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月31日,據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公報》報道,摩爾曼斯克市羅斯利亞科沃區的第82造船廠昨晚發生重大事故,世界上最大的浮船塢PD-50號因為停電導致浮箱超載最終沉沒!而更加關鍵的是,這個浮船塢上面當時正好架著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浮船塢的沉沒使得原本提升上來的航母再次落入水中,而在此過程中航母還被沉沒的浮船塢上的塔吊砸中,造成傷害!這給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隨後的3年中期維修籠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此次俄羅斯浮船塢發生事故,因此有俄國官員稱不再具備維修航母的條件!偌大的俄羅斯難道沒有幹船塢麼?為何不用呢?
6
回覆列表
  • 1 # 五嶽掩赤城

    前蘇聯留給俄羅斯有兩個非常牛逼的幹船塢,但沒空。

    蘇聯時期,航母製造工業是放在黑海沿岸的烏克蘭,包括瓦良格號在內的所有蘇聯航母都在該船廠建造,擁有4個可以建造大型船舶的船臺,其中0號船臺專門用於航母建造,又名為航母船臺。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該船廠位於烏克蘭境內,現已經破產倒閉。

    在蘇聯解體之後,造船工業一直在萎縮,基本上都是吃蘇聯時期的老本,現在能夠建造維修航母這個級別的船臺基都是蘇聯時期留下來的。現在還有兩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德文斯克42號和55號車間。這兩個車間都是擁有頂棚的室內幹船塢,可以防止美國空中和太空偵察,並且給工人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

    北德文斯克42號車間,該車間長430米、寬130米、高72米,擁有專門的核反應堆維修和安裝區域。是蘇聯時期最神秘,造船水平最高的船臺,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就是在該船臺建造。第42號船臺是用於核潛艇和核動力破冰船建造,俄羅斯後給印度改造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也是在該船臺進行,理論上可以給庫茲涅佐夫號使用,但目前該船臺已經用於修復改裝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的二號艦,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北德文斯克第55號廠房,長400米、寬120米、高80米。該廠房有加溫裝置,可以保持12°室溫,對於位於北極圈內的北德文斯克船廠工人們有極大意義。該船臺現在主要進行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核潛艇的建造,現在也沒空。

    這兩個船臺屬於國之重器,是老毛子留下的遺物,但子孫不屑,只有這兩個東西又有什麼辦法。

  • 2 # 環球網

    不久前俄羅斯發生了一件大事,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在維修時被塔吊砸中,航母嚴重損壞、維修使用的浮動船塢沉沒。沉沒的浮動船塢是俄羅斯唯一一艘可以給航空母艦進行維修的船塢。沉沒的PD-50浮動船塢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動船塢,該浮動船塢長330米,寬67米,可維修8萬噸以下的艦船。該浮動船塢的沉沒給俄羅斯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無法維修,大型艦艇無法正常進行維護。來普及下海軍知識,維修和建造海軍艦艇,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幹船塢維修,一種是浮動船塢維修。幹船塢就是一個三面環水,一面靠陸地的設施,當要維修艦艇時,把艦艇駛入船塢以後關上閘門,把船塢中的水放掉,來進行艦艇的維修操作,維修完成以後給船塢注水,然後讓艦艇使出船塢,維修完成。浮動船塢就是船塢浮在水面上,可以進行很多的工作。維修製造艦艇使它的主要業務,另外它還可以進行沉船打撈。俄羅斯之所以用浮動船塢維修航空母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俄羅斯現在的大型水面艦艇大部分但是蘇聯時期在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建造的。蘇聯解體以後,黑海造船廠被烏克蘭接收,以俄羅斯和烏克蘭現在的狀態,烏克蘭是不可能讓俄羅斯使用黑海造船廠的。而俄羅斯沒有可以容納航空母艦的大型幹船塢,不是不用,是沒有可以使用的。俄羅斯要建造可以讓航空母艦使用的幹船塢的話,大概需要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而且還是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以現在俄羅斯的經濟來說,夠嗆。從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目前失去了維修航母的能力。

