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醉店長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金星的半徑約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最小,僅為0.006811。

    金星表面的溫度很高,是因為金星上強烈的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是指透射Sunny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金星的大氣密度是地球大氣的100倍,且大氣97%以上是二氧化碳,金星的大氣壓力為90個標準大氣壓;同時,金星大氣中還有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

    總而言之,外表是天堂,地表是地獄的一類類地巖質行星,碳基生命難以存活。如果有可能,那也不是碳基生命,矽基生命的可能性比較大。

    這就比較科幻了,不屬於細胞結構,核心元素是14號矽元素,與碳元素同屬於第四主族,最外層4電子,擁有碳元素相似的化學性質。但是,矽元素之間的化學鍵比較弱,難以形成C-C的長鏈,也就是說,按照碳基生命體的有機物結構推測矽基生命體,基本不可能。

    但是Si-O鍵可以有很長的連,這種化合鍵能量較大。推測可能是固體,也就是晶體的可能性較大。

    矽基生命可能的基本單元是晶體,耐高溫,耐輻射,但行動較慢。至於呼吸,也許不是氣體交換了。目前來看,金星的環境溫度是適合矽基生命體的,但至於存不存在,不好說。

  • 2 # 御玄君的星辰大海

    人類在古時就對眼前這片遙遠的星空充滿無限的好奇和嚮往,通過對星空的觀察和探索使得我們的認知從地球走向了廣袤無垠的宇宙。加上天文學經過長久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人類從思想認識和科學技術方面也是得到了長遠的發展。

    人類為什麼要去探索神祕的太空呢?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非常有效的帶動了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工業繁榮和科技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各種地外探測活動的進行人類視野在不斷的擴充套件,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

    對宇宙的探索能夠使人類更好的保護地球,隨著我們對地外天體的不斷探索研究能夠讓我們更好去探究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瞭解小行星撞擊對地球產生的影響。

      再就是能夠讓人類加快對地外資源和能源礦產的開發與利用,對人類未來移民太空、開發太空做好準備。

      最後就是人類希望通過不斷探索去發現地外文明,發現宇宙中其他高階生命體的存在,讓人類不再孤單。

    人類對金星的探索發現了什麼?為什麼對金星的探索不再熱門?

      金星作為一顆距離地球最近(在行星的公轉過程中有時火星會更近一點)的類地行星,一度被認為是地球的“姐妹星”。它的半徑為6073km,只比地球小了300km,質量為4.869×10^24千克(10的24次方)約為地球質量的80%,體積約為地球的88%,平均密度為:5.24g/cm³。

      同樣金星有著非常濃密的大氣層和天空中隨處可見的雲層,但是大氣主要是由97%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氣等組成。如此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使得金星表面的溫室效應非常明顯,金星的地表溫度能搞達到400℃以上,大氣壓強也非常大約為地球的92倍相當於地球海洋中900m~1000m深度的壓強。天氣條件也極為惡劣金星濃厚雲層之下大規模的酸雨和閃電隨時都在上演。

      地表之上有密密麻麻的火山,大型的盾狀火山就有150多處。如此惡劣的地表環境使得探測器很難在金星地表著陸更不用說展開地面活動了,人類不得已才延緩對金星的探測把目光放在了同樣是熱門探測星球的火星。

    對火星的探測又讓人類有了怎樣的發現,令全世界的科學家如此樂此不疲?

      同樣是類地行星的火星半徑為地球半徑的一半約為3396km,質量為6.4219×10^23kg(10的23次方)約為地球質量的11%,平均密度為3.94g/cm³比金星還要小很多(地球平均密度為:5.50785g/cm³)。

      火星擁有一層很薄的密度為地球1%的大氣,其中主要是以二氧化碳、氮氣和氬氣為主有少量的氧氣和水汽。地表大氣壓為7毫帕還不足地球大氣壓的1%,地表溫度白天平均-5℃、黑夜平均-87℃(中國漠河極端溫度為-52.3℃)。

      從地貌上看火星擁有比較多樣的地形地貌特點有高山、平原和峽谷,地表多為沙丘和礫石所以是一顆沙漠行星。綜合以上火星相對於金星而言相對比較溫柔,地表環境會更加的友好。同時在長期的探測中人類更是發現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多項證據,更是點燃了科學家們的對火星探測的熱情。

