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仰需長存

    隱形轟炸機首先外形隱身,其隱身效能來自它的外形。第一,良好的外形隱身。例如B—2A的整體外形光滑圓順,機身沒有凸起,機身過度圓潤,不易反射雷達波。外形圓潤,沒有稜角導致,照射到這裡的雷達波不會直角反彈,形成漫反射,而不會被反射回去被雷達接收。而且B—2A無垂直尾翼,這就大大減少了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面。機體下方沒有設定武器艙或武器掛架,連發動機艙和起落架艙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機翼之下,從而避免了雷達波的反射。第二,基於外形隱身,在飛機表面處理,吐吸波材料。我們還拿B—2舉例,飛機的整個機身,除主樑和發動機機艙使用的是鈦複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纖維和石墨等複合材料構成,不易反射雷達波。機翼的前緣還全部包覆上了一層特製的吸波材料。位於機翼前部、內裝雷達掃瞄天線陣列的兩個方形突出部件,也採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個機體都噴塗上了特製的吸波油漆,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敵方探測雷達的回波。

    第三,為了做到全方位隱身,B—2飛機的發動機進氣口被放置到了機翼的上方,呈S狀,可讓入射進來的探測雷達彼經多次折射後,自然衰減,無法反射回去。發動機的菊花噴口則深置於機翼之內,也成蜂巢狀,使雷達波能進不能出,使雷達接收不到。菊花尾噴口部分呈寬扁狀,使人在飛機的後方無法看到噴口。由於採用了噴口溫度調節技術,噴嘴部分的紅外暴露訊號大為減少,隱身效能大為增強。

    第四,以上三點是技術難點。這一點是錢,隱形轟炸機的高昂的造價也不是一般國家消費的起的。美國B—2隱形轟炸機造價高達24億美元,十足的吞金巨獸,這還不算前期研發,後期使用保養費用。綜合以上幾點外形隱身,還需要長航時,大載量。製造難度是翻跟頭往上翻,難度度之高,其他國家難以想象。不過這一尖端武器也要被我大中國突破,讓我一起期待。

  • 2 # 軍器戰位

    如果我們想知道隱身轟炸機為什麼這麼難造,先要了解一下隱身轟炸機為什麼能隱身的條件。 隱身轟炸機能隱身的主要兩個條件:

    第一:就是氣動外形,隱身飛機的氣動外形設定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減少雷達的反射面積,從而實現隱身。 但是氣動外形再考慮到隱身的前提下又要考慮到要有足夠的升力,以及最重要的機身強度。

    如果沒有好的材料去保證機身的強度,那麼就更不要提去設計隱身氣動外形。 第二:就是隱身飛機的機身隱身塗料,隱身轟炸機的體型相比於隱身戰鬥機更寬更大,所以使用的隱身材料必然會比隱身戰機更強也更難研發。這也是為什麼能造出了隱身戰鬥機的國家距離造出隱身轟炸機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的原因。 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一款B2隱身轟炸機在服役,就連各種高科技著稱的美國造出的隱身轟炸機,其機身塗料在平時也需要高昂的成本去維護才能保證隱身效果。這麼高昂的維護成本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承擔不起的。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貴,隱身轟炸機對於平時財大氣粗的美軍來說也只有製造裝備了21架B2隱身轟炸機,就單單一架B2隱身轟炸機的造價就高達24億美元,還不算上後期的高昂維護成本。甚至一兩架B2隱身轟炸機就可以拖垮一個國家的軍費開支。 所以說目前只有美國擁有隱身轟炸機,不單單只是因為難造,更是因為其研發與製造成本高的離譜。沒有哪個國家會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會隨隨便便的去研發製造隱身轟炸機。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 3 # 攔阻著艦

    隱形轟炸機難不難造,無非有這麼幾個影響因素:技術、成本、實用性。

    當今世界上只有中美兩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隱形戰鬥機,至於隱形轟炸機更是美國獨有。美國空軍自1947年成立以來就致力於操作執行用於核威懾的遠端戰略轟炸機。老舊的B-52面對蘇聯高速攔截機和地空導彈時生存可能性很小,這也導致了FB-111和B-1轟炸機的誕生。可這兩款轟炸機畢竟還是無法躲避雷達偵測,於是美國工程師開始考慮用雷達吸波材料與合理的氣動佈局結合以實現雷達隱形。

    於是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第一代低反射截面飛機SR-71“黑鳥”誕生了。1980年代,世界首款隱形攻擊機F-117服役。到後來的F-22,美國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足夠的技術。B-2先進技術轟炸機的發展和製造過程並不容易,融合了低可偵測性與高效能的氣動設計的B-2造價高昂,號稱單價24億美元,因此即便財大氣粗如美國也是隻造了21架!

