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喵小鼠

    先看一下兩國的GDP。2018年,海地的國家GDP約為97億美元,而巴哈馬的GDP為107億美元。這猛的一看,兩國的GDP貌似差的不是很多啊。但是人均GDP一搞,差距就很大了。正如題主所提,巴哈馬人均GDP三萬,海地只有八百。這下一比較,差距就出來了。海地人口一千多萬,巴哈馬人口才39萬。是的,沒看錯,2018年巴哈馬的總人口為39萬,其國家陸地面積為13878平方公里(基本由群島組成)。不到40萬人能創造出100多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不由得令人嘖嘖稱奇。

    下面來看一組資料,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這個奇蹟的。巴哈馬2018年的收入行業佔比為以下資料:服務業佔86.1%,工業佔13%,農林漁佔0.9%。而其國內的三大支援產業,則分別為旅遊業、服務業和金融業。旅遊業就不用說了,著名的天堂島就在這。而且全年適合旅遊(颱風天不算),想當初16世紀的時候冒險家可是衝著找“不老泉”而碰到的這裡。金融國際放貸業務排名全球第四,在巴哈馬的國際金融機構500多家。而出現這麼多的金融機構,還是因為它是傳說中的避稅港,被稱為“加勒比海的蘇黎士”。而政府的財政收入,70%也來自於關稅。

    在貿易方面,雖然不高,但是勝在穩定。而據巴哈馬統計局表示,2018年巴哈馬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額為44.83億美元,出口產品多為化工產品、食品及活體動物、天然礦物(不包括礦物燃料)、製成品、機械和運輸裝置等;進口額為51.28億美元,進口產品多為機械和運輸裝置(佔19.2%)、礦物燃料和潤滑劑及相關材料(16.6%)、食品和活體動物(16.5%)、和製成品(15%)。可以看出貿易逆差也沒那麼大。且美國是巴哈馬的重要貿易伙伴,進出口額八成與美國有關。畢竟美國離得近,從東南邊飛半個小時就到了它首都拿騷。對,他們的首都叫拿騷。所以巴哈馬在貿易穩定性方面問題不大。畢竟美國強鄰在側,貿易方面總歸是有個指望。

    而跟巴哈馬比,海地就有點菜了。海地的榮譽稱號——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農業為主;工業——因能源不足,非常不發達(海地:怪我嘍?);失業率——三分之二沒有固定工作;貿易——常年吃美國救助;貨幣匯率——古德比美元為1比0.0162。下圖可以看到,巴哈馬和海地真就不遠。海地好歹也是第一個黑人獨立的國家,這麼一比,也太辛酸了吧。特朗普2018年對海地直接用了“糞坑”這個詞來形容。首先不討論特朗普個人素質問題,但是一國總統對此都不待見,可見海地有多窮。

    海地窮,有歷史原因,也有自己原因。本來在殖民歷史上,黑人就是被壓迫的階層。海地那裡黑人僱傭過來,大量砍伐樹木,導致其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瘠,到現在還在困擾他們的農業發展;而海地1957年的總統上臺,極為專制,大肆迫害對手和學生,差不多有三萬人因此失去性命;而2004年,聯合國都不得不派遣多國維和部隊來維持社會穩定。人才流失嚴重,資本無法積累,所以導致今天產業沒有經濟基礎,更別提轉型了。

    國家的發展,需要資源不假;但是穩定的社會,合理的社會政策,才是解決根本的要素。海地和巴哈馬一灣之隔,發展如此天差地別,不由得讓人心存惋惜,進而若有所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是否只需要物質上的滿足而無需精神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