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大賢學長

      事實上,陳壽在當時因“秉筆直書”而得罪了很多權貴。陳壽在晚年屢次被貶,在仕途中始終鬱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歲的陳壽沒能趕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陽。由此可見,作為“良史”的陳壽,因為對三國曆史客觀的記載,是飽受坎坷的。因此,我們對陳壽及其他所撰寫的《三國志》,確實應該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責。

      一、陳壽撰寫三國曆史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陳壽撰寫三國時期的歷史,面臨著兩大困難:一是三國鼎立的客觀事實當以誰為正統;二是對劉備建立的“漢”政權如何撰寫和表述。第一個困難的解決是“不敢”有爭論。陳壽身處晉代,當然只能維護“魏―晉”這條政權傳承線。但陳壽在表面以“魏”為正統的前提下仍然儘可能地去客觀如實地記載歷史的原貌。第二個困難的解決辦法則更是相當地艱難了。

      劉備建立的“漢”政權雖然存在了40餘年,但是因為一直沒有設定史官,自然也沒有人編寫過這個政權的史書。陳壽本為蜀人,從小就受學於同郡的著名古史學家譙周,而譙周早就預料陳壽日後必以才學成名。陳壽年輕時,曾經出仕為劉氏政權的觀閣令史。當時宦官黃皓專權,群臣曲意阿附。陳壽潔身自好,不與同流合汙,因而多次被免職。不過在此期間,雖然劉氏政權作為官方來說沒有史官也沒有積累史料,但陳壽出於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卻很注意採集和掌握有關其歷史的材料。這為他以後撰寫這個政權的史書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公元263年,劉氏政權被曹魏政權所滅亡;兩年後,曹魏政權即被司馬炎篡奪並改“魏”為“晉”。劉氏政權消亡後不久,陳壽因父親去世而在家守喪。守喪期間,他因病調治藥丸,竟被責為逾禮,以致入晉後多年遭閒置。後來由於司空張華的揄揚,他才被舉為孝廉,歷任佐著作郎、著作郎、平陽侯相等職。

      撰寫曹魏政權和孫吳政權的歷史,對陳壽而言並不十分困難。這不僅是因為這兩國積累有自己的史料,而且當時已經有人寫出了各種有關魏、吳的歷史著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陳壽可以參閱並在仔細鑑別的基礎上再補充史料即可。難的是劉氏政權的歷史不好寫。雖然陳壽早已為此作了準備並積累了一定的資料,但如何對自稱為“漢”國的劉氏政權歷史的表述犯難。因為,“晉”是“繼承”(實際是篡奪)“魏”而來的,而“魏”又是“繼承”(實際上也是篡奪)“漢”(這裡指的是“東漢”)而來的。封建時代特別講究所謂皇權的正統性,所以“魏”“晉”對政權明明不是“繼承”而是“篡奪”卻偏要美其名為“禪讓”。也正因為這,對劉氏政權的國號“漢”,曹魏政權是從來不承認的。現在陳壽如果忠於客觀歷史而如實撰寫,繼魏而來的晉朝統治者自是不能接受。陳壽為此大費躊躇。他既要忠於歷史,又要讓晉朝統治者予以認可,這就得靠他的“匠心獨運”了。

      二、在表面以“魏”為正統的前提下實寫三國鼎立的事實

      陳壽撰寫三國時期的歷史,採用的是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所開創的紀傳體。所謂紀傳體,就是以人物為中心的史書體裁。具體講,就是用“本紀”敘述帝王,兼以排比大事情;用“傳”(包括“世家”)記述王侯封國和人物;此外還有“表”和“書(志)”。司馬遷身處西漢武帝時代,自然要以“漢”為正統,對“漢”之前的歷史,司馬遷是以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等來排比大事情的,而將在那時與之並立的國家都放入“世家”或“傳”。陳壽繼承了這一撰寫方式,但又有創新。

