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678684403

    潮汕節日:除去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畲漢共同的節日外,潮汕畲民有一些特殊的節日。例如農曆十月十四(五的神農節,畲民又稱“五穀母生”節。這一節日一直到今天,仍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泛流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備好粿品祭神農,粿品均染上紅色,做成尖擔形或雞、鵝、鴨形,以兆來年豐收。這一節日習俗是創自畲民而流行於潮汕漢民之中的。

    潮汕人把用方言唱出來的歌謠,統稱為“畲歌”。“畲歌”的涵義,其實就等同於“潮州歌”。其一般格式為七言一句,四句為一“條”首,每條成一個樂段,亦即一個叶韻單位。這一格式完全被今天的“潮州歌冊”採用。 根據調查材料,在非常古老的時候,畲族就有規模盛大的“盤詩會”風俗。

    今天的潮汕農村中還有“鬥歌”的遺風。鬥歌的序歌部分都是這樣幾句:“畲歌畲哩哩,欲唱畲歌行磨邊(意為“靠近來”);一千八百哩來鬥。一百幾十勿磨邊。”或者:“畲歌畲挨挨,欲鬥畲歌行磨來;一千八百哩來鬥,一百幾十勿磨來。”接著,歌手們便你一條我一條地“鬥”起來。這種鬥歌形式,乃源於畲族的盤詩會。 畲族人民唱畲歌時喜用“假聲”發音。據王小盾考證,今天潮劇的“老醜”曲,其中唱“雙拗”和唱“痰火喉”的兩種假聲,都仿自畲歌。著名潮醜郭石梅在《蘇六娘》中唱的“痰火喉”曲和方展榮在《柴房會》中唱的“捲舌”曲,都是古代畲歌發音的典型。“潮州的土著,陸為畲民,水為疍民。畲歌本是潮音的老調,而疍歌卻是最原始與最有影響的東西。畲歌、疍歌是最純粹的地方性潮歌,也是潮歌的主流。今日的潮州民謠,猶有概稱作畲歌的。當外來各種戲劇未入潮境之前,關戲童所唱的盡是畲歌和疍歌。當諸戲接踵而至,潮音戲萌櫱之際,所唱的戲曲,仍多畲歌。周碩勳輯《潮州府志》和陳坤的《嶺南雜事詩抄》都有記載。今日潮音戲尚有畲歌的成分存在,如《桃花搭渡》的桃花姐和渡伯鬥畲歌全段,及喜劇中穿插的丑角打諢那種“釦子”即所謂“倪了倪……”調,都是畲歌的形式。”

    ” 畲族文化對潮汕文化的影響是極為深廣的。 倘作深入發掘,必定還會有大批精彩的發現。譬如畲族人的科學技術———一樓居相板築、刀耕和火種等原始文明發展的重大因素;又如,潮汕方言中的許多詞語如“媽汶笑”、“蠻汶笑”意為微笑、“溜絕”、“絕溜”(意為漂亮、“浪裂”意為非常、“有盤”、“有盤口”意為有辦法、“天普霧普霧”意為天亮前後的天色、“一枝路”、“一枝蛇”鳳凰話等土語以及大量無字可寫但說起來卻十分形象生動、明白貼切的詞語,其中應當有很大一部分是畲語的遺蹟。這些事例雄辯地說明,畲族文化早已滲入潮汕文化之中,它對潮汕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無疑有其十分重要的貢獻!

  • 2 # 8158577997

    潮汕地區過年在廣東或甚至全國過年的年味最濃,傳統民俗花樣繁多,拜老爺、遊神等一系列慶典活動隆重熱鬧讓人目不睱接,主要是夜晚的煙花燃放埸景盛世空前,潮汕風味美食更是不用說,潮汕過年是:吃貨天下,遊人口福。。。

  • 3 # 丹鳳朝陽192145386

    謝謝!潮汕地區過年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是,家家戶戶的女主人最忙,準備製作過年前後拜老爺拜公嬤的粿品節料,十二月廿四給家裡的門窗和小車貼老爺符,給家裡毎個人做老爺符隨身佩戴保一年平安;過年各鄉里營老爺老熱請親朋聚餐,人愈多愈有面子,每年史上最“血性”,最熱鬧的是澄海鹽鴻鎮上社的“拖神”遊行,有潮汕歇後語叫,“鹽灶老爺——欠拖”,大家到時搜尋觀看,精彩請勿錯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電視劇《新紅樓夢》裡要用很多快進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