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謠一個多

    許三多給人笨的印象源於兩點。第一點是,真笨。故事發生的年代是部隊改革的時候,所以不能以現在的眼光去考量當時,從第一集能看出的是許三多生活的環境,非常的貧窮落後,沒有什麼出路,資源相當貧乏,許百順是個強勢卻落魄的父親,妻子又去世的早,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後代就是,要麼是典型的倔強二和,處處透著不服,要麼就是一樂和許三多這樣的軟蛋,唯唯諾諾,瑟瑟嗦嗦。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許三多,是真笨,沒人跟他玩,也就是他也接觸不了太多新鮮的東西,自卑怯懦,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機會學新的東西。所以才會出現到了部隊,向後轉都能把自己轉暈,幹什麼事都傻子一樣。因為他幾乎就是個傻子,極度的知識貧乏,極度的與人隔絕,讓他根本不可能具有快速瞭解事物,人際,還有所處環境的能力。第二點是,空虛。關於這一點,電視劇表現出來的大多是他反應慢半拍,譬如史今走後伍六一對許三多說起史今:他說謝謝你,你那麼傷心搞得他也那麼傷心,許三多會遲鈍的說一句:誰?還有老A生化武器選拔那一次後第二天,袁朗說,許三多你昨天的反差令我們驚訝,他也會遲鈍的說:什麼反差?其實小說裡有關於他這種情況的描寫:齊桓的評價是,鬼附身,迷迷瞪瞪。袁朗卻一針見血:空虛。一路從不合格走來,總在底線左右,浮浮沉沉,壓力,長期的壓力,焦慮,生活動盪,不知道要去到哪裡,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怎麼把控自己,所以分不清生活和工作,迷茫緊繃。生存線上掙扎的人,就是許三多這樣,做每一件事都像抓住救命稻草,根本沒什麼偉大的目標和長遠的想法,因為沒有退路。所以也就時時都被推著往前走,迷茫。為什麼說他去了A大隊,彷彿沒那麼笨了?這只是在軍事技能和作戰環境上,許三多已經適應了部隊生活。A大隊再怎麼厲害,終究還是圍繞訓練作戰,基本的軍人素質作戰素質肯定是沒問題的,畢竟天天都訓練,就算意識不到位,習慣也到位了。最後一次演習裡,電視劇沒拍,小說裡描述許三多從14米高度墜落後傷了一條腿在草原上劫持了何洪濤的軍車,當時何洪濤屬於敵軍,但兩個人畢竟老相識,何洪濤一邊跟許三多聊著家常一邊預備幹掉許三多,沒想到雖然許三多手下留情但始終沒有放鬆警惕,先他一步幹掉了何洪濤搶了車跑了。這是以前沒有戰鬥意識的許三多嗎?也許很多人對許三多還停留在傻乎乎的印象上,但此刻不要忘了,現在的許三多經歷過了老A選拔時被袁朗屢次因為:太過天真這一個理由扣分,經過了真實戰場上徒手擊防毒販,所以你覺得他對何洪濤的警惕性是哪裡來的?如果沒有那些經歷,沒有他心靈層面的成長,他怎麼能做到?恰恰相反,許三多成長的太多了,只是鑑於第二點,空虛,在他身上一直貫穿的表現,讓人仍舊覺得他還是一樣傻乎乎的。許三多的成長大概分為幾個節點:1.史今被砸傷,許三多第一次有了目標。2.史今退伍,第一次意識到部隊生存玩法,人際交往深度。3.接替史今,三班班代,全域性考慮事情。4.獨守七連,沉澱自己。5.魔鬼訓練,強調不能天真。6.成才落選,獨自開始融入老A。7.徒手擊斃毒販,失去天真。8.家庭變故,學會面對,承擔。沒成長怎麼可能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潮汕到長隆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