁拉娣那靠的是生猛,而秦淮茹全程靠的是心計。

    傻柱因為是廠裡的廚師,有一手過硬譚家菜的燒菜技術。這導致了在那個年代,他非常吃香,所以可以隨隨便便順點廠裡的東西,薅羊毛也可以非常理直氣壯。

    像這種人才,還有小車司機,以及會放電影的許大茂。這些人由於職務便利,他們的生活條件會比普通的工人要會好很多。

    但秦淮茹盯上傻柱,最主要的是一個他的伙食便利,這是可以讓孩子吃飽飯的直接條件。更關鍵的是傻柱從小因為父母的離異,孤身一人生活在院子裡,是院子裡面的幾位都愛佔便宜,並且摳門的那些大爺大娘們省下的百家飯養活大的。

    秦淮茹盯著傻柱一人“坑”,而且“坑”得非常徹底。這受到了很多以現在眼光來評判的觀眾的指責。

    甚至很多人認為秦淮茹對傻柱那不是愛, 而是變相的剝奪,剝奪他的一切的生存資料,然後提供給自己家裡。最後傻柱不但替他她贍養了婆婆,撫養大了孩子,幫他們找工作,連自己的窩都挪出來給棒梗結婚用,結果棒梗因為這種重組家庭童年帶來的陰影隔閡,最後還倒打他一耙。使得這一家人整體看起來簡直就是吃裡扒外,忘恩負義。

    其實我們忽略了很多其他的因素。傻柱為什麼明知道,秦淮茹的家庭會拖累自己而樂此不疲?明知道整個院子裡面三個大爺,沒有一個提得起來的,甚至他們的兒子都不管他們了,卻甘願讓他們佔便宜,給他們創造晚年幸福生活。

    這是因為傻柱善良,他在報恩,報多年的小院給他的溫情以及養育之恩。而完成這件事情對於傻柱而言,一個人必然是勢單力薄,完不成的。所以秦淮茹在這件事情上不單單只是一個幫手,更是一個主導。

    實際上在不得已的年代去死“坑”一個人,那是一種無奈。但是秦淮茹這個人心中是充滿著大愛的,她為了自己的婆婆,為了自己三個孩子,拖住了傻柱的腳步,但是她沒有一點點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當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之後,她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誠意和最大的愛,來回報這個四合院的鄉親們。最後和傻柱一起把整個四合院變成了一個養老中心。這才是“情滿四合院”的真諦。

    而因為四合院成了養老院,最終也化解了傻柱和父親多年的積怨,最終達到了大圓滿。而在走向圓滿的過程當中,秦淮茹實際上才是傻柱真正的精神指引和支柱。

    而如今有很多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像電視劇裡某一時段的棒梗,攔在自己面前的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拖累自己的,棄之如敝履。看到秦淮茹一家當初“坑”傻柱,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在整部劇當中,如果說傻柱沒有被秦淮茹一家拖累,似乎應該有更好的前程,但卻忘了傻柱最想要的是什麼?

  • 3 # 剪輯日記

    不知道怎麼去評價,說淮茹一家像吸血鬼一樣榨乾傻柱,也不太合適,因為傻柱似乎也樂在其中。

    但是我發自內心的心疼傻柱,在那個年代,有一把好手藝,在工廠當廚師的傻柱,跟現代社會有房有車的有競爭力的年輕人一樣,完全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傻柱一輩子都在為淮茹、以及淮茹家的幾個孩子、甚至院裡的幾個大爺大媽默默付出著。最讓我心疼的是,傻柱為秦淮茹付出這麼多,淮茹都沒給傻柱生個孩子,她可以為自己孩子耽誤傻柱,卻沒為了傻柱去說服自己兒子。淮茹作為母親、兒媳婦無疑是非常的稱職,但是作為妻子來說的話,虧欠傻柱太多。兒子的工作是傻柱找大領導幫他找的,女兒的房子也是傻柱給她騰出來的。就連幸福家園的籌備資金都是傻柱的前相好曉娥出的。我心疼傻柱,為自己想的太少,為別人想的太多,一輩子都在為淮茹家一群人操勞著。

    可能愛一個人是自私的,姑且先不說淮茹對傻柱是真愛還是為了利用傻柱才在一起的,劇中有幾個情節真的讓我挺生氣的。第一個是在曉娥走後,傻柱一個人失落了好久,這個時候冉老師對傻柱的誤解也漸漸消失,有意接近傻柱,淮茹卻在中間使心機,趕走了冉老師。第二次是傻柱接了好幾天私貨之後,攢錢買了一臺電視機,結果還沒暖熱,就被淮茹和淮茹家女兒合夥忽悠走了,可能是鬧著玩的。但是當時傻柱和棒梗的關係在那僵著,傻柱是不可能去淮茹家看電視的。第三個是曉娥把兒子何曉帶到傻柱年前的時候,傻柱的高興勁讓我覺得這些年他沒有個一兒半女,心裡是遺憾的。淮茹為了自己的兒子,耽誤傻柱這麼多年,卻沒想著給傻柱生個孩子,那個年代,沒有孩子就意味著絕戶,所以傻柱在看到自己孩子的第一眼就是跑到許大茂家門口,說自己不是絕戶。

    關於劇中的幾個大爺,可能是那個年代有這種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現在來說的話,我是很不能接受的。當曉娥帶著自己兒子回來的時候,被傻柱贍養的幾個大爺如臨大敵,都在想著如何留住傻柱,卻沒有人想著讓傻柱去和自己的兒子生活在一起。他們為什麼想留著傻柱,也不是單純的道德綁架式的為了他好,恐怕更多是因為傻柱走了,四合院就沒人管了,也就沒人管他們了。一直覺得一大爺是個很正直的人,但是到這裡我覺的,一大爺也是一個固執已見,甚至有點自私的人。但是在電視劇的最後,看到大家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很和諧,很美滿。我們都不是傻柱,都不是劇中人,不便去評論他們,只寥寥數筆,發個牢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7層以上外圍玻璃必須都得用鋼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