    總結一下:

      人類通過對金星和火星不斷探測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了兩個星球的真實面貌,但是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金星上的極端環境條件嚴重阻礙了人類探索的步伐。相比於金星,火星在環境條件和地理條件上就顯得十友好能夠滿足人類對地外天體的求知慾,加上最近一段時間火星上的各種神祕發現更是讓全球科學家們為之瘋狂。

  • 3 # 李厚何

    太陽系不管是“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吧,一般都被分為“近日行星”、“類地行星”、“巨行星”和“遠日行星”四類。

    “近日行星”的特點是離太陽近,沒有衛星,雖然是固態有核的天體,但不論地表或大氣層都幾乎沒有水和氧氣的成分;“巨行星”的特點是呈氣態,體積特別巨大,且擁有資料龐大的衛星;“遠日行星”則離太陽遙遠,形態各不相同,但同樣缺乏液態水和氧氣成分。

    一些線上詞典對行星分類基本上處於放任網友瞎改的地步,某境外百科援引一家之言把水、金、地球、火星都算成“類地行星”,而百度百科更莫名其妙地將土星和木星兩顆“巨行星”列為“近日行星”(估計是把“近”誤解為“相近”了)。但實際上“類地行星”就只有地球和火星,其共同特點是在地表和大氣層裡擁有液態水和氣態氧氣,且地表大氣壓和地球較為接近。

    在太陽系裡和地球結構、氣候相似,可能產生生命的唯一行星就是火星(有人認為存在液態海洋的木星衛星——木衛二也可能存在原始生命),這讓各國普遍產生了探測火星的濃厚興趣,目的是借火星為跳板,探索外太空生命和人類“太空殖民”等關鍵性宇航問題。

    不僅如此,火星同樣有晝夜(只是比地球長約一倍),表面大氣壓為地表的0.6%(和月球差不多),也有類似地球的四季,這些都成為太陽系行星中較容易進行載人探索的一顆,而要為載人探索做準備,就需要更多的無人探索作鋪墊。

    相比之下,金星擁有極高的地表溫度(462攝氏度)、以二氧化碳為主構成的綿密大氣層,和高達地表92倍的大氣壓,在目前人類知識結構下這顆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且非常不適宜使用無人航天器進行著陸探測(就不用說載人了,不燒死也會被壓成肉餅),儘管如此,在上世紀50-60年代初,在人類更精確掌握金星地表和大氣層內實際情況前,對金星的探測嘗試仍然是較多的,只是當人們清楚知道金星實際上一點也不“類地”後才興趣大減。迄今人類一共進行過25次不同形式的金星宇航探測,其中美國18次,蘇聯6次,日本1次。

  • 4 # 宇宙探索

    反問一個問題:月球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里,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比金星距離地球近多了,為何科學家還是選擇探索火星而不是月球呢?

    距離近,並不意味著人類必須要去探索,最重要的條件是一顆星球需要有探索的意義。如今科學家選擇探索的星球需要為人類將來考慮,終極目標是能夠變得宜居!

    金星確實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約4000萬公里,而火星距離地球達到5800萬公里,金星的體積也與地球相似!

    但也僅此而已,金星的環境非常惡劣,上面幾乎被濃厚的二氧化碳覆蓋,早已失控的溫室效應讓金星擁有極高的溫度!

    金星地表溫度接近500攝氏度,大氣壓達到地球氣壓的90倍!如此惡劣的環境不要說人類登陸金星了,就是傳送探測器到金星也很難停留多長時間。極高的溫度讓探測器的零部件很快失去運轉!

    而相對金星來說,火星的環境要“好”很多!雖然質量引力比地球小,也幾乎沒有任何大氣層,但火星表面的溫度遠沒有金星恐怖,赤道地區最高溫度甚至能達到20度。火星上一天也有24小時左右,像地球一樣四季分明!而且科學家們在火星兩級已經發現了水的存在!

