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娶紋身女

    在下認為,

    多一嘴,姐好好加強一下自身實力吧,《完美關係》當時是真的硬生生給我演棄劇了,今天這舞跳的也不行了。年紀不小了,業務能力可不能越來越倒退啊

    況且,

    舞蹈圈子不大。我一直很喜歡周莉亞導演的舞劇作品。來解釋一下具體情況。

    《杜甫》這部舞劇,是韓真、周莉亞、李超等編導,一起受重慶市歌舞團委約創作的作品,《麗人行》是舞劇中的一個片段。

    舞蹈圈一般都會這樣操作。一個地方需要一部精彩的舞劇作品來長期表演,參與評獎,就會出資邀請國內知名的編舞導演和演員來編排和演出。所以《麗人行》的出品方和群舞演員來自重慶歌舞團,但是編導來自東方歌舞團,領舞和主演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演員郝若琦。這樣的操作真是屢見不鮮了。舞劇製作精良,曾經多次在全國巡演,北京的舞臺也上過多次。

    這部作品還獲得了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第四名(屬於文華大獎,舞蹈界最高獎項之一)

    當時其他獲獎的作品也都是這樣的配置,比如舞劇《花木蘭》是寧波歌舞團製作的,但是主演和編導也是北京的團隊,《記憶深處》是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的,編導佟睿睿和主演唐詩逸也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

    我參與過幾次舞劇的宣傳,這些舞劇是地方政府的重點專案,所以資金充足,甚至可以說豐厚。舞蹈圈子很小,全國上下可以擔綱重任的知名編導,不超過20個人。周莉亞導演這些年也很高產,《永不消逝的電波》《沙灣往事》《花木蘭》等等。編導需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當地風俗文化,創作過程是很辛苦的。一般要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但是在618當晚,這部耗盡心血的古典舞作品,搭配上了《芒種》的曲調,用於商業演出,而且這個重新演繹,非常不倫不類。同時,也沒有經過編導的同意。

    《麗人行》的造型和編舞都極為考究,是反映唐朝“麗人們”踏春出行的場景,通過演員們舞姿體態和富有盛唐特色的人物神情、藝術韻律及運動法則,描繪出唐朝宮娥閒適浪漫的女子氣質。作為編導,要去查閱很多唐代的史書和資料,改很多版本才有最後的呈現。

    現在變成了抖音神曲的配舞。

    韓真、周莉亞作為國內資深的編導,春晚的常客,作品列出來幾頁紙厚,咽不下這口氣太正常的。

    他們質疑的點在於亂改,還有極度的卑微。“本來這麼好的舞段,拿出來放在任何舞臺上都可以吸引人,為什麼要一味迎合流行。”

    舉個例子,今年春晚裡《永不消逝的電波》裡的片段《晨光曲》。朱潔靜領舞的,幾乎沒改。照搬上去春晚舞臺,沒多少人知道這是舞劇片段,照樣滿堂彩。

    好比田沁鑫導演的《狂飆》或者《北京法源寺》片段被放到了商業演出的舞臺上,還用了非話劇演員,篡改了臺詞,改成了帶貨或者是流行的什麼現象,變成了小品。然後主辦方沒有經過田沁鑫的同意。

    或者,《流浪地球》的製片方,把其中一個片段授權給商業廣告,改成了穿越時空的愛戀,沒經過導演同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價效比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