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14垛垛雲

    一、浸種前把種子哂一遍。

    二、將福爾馬林浠液浸種進行消毒。

    三、秧田要下足基肥,保證秧苗肥力。不會出現缺肥現象。

    四、秧田要精耕細作,秧田平整,排溉要通暢。

    五、適時播種,稀播育苗。

    六、加強田間管理,保溫保溼,防治病蟲害發生,適時移栽。

  • 2 # 葉佳的青橙

    購回來的種子要做發芽試驗,如果芽率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85%,不能做種子用。

    ①曬種

    曬種的主要目的是打破種子的休眠,提高種皮的通透性與吸水能力,提高酶的活性,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與體內有機物質的轉化,提高發芽勢。

    ②選種

    建議用鹽水選種,用鹽水選種就是用100斤水加24斤粗鹽,鹽水的比重為1.13。鹽水選種,選出的種籽粒飽滿,成熟度高,育出的苗壯。鹽水選種必須用清水清洗兩遍,否則易產生鹽害,影響出苗效果。

    浸種時種子與水的重量比為1:1.2,浸種後的水應高出稻種10cm以上,浸種時間要求積溫達到100?(以水溫為準),常溫下室內浸種5,6天,如果浸種水溫每天是15?,需7天浸好種子。

    ④催芽

    將浸泡好的種子放在30?,32?的條件下高溫破胸,1,2天露白為止,當種子85%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5?左右,當芽長2mm左右放在陰涼處攤開降溫涼芽,以備播種。催芽的標準是一般催出的芽要齊、要短。

    ⑤育苗前苗床準備工作

    苗床地的選擇

    選擇無汙染、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肥沃,沒有用過旱田除草劑的房前屋後菜園地。

    ⑥早扣棚提高地溫

    針對標準化育秧大棚,建議上一年秋天備好育苗用土,打好樁子,鑿好眼,來年春天(也就是3月中下旬)早早扣棚,促進土壤化凍,提高地溫,保證種子播在暖床上,使種子早生根、早發苗。

    ⑦苗床土的配製

    用20%山皮土加70%的沒用過除草劑的旱田土加上10%腐熟的農家肥,將兩種土與一種肥充分混勻,過50目篩,將營養調節劑按說明使用,與過篩的土充分混勻,做到調酸、施肥、消毒一次性完成。拌勻後用農膜蓋好,以備後用,再選旱田土過篩,以備覆土用。

    當土壤化凍10cm左右時,翻地做床,將苗床地深翻5,10cm左右做床,用耙子反覆撓,摟平整細做勻,然後鋪上隔離層,(隔離層可以是帶孔的塑膠軟盤或編織袋子鋪在苗床地上),將配製好的苗床土均勻撒在苗床上,厚度達2cm左右,用耙子反覆撓,達到床面平直實沒有雜質與土坷拉就可以了。

    ⑨澆透底土層

    播種前苗床水澆的透不透,是出苗好壞的關鍵,因此,苗床澆水時一定要澆透乾土層10釐米左右,一次澆不透要分兩次,要澆足澆透,如果澆不透中間有一層乾土層,嚴重影響出苗效果,苗出的不齊。

  • 3 # 鄉村木易

    要減輕水稻病,如紋枯病,蚜蟲,稻飛蝨等病症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用22%苯醚甲環唑與噻蟲嗪0.01%效果良好。

  • 4 # 小徐金玉良種

    症狀:病穀粒播後常不發芽或不能出土。苗期發病病苗比健苗細高,葉片葉鞘細長,葉色淡黃,根系發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紅或白色黴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節間明顯伸長,節部常有彎曲露於葉鞘外,下部莖節逆生多數不定鬚根,分櫱少或不分櫱。剝開葉鞘,莖稈上有暗褐條斑,剖開病莖可見白色蛛絲狀菌絲,以後植株逐漸枯死。病輕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實。抽穗期穀粒也可受害,嚴重的變褐,不能結實,穎殼夾縫處生淡紅色黴,病輕不表現症狀,但內部已有菌絲潛伏。

