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付藝的小生

    每年7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交小暑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可見“小暑”是反映天氣炎熱程度的節氣。說的是“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節令至此,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已在25℃上下,進入人們常說的“伏天”。“伏天”分為頭(初)伏、中伏、末伏,是二十四節氣之外的雜節氣,也是古時為利於安排農事活動而對炎熱季節的一種劃分。

      “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正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夏秋作物,得益於此時節較高的氣溫、豐沛的雨水、充足的光照,都進人生長最為旺盛的時期,此時的農田管理也進入了較為繁忙的時期。這從各地流行的農事諺語可窺一斑。如“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裡頭種白菜”,“小暑大暑,搶插紅薯”,“小暑前大暑後,莊稼老頭種綠豆”。

      “小暑”時節,早稻處於灌漿後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收穫,要保持田間乾乾溼溼。中稻已拔節,進人孕穗期,應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集,應及早施好分孽肥。雙季晚稻秧苗要防治病蟲,於栽秧前5一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為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權、去老葉,以協調植株體內養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群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亦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的又一個重要環節。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中國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受東南季風影響進入雨季,降水明顯增多,且雨水較為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西南季風影響中,雨量也較為豐沛。農諺“小暑大暑灌死老鼠”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此時節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

      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十分重要。農諺“伏天的雨,鍋裡的米”和“小暑不受旱,一畝打幾石”,說的都是此時雨水的重要性。

      進入“小暑”節氣也就人了伏,雖為雨季,但受季風氣候影響,常常是不雨成旱,人望其降;久雨為患,人禱其去。俗語“三日不雨小旱,五日不雨大旱”正是對華北、黃淮地區此時節氣候特點的反映。此時發生早災,會對進人發育旺期的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紅薯甚至果樹等造成嚴重危害,尤其在農田水利較為落後的古代,其危害就更為嚴重了。家喻戶曉的民謠“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就是對農田遇旱情形最為形象的描述。所以,“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三農”在這裡指春耕、夏耘、秋收),,此時節的雨水狀況是農人最為關心的。經過千百年的觀察、體驗,中國勞動人民總結出不少預測雨水的氣象諺語,如“淋了小暑頭,四十五天不放牛”,“小暑南風伏裡旱”,“頭伏三場霧,下雨等白露”,“小暑起燥風,日夜好晴空”,“小暑一聲雷,黃梅去又回”等。這些諺語至今在一些尚不發達的農村仍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 2 # Eileen54944851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大暑”表示炎熱至極,

    即夏天最熱的時候,你這個是諺語,都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其實還有好多: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大暑不暑,五穀不起。

    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

    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

    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

    大暑大雨,百日見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風,秋後熱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

  • 3 # Lucky15189869紅影

    我們老家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小暑吃暑,大暑吃谷”,到了大暑時節,應該是收割早稻時期。處於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大集體的年代,上級黨號召廣大幹部群眾,每年都要種植“雙季稻”即栽插早稻與晚稻,為了不失時機地撐握生產環節,保證在“五一”之前將早稻插完,晚稻必須在“八一”期間插完,所以提出口號,“不插五一秧”,“不插八一秧”。趕上此季節,才能奪得糧食生產大豐收。過去人民公社社員,在“雙搶季節,起早貪黑,是多麼辛苦!

    我們那裡流傳著,“銀河搭屋夾,馬上有谷吃”,也就是四月下旬,早稻基本上成熟,接新,吃新米。如在五一節之前,不能按時將早稻搶插完,第二季晚稻就沒有收成,所以農民兄弟們,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抓住季節,才能奪取農業生產大豐收。

  • 4 # 水杉4

    農村俗語小暑頭日夜猴。說明這期間長江流域正是雨季,雨水多能淹死老鼠,插紅薯是要澆水才能成活,但小暑大暑正插紅薯也省得澆水,還是說明這期間多雨水吧?

  • 5 # 樹德漢碩

    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小暑大暑正插紅薯。暑鼠白話同音,暑薯押韻,讀來朗朗上口,看著整齊一致。意思卻是前後不同。頭半句是說小暑大暑節氣期間多雨雨大,達到淹死老鼠程度。後半句是說小暑大暑下雨後正適宜栽種紅薯等農作物,要抓緊時間種作,莫錯過時機。

    小暑大暑是六月節氣,是暑伏天氣,小暑後入初伏,大暑前後是中伏,是一年最熱之時,要注意防暑,小暑大暑到立秋,又正逢夏收夏種雙搶時節,是不可誤時的。暑伏天氣裡,需要雨水調暑降溫,這才有利於人,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也不誤時機,而暑伏天無雨人熱物受旱都不利。不過,凡事宜適中,雨下的過大,真使老鼠無處逃而被淹死,那對人對農作物也不利,洪水氾濫成災也不好。

    小暑白豆大暑米,小暑黃麻大暑粟。

    小暑大暑早稻黃,細收細打穀上倉。

    小暑栽秧不用薅,大暑栽秧不用刀。

    小暑大暑一大把,立秋薯小一根鞭。

    小暑栽秧喂老鼠,莊稼宜早不宜遲。

    小暑後,大暑前,兩暑當中宜種豆。

    伏裡有雨地皮涼,小麥早種十天強。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速騰和逍客相比,哪款適合家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