  • 5 # 大魔王Hacker

    在地球之後,火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宜居的行星,這有幾個原因:

    在地球的溫水中,命運和化學將氨基酸結合成複雜的分子,在一個我們仍然不瞭解的過程中,這些產生了單個細胞,從而弄清楚瞭如何自我複製。這些副本中的微小錯誤最終將它們變成了我們稱之為藻類的吸氧生物。這些謙卑的祖先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形式,並且在無數個世紀之後出現了:人類的全部文化以及希望和可能性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

    火星不是那麼幸運,火星非常糟糕。火星很小,大約只有地球直徑的一半,因此它的降溫速度比地球出生後降落的速度要快,它們誕生於太陽產生的塵埃雲中。與整體體積相比,火星的質量更多地暴露在冰冷的太空中。隨著冷卻,其鐵鎳芯凝固。我們認為,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火星磁場就會關閉,搶奪火星的保護罩,這種保護罩仍能保護地球免受太陽和宇宙射線的傷害。時間和燦爛的Sunny剝奪了火星的大氣層,直到該星球的藻類(如果存在)有機會讓空氣變得濃密而溫暖。

    對我來說,這就是為什麼火星是最好的星球。因為只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更改即可將其歷史轉化為我們的歷史,反之亦然。

    Ashwin Vasavada也有類似的看法。他是火星科學實驗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的專案科學家,這是我們熟知並熱愛的好奇心六輪機器人汽車。對於大多數科學家和科學作家所做的假設,他可以引出一個簡單的答案:為什麼我們去火星?因為火星很近。它幾乎就在隔壁,您可以在半年內將機器人運到那裡觀察火星的變化。

    “這就是NASA的答案。這是地球上除生命之外最容易接近的地方。但是我有我自己的答案,”他說。“這是您今天可以去的地方,就像去地球早期一樣。您去除了火星那塵土飛揚的外部,並且您擁有了一顆如此讓人聯想到地球的星球。這就像在閣樓上發現塵土飛揚的地球一樣。稍微甩掉灰塵,這是您可以識別的神奇地方。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它。”

    對於任何看過美國西部國家公園的人來說,火星似乎都很熟悉,尤其是那些充滿風吹拂的岩層和令人驚奇的色彩的公園。自2012年以來好奇心一直徘徊在大風火山口的夏普山(Mount Sharp)的地形,也可能是猶他州或科羅拉多州。岩石是紅褐色的,晒太陽的,部分覆蓋著沙丘。但是,他們被雕刻掉的山坡呈鋸齒狀,但是,沒有河流或雨水緩和給它們帶來溫柔的容貌。

    對於那些擁有更長生存期的人來說,火星很重要,甚至至關重要。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宣佈他的巨型火箭和飛船計劃,將人類定居者運送到火星時,他不僅援引了探索,而且援引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火星為人類提供了傳播意識之光的機會,讓其與我們一同傳播,並在我們消失後得以生存,就像地球上的第一個細胞找到了一種將自身的副本傳遞給未來的方式一樣。如果馬斯克和其他夢想家如願以償,那麼火星上的第一生命形式可能就是我們。

  • 6 # 科學矩陣

    太陽系內的所有星球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又比較容易進行近距離探測,所以全都是人類的探測目標,金星當然也不例外。只不過,金星的探測專案不像火星的探測專案那麼出名,許多人都不知道,於是便造成了一種全世界爭相探測火星,卻置距離更近的金星於不顧的錯覺罷了。

    實際上,人類剛開始對行星進行探測時,金星就已經入選了。

    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平地一聲驚雷地將全球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太空,正式拉開美-蘇太空競賽的帷幕之後,金星探測就成為了蘇聯和美國的競爭目標之一。從1961年起,前蘇聯和美國共計向金星發射了三十多個探測器,截止到目前,前往或經過金星的探測器數量更是達到了40多個。

    人類的第二枚空間探測器就是前往金星的。

    1961年2月12日,前蘇聯率先發射了“金星1號”飛掠式探測器,這是人類第二顆前往勘探地球以外的行星的探測器。可惜這個專案沒有成功,“金星1號”探測器在距地球756萬公里時丟失了訊號。但即便如此,它的身份仍然是第一顆前往金星的人造飛行器。

