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en宗定90通天妙語

    不能說這是一生的痛苦,因為凡是所有的事情都為著別人而著想,說明這個人善於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和換一個角度去理解問題和理解釋一個人的困苦,這樣的人一生倒是問心無愧,他活得自然活得灑脫,他們沒有心理上的愧疚,也沒有心理上的內疚。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中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人生就是問心無愧,活得自然,活得灑脫,人這一生最難做到的就是換位去思考,換位去理解,所有的人都善於自己的方位和自己的利益去思考問題的利與弊,因為很多人都是自私的,在很多人的心理上認為寧可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這樣的心理狀態。

    太過於自私的人,一心想著自己的利益,這樣的人最終的結果只會自食其果,一生過得不如意。一個一心為自己,為自己的職業而活著的人,很難達到自己的目標和自己期望的人生,因為人世之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平的,當你執念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都很難達到這樣的目標。因為你太過於自私,從而讓自己活在痛苦與折磨之中。

  • 2 # 天使的鞦韆

    人需要有同理心,卻不需要事事為別人著想。

    你為別人所做的不一定是別人需要的。

    電影《雪花祕扇》中,百合與雪花是老同。

    她倆簽訂契約做一輩子的姐妹,一起吃飯,睡覺,學習女書。後來各自嫁人。

    百合平民之女,卻因著一雙完美的三寸金蓮嫁進富商之家。

    而雪花雖為千金小姐,卻因腳不夠完美,嫁了一個屠夫。兩個姐妹以扇子為媒介,書寫女書互相牽掛。

    直到百合去看望雪花,發現雪花的生活比自己差那麼多,她請求雪花跟自己走,去過更好的生活,雪花拒絕。

    她告訴百合:你不懂,我過得很好!

    可是百合卻不認為,她認為雪花過得很不好。

    雪花明白百合的好意,卻不願接受百合的憐憫,她委婉的斷絕了和百合的聯絡,百合傷心至極。

    直到雪花臨死前才又見了百合,而百合此時才明白雪花內心深處的友情和尊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當我向你傾訴我的感受時,需要的只是傾聽,並不需要你為我做什麼。

    朋友有一次遇到感情問題,傷心地跟我講述著她的過往,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只能說一句:想哭就哭吧!我陪著她直到她哭完。

    她跟我說了一句話:哭完好多了,你知道嗎,我給瑞說的時候,她跟我說哭也解決不了問題,還給了我一堆建議,我知道她好心,卻更煩了。

    建議和干涉,容易讓我們站在施捨者的角度,會給對方造成壓力。

    凡事都替對方著想,也會讓對方產生依賴。

    《歡樂頌》的樊小妹事事替家人著想,家人不僅不感念她的好,反而對她產生依賴,一大家全靠她一人撐著。

    直到她劃清界限,才找回自己的自尊和自由。

    古話講:鬥米恩,升米仇。

    生活當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為別人竭盡全力,最後卻落得埋怨。

    網上有句話:你對別人有多善,別人對你有多狠。

    即使善意也應有界限,愚善傷人傷己。

    真正的替別人著想,就是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生活。同理卻不過多幹涉。

  • 3 # 善感如我

    我就是凡事為別人著想的人,付出型討好型人格,我覺得累並快樂。我來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一. 凡事為父母考慮:

    中學時期的暑假,我都在老家的果園裡幹活,一個女孩晒得黝黑黝黑,扛得起一麻袋果子爬很陡的山路,即使再累也不吭聲一直堅持扛到家,那時的我只有12歲,這就是我的性格底色。媽媽不在家時都是我做飯,爸爸的瘦弱讓我非常心疼,我總是不自覺花心思換著花樣做不同的菜(但鄉下的菜園裡品種單一),就希望爸爸能多吃點。我對父母的愛深入骨髓,他們每一個表情我都在意,我是百分百的乖乖女,這種性格和習慣一直伴隨到現在,生活中事事衝在最前面,只要爸媽開口我都盡全力滿足。特別是生二胎,我的身體不是很好,但為了圓父母的願望,我硬是排除萬難自己拿著針筒往自己身上打了一百多針的保胎藥水,身上的針眼密密麻麻,這個過程我毫無怨言,反而有一種滿足,因為我能實現父母的願望了。物質上我也絕不啃老,也樂於分享給父母,不想讓父母那麼辛苦,至少讓他們心裡踏實一點。而父母看到我乖得讓人心疼,其實都幫我存起來一分沒花,買房的時候都還給我了。

