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4890382409

    在有關鯨魚的圖片上,特別是被衝到海岸上的鯨魚屍體圖片上,往往都會在鯨魚的身體上,發現密密麻麻的藤黃或者鯨蝨的蹤跡,每每看到這樣的圖片,筆者身上都會起雞皮疙瘩。而作為同樣屬於鯨類的海豚身上,卻很少看到藤壺和鯨蝨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呢?

    藤壺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無柄目甲殼綱藤壺科,它們在幼體狀態時活動性較強,在海水中四散活動,尋找寄生的目標。當藤壺成熟以後,其外形會發生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外殼逐漸變硬,活動能力減弱,必須在比較堅硬的物體表面附著,才能有效減少海水的流動對自身的衝擊。因此,凡是長期存在海洋的物體,特別是擁有較硬表面的物體,都可能會成為藤壺附著的物件,比如鯨魚、海龜、船底、礁石等,而附著在鯨魚身上的被歸類為“鯨藤壺”。

    對於鯨藤壺來說,如果尋找到合適的鯨魚作為附著目標,那麼處於幼體狀態的藤壺,首先就會利用觸角牢牢地抓住鯨魚的面板,其身體底部的吸盤隨即會將自身鎖定,然後分泌大量的膠質黏液進一步固定住。此後,在藤壺生長過程中,被埋入鯨魚面板的部分還會長出向外輻射的壁板,然後將鯨魚的面板組織包裹在這些壁板中,從而達到向內鎖死的目的,其原理有點類似我們在裝修房屋時常使用的膨脹螺栓,這樣鯨魚無論是遊動還是面板組織定期脫落,也無法將藤壺甩掉。

    鯨蝨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端足目鯨蝨科,它們的體型較小,僅有1-2釐米,身體扁平,尾部退化明顯,但是在它們的口鉗以及肢節的末端長有尖尖的倒鉤,利用這些倒鉤,它們可以比較輕易地附著到鯨魚身體的表面。與藤壺相似,幼體狀態的鯨蝨活動力較強,但成年以後遊動能力減弱,需要藉助鯨魚的遊動來增加自己的捕食機率。

    不過,與藤壺有所不同的是,鯨蝨的附著,靠的僅僅是口器和肢節末端的倒鉤,不會分泌特殊的膠質黏液,也沒有向內鎖定的壁板,因此只能附著在鯨魚面板表面比較粗糙的部位或者孔洞的周邊,比如口腔、鼻孔、眼睛的周圍,以及生殖器、鯨鰭面板褶皺和傷口之上。無論是藤壺還是鯨蝨,本身並不吸取鯨魚的血液,只是藉助體表的附著,實現固定身體和便於捕食浮游生物的目的。

    為什麼像海豚、海豹這樣的動物身上很少有藤壺和鯨蝨呢?主要原因在於海豚、海豹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與大型的鬚鯨、齒鯨不盡一致。藤壺和鯨蝨要想附著在動物的體表,其處於幼體狀態的初期附著很關鍵,藤壺的膠質黏液、鯨蝨的肢節倒鉤,在剛到達面板表面時附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這個時候遇到強烈的海水衝擊、或者外力的拍打,則很容易脫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直強調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那人以後幹什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