      書名並列分署為《魏書》《蜀書》《吳書》,全書又統稱為《三國志》,這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當時三足鼎立的形勢。能這樣編寫,說明陳壽是有創見的,並且也是有膽量的。儘管漢魏移鼎,乃至魏晉相替,檯面上皆系非暴力的政權更迭,但終究是以臣凌君,得國不純,這也就成為統治者的道德法理軟肋。陳壽是晉朝的官,而晉又是承襲曹魏而統一全國的。當時的朝中多為故魏遺臣,曹魏是否為正統,直接影響到晉朝是否正統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迎合晉朝統治階級的需要就必須貶低劉漢、孫吳這兩個政權的歷史地位,而去違背三足鼎立的歷史真實;反之,如果要反映歷史真實,把三國地位並列起來,就會觸犯晉代魏而居於正統地位這一政治現實。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陳壽在形式上做了變通。他將《魏書》居前,對曹魏的幾個帝王加“帝”字;而對劉漢、孫吳兩個政權的皇帝不立“紀”隻立“傳”,稱“先主備”“後主禪”“吳主權”等,皆不加“帝”字,但記事方法卻仍與曹魏幾個帝王的“本紀”基本相同,均按年敘事。這實際還是把劉漢、孫吳放在與曹魏同等的地位上了。   

      前面說過,陳壽撰寫《三國志》,倘若忠於歷史,承認劉備在西蜀所建立的政權為“漢”,就必然否定曹魏禪代的合法性。曹魏若系篡貳,晉朝的合法性也便成問題,這叫“偽魏即偽晉”。陳壽投鼠忌器,不得不將“敵國之醜稱”的“蜀”字落到國號為“漢”的劉氏政權頭上(曹魏政權歷來就是以“蜀”稱劉氏“漢”政權的,這在《三國志?魏書》中隨處可見),將記載劉氏政權歷史的與“魏書”“吳書”並列的應當稱為“漢書”的那部分改稱為“蜀書”。雖然陳壽在大的環節上不得不無奈地以“蜀”字代替“漢”字,但是細讀《三國志》,可以發現,陳壽在原始資料的記載上是處處儲存了劉氏政權為“漢”國的充分依據。

      《三國志》從全書來看,表面上是以曹魏為正統,實際上用“互見法”顯示劉備所建政權為“漢”。在《三國志?蜀書》中,陳壽不僅記載了諸葛亮等人建議“漢”是“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劉備“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中”,因此仍應定國號為“漢”;而且全文保留了劉備即漢中王和皇帝位時的告天地之文,其中的“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和“漢有天下,歷數無疆……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劉)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劉)備惟否德,懼忝帝位……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 …… (劉)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3]等語,充分表明劉氏政權是紹繼兩漢政權的。這即是說,陳壽至少在《三國志?蜀書》中是以“漢”為正統的。

      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人,對陳壽在十分特殊的環境下撰寫《三國志》所承受的困難以及不得不採取巧妙“匠心”以應對的情況缺乏認識,對《三國志》做出了一些不恰當的批評。如:責難《三國志》以魏為正統,帝魏不帝蜀;指責《三國志》曲筆太多,迴護過甚;說陳壽對歷史人物評價有時不公。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確實以魏為正統。陳壽如果硬要去偽魏,那豈不就是偽晉嗎?那麼《三國志》也就不會像後來那樣得以公開並流傳千古了。陳壽能夠在以“蜀”代“漢”的幌子下儘可能地儲存所有“漢”國的資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後來有些史家,一反陳壽做法,撰寫三國時期的史書以劉漢為正統、以曹魏為篡逆,即帝蜀而偽魏。其實,這和他們所處的政治形勢有關。也就是說,在他們那個時代,例如在南宋時,帝蜀偽魏才符合封建統治的需要,如果史家要帝魏同樣行不通。今天我們當然也沒有必要以此去苛求歷史人物了。

      至於《三國志》的曲筆、迴護,的確存在。清人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就專門列出《三國志多回護》一篇,對陳壽的迴護進行了批評。如:齊王曹芳之被廢,完全由於司馬師的策劃,事前太后一無所知,但《齊王芳紀》反說太后之令,因齊王無道不孝,所以應被廢;對曹魏、劉漢之間的戰爭,凡曹魏取勝者則大書特書,而劉漢勝魏卻十分簡略。這說明陳壽在《三國志》裡確實替魏、晉統治者隱惡揚善,沒能完全做到據實直書。這當然也是當時政治環境使然。如果陳壽過多地去暴露魏、晉統治者的“惡”和“醜”,當時的統治者還會認可他的書嗎!《三國志》雖有不直書的問題,但就整體而言,是堪稱良史的,其瑕並不足以掩瑜。

