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世界呀

    今天凌晨3點47分,美國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5000萬公里,電磁訊號也得跑幾分鐘,無法無延時地直播,那NASA是如何實現登陸轉播的呢?

    火星距離地球很遠,無延時的直播是無法實現的,無論怎麼掙扎都不行,也無法實時地調控登陸器的執行引數,只能依靠事先編入的程式實施著陸,因此失敗的可能是比較高的,據NASA此前的預測,洞察號成功登陸的可能只有53%。在經過多次的演練模擬、總結以往登陸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洞察號才正式展開了登陸,著陸過程中洞察號是無法和地球聯絡的。

    在探測器著陸過程中,和洞察號一起發射的兩顆MarCO探測器可以為地球指揮中心提供洞察號的一些相關資料,但還是無法實時控制,在洞察號著陸期間,火星訊號傳到地球需要8分鐘,只能依靠編入的程式著陸,著陸後開展連線測試等工作,來確定著陸是否成功,探測器是否完好。而在著陸後不久,洞察號首先傳來訊號,然後傳回了一張佈滿灰塵的照片,確認了探測器的完好。在著陸後這兩顆軌道探測器就作為中繼衛星,負責傳導洞察號探查到的資訊。

    登陸是最關鍵的一步,但還不是任務的終點,在登陸期間探測器周圍揚起大量塵埃,太陽能帆板不能馬上展開,要等到塵埃散去,然後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佈置科學儀器,展開探測。洞察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成功登陸火星、用於探查火星內部的探測器,將掀開人類探測火星的新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吃飯時旁人吧唧嘴,你覺得是種什麼樣的人?能不能接受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