    防治水稻惡苗病重點放在種子的處理上。 A、選用無病的種子留種。這是比較可靠而最有效的方法。 B、嚴格消毒種子。用50%的多菌靈100克,加水50千克浸種;或35%的惡苗靈120克,加水50千克浸種;或3%的生石灰水浸種48小時。藥液浸泡必須注意的是,液麵一定要高出種子層面15-20釐米,供種子吸收。同時,在浸種過程中,藥液面保持靜止狀態,中途不能攪拌,也不能重複使用,以保證悶死病菌。 C、不管是在秧田還是大田裡,發現病株應及時拔掉,防止擴大侵染。 D、妥善處理病稻草,不能隨便亂扔,也不能堆放在田邊地頭,不能作種子催芽的覆蓋物,不能用來捆紮秧把,可集中高溫堆漚,嚴重的或火燒。必要時噴施天達95%惡黴靈或浩瀚高科30%甲霜惡黴靈效果突出。

    歡迎關注本賬號。

  • 5 # 阿華記農

    題主的這個問題,確實是大部分水稻種植戶所關注的事,在浸種的時候採用合適的做法,確實能預防惡苗病,也能預防其它水稻常見病。早期預防了各類病害,才有更大的可能培育出適宜秧齡的壯秧,有了茁壯的秧苗,移栽後根系生長快、緩苗期短、分櫱早發,有利於高產。

    水稻浸種時預防惡苗病,同時培育壯苗的理論依據,就像夫妻倆要孩子的前期準備是一個道理。按目前時代的發展,醫學水平的提高,孕前準備事宜相信大數人都心裡有底,首先是鍛鍊身體,注意飲食,合理休息,將身體調理到最佳狀態,就能得到優質的精子和卵子;又比如吃葉酸預防胎兒畸形,抽血檢驗,B超檢驗等。這些都是在為得到一個好的種子,有了好的種子,更有利於培育一個健康的孩子。(哈哈,題外話,就當和大家嘮個嗑)

    我們對待水稻浸種也要像對待生孩子一樣,方方面面都要周全,下面是阿華經過與村裡農戶的交流諮詢,綜合得出的浸種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培育出壯苗的方法?

    浸種方法:

    選種。想要秧苗狀實,不受病蟲侵襲,種子是至關重要的,也許有朋友疑惑:這跟種子有什麼關係?種子不就是決定大米的口感嗎?其實,每個品種的種子,除帶來不同的口感外,秧齡、全生育期、種植密度、株高、每平方米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結實率;抵抗各種病證如葉瘟、穗瘟、惡苗病、白葉枯病、稻曲病等;以及適合播種的時間、地區等都不同。正規公司生產的品種,都需經過國家專業部門審定透過的,每個品種都有相關的種植說明,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說明,詳細諮詢種子公司,並結合本土的地理環境、耕種習慣來選擇。千萬不要跟聽說哪個好吃都種哪個。

    阿華的爸爸也是種了幾十年稻穀的老農人了,但是有一年他聽到別人說有一種種子口感好,就種了3畝多田,按照他平常的種植經驗來種,結果稻穀在成長階段出現較多的非正常現象,病蟲害、穀粒不飽滿、收成不好等,關鍵是口感也不對。由此看來,應該也是很多的農民朋友尚不知道種子不同,培育方式也不同的事了。如果想嘗試新的種子是沒問題的,一定要先試驗一小片田、按照種子公司提供的技術說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操作,成功了,再大片種植。

    浸種。備足飽滿、發芽率高(90%以上)的精選種子。每10公斤種子用25%的咪鮮胺3毫升對成2000倍液,加10%吡蟲啉20克,浸種3天左右,可防治惡苗病及稻薊馬、飛蝨。

    培育壯苗的方法:

    選擇肥沃的菜園土、耕作熟化的旱田或經秋耕冬翻凍融的冬閒地表土作床圭,並採用有機、無機肥相結合的方法培肥床土。在播種前20-30天,將準備好的細土,每100公斤床土加入硫酸銨100-120克+氯化鉀100克,或者直接加入40%複合肥350克;另每立方米床土加有機肥(餅肥110公斤+木屑或細稻殼50公斤+酵素菌0.5公斤)堆制腐熟,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選擇地勢高爽平坦、排灌分開、運秧方便、便於操作管理的田塊作秧田,在播種前10-15天旋耕耙平秧田,我們這邊的農戶整理秧田的絕招就是四個字“實、平、光、直”。

    機械播種要求90%的種子在播種前破胸露白;人工播種的,根長達稻穀長度1/3,芽長達1/5-1/4,切不可過長。

    播種和蓋土時都要均勻。我們這邊的農戶蓋草封膜時,在秧床和覆膜之間,鋪一層薄稻草形成隔離層,既遮陽降溫,又防止薄膜在雨後貼在秧床上。封膜後灌1次平溝水,溼潤秧面後排水,保溼促齊苗。還需注意的是及時揭膜,通風,水份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

