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響水大米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古人把一年四季劃分為24個節氣,而霜降節氣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24個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每年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公曆10月23日前後的日子就是霜降節氣,霜降節氣是一個形容自然界變化的節氣,說明到了這個時候,自然界中開始下霜。

    關於霜降的說法,古人做了明確的解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有過說明:“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成霜。這個說法就是說在每年的陰曆九月中旬,天氣逐漸寒冷,空氣中的水汽會凝結並且落在地面和植物的葉子上,形成了白色的霜花。所以稱為霜降。

    到了霜降一定會“降霜”麼?

    雖然到了霜降的節氣,但是由於中國地域遼闊,所以各地的氣溫變化不一樣,並且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是在中國古代的黃河流域,所以一般來說,到了九月中旬霜降的時候,在中國東北地域早已出現多次的霜降現象,而黃河流域會出現初霜,大部分的南方地區會因為氣溫沒有降到零下,所以降霜的情況會出現的比較晚。

    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絡,在霜降的節氣裡,大部分的莊稼已經收完了,所以又到了農民平整土地開始為下一次耕種做準備的時候,所以農民都希望在霜降的節氣開始下霜,畢竟這個時候有霜降更容易進行平整土地,可以為明年的春耕更好地做準備,所以民間一直都流傳著“霜降見霜,穀雨滿倉”的說法,其實就是從節氣的自然變化規律來預判明年的莊稼收成。

  • 2 # 餘一鬥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霜降節氣。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所謂“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進入霜降節氣以後天氣會越來越涼,早間的白露慢慢凝結變成霜凍,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即將正式來臨。

    霜降以後,天氣漸漸變冷,晝夜溫差變化很大,大部分植物漸漸停止生長,開始枯黃落葉。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關鍵的一個節氣,基本上中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深秋時節,露水開始凝結成霜。對於人來講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寒冷天氣裡感冒,尤其是中老年,體質比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及時新增衣服。

    至於霜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涉及到氣象學的相關知識。霜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上水氣遇到寒冷的天氣凝結而成的。霜的存在不僅僅是秋季,有時候在冬季和早春時節同樣會出現霜凍現象。只要在氣象學上條件達到,都有可能凝結成霜。因為冷空氣一般會向低處流動,從而在地面或者是進地面的物體上凝華,從而出現白色的霜凍。

    霜凍現象對於農作物的生長髮育來講有一定的危害。因為霜凍現象發生,就意味著地面溫度會突然驟降,甚至會降到0度以下。中國的霜凍現象是從北向南,從高山向平原逐漸擴充套件的。在東北地區,最早8月份就可以見霜,而在山東半島,一般要到10月下旬到11月初。等到華南地區,則有可能要到12月底至1月上旬,才會出現霜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今年50歲,老伴去年6月份去世,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