      《晉書?陳壽列傳》以諸葛亮為例指責陳壽對歷史人物評價不公,稱其原因是諸葛亮斬馬謖時,陳壽父親受牽連而坐罪,陳壽便心懷私怨有意貶抑諸葛亮。其實,陳壽對諸葛亮是極為稱讚和敬佩的。在《三國志》諸人物傳記中,寫得最好最傳神的就是諸葛亮和曹操。當代學者易中天先生在央視百家講壇“品三國”轟動一時。他實際上就是依據《三國志》中的曹操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傳記展開品評的。 在《諸葛亮傳》中,陳壽不僅借司馬懿之口肯定諸葛亮為“天下奇才”,還多次直接褒評諸葛亮的才識與功業,如說“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在傳後更評論諸葛亮“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所以“終於邦域之內,威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這就是說諸葛亮因刑賞出於公心,從不徇私情,所以深得民心。至於批評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乃因諸葛亮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才能遠遠高於軍事方面的才能,相對而言,將略自不算諸葛亮的特長。此外,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所記,陳壽還編有《諸葛亮集》24卷,足證陳壽對諸葛亮是非常尊崇的。

      歷史總是公正的。陳壽的《三國志》在1700年後不僅被中中國人奉為經典,更進而影響著世界。《三國志》中所表現的智慧與謀略現今被世界各國的人們廣泛應用在政治、軍事、商業等各個領域。同時,《三國志》還被改編成小說、戲劇、電影甚至漫畫與電子遊戲,從而得以廣泛地傳播。人們說,《三國志》是展現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最壯美的篇章,這其中所包含著的便是對陳壽撰寫《三國志》時的匠心的充分肯定。

      參考:

      [1] [8]唐?房玄齡等:《晉書?陳壽列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2]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紀第一至第四,中華書局,1999年版。

      [3] [5]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4]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華書局,1999年版。

      [6]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7][9]晉? 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 2 # 山河明月

    很多人以為陳壽的《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不高,大概是因為《三國志》的下面一句話:

    然(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意思是說,諸葛亮連年動兵,卻不能成功,是因為諸葛亮應變和為將的謀略不是他的特長。

    其實這句話談不上是對諸葛亮的貶低,人無完人,這句話只是非常客觀的指出了諸葛亮的短板,沒有半點貶低的意思。

    關於這一點,陳壽是有解釋的。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陳壽認為諸葛亮的長處就是理民和治戎,正如歷史上的蕭何和管仲,舉薦韓信、王子城父,都是因為自身不具備奇謀將略。蜀國成就不了一番大業,也不是因為諸葛亮無能,是因為蜀國時下沒有比得上韓信和城父一樣的大將啊。看看,陳壽其實是力挺諸葛亮的,甚至把蜀國的不濟歸咎於天命。

    那我們來看看陳壽到底是怎樣評價諸葛亮的。

    一、陳壽曾說諸葛亮長得高大帥氣,從外表上已經給足了溢美之詞

    陳壽認為: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對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表了,陳壽把諸葛亮描述為一個高大英俊的大帥哥,說明在陳壽心目中,諸葛亮已經是美好的存在了。

    二、陳壽一直認為諸葛亮是個賢相,還是一個媲美管仲、蕭何的賢相

    一方面,理政能力超強。

    陳壽給晉帝的奏章中有過一段話:

    (諸葛亮)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疆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對諸葛亮的治理能力給予了高度肯定,在諸葛亮的治理之下,賞罰分明、物極其用、道不拾遺,蜀國儼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樣子。

    在三國志中,陳壽更是直接誇讚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以至於深受百姓愛戴。

    至今樑、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

    陳壽認為,諸葛亮的教誨一直在樑、益百姓中傳頌,甚至連甘棠、鄭人歌頌召公、子產都比不過樑、益百姓對諸葛亮的讚頌和愛戴。

    另一方面,陳壽認為諸葛亮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傳統社會一直崇尚的忠義。

    陳壽是個文人士大夫,就會特別看中傳統文化的忠義二字。惜字如金的三國志,對白帝城託孤進行了詳細描寫,甚至具體到了兩人的對話,甚至全文轉載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可以看出陳壽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精神是充分肯定和褒揚的。

    三、多有側面反應諸葛亮之能的描述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蜀軍撤退,司馬懿觀看蜀軍營帳,說了這麼一句話。

    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作為晉臣的陳壽,借司馬懿之口,說出一句高度評價諸葛亮的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司馬徽等人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在這裡我就不提了。