    二. 凡事為老闆考慮:

    上班十年,不曾換工作,因為始終感恩老闆,從不主動提加薪,倒是老闆主動加過幾次。老闆分配我工作以外的事情,我也很樂意做並且要做好。如果做的不夠好,老闆批評了我習慣性地接受改正。其實也有獵頭找我,但總有不捨,也因此錯過了一些發展機會。

    看完我的故事,你們應該看到了凡事為別人考慮的利弊了吧。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唯獨丟了自己。即便丟了自己,我還是會覺得內心踏實快樂,因為我不曾虧欠誰。

  • 4 # 夢溪田園

    呵呵,請問誰會願意堅持做令其一生都很痛苦的事?恐怕沒有幾個人吧?再看你前面的話“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話題就順著它往下展開吧。

    第一,人際交往中多替別人著想、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是應該的,更是一種好品格,體現一個人良好素質,同時也說明這人心地良善。身邊有這樣的人要珍惜,值得尊重。我們也都喜歡跟他們打交道,不是嗎?!因為他們不會跟人斤斤計較,不會惡語傷人,不會背後下拌子、暗算別人。跟他們交往很舒服,安心。心裡有苦惱,可以向他們傾訴,生活有些小困難也可向其求助等等。這樣的人越多人際關係也就越和諧。

    第二,替人著想跟樂於助人一樣,也講究個度。如果事無大小鉅細都把別人的利益、感受放在第一位,那置自己於何地呢?而結果就真的痛苦一生了。我覺得這類人不能說絕對沒有,但不符合人性。生活裡,做事前能多考慮別人感受,多為別人著想,而不是對人人、事事都如此。第三,這類人內心啥樣想法,啥樣感受呢?首先他們善良、大度,不愛佔小便宜,寧願自己吃點虧、受點委屈。因為他們不願受道德良心的拷問,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心安理得。雖然也有不快,但他們都能自解,甚至習以為常。遇到大是大非,涉及自身重大利害相關的事時,他們也會首先考慮自己、保護自己,這才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最後說一句,好像世間除了父母能凡事首先替兒女著想,也再難找出這樣的人了吧。

  • 5 # 一個小蓮子

    對於你的這個問題,首先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

    我姨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在八幾年那個農村,重男輕女實在嚴重。從小表哥就格外勢驕傲寵,在家裡那叫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表姐可就不那麼幸運了,從八歲就開始洗衣做飯,家裡大小家務都落在了她的小肩上。每天放學回家,她看著比她大一歲的哥哥和村裡那些小夥伴玩的甚是歡喜,而自己卻要先放下作業,喂完豬食,又得洗完一家人衣服,然後就得馬不停蹄的去做晚飯。待到農耕回來,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完飯,她熟練的洗完碗。這時,夜幕已經很深了!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的她每天都是這樣忙碌。在我的成長中,我一直很慶幸同樣女兒身的我卻格外幸運。因此,我很感激我的爸爸媽媽。而對錶姐來說,我一直以為她應該是很埋怨姨和姨父的。

    每每週末,我做完作業就會黏著表姐。因為,她的成績是真的好。大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都愛看書吧!那時的書籍很少,村裡還沒有書店。我不知道,她是從哪裡撿來的很多的舊報紙,舊雜誌。那時的我們揮著小小的手臂,熟練的操著鐮刀,在晃得我們不得不半眯著小眼的烈日下割豬食,那會兒,我們兩個起勁兒的很呀!我就更怪了,就像給我自家子割的似的,她總會半開玩笑的皮我:“小妹,我看你是喜歡我家那豬吧!”我呢,總是會立馬一把豬草灑她身上,“是,是,我喜歡得很呢……”掛著汗滴的雙頰好燙好燙。她笑得前俯後仰,然後我也跟著笑,我們一直笑著,還得不停地用手抹額頭,臉上,頸脖子的汗水。我依稀還能感覺到滿是割痕且又瘦癟的小手都在歡喜的抹著汗水。因為很快,我們就可以割滿一揹簍了;因為很快,我們就可以攤開舊舊的,封面都碎碎的,在我們兩個小丫頭眼裡泛著小小星光的舊書籍。