  • 3 # 走近哈佛

    主要原因還是俄羅斯這些年的造船廠,能力已經喪失的非常嚴重。這些年俄羅斯民用船舶工業可謂非常慘淡,國際精品訂單非常稀少幾乎沒有。造船這個產業是需要大量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的,而造船工業水平一直低迷會造成在裝置和技術方面投入的減少,讓一些高階產品的建造無從實施。相比中國的造船業可謂紅紅火火,各大船廠大筆投資改善建造設施和技術,也就不缺幹船塢了。

  • 4 # 利刃觀察眼

    在俄羅斯唯一航空母艦“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遭遇突發意外之後,浮船塢遭重創無力繼續維修工作,“俄羅斯航母會不會來華修理”一度成為了軍迷間的熱點話題。

    不過,事情的發展總是會出乎外界的預期: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和國防部已經商定,將啟動“小星星”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的翻新改造工程,也就是將該廠並排的兩條200米級幹船塢合併升級成一個335米幹船塢,而這個新船塢最終將在“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大修復原工作派上用場,這意味著原來的浮動船塢被捨棄,同時再毀掉兩個船塢來維修航母。

    圖為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幹船塢的現狀,整體情況不容樂觀。

    簡單來說,將當前位於北冰洋沿岸,且失去動力的“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送往中國修理,要經過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除此之外,擺在俄羅斯人面前的選擇有三:調撥位於太平洋的大型浮船塢PD-41,繼續沉沒浮船塢PD-50的航母大修工作,或是購置新的大型浮船塢;其次,加快同位於摩爾曼斯克州的科拉半島造船廠的建設進度;至於俄羅斯最終做出的,對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進行“升級”的決定,則幾乎可以說是上述選擇當中的“下下策”。

    圖為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幹船塢的工程剖面圖,可見兩條船塢的長度不同。

    按俄羅斯方面的說法來看,將第35修船廠內兩條並排幹船塢之間的隔離牆拆除,即可獲得一條長335米,寬60米的特大幹船塢,繼而就可以讓“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入塢維修……

    這看上去的確很美。但只要看一眼衛星照片和工程資料,就知道第35修船廠幹船塢的“升級”工作到底有多難:一言以蔽之,俄羅斯人至少還要把這兩條船塢往後挖100米,才能達到總長335米,足夠容納航母維修的目標。

    圖為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幹船塢的衛星俯瞰圖,可見兩條幹船塢的擴建空間非常有限。

    但船塢的建造遠遠不只是“挖個坑”:重達數萬噸乃至數十萬噸的船舶脫離了水的浮力,直接“架”在船塢底板上,對於底板本身無疑帶來了強度和應力的雙重考驗;而即便底板能承受得住如此大的重量,底板下的塢墩、墩基、乃至基岩層能不能適應船塢和船隻整體,潮汐帶來的地下水位變動會不會影響承重,都是同時涉及土工水工層面的大難題。

    圖為正在進行基坑止水工程的煙臺2000DWT級修船幹船塢,可見工程量之大。

    至於第35修船廠幹船塢選址的地理和水文條件能不能“頂得住”新的特大幹船塢,以及將要入塢的“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那可就是未知數了——再考慮到俄羅斯孱弱的工程建造和監理能力,一旦船塢隔離牆開挖,這兩條幹船塢只要能保得住都是萬幸,航母能不能在預定時間展開修理,那恐怕就不在俄羅斯人的控制範圍之內了。

    圖為現狀同樣堪憂的PD-41浮船塢。

    而第35修船廠兩條幹船塢的改造,也勢必會對俄羅斯海軍艦艇的維修保養造成影響,畢竟在摩爾曼斯克地區,能為俄海軍北方艦隊提供驅逐艦和護衛艦/潛艇維修養護能力的修船廠已然不多。

    當然,俄羅斯人也不是沒動過新建浮船塢的主意,但就和無力進行幹船塢的施工一樣,新建浮船塢在薄弱的工業基礎面前依舊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只要這個工業基礎不堪一擊的現狀無法得到改善,俄羅斯的唯一航母即便修好,那也是無法長久的“鏡花水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調安裝好後怎樣快速檢測它漏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