    《三國志》看似洋洋灑灑六十六卷,但在人物描寫上,往往是惜墨如金,全書中只有八個人單獨成傳,這八個人分別是曹操、曹丕、曹睿、劉備、劉禪、諸葛亮、孫權、陸遜,有六個人是皇帝,除此之外就是諸葛亮和陸遜了,已經足以說明諸葛亮在陳壽心目中的分量了。

  • 3 # 小號哥

    《三國志》我沒有看過,不過我認為小說中對諸葛亮的描述是經過神話處理了,畢竟孔明是人不是神,

    否則他早就成功了。對諸葛亮的實際能力要有正確的認識,實際上諸葛亮的政績應該大於他的軍事才能,也就是說諸葛亮應該更善於治理國家,而不是帶兵打仗。這一點《三國演義》中沒有詳細介紹,因為諸葛亮平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過於謹慎,實際上這正好用於治理國家,而不是指揮軍隊。因為正是由於他的這個缺點,喪失了好多機會。比如說在後主劉嬋聽信讒言調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諸葛亮回朝的時候,孔明完全可以不必理會。因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馬懿正是抓住了他的這個弱點,採取了造謠生事成功的調走了諸葛亮。使孔明已經取得的戰績付之東流,可見諸葛亮的謹慎程度過大。

    總之人無完人,歷史上對其評價應該採取公正的態度。我認為諸葛亮給後人留下的遺產就是他對漢室江山的忠誠,在治理國家大事上的以身作則(清廉),一絲不苟(認真負責)。

    所以我說諸葛亮的能力應該用於治理國家而不是帶兵打仗,可這能夠實現嗎?

  • 4 # 黃山一片雲

    諸葛亮有這樣幾個硬傷:

    一、聯吳抗曹是他為劉備提出的大局戰略方針,可諸葛亮卻不能把控這個大戰略的切實執行;

    二、劉備雖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可更多的只是撐面子。事實上,諸葛亮在有劉備時,多以主蜀國內政為多,其作用也就大不到那哪裡去;

    三、劉備臨死前託孤雖說了諸葛亮可取而代之,這一方面是假的,但諸葛亮以尊人事的儒家思想為藉口而不敢越俎代苞。所以,諸葛亮絕無什麼雄才大略,自比樂毅和管仲只是他自我包裝而已;

    三、諸葛亮或多或地介入了劉封之事,這諸葛亮自以為聰明而實不明智之舉;

    四、進功最好的防守,但諸葛亮的每次北伐都功虧一潰。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蜀國自劉備後,人才凋落。二是諸葛亮事必親躬,雖他落了個“躹躬盡瘁”的好名聲而於蜀國大業無益;

    五、諸葛亮一無駕人之術,實則也不會用人,但他卻還是有些防人之心的,只不過諸葛亮的防人之心只是“小心眼”人之為,不僅不利蜀國,還間接地害了蜀國。

    由此可見,諸葛亮能得到高的評價嗎?

    其實,諸葛先生又是一個被人吹高的悲情人。

  • 5 # 歷史哨聲

    “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都把諸葛亮和管仲、蕭何相提並論了,評價還不高?

    諸葛亮自己也是“自比於管仲、樂毅”。陳壽都把諸葛亮評價諸葛亮自比的管仲高的地位了。可以說,已經是人臣之極的地位了,在進一步就是國君了。

    “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這是陳壽等在整理《諸葛亮文集》後上表中所說的話。話都說到這個分數,還能說陳壽貶損諸葛亮?

    當然陳壽也客觀分析諸葛亮的長處和短處: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

    即是說說,諸葛亮沒有揚長避短,或者說諸葛亮沒有類似韓信等具有軍事能力的人

    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親率大軍進攻,也都因此而失敗——諸葛亮軍事才能不如他的治理能力。

    總的來說,諸葛亮能夠做到讓人又怕又愛、被處罰但又無怨,也是難能可貴了:

    “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陳壽承認諸葛亮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成績,同時也指出諸葛亮的短處——軍事能力不足,但志向又很巨集大,意圖改變曹魏強蜀漢弱的局勢。

  • 6 # 推理館楊掌櫃

    我覺得公允。

    先看陳壽《三國志》結尾處對於諸葛亮的評價。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該評價可以拆分成四段看。