    也許是看過那麼些已經超越我們年齡段的文字,也許是那個時候我們認真端詳過父母流淌汗水的樣子,也許是那個時候我們自己也曾流淌過辛酸且略帶欣喜的汗水,我們兩個比同齡的總是成長的快了那麼一些。表姐甚是,她總是想要多長點兒,這樣她就可以幫自己的爸爸媽媽多分擔點兒。表哥呢,他依然很快樂,很清閒,有時作業都清閒的自己給免下了。姨和姨父經常被他氣得默默的流下了眼淚。

    後來我們的父母都到大城市去打工,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辛酸的汗水在這裡打下了一片屬於他們自己的天空,他們在這座大城市裡安家落戶了。表哥,表姐,我們三也隨著父母去城市讀書了。現在的表姐比以前輕鬆了。但只要在家的日子,表姐總是攬下了所有的家務,能幫父母分擔點兒的就會不容分說立馬去做好。而表哥呢,依然很是快樂,很是清閒。慢慢的,姨和姨父對於他的管教,已經有點兒力不從心了。

    再後來表姐當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表哥則跟隨了姨父做生意。說是跟去做生意,實則三天兩頭人都找不到。

    去年,一次席間聽母親說姨父把房子賣掉了。這也是不必驚訝的。近幾年來,自從表哥結婚,他們夫妻倆一直在外面四處欠債,向姨她們要錢很是理所當然,外債也是姨她們給還了,然後他們又去借。唉,每次姨都會跟母親講著講著就傷心地哭起來。最讓他們二人失望的是前年姨生了一場大病,姨父給表哥打電話問表哥姨病得很重,沒錢治怎麼辦?表哥說那能怎麼辦呢,只有賣房子額。後來再給他們夫妻倆打電話,都不接了。一直在病床前忙前忙後的就只有表姐和表姐夫。可姨呢頭腦意識模糊的時候還在叫著表哥的名字。表姐見此情況,哭了好幾次,她尋思著姨還是掛念表哥啊,後來硬逼著姐夫去把表哥給外面拽了回來。他只陪了姨兩天就走了,順便也從姨那裡要走了三千元,說是小孩沒錢買奶粉了。那可是親戚裡來看望姨給她的紅包,讓她買點兒補補的錢啊!

    在醫院的日子,表姐每天都精心的照顧著姨,剛開始請假陪著,後聽醫生說姨需要長久有人照顧,姐毫不猶豫的辭掉了工作,就為了全心全意照顧生病的姨,就為了全心全意照顧那個以前對她百般苛刻的母親,就為了照顧那個嘴邊總掛著——“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女孩子長大了是別人家的”;“男孩子是不能做家裡事的”;“男孩子是要在外面幹大事的”。就是這樣,從小到大,表姐凡事都是先為父母著想,她從沒被父母的偏心而左右自己的心智。她曾經對我說過她的幸福很簡單,有一個兩相體意的愛人,有一個可愛的孩子,有父母二老在身邊,有一間小屋,一間能有書香氣的小屋。

    去年年底,表姐的幸福都有了。姨在她和表姐夫的細心照料下,身體恢復的很好。出院後,姨父就賣掉了他們的房子。其實,姨父不是沒有錢,只是因為那個房子的名字是表哥的。他們重新買了兩套房,兩套挨在一起的房子。表姐他們也搬進了其中一套。

    前幾日,我和老公去表姐家,她的臉上依然盪漾著像花兒一般的笑容。還有,姨總是輕輕的,溫溫的小聲的圍著姐姐左右,“妮子,你覺的這個怎麼樣?”“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姨父亦是,一改以前嚴厲面色,總是小眯著眼睛特別慈祥的看著和他說話的表姐……在那一天,我才發現,不管表姐站在什麼地方,那裡的空氣都格外的清新,那裡的笑聲都格外爽朗。

    嗯,到這裡,我的這個故事也講完了。我不知,看了的人,看過的人,都能明白幾許?我也不知道,很多人在付出與得到之間如何權衡?但我覺得,每一份付出,其實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我們!只要你,不忘初心,堅持初心,堅信始終,結果如何?還重要嗎?其中過程,萬般丰韻,實屬獲也

  • 6 # 舞動人生南波萬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

    事例一:

    比如晚上一家人出去吃飯偶爾回來的晚一些,如果孩子老公上樓時說話聲音大了,我就會說:”噓小點聲別打擾到鄰居休息,可能有的人家都睡下了”。這時他們就會說我:“人家半夜打架都吵得你整宿睡不著,人家也沒考慮你呀”?每天考慮別人,過的多累?