    1962年7月22日,美國緊隨其後發射了“水手1號”飛掠式探測器,但這個專案也以失敗告終了。在升空後約五分鐘搭載“水手1號”的擎天神火箭因故障偏離了軌道,被空軍靶場主動摧毀了。

    大約一個月後,1962年的8月27日,美國又向金星發射了“水手2號”飛掠式探測器。水手2號在前往金星的過程中也曾由於太空懸浮顆粒的撞擊而險些失控,但終究還是從距離金星34773km的位置一掠而過,成功傳回了大量探測資料。這一回,人類終於首次近距離接觸到了這顆夜空中最耀眼的“啟明星”,“水手2號”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人類第一顆成功抵達金星的探測器。

    在金星探測專案上,前蘇聯也同樣不甘落後。

    在飛掠式探測器的“賽事”上,前蘇聯雖然出師不利,但他們並未就此服輸。或許戰鬥民族覺得咱爭個第二沒有意思吧,在金星1號專案失敗後,他們沒有繼續發射仍然屬於飛掠式探測器的金星2號探測器,而是在1965年11月12日,直接向金星發射了更強勁的“黑科技”——“金星3號”墜落式探測器,試圖直接從金星表面獲取更有價值的資料。

    emmm……怎麼說呢?這個專案算是成功了50%,喜憂參半吧。喜的是“金星3號”確實攜帶著一枚蘇聯國徽和一個地球模型,成功地降落到了金星表面,成為了人類首顆登陸到地外行星的太空探測器;憂的是金星3號屬於墜落式探測器,並沒有採用緩降技術,無法實現軟著陸,它是硬摔在金星上的,結果可能被“磕壞了腦袋”,沒能給蘇聯人傳回任何資料。

    金星三號紀念郵票,上面繪製的是金星三號所攜帶的蘇聯國徽和地球模型。

    除了上述幾顆代表性較強的探測器之外,人類“扔”到金星的探測器還有許多,它們的型號包括但不限於如下。

    飛掠式探測器

    蘇聯:金星1號、金星2號、金星11號、金星12號、金星13號、金星14號、織女星1號 、織女星2號。

    美國:水手2號、水手5號、水手10號。

    環繞式探測器

    蘇聯:金星9號、金星10號、金星15號 、金星16號 。

    美國:先驅者12號、先驅者13號、麥哲倫號。

    歐空局:金星快車。

    日本:拂曉號。

    墜落式探測器

    蘇聯:金星3號、金星4號、金星5號、金星6號。

    美國:先驅者12號、先驅者13號。

    緩降式探測器

    蘇聯:金星7號、金星8號、金星9號、金星10號、金星11號、金星12號、金星13號、金星14號、織女星1號、織女星2號。

    氣球探測器

    蘇聯:織女星1號、織女星2號。

    在上述各種探測器中,值得解釋一番的是前蘇聯的織女星1號、2號,和美國的先驅者12號、13號。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織女星1號、2號被同時歸入了飛掠式、緩降式和氣球探測器中。這是由於它們在從金星身旁掠過時,並不是揮一揮衣袖一走了之,而是隨口朝金星“吐”了兩個東西過去,一個是攜帶著探測器的軟著陸艙;一個是高空探測氣球。所以這兩枚探測器可以更全面地獲取多項資料。

    emmm……我是不是放錯了什麼金星?

    同樣的道理,先驅者12號、13號同時被歸入環繞式探測器和墜落式探測器,也是由於它們在軌道上圍繞金星轉圈時,各自朝金星扔了一臺墜落式的地面勘探裝置。

    當然,金星1號雖然只是第二顆地外行星探測器,但並沒有比火星探測器落後多少。

    其實嚴格來說,金星和火星的探測工作幾乎是同步進行的,因為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火星1A號探測器”,僅僅只比1961年2月12日發射的金星1號早了4個月。

    對於航天事業而言,不到半年的短暫區別,根本就沒有什麼輕重之分,就好比一對雙胞胎哪個先落地一樣平常。

    近年來為何各國都熱衷於火星探測呢?

