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洋蔥記生活

    發生本病的地區和羊群,應採取檢疫、隔離、消毒和處理病羊等綜合性防疫措施。鑑於目前對本病尚無有效菌苗和特異有效的治療方法,採取宰殺處理病羊是防止疫病擴大蔓延的最好辦法。

  • 2 # 老徐食味

    摘要:羊副結核病又稱羊副結核性腸炎,是一種由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羊的慢性傳染病。該病的主要特徵是腸壁增厚,形成皺褶,頑固性腹瀉,逐漸消瘦。在中國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對養殖業危害較大。筆者結合生產實踐經驗,簡要介紹了該病的病原、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剖檢病變和鑑別診斷,最後提出了綜合防控措施,以期為該病的診治提供有益參考。

    1 病原特徵 該病的病原為副結核分枝桿菌。病菌經抗酸性染色後呈紅色小桿狀,菌體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在糞便和汙染的土壤中能夠生存數月,3%來蘇兒30分鐘、10%~20%漂白粉20分鐘、3%~5%石炭酸5分鐘,以及5%氫氧化鈉24小時均能殺死該菌。

    2 流行特點 病菌主要存在於病畜的腸黏膜和腸系黏膜淋巴結內,隨糞便排出體外。不同性別、年齡的羊均可感染致病,尤以幼齡羊最易感染。該病有較長的潛伏期,有些病例成年後才出現臨床症狀。該病分佈廣泛,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羊,副結核分枝桿菌能夠透過病羊的糞尿和乳汁排出體外而汙染周邊環境。健康羊一旦採食了被病原菌汙染的飲水或飼料會經消化道感染髮病。當春季飼草缺乏和草料供應不足導致羊體質下降時,將會加大該病的發生率。

    3 臨床症狀 病羊精神頹廢,被毛粗亂無光澤,可視黏膜蒼白,食慾下降,逐漸消瘦,出現間歇性腹瀉。稀糞帶有氣泡,有腥臭味,呈黑褐色或卵黃色,部分病羊後期呈噴射狀排出稀糞,肛門和後軀被糞液汙染,而且病羊頜下及腹部皮下出現水腫。隨著病情的加重,後期病羊會伴隨消瘦而出現貧血和臥地不起,最終因衰竭而亡。少數病羊因繼發肺炎等其他疾病而死亡。

    4 剖檢病變 對病死羊剖檢,可見病變主要集中在消化道、腸繫膜淋巴結、盲腸、迴腸及空腸,尤其是迴腸黏膜明顯增厚,同時形成皺褶呈腦回樣;腸道有片狀出血,迴腸、空腸和十二指腸腸壁質脆,腸繫膜淋巴結出血、腫大,腸膜瀰漫有針尖大的出血點;胃幽門處有圓形潰瘍灶呈紅色,瘤胃內容物稀薄。

    5 診斷方法(1)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和剖檢病變,可初步診斷為羊副結核病,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細菌學檢查。刮取病變腸段黏膜製成塗片,火焰固定,在觸片上滴滿石炭酸復紅液。塗片下用火焰加熱直到有蒸汽出現,注意最好不要產生氣泡,大約需要5~6分鐘。水洗,然後透過酸性酒精溶液脫色,大約需0.5~1分鐘,直至無色為止。最後用亞甲蘭溶液復染約1分鐘,水洗,吸乾,經抗酸染色後鏡檢,能夠觀察到成叢成團、細長稍彎的紅色副結核桿菌。

    (2)鑑別診斷。①沙門氏菌病的鑑別。該病多呈急性或亞急性經過,以病羊出現黃疸、血尿和面板及黏膜出血、壞死為主要特徵,從病羊糞便中可以分離到致病性沙門氏菌。②營養不良的鑑別。羊只出現營養不良常發生於冬春枯草時節,病羊雖然也會出現消瘦和腹瀉症狀,然而病羊的腸道卻沒有羊副結核病(腸黏膜顯著增厚且形成皺褶)的病理變化。③胃腸道寄生蟲病的鑑別。該類寄生蟲病通常能夠在糞便中看到大量的蟲卵,對病死羊剖檢可見胃腸道有寄生蟲,而且無羊副結核病的腸黏膜增厚並形成褶皺的變化。

    6 綜合防控措施 採用異煙肼治療能夠緩解病情,然而仍會大量排菌,故對於出現該病的患羊一般沒有治療價值。

    (1)發病後及時採取撲滅措施。發現病羊和可疑羊應及時隔離飼養,經實驗室檢查確診後及時宰殺處理。病死畜要進行焚燒或深埋,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徹底消除病原菌。對病羊汙染的羊舍、羊欄、飼槽、用具以及運動場等要用石炭酸等消毒藥劑進行嚴格消毒。糞便堆積經生物發酵處理後方可利用。對假定健康羊群,每年進行2次變態反應和糞便檢查,連續2次檢疫為陰性者方可視為健康羊群。

    (2)及時淘汰病羊,淨化羊群。對出現明顯症狀的病羊以及細菌檢查呈陽性的羊應及時予以淘汰,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有條件的可採用集約化養殖方式,避免共用草場。堅持自繁自養,引進的種羊要做好隔離檢疫工作,經細菌學檢查或變態反應,陰性羊只才可混群飼養。定期採用副結核滅活苗進行免疫接種,增強羊群的免疫力,能夠有效防控羊副結核病的發生和流行。

  • 3 # 搞個小問答

    之前的豬瘟讓不少的食葷主義者心裡驚了一把,隨後大家又將苗頭指向了肌肉,沒過多久,禽流感又出來了,不得不說,光是喘口氣,我們就得與數萬的病毒細菌進行抗爭,最近又傳出了羊副結核的資訊來。

    羊副結核顧名思義,主要發病的群體還是小羊,而副結核病的病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讓不少人聞風喪膽的分枝桿菌,它們主要生活在潮溼昏暗的地方,比如羊圈就是他們繁衍的溫床。對於任何疾病,預防是首要的選擇,而要預防羊副結核病,就需要做好預防分枝桿菌的工作,分枝桿菌怕熱,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對他們也有極強的致死效果,因此我們日常要做好消毒通風的工作,儘量讓紫外線能夠照射到羊群生長的地方。

    而我們如何能夠快速的發現這種情況呢?被感染之後的羊一般都會出現早期的感染反應,比如精神狀態,飲食情況,甚至它的體溫都是會有異常,我們不易察覺,因為其常常是間歇期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其排洩的情況來做判斷,比如能夠排出稀薄而又惡臭的大便,而且還有下痢的反應,甚至糞便中帶有些許的氣泡和血絲,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被感染之後的羊群一般存活幾個月之後便會死亡,對於養殖戶來說,這是極其慘重的損失的,目前就中國的市場上來看,能夠治療羊副結核的藥劑和方法還沒有找到,因此我們能做的便是預防。

    對於抵抗力低下的羊群,比如老羊和剛出生的小羊,我們需要特別的關注,對於他們日常停留居住的的地方,做好清潔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對他們營養的補充,提高它們自身的免疫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尋羊冒險記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