    事例二:

    每次過年過節回婆婆家去,幾個大姑姐她們都說我們做不好這麼多人的飯,我們得打麻將。

    其實我也沒做過這麼多人的飯菜但也不能都靠哇,只好我去下廚,煙熏火燎的做了十個或者八個菜,炒完菜後嗆得鼻孔都黑的,加之平房灶臺低,有時回來我就腰疼幾天,孩子心疼我,告訴我下次她們不幹,你也別幹。我就覺得回去過節老人圖個開心,累點就累點吧,歇歇就好了。

    總之吧,凡事替別人考慮,談不上痛苦,但是過的確實累一些,總想別人的不容易,有時勢必會綁架自己,逼迫自己去多付出一些。

  • 7 # 老張易經算命

      有一次雙休日乘公交車外出,車子到達某站時,上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司機見沒人讓座,就婉轉地說道,年輕人也會變老,將來也得有人給你們讓座,希望大家能夠設身處地想一想。於是,三四個年輕人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我們佩服這位司機,簡單的幾句話,居然詮釋了“凡事多替別人想想”的豐富內涵。

      凡事多替別人想想,它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絡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有一則故事頗耐人尋味:有個盲人夜晚提著燈籠走路,有人問他,你又看不見,提個燈籠幹嗎?他說:“我是看不見,但提個燈籠不僅別人能看見路,而且也不會撞到我。”故事很簡單,卻反映了一個很深的哲理:給別人光明,就等於給自己幫助;替別人考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自己打算。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給別人留有餘地,自己將得到一片藍天;給別人一點後路,自己才有廣闊的坦途。遇事多替別人想想,得到的結果往往是雙贏。深刻的道理,有時候是簡單的;而簡單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簡單。

  • 8 # 青青草Arya

    能夠替別人著想,這個應該是一種美德,就是能做到與人為善和善解人意,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從大局出發,著眼於大事考慮,那就是大公無私或公而忘私。

    可是如果面對的是其他的個人,做事情如果只為他人考慮 ,從心理學上來說,那是一種討好型人格,因為他的心中只有他人,沒有自己,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別人開心和滿意。

    從心理學上講,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是社會的人,但是有個性,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如果什麼事情都是從別人出發,為別人而考慮,反倒忘記了自己,可以說是沒有做到愛自己,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那別人一定也不會愛你,這樣的話可能是會很痛苦。

    所以在為別人考慮時,要分情況來對待,而不是一味的付出,只為別人考慮。

    比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是完全損害自己利益,如果能夠幫助到別人,自己也是非常快樂的,這不談不上痛苦。

    但是如果只是為別人考慮,而完全不考慮自己,那一定是痛苦的,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不愛惜和不尊重的體現。

    舉兩個例子:比如在自己經濟條件尚可的情況下,可以捐助一些貧困的學生,這是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能做到的,幫助了別人,自己不會感到痛苦,還會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但是如果自己不會游泳,那要不顧一切的去救落水之人,這也是一種為別人考慮,但是結果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還救不了別人,這種為別人考慮,是損人不利己,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痛苦,還耽誤了救人時間。

    所以,一定要分情況來對待,學會愛自己,才會愛別人,不愛自己的人,即使表面上看為別人考慮,實際上可能只是一種虛偽,或者是一種表面上的,從長久的意義上來說,是堅持不下來的,而且從對方來說,也不見得會領情,因為他也不願意看到因為你幫助他而自己痛苦,正常人都不會這樣考慮問題。

  • 9 # 劉國民81223781

    有些人經常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為了他人捨去自己的時間去來為人解決困難之事。這種無我利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要求自己團結於人,有利於大家受益。無私是一種精神,在這種精神推動下,使很多人也學習了這種精神。文明的社會需要大批的人來去做利己利他,團結有愛。無私利他精神值得讚頌。

    用文明給自己帶來新的收穫而不願意別人於表揚而讚賞。他為別人受累而感到高興,為他人解決迷惑之心,開拓了別人的心界他高興。為了別人的痛苦做為自己,為了救人可能會傷了自身的肢體,但從他們的內卻很平靜而坦誠。他們卻做了,他人的痛苦轉化為自己的痛苦,而感到榮幸。

    很多事例,在電視,手機,電腦都可以看到可歌可頌的竟界視目中,有時激動的場面,使我們為他緊緊的捏出一把汗。他們的痛苦是暫時的,但無我利他的精神永存一生!我用一顆花朵讚頌他們!