    相較於金星探測的“低調奢華有內涵”,各國的火星探測計劃那可就真的是被宣傳得沸沸揚揚,唯恐天下不知了。尤其是近幾年來,世界各國的航天機構都對火星表現的十分感興趣——這也是許多人感覺人類只重視火星探測的緣故。

    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具人類移居價值的行星。

    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類從地球移居到其他行星的夢想早已昇華為有可能實現的理想了,並且從長遠來考慮,星球移居在遙遠的未來幾乎是勢在必行的事情。畢竟地球的壽命無論再長,也總有毀滅的一天。

    可是從一個星球移居到另一個星球,遠不是從北京移居到紐約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做非常非常多的前期準備工作。譬如改善火星的生存環境、譬如縮短旅程的耗時等等。

    尤其在改善火星環境這個工作上,需要以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實驗作為支撐,這顯然不是抱著臨時抱佛腳的態度就能做到的,因此世界航天強國們就不得不秉承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態度,頻繁地啟動各種探測專案,儘可能早地完成準備工作了。

    其實人類在火星環境改善的工作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目前與此同步進行的還有人類志願者登陸測試的專案。

    其中最著名的是無外乎美國宇宙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所主導的“火星移民計劃”了,這是被媒體宣傳得最多的火星探測計劃之一,因為它非常特別,足夠吸引眼球。

    除外,還有荷蘭“Mars One”研究所主導的“登陸火星計劃”,也是旨在儘早將人類志願者送上火星。

    相對於這些具有一定商業性質的專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考慮就要嚴謹得多了,他們所提出的“千年計劃”,更側重於率先改善火星的大氣環境,而不是魯莽地把一批志願者送上去冒險。

    中國在這方面也並沒有落於人後。

    就在前些日子,2020年的4月24日,也就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宣佈將中國的地外行星探測計劃定名為“天問計劃”,並表示該計劃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啟動火星探測專案,這個專案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天問計劃的LOGO——“攬星九天”也同時被公佈了出來,看上去還是挺漂亮的。

    這預示著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已經正式啟動了,同時還預示著中國航天事業又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 7 # 量子科學論

    除了中國,NASA和歐空局今天都有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任務。並且目前在火星表面上依舊執行著兩個探測器,2011年NASA發射“好奇號”和2018年發射的“洞察號”,並且在火星軌道上還存在6個軌道飛行器。這些探測器無間斷地為我們人類從火星上正在傳回大量地探測資料。

    但我們很少有聽到過金星的任何訊息,也很少聽到過人類未來的金星探測計劃!如題所說金星離我們最近,為何人類會集體放棄金星,都趕著往火星上跑呢?

    除了距離的問題,金星也更像地球,不管是從質量、體積、密度上來說,金星幾乎就是地球的翻版,因為我們常常將金星稱為地球的姊妹星。

    那為什麼人類會放棄金星呢?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的記憶,那些過去的有些事我們可能不再提起,就會被當今的人們所遺忘。

    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在人類不瞭解金星和火星的時候,人類更加嚮往去金星看看,因為它和地球相差無幾,那裡更有可能存在生命。

    在本世紀初的2005年歐空局還向金星發射了“金星快車”號軌道飛行器,用來監測金星的雲層、大氣環流和磁場,但“金星快車”在服務10年後的2015年墜入了金星大氣層,徹底銷燬。

    目前在金星軌道上執行的探測器只有日本在2010年發射的金星“曉”號飛行器,在為人類持續探測著這顆地球的姊妹星。

    人類之所以現在放棄金星的原因主要是20世紀高頻率的探測,以及我們對金星逐漸瞭解以後,發現這顆行星已經不具備繼續探測的必要了。因為人類每幹一件事都要考慮成本和回報的問題,畢竟航天是一件十分耗費資源的事情,如果持續的探測金星,而不更換目標的話,金星任務只會是一個無底洞,砸錢也聽不到響聲,並且也不可能在獲得任何可用的資訊了。

    金星探測熱潮

    人類對金星的探測熱潮來自於當時的天文學家通過對金星各種資料和地球的比對,發現這顆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當時也正值美蘇競爭時期,所有這兩個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起往金星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熱情。

    1961到1965首先就率先開始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其中包括“巨人”號,金星一號、二號、三號探測器,但均以失敗告終,爆炸的爆炸,失聯的失聯,不過金星三號實現了在金星的硬著陸,導致儀器被摔毀,被沒有返回任何有用的資訊,但這也是成功,畢竟準確的砸中了金星。