    當然了,畢竟是一種戰略威懾利器,這個錢在美國看來也算花得值。至於其他國家,要麼沒錢沒技術,比如說俄羅斯,蘇-57計劃一拖再拖本身就能很好說明這個問題,要麼就是要啥沒啥,一方面自身的需要並不是很迫切,另一方面隱形戰機還遙遙無期,或者只能買美國的F-35。只有中國,本身就急需戰略轟炸機這種大殺器,轟-6K無論怎麼升級與美俄轟炸機的差距無法彌補,何況早已垂垂老矣,因此上轟-20的面世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 4 # 上海精神病院楊主任

    隱身轟炸機確實難造,即便是中國號稱要造的轟-20,也暫時看不到關於設計細節方面的任何實錘,只能說明這種飛機的研製難度之大是空前的,其最難之處在於:

    隱身氣動一體化,請記住這個名詞!

    所謂隱身氣動一體化指的是,飛機既要滿足飛行效能要求,又要滿足隱身要求。隱身戰鬥機以F-22為基本構型發展出來的多種隱身飛機可以簡單的滿足了這個要求,但隱身戰鬥機的設計思路卻不能生搬硬套到轟炸機上,因為隱身轟炸機往往需要深入到敵佔區縱深地帶執行戰略轟炸任務,這裡敵人的雷達和攔截武器密佈,隱身轟炸機沒有援軍,執行“刺客”任務是十分危險的。所以隱身轟炸機氣動佈局和隱身設計上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隱身必須是全向的,因為你一旦深入到對手縱深地帶,就必然被敵人雷達從側面、背面探測,如果是F-22或者圖-160,B-1B那種氣動佈局,敵人很快就能探測到,笨重的轟炸機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第二是全向隱身的前提下,載彈量要夠大,也就是說,機艙要透過向三個軸線的延展形成較大的內部空間。也正是這兩個要求,讓隱身轟炸機只有採取B-2這種飛翼式構型才是最佳選擇。

    但是,這種佈局的氣動效能很差,沒有垂直尾翼,沒有水平尾翼,橫向和縱向穩定性都不是很好,特別是在跨音速飛行時震顫現象極為嚴重。B-2靠的極為複雜的尾部開裂式方向舵和中部、內側升降副翼不斷調節完成這些控制動作,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實際上,這種飛控結構配套的飛行控制系統不但研發難度很大,而且可對飛機姿態要求很大,所以對於沒有完善的新飛機研發經驗的國家來說,基本不太可能搞的定。

    也就是說,要研發隱身轟炸機,必須風洞不斷吹出最合佳的氣動佈局和控制舵面,這些東西必須同時符合飛機的隱身要求,一旦這一步完成了,什麼材料,航電的,倒是水到渠成,簡單多了。

  • 5 # 小a斌

    隱形轟炸機結合了相當多的高尖科技,這需要龐大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尖端人才予以支撐,而這些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達不到的。

    僅個人淺解

  • 6 # 鬱金香137652766

    科普知識:所為的現代隱形飛機是一種運用隱形技術設計製成的軍用戰鬥機,美國研製的F-117A戰鬥轟炸機和B-2轟炸機就屬於這種型別的飛機。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F-117A戰鬥轟炸機憑藉自身的隱形特點,承擔戰場上最危險和艱難的轟炸任務,竟然從未遇到過地面熾烈的防空炮火的主動攔擊。整個戰役中,42架F-117A隱形飛機共出動1200多架次,沒有一架飛機受損,如此出色的戰績,引起了世界各國軍工專家、飛機設計師的強烈興趣。技術特徵:

    透過機身形狀的設計,使其在大部分的方向上降低反射率。流線型的機身雖然空氣阻力小,但是就像凸面鏡一樣,無論哪個方面照過來的雷達波都能很好地反射回去。將機體儘量做成平面的拼接,可以將大部分雷達波反射到其他方向,間接降低自身的反射率。

    典型例子就是F117,全身上下找不出一個曲面。同時,採用傾斜垂尾也符合隱形設計,B2更是直接取消了垂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按成績分座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