  • 10 # 春暖小花

    我就是這種人吧,幹什麼事都先想別人,朋友們都說我傻實在,可不這樣的話,我心裡不好受!說一個這兩天發生的一件事吧,我和老公吵得天翻地覆!關係很好的老公堂弟要借車,我看油不多了,讓我老公加點油再借,因為我怕人家開車時油少人家給加油,那樣我心裡特別不自在,但我老公偏偏不加,這樣的事還有好多,以至於我覺得和我老公三觀嚴重不合

  • 11 # 淚魚翔鷹

    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動發自內心的首先替別人著想,這種人是偉大的,也是快樂的;一種是被動替別人著想,被逼的替別人著想,這種人往往事後很抱怨,甚至是很痛苦。

    1.第一種人

    周恩來總理大家都知道,他就是第一種人的典型代表。周總理凡事都是先想到別人,想到人民,為了中華民族真的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周總理是偉大的,是我們尊敬的人。曾經看過一部關於周總理紀錄片,直到現在有些畫面還印象深刻。我就講其中一段:總理因為生病腳腫的特別厲害,鞋子都穿不上了,這個時候有個外賓想見周總理,其實這個時候總理完全可以穿個拖鞋的,但總理為了表示對別人的尊重,硬是忍痛把鞋穿上了。外賓瞭解了情況都感動的落淚了。像周總理這樣的人就是凡事都替別人著想 ,總是把自己放在後邊,一生兢兢業業,值得人們的尊敬愛戴。

    2.第二種人

    第二種人也是替別人著想,但卻並非出自本心。之前看過一個電視是這樣的:有個山寨有兩個大王,一個一把手一個二把手,一把手是那種武功比較比較厲害但沒什麼腦子的人,二把手武力不強但心計比較多。山寨裡的事情也都是二把手打理安排,每次他都會說:“大哥,你看這樣行嗎”。每次他也都是笑容滿面的,一把手也很滿意。但是這二把手一個人的時候就露出了猙獰的面容,咬牙切齒的,心裡想著什麼都靠我安排的憑什麼我當老二,但他又打不過老大。像這樣的人他是首先替別人著想,但是並非發自內心的想要替別人著想,而是迫於某方面的壓力做出的選擇。

    我認為只要我們出自本心,常常換位思考,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很了不起了。

  • 12 # 奇文高叟

    首先必須清楚,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的人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是一個十分高尚的人,也是我們的社會正需要的人。至於這樣的人是否會一生都很痛苦還真不好說,因為人的一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人不可能一生都幸福,也不可能一生都痛苦,人生的道路也是曲折的,誰也不會一帆風順。我想,這樣的人一般來說應該痛苦會相對少一些。為什麼呢?因為任何一個人決定你幸福與否的決定因素還是你自己,你自己好好把控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多為他人付出一點,你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你的身心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多一份幸福。你凡事首先想看別人,你就會朋友也會越來越多,朋友多了你的人生之路也就好走多了,得道多助,你人生成功之路只會越走越廣闊。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的人也可能有時會也被一些人愚弄而帶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不要焦急,善惡總會有個水落石出,天地之間有桿秤,人在做天在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樣的人即使受到一些委屈,也只能是暫時的。所以我認為,凡事先替他人著想的人一生絕大部分時候應該是幸福的,而一個人一事當先只為自己打算的人一生中大部分時候應該是痛苦的,起碼他的良心也會受到譴責。

  • 13 # 南洋教父

    如果痛苦,就不可能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了!

    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這樣的人估計世上很少!

    這個世界有善良的人,樂於助人!這一類人不多!真正能做到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的人,其實已經達到了只求耕耘,不求回報的高度了,不可能會痛苦!

