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線上靈童

    謝邀!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朦朧期很難實施(16歲前)。因為在16歲前思想正在處於成長階段,意識未明確,所以很難灌輸。但矛盾的是,當其思想一旦成熟,別人的話很難聽得進去。所以要想在教育中實施實施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為除非遇到:1,遭遇刻骨銘心的挫折,後吸取教訓,2,內心遭受難以逆轉的打擊,而又不服氣,3,自發萌生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心,4,受天然直覺驅使。

  • 2 # 老頭喜洋洋

    謝邀,我認為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一種對受教育者的立場,觀點和出發點。如果都能把我們的學生當作自已的親人看待,那麼就能正確對待學生,學生的脾氣,性格,家庭條件各不相同,但作為老師不能嫌貧愛富,不能把孩子劃類,應該一視同仁。現在有的老師,價值觀錯了,課內不把教學大綱的知識教好,開課外班搞錢太不地道了。情感和態度來自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世界觀。

  • 3 # 馬井山172

    “教學”很大程度是透過校園、教室、教材、知識等載體,“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實現“教”和完成“學”的。“情感態度”當然起著致關重要作用。教師的工作物件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維”的學生,老師的“情感態度”在授課過程中,透過知識傳遞給學生。“文以載道”,老師透過教學及教學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感知世界,進而使學生認識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在社會上做一個怎樣的人。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對待工作要精益求精,對待學生要滿腔熱枕,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航”,用人格魅力、知識、情感贏得學生。這樣,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樂於接受,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潛能。共勉!!!

  • 4 # 乾震趣生活

    我感覺這種方式不能!潛能是開發並不是用情感交流就可以實現的,而是經驗的傳承!

    目前國內的義務教育加三年高中教育在教學水平上差距大。好的非常好,差的非常差!在學校的學生都處於一種盲目狀態,就是不知道什麼是知識點,又不知道如何攻克這個知識點,一句話就是不會學習!

    正是有這樣的一個巨大的漏洞,培訓行業才如此之火,而這些培訓手段正是幫助學生去學習,用所謂的捷徑去學習和攻克每個知識點,而這個所謂的捷徑其實就是自己學習的經驗所得。

    回到學校內,老師的做法是如何的?他們只是羅列知識點,不會將自己的心得全部貢獻出來。當然,這也不能責備任何人,全力以赴的老師是有的,但都是在福利待遇極佳的學校裡!

    總結一下,我認為,開發學生潛能應該有這樣幾條:1你應該傳承這種心得經驗給自己的學生,新手砍樹肯定比老手笨,如果等到熟能生巧,恐怕為之已晚;2這個世上還是有好的學者總結出一些學習方法,或者老師都是過來人也必定有自己的學習法,面對懵懂的學生,為什麼不教授一點,讓學生學會學習?3學校的教學模式被教育部束縛,應該適當給老師發揮餘地,以完成課標為前提!

  • 5 # 質躍

    能,也未必能。這個好像不絕對吧。豈有萬全的萬能的完美公式否。人有共性所在,同時也有每個人自己的完全與眾不同的個性。脫離個性的共性是不存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取其人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具有普遍性的那個東西而運用到教學中,是這麼回事吧?

    是這麼回事的話,想法是很好滴。不過,共性的這個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如何抽象提煉出來的,是不是很準確,這個有待考慮,其二剛才就說了,共性一定是寓於個性中,個性也一定包含有共性,這是共性個性的辯證統一。所以,這個情感態度價值觀能不能適應普遍學生的共性需要就是能不能促進學生共性學習的潛能,而同時能不能尊重他們個性的發展也就是能不能激發起學生創新創造的潛能。

  • 6 # 教學課堂

    情感在學生的生活和實踐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學生的每種認識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動下完成的。

    知恩、感恩是一部分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

    浙江省有個女 孩子, 學習特別優秀, 父母離異, 家境困難。 她後來成為理科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 他說 “ 我 學習就是為了報答母親,讓母親聽到我的成績多笑一笑,心裡更開心,快樂! ” 還有個母親 患癌症去逝的學生, 他說他努力學習就是為了今後考一個好的醫科大學, 成為一代名醫, 來 拯救像母親一樣身患癌症的不幸者。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 感謝社會 的關愛之恩成為這些孩子的學習動力。

  • 7 # 樂芝全腦教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排在知識和能力之前。為什麼有這樣一個順序呢?舉個例子吧,希特勒當年發動德國民粹主義時,動用直升機去全國各地演講,所到之處,都掀起一股股狂熱。他的能力很強吧,但是他給世界帶來的沒有正面價值,用現在的話說,沒有正能量,他帶來的是毀滅性,也把自己引向了毀滅。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的高材生就走上了自我毀滅和毀滅他人的不歸路。原因是什麼,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扭曲。

    所以,我想說,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主要意義不在於激發學習潛能,而是一種生命教育,就算它不能激發學習潛能,也絕不能丟失。因為命都沒了,還要學習潛能有什麼用呢?

    那麼,情感態度價值觀對學習潛能究意有用嗎?有的。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孩子學習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好,那麼他的學習潛力被激發出一部分。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是為了自己生活得好,同時也為了家人生活得更有尊嚴,那他的學習潛力會被激發出更多;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學習不但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好,而且希望人們都生活得好,這個世界更美好,那他會有無窮的潛力,他的內在情感想法會表現在外在,會熱情洋溢,這種熱情會給自己提供無窮動力,也會吸引周圍人的助力。

    因為現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學校為了短期成績,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所以社會上才流行一些心靈成長的夏令營,算是一種補充吧。

  • 8 # 愛情心法

    現在的教育真的是有嚴重的問題,人缺的永遠是內心的部分,學校從來不會教人情緒,情感,道德,尋找安心的自己。不會教你如何給自己安心,就會教你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人會生二種病,第一種就是外在的病痛,這個很好醫治,內心的傷痛就不會去關注了,人要於接觸,人事物,這些都會轉變成情緒,事件,這些心靈垃圾會充滿人的精神世界,不會清理,那就會越來越嚴重,抑鬱症啊,社交恐懼症啊,等等都是心靈的病痛。

    人是有情類,愛情,親情、友情,一些其他的情,這些東西會讓人痛苦和快樂並存,具體怎麼去做,看個人的智慧了。

    越是貧窮之人越不在意這個心理層面,遇到情和事就不會處理,弄的一套糟,傷人傷己,富有的人,會注重清理心理的垃圾,人憂心,必傷心,就說這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安慰一個失去親人的朋友,讓她走出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