    及時移栽。秧田期保持葉櫱高度同伸是最能反映秧苗健壯度的形態生理指標,秧田期的葉櫱同伸一旦停止(也稱分櫱滯增期),是苗體開始弱化的訊號,一定要及時移栽。

    總而言之,要想秧苗壯實且不患惡苗病,那就從選種浸種起一步一步呵護周全。

  • 6 # 農藝天地6971

    水稻惡苗病又稱徒長病,在中國各稻區均有發生,病穀粒在播種後常不發芽或不能出土。苗期發病病苗比健苗細高,葉片葉鞘細長,葉色淡黃,根系發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水稻浸種是預防惡苗病有效措施,同時也要做好催芽和苗床管理,培育壯苗。

    1、選種:選栽抗病品種,避免種植感病品種。

    2、浸種:選用咪鮮胺或含有該成分的藥劑浸種預防惡苗病的發生。方法是首先把藥(一定要按照說明書嚴格使用)倒進準備浸泡稻種的容器內,然後倒上10-15℃的清水充分攪拌,再把事先按藥量計算出的種子倒入,注意此時的水面要求高出種子10釐米。如果水的溫度達15℃可浸泡7天,水溫10℃左右可浸泡9-10天(即浸泡稻種的總積溫要達到100℃)。

    3、催芽:催芽的方法很多,有用催芽器的、有熱炕的、也有在育苗大棚催的,但是必須掌握好催芽的溫度。首先把浸泡好的種子撈出,用清水投1-2遍,裝入絲袋,不要裝滿(裝大半袋),然後放到催芽器內或火炕上或大棚裡,注意溫度的控制,最適溫度是25-30℃,最高不超過35℃。如果時間來不及可用快速催芽法,就是在保證33℃的水溫下把種子、浸種藥一起倒入容器中,始終容器內保持水溫在33℃左右,3-5天就可以催出芽,也可浸泡3天后撈出直接催芽。

    4、苗床管理

    (1)水管理:覆膜的苗床在出苗前(播後5-7天)不宜澆水,以免幼芽受刺激影響髮根。當整個苗床約有80%的秧苗出土見綠後揭膜然後再澆水,不能漫灌,只能噴澆,避開中午澆苗,要求每澆一次水必須澆透,但不能澆澇。

    在稻苗三葉期前不應勤澆水,因為此時秧苗根系的通氣組織尚未形成,不能長期淹水。三葉期後,需水量較多,當早晨太陽沒出來之前稻葉尖上有大的水珠時,說明此時不缺水;如果沒有水珠,應當利用早晚澆一次透水。

    (2)肥管理:在2葉1心期及時施一次“斷奶肥”,每畝施硫酸銨20-30斤。在即將插秧的前5-7天,施一次“送嫁肥”,每畝施硫酸銨15斤,移栽後提高稻苗髮根能力、促進早返青有明顯效果。

    (3)溫度管理:出苗前棚內溫度保持在31-33℃之間,超過35℃要隨時小通風降溫。在棚的背風面,即在一側進行揭膜通風。當秧苗長到一葉一心時,棚內溫度在25-28℃之間,超過30℃時要及時通風,在棚的一側揭膜通風。 二葉一心以後保持棚內溫度在25℃。如果超過25℃時要及時進行通風煉苗,剛開始時是在上午9點到下午2點通風,此時棚的兩側都得掀開,形成對流。三葉期以後要大通風,當夜間外面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可以晝夜通風,先從一邊掀開,以後逐步到四邊,最後到插秧階段大棚可成為“天棚”。

  • 7 # 丁家乖乖兔

    一是育苗前種子要進行處理。

    二是提早扣棚,提高地溫。

    三是適時播種,稀播育壯苗。

    四是加強苗床溫溼度管理,減輕病害發生和及時補肥。這幾項技術環節,要環環相扣。

  • 8 # 農鴿農藝

    曬種,浸種程式我就不多說了,只給大家推薦一個好的組合,可以解決或極大程度的減輕水稻惡苗病,紋枯病,蚜蟲,稻飛蝨的發生,提高出苗率,苗齊苗壯,提高水稻的抗病,抗蟲,抗逆能力

    22%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CS十0.01%蕓薹素

    藥種比:浸種1:250 ~300拌種1:100~15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屋定製划算嗎?全屋定製有哪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