    不管它倆咋競爭,對金星的大量探測讓人們終於瞭解到這顆行星可不是啥善茬,並不是我們之前認為的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金星表面的溫度達到了驚人的500℃,鉛在上面也會很快的融化,並且在金星上著落的探測器基本堅持不過半小時,都會因為高溫被損壞,而且這裡的氣壓達到了900米深海的壓力,是地球大氣壓的90倍。

    就這兩個條件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完全就是一個地獄,機器都無法生存的地方更談何肉體生命呢。

    其實我們探測行星的目的是想找到外星生命,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不斷的檢驗人類的科學技術,提高我們的深空探測能力!

    不過可惜的是,21世紀火星熱以後,就沒有蘇聯什麼事了,美國一個人確實挺孤單的,畢竟無敵也是一種寂寞!不然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競爭激烈的場面,它們競爭的越是激烈,我們對火星的瞭解也就越多。

    但是我們發現了曾經液態水流動沖刷出來的河道,而且我們也在火星的兩極、火山坑、隕石坑中發現了大量的水冰,因此科學家認為在數十億年的火星上可能存在進化生命的條件。並且我們也認為在目前火星深層的土壤中也許還保留著一些原始的生命形式。這就為我們持續的探測火星提供動力。

  • 8 # 知識獵手幸運馬蹄

    從距離來說,確實金星更近,而且早已經有對金星的探測。不過探測發現金星環境太過惡劣,所以目光轉向火星。金星惡劣的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金星氣壓和氣溫太高

    金星大氣約97%是二氧化碳,這些氣體造就了金星高達地球大氣壓的90倍的氣壓,以及近500度的溫度。這些因素給機械在金星使用增添了困難。相比之下,火星稀薄的大氣和低溫反倒好處理多了。

    金星上的大氣很多是源於火山活動導致的地底氣體洩露。這導致金星大氣中存在大量的酸性氣體。這些氣體會對現代科技普遍使用的金屬材料產生腐蝕。因為這個原因,探測器發射到上面很容易發生故障甚至有可能報廢。

    3.金星火山活動活躍

    金星火山活動很頻繁。而且更糟糕的是,金星沒有板塊構造。這雖然使金星發生地震的概率小了很多,但這也阻止了火山無法從內部釋放它的熱量。就像一場只用高高的堤壩擋住卻不疏導的洪水,它達到一個臨界點後,將巨大的能量一次性釋放。這破壞的威力遠非地球一般的火山活動能比。

  • 9 # o上知天文o

    中國歸化的四次深空探測,其中有兩次都是火星。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2020年7月23日發射,地火轉移7個月,2021年2月11日抵達並環繞火星。2021年4月23日兩器分離,落火。減速總需求4.8km/秒,氣動+降落傘+動力懸停+支撐腿緩衝。

    火星探測器總質量4500kg,進入質量1285kg,火星車240kg。

    還有一次是2028年火星取樣返回。要說金星探測,也不能說沒有。主金星探測專案還沒預研,更別說立項。而金星借力的探測,卻有計劃:

    根據最新資料,探測器由木星系環繞器和行星際飛越器組成,總質量 5000kg,其中木星系環繞器質量 4000 kg,行星際飛越器 1000kg。

    地木轉移階段,考慮地球(E)、地球-金星(EV)、金 星-地 球-地 球(VEE)和 金 星-金 星-地 球(VVE)四種借力序列,擇優選擇;發射日期選擇在 2030 年前後,木星借力之後的行星飛越目標選擇天王星或海王星,且約束探測器在 2049 年之前飛越目標;

    2029-09-25發射

    第 1 次借力

    2030-04-04金星借力

    第 2 次借力

    2031-02-18地球借力

    第 3 次借力

    2033-05-26地球借力

    2035-12-23到達木星

    2046-02-17到達天王星

    (以上是首發資料)

  • 10 # lipurnc

    “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題主太誇張太言過其實了吧,當前的“全世界”有幾個國家有科技能力和財力去“探測火星”呀?扳著手指數一下吧。

  • 冰箱空開選16a還是20a?
  • 就此次中印邊境問題你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