    這個世界也有工於心計的人,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其實是有目的的!要麼是想往上爬!要麼是想追求異性!一旦目的沒有達到,必然會萬分痛苦!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除非你是一個聖人!聖人不是神,是人!

  • 14 # 果然事

    如果你不是聖人,只是一個普通人,你再凡事都替別人著想,你這一輩子肯定是痛苦的。人家聖人付出是不需要回報的,那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他給別人的越多越高興,他救了狼的命,而狼要吃他充飢,他也樂意。但我們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我們的付出是需要回報的,而你為之付出的人有的有良心,對你有感恩之心,你因為沒有白白付出而心裡有所安慰。但是就怕碰見一個白眼狼,你為他付出了半天,認為你是應該的,甚至你不給了反而成了仇人。你能高興得了嗎,你能不痛苦嗎?因為世界上的人什麼性格的都有,不都是你替他著想他就替你著想的,你要是時時處處都替別人著想,那你這輩子就是痛苦的。我們應該心存善念,助人為樂,但應該有所區別,那些不知感恩的人,還是就算了吧!你要是不想痛苦,那就需要修煉,修煉成聖人!

  • 15 # 真語清風

    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的人,他所受的痛苦是在替別人著想以後,在替別人著想的時候是高興的,心安理得的。

    替別人著想的人,在生活中的比例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心性使然,著想別人,是為人處世中首要的思想和行為,即使知道結果如何,也是必須要這麼做的。這樣,才於心可安,預見和提醒都阻止不了做事和待人的方式。

  • 16 # 與世界相遇

    我婆婆就是這種人,一生都在替別人著想,從不考慮自己,跟任何人交往,生怕別人吃虧,永遠不佔別人的,從不心安理得的得別人的好處,別人在經濟上為她付出,她必須加倍回報,她的口號是此生我不能欠別人的債。

  • 17 # 老村長3648

    凡事先替別人著想的人生活中會很快樂,因為人有個特性就是每當為別人做一件好事的時候自己的內心都會快樂。遇事先替別人著想是這個人的教養,內心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會按自己的心願去做事,怎麼會有痛苦呢?有誰願意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嗎?這種人骨子裡就有仁義禮智信的禮教,應該受到尊敬!

  • 18 # 金馬寨主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不痛苦,只是很辛苦,有時候遇上貪婪無恥的人,也會覺得委屈。但委屈過後,還是繼續這樣做。這樣的人是善良熱心的,做事不圖回報,不虧欠別人一分一釐。他們享受著付出後的快樂,活得很坦然。也許他們都是很平凡的人,但他們的品質不平凡。在當今時代,對比那些過河拆橋,落井下石,巧奪豪取之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好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人,社會更需要是他們。他們值得尊重,珍惜,值得讚揚,學習。

  • 19 # 手機使用者一一丨一

    做人的基本道理就是互相尊重,凡事首先想想別人也是做人的普通做法。給人方便自己就方便,處處橫行霸道,不管別人死活,自己就天天有危險。弱肉強食的世界,離人類滅絕就不遠了。

  • 20 # 0老三兩0

    問: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這樣的人是不是一生都很痛苦?

    答:不是!恰恰相反,真正從骨子裡“凡事首先替別人著想”的人,活過的日子都比較順心、比較坦然、比較平靜。

    凡事為別人著想的人,是一個天生善良的人,是一個把利人比利己看得重要的人,是一個慈悲為懷的人,是一個敬畏自然、敬畏天道、敬是生活的人,是一個小心翼翼謹言慎行的人。

    我是過來人,切身感受確立了我對這個問題詮釋的權威性。

    我凡事為別人著想:為父母著想、為兒女著想、為同事朋友著想、為左鄰右舍著想。

    我出門坐車,如果碰到5人擠一輛,必然選擇後排中間座,說是視野好,實際上是把舒服的位置留給別人。

    我現在在工業園區打工,一天刷三次牙,備了10件舊T恤衫,出汗多時,上午下午各換一次。在食堂吃飯,只吃眼前菜,而且只在菜盤裡的一個地方夾。

    打記事到現在,近60個春秋,無論家人外人,幾乎沒有說我不好的紀錄。我是“凡事為別人著想”的代表,我們這些人,就像一朵朵長腿的玫瑰,無論走到哪裡,都散發著宜人的芳香。(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很多女藝人不生育,根本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