    第一段,至“虛偽不齒”為止,表述諸葛亮以法家理念治國的施政方針。諸葛亮能夠約束法律,做到開誠佈公,賞罰分明。

    第二段,“終於”起,至“勸戒明也”為止,是諸葛亮治蜀政策的結果和影響。雖然法律嚴峻,但是由於執政公平,人民既敬畏諸葛,又愛戴諸葛。

    第三段,“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是陳壽對諸葛亮政治才能的評價。認為諸葛亮之“良才”,堪比古代的管仲與蕭何。

    第四段,“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是陳壽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評價。認為諸葛亮軍事上並沒有最終成功,認為他不是臨陣應變的將才。

    綜合以上四段可以看到,陳壽對於諸葛亮的政治水平和個人能力都做出了極高的評價,卻對他的軍事指揮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質疑。這些褒貶評價並非完全出自個人情感,可以認為是公允的。

  • 7 # 論古今多少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小編先說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非常不公正的。陳壽只是根據自己一點見解就去評價諸葛亮顯然是不公的,他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去客觀的看待諸葛亮一生對蜀國的貢獻。只是因為諸葛亮六次北伐都沒有成功,所以從感情上來說陳壽是無法接受的。因此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明顯是帶有主觀感情色彩的評價。小編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接著往下聊。

    諸葛亮出生於公元181年,字孔明、號臥龍。是徐州琅琊陽都(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諸葛亮在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時年53歲。

    諸葛亮在少年時期跟隨叔父諸葛玄流浪到荊州,定居下來。在諸葛玄病逝以後,諸葛亮就隱居在隆中。諸葛亮經常邀請好友來隆中探討天下大事,並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被人稱為"臥龍"先生。

    在公元222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於是集結大軍向東吳發起進攻,但是最後被東吳大將陸遜打敗。因此劉備兵敗退守白帝城,劉備因憂憤不已沮喪之極,因而身體每況愈下。

    劉備在公元223年,因病不治,與世長辭。劉備在臨終前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強於曹丕,日後一定能安邦治國,完成我興復漢室的願望。你要輔佐劉禪,但是如其不才,你可以取代他自立為帝!劉備的託孤之言,讓諸葛亮淚如雨下。諸葛亮說:臣盡股肱之力、效忠貞節繼之以死!君臣之間的信任與承諾,因此才成就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一生。

    其次: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二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其中諸葛亮清晰的分析了天下大勢,並且還制定出了具體的戰略。就是首先奪取荊州再取益州,然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東吳,待時機成熟,從荊益兩州兵分倆路北伐天下。諸葛亮在短短的數語,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在那個資訊和交通條件都很落後的時代!而且諸葛亮當時還是一個未出茅廬的年輕人,在那個時候就能判定出未來天下三分的局面,而且後來的歷史軌跡果然是沿著這條路線發展的。這不是諸葛亮的大智慧是什麼?陳壽為什麼不提這些哪?諸葛亮如此年輕就能有這種大智慧。那麼陳壽你在諸葛亮這個年紀是什麼?

    總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諸葛亮是有政治和軍事才能的。北伐的失敗是有客觀因素在這裡邊的,作為一個史學家這個因素必須得考慮進去。不能帶有感情色彩主觀的去評判諸葛亮。因此我認為"三國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刻意摸黑諸葛亮對蜀漢以及對中國歷史文化進步和發展貢獻的行為。(謝謝各位的觀看,這只是小編個人的觀點。歡迎各位多多"關注"小編,歡迎評論)

  • 8 # 追憶影視

    說到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那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諸葛亮和陳壽。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 之內,鹹畏 而愛之,刑政雖峻 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大意是:諸葛亮擔任相國,安撫民眾,教他們禮儀,制定官職,遵從權力制定制度,廣開門路吸納眾議,佈施公道。忠義的人,有利於國家的人即使有私仇也會獎賞他們,犯法傲慢的人即使私交好也會懲罰他們,承認罪行,或者情有可原的人犯罪即使很重也會減輕處罰,花言巧語掩飾自己的人即使罪責很輕也會重罰。小的善行也會受到獎賞,小的錯誤也會被懲罰。各種事情都很明白,什麼東西都遵循他的規律,實事求是,厭惡虛假的事務。諸葛亮死在國內,百姓都很敬畏而愛戴他,刑法雖然嚴厲但是沒有人埋怨,因為他公正的看待事務並且處理的很公開。真是治世的良才,可與管仲,蕭何相媲美。但是他連年發動戰爭,缺無法成就功業,所以說隨機應變這些將軍的才能,並不是他擅長的!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引發諸葛亮才能高低之爭的始作俑者,其言一出,立刻就引起了爭論。與陳壽幾乎同時代的郭衝就曾駁斥了與陳壽類似的說法。

    其實仔細看來,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安民尊制、賞罰分明,不夾帶任何個人恩怨,實事求是。是治國的良才,只是不擅長帶兵而已。

  • 9 # 該死的歌德

    評價高的可信度就高麼?

