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教育唐老師

    對於老人帶孩子的弊端,比較一致的看法可能集中在觀念陳舊難以接受新知識新觀念、溺愛無原則這兩點上。但這兩點其實對於年輕父母來說也同樣存在。

    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家庭教育這個概念在中國流行並不久,家庭教育在中國整體上處於研究不足缺乏體系的狀態,反應到每個家長身上首先就是很難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比如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一個基礎關估計就有很多家長過不了;然後就是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比如兒童成長髮展的基本規律,不瞭解孩子如何成長髮展,哪個年齡階段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所以無論從理念到基礎知識,年輕的家長和自己的父母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可能有的差別就是年輕一代可能多看了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接觸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但對於新理念和方法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更多處於生搬硬套階段。(市面上優秀的家庭教育書籍不多,真正優秀的家庭教育書籍往往又不如那些講故事的家庭教育暢銷書好讀好賣)

    至於溺愛孩子,對於絕大部分的父母來說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溺愛的方式不同而已。包辦替代同樣是溺愛。

    那麼老人帶孩子還有沒有別的弊端呢?當然有。

    首先就是老人精力體力不夠,很難陪精力無限的孩子玩耍,而且出於安全的考慮,會對孩子的活動進行限制,這剝奪了孩子探索和運動的機會,在實際中,由老人為主帶養的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比率相對會更大一些。

    然後就是老人和孩子的互動和交流相對偏少。由於精力不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老人很難和孩子同頻,這導致互動很難持續。同時老人在和孩子言語交流上相對於父母也比較少,這有可能導致孩子聽覺資訊刺激不足,影響語言能力發展。

    但老人帶孩子除了能夠直接感受到的時間上和經濟上的好處以外,其實還有更多的好處。

    1.老人的愛和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是不一樣的,這可以給孩子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2.孩子與父母交往的模式和與老人交往的模式是不同的,孩子可以從中間學到更多的社會交往能力。這一點在獨生子女政策大背景下在孩子嚴重缺乏同伴交往的機會下尤其顯得重要。

    3.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緩衝地帶。當父母情緒失控的時候,老人可以成為孩子情緒情感的緩衝器。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更客觀地看到老人帶孩子的一些優點,而不是把這看作是一個無奈的選擇,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其實是可以和老人一起學習,合作帶孩子的。

    怎麼樣合作呢?

    首先,我們不要把老人幫我們帶孩子看作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要把這看作是老人對我們的巨大支援,這樣首先就避免了情緒上的對抗。

    然後,我們也需要給老人一些時間和耐心。每個人對於新知識新事物的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還需要改變就更加需要時間了,這不但對老人如此,對我們自己同樣如此。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更理性地看待老人的一些行為。只要能夠保證基本的原則,細枝末節的問題上我們完全可以求同存異。對於孩子而言,最大的影響關鍵是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而不在於我們做了具體的某件事,我們不是完美父母,也不要苛求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成為完美老人。

    最重要的是需要共同學習,不要以為自己看了幾本書就真理在手,有時候老人不認可你的做法確實是因為你的做法不值得認可,比如對於“愛與自由”的理解,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長都是不全面的。從我的經驗來看,只要你自己夠專業,只要你是懷著開放的尊重的態度去交流,絕大多數老人都是能夠接受的。只不過,我們很多情況下一開始就從內心認定老人是錯的,把說服當作了溝通,這樣無論誰都是很難接受的。

    如果我們能夠理性地認識到老人帶孩子的好處和不足,那我們就可以理性溝通,揚長避短,皆大歡喜。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少一些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多一些建設性創造性合作性的思維,這不僅僅是育兒的需要。

  • 2 # 愛生活的阿澄

    有些人不提倡老人帶小孩,認為隔代教育不應該提倡

    由於父母都要忙於工作,沒時間照看孩子,暑假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選,這種方式被專家們稱為“隔代寄養”。

    其實如果能夠選擇,大部分家庭是不想把孩子送到自己父母那的,畢竟隔代教育的矛盾真的很多。但是現在生活壓力大,不得已向自己的父母求助。對此,教育和心理學專家提出,隔代寄養雖有優越性,卻也凸顯弊端,年輕父母們應“寄養”有度,儘可能多地承擔教養重任,才可促進孩子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

    雙方相互理解很重要

    要一起“與時俱進”

    有心理學專家認為,研究案例表明,隔代寄養有兩大特點。一是“重養輕教”。祖輩們教育觀念陳舊,認為衣食住行就是養育孩子的全部,很少關注孩子早期智力開發、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二是“施教不當”。俗話說“隔代親”,老人們更溺愛孩子,容易養成孩子任性、蠻橫、自私等不良性格,使孩子成為家中“小霸王”的同時,可能也會使其形成孤僻、不合群、膽小怕事等人格特徵。

    不過,也有教育專家認為,隔代寄養其實也無可厚非,關鍵是老人和子女要相互理解,雙方要“與時俱進”,不要一味指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應該清楚地知道,角色定位的明確性很重要: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人,祖輩是家庭教育的輔助責任人,“所以,保持以孩子為本,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不破壞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把握這個原則,每個家庭都會其樂融融。”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曆史上應該從來沒有出現過負利率情況,難道這次要學習日本歐洲開啟負利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