    評價低的可信度就低嗎?

    諸葛亮真正為後人所推崇的是其人品風範。

    但人品端正,道德高尚,有大家之風的人未必就是能力很強的人。

    可人們總是習慣於將這類人當成是能力和品德上近乎完美的完人。

    再加上後世的一些傳說和美化。

    很多人已經先入為主的把諸葛亮當成了一個完人。 因此一部分人在看到對諸葛亮評價不高的言論時,往往會有所不適。

    與諸葛亮類似的另一個典型就是關羽。

    但也正是因為有各種不同的評價才能讓關注諸葛亮的人,去了解一個更加真實的諸葛亮。

    評價不高很正常。

    +++

    如果晉朝的官方放任陳壽隨意黑諸葛亮,那不等同於是在說司馬宣王是個飯桶嗎?

    我倒覺得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記載或許有失偏頗,但可能還吹了一波諸葛亮,以抬高司馬宣王的歷史地位。

    所以不確定三國志到底是黑了諸葛亮還是吹了諸葛亮,就把它放在一個還算中肯的位置上吧。

  • 10 # 雪中一頭哈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曾說“狀諸葛多智而近妖”。那麼,是否陳壽也得給諸葛亮記載的如演義裡一般神話,才算評價高呢?

    客觀的看,陳壽在《三國志》裡對諸葛亮的評價不僅不低,而是已經相當高了。可以說整個中國歷史上,怕是能在身後自己的傳記中,獲得如此好評的也為數不多。

    首先,記錄諸葛亮的篇幅在整部《三國志》中,獨立成傳。這是所有三中國人物在《三國志》裡可以享受到的最高傳記規格。整部《三國志》,只有八個人單獨成傳。讓我們看看其他七位:曹操、曹丕、曹叡;劉備、劉禪;孫權、陸遜。也就是說,除了帝、王,整部《三國志》中,臣子中只有諸葛亮和陸遜是單獨成傳的。可見陳壽對此二人的評價之高以及對此二人一生功績的極大肯定。

    其次,在對諸葛亮的記載中,前有評諸葛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後有比諸葛亮為“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也就是說,這個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的諸葛亮,是一個深明治世之道的人才,可以比作管仲,蕭何。要知道,管仲、蕭何在其所處的時代裡,均是名臣良相,並屢為後世所讚頌了。在政治上,諸葛亮“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在執政中中,諸葛亮“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在用人上,諸葛亮“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最終達到了“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的成果。雖然“刑政雖峻”,但“而無怨者”。為什麼呢?因為諸葛亮“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就是說諸葛亮這個人做人道德品質高尚,做官身居高位正直廉潔,執政過程裡治國有方。這不僅是肯定了諸葛亮個人的功績,也是肯定他的人格。所以說,這基本可以說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了。

    之所以後世會有人認為陳壽對諸葛亮評價不高,除去什麼陳壽家仇師恨啊,陳壽人品不好啊之類的不說,因為陳壽自己都說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更多的還是那句“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句話。放眼通篇來看,前兩句有一定的批評意思,因為歷來兵者乃不祥之器,連年動眾,還未能成功,不論動眾者有何等政治抱負,畢竟難逃窮兵黷武之嫌;後兩句算不得批評,更算不得抹黑,只是客觀的記載了諸葛亮不擅長的一方面。須知無論偉人、名人、普通人,皆逃不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所以說,陳壽在《三國志》裡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極高的。但諸葛亮在演義裡最擅長的,突然變成了在他筆下所不太擅長的,所以會覺得陳壽對諸葛亮評價偏低。但話說回來了,如果拿演義裡的諸葛亮來比,別說管仲蕭何,怕是也只有鬼谷子姜子牙可以與之一比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拿大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