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看文章看到不太懂,通俗點描述他們的意思

1490
回覆列表
  • 1 # 沃克特爾

    “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一對哲學概念。這一對哲學概念,出自《易經.易傳》,原話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就是,物質、物品、物體、事物的具體的形狀、形象、表象之上,是抽象出來的物質、物品、物體、事物的內在的本質和其中執行的道理。而物質、物品、物體、事物的形狀、形象、表象之下的,是每一個、是一個個具體的物質、物品、物體、事物的具體而獨有的形狀、形象、外表和表象。

    “形而上”是抽象的本質和道理,它脫離了具體的、個體的物質、物品、物體和事物。“形而下”是具體的每一個物質、物品、物體、事物的具體的形狀、形象、外表和表象。所以,“形而上”指的是總體的、是抽象的、是本質的、是道理的或理論的。“形而下”指的是個體的、是具體的、是表象、是現象的或外表的、表面的。

    “形而上”與“形而下”,雖然是一對哲學概念,但其重要性並不僅僅是哲學或概念本身。而是中國古典哲學通過“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劃分,讓我們掌握了一種認識世界和分析事物的方法。這兩個概念,屬於中國古典哲學的方法論中的一對概念範疇。比如說,數學是一門極其抽象的自然科學,數學中的數字、圖形、公式、定理、原理,是極其抽象的,但是數學又是最好的解決具體問題的學問。“1、2、3、4、5,分數,對角線定理”等都是“形而上”的東西,但1個人、2輛車、3棟樓、4條路,以及建築施工中,運用和解決的,又都是具體的數學方法。物理、化學、生物,書本、教材更多的講的都是被稱之為“科學”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的理論,而要解決的則又是這三門科學中具體的實際問題。前者是“形而上”的內容,後者是“形而下”的實際問題。

    “形而上”是理論的、是規律的、是總體的、是抽象的,“形而下”是實際的、是表象的、是個體的、是具體的。通常,我們是通過對“形而下”的具體事物的研究、總結、發現和提煉,形成一種對一類事物的“形而上”的認識,並進而通過對“形而上”的理論的學習、研究和歸納,再進一步地去解決“形而下”的具體事物、具體現象、具體事情中的實際的具體的問題。

    我上高中時,曾經因為就“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問題,向政治老師提問,因為當時教材中並無“形而上”、“形而下”的具體解釋,而當時的政治老師因為回答、解答不了這一問題,礙於自己又是鄭大畢業的、面子上過不去,所以老師當時氣的直摔書本子。刨根問底的學生,有時會讓老師尷尬的。這兩個概念,我也是讀了《易經》之後,自己個人對“形而上”、“形而下”的獨家個人理解。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對“形而上”和“形而下”這兩個詞語,都不是太理解。所以,僅就個人認識,作一一定程度的個人解答。不足、不準、不對、不妥之處,希望大家,尤其是哲學大家,予以及時批評和糾正。以免錯導廣大讀者。

  • 2 # HuiNanHistory

    大家在中學時代背政治的時候,一定都聽過“形而上學”,而且都聽說過它與辯證法的差別。

    但如果問你到底什麼是“形而上”,恐怕很多人都答不上來。至於“形而下”,那就更說不清楚了。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後來,日本明治時代的學者井上哲次郎就藉助《易經》中的這兩句話,翻譯了哲學中metaphysic的概念。

    所謂的metaphysic(形而上學),是由meta+physic組成的單詞。meta就是“……之後”的意思,physic的意思是物理,其古希臘的原意φυσικά是指自然。

    因此,“形而上學”的真實含義,其實就是“在自然學之後”。這些學問不能直接透過感知而得到答案,都是建立在先驗公理的基礎上,經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得到答案。

    形而下就是有形狀的器物,實際的東西。所謂“形而下者謂之器”,就是說無需對存在的東西進行抽象化理解,就已經存在的東西。

    換言之,形而下強調的是肉眼或感官的東西,而形而上強調的是看不見的東西,通過超越經驗積累的方法,以此獲得新知識。

    這兩者可以說是對彼此的補充與超越吧。

  • 3 # 秋風談車

    只要談到哲學就必須要認真學習領會“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這在東西方哲學中都有過闡述,西方哲學的形而上者與東方的形而上都有相通之處。

    我們所能看的見,摸得著的都是形而下概念能所包含的,而形而上的概念就存在於我們的思想中或者某些無法能用證明來得出的結論而稱為形而上。

    東方哲學的創始人老子的形而上者為之道就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這裡的道就是形而上,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道不是我們文字理解的“道路的道”而是一個無限的“道”這個道就是形而上的道。這裡的道就是我們東方哲學智慧的道。哲學就是思考,尋真而無用的學問,哲學是愛思考,也叫“愛智慧”,東方的哲學思考形而上與形而下似乎有一個界限,就是能被證明的都是形而下,而無法證明的的都可以稱為形而上者。也就是老子所稱的“道”

    而西方哲學的形而上與形而下者都有邏輯,概念與思考智慧,西方哲學是系統的發展而論形而上與形而下,泰勒絲說“水是萬物的起源”這裡的水就是形而上的,因為為什麼說水是一切的起源過程中有被證明了水是起源的必備,當然也有無法推匯出的原因封,再比如時間這個概念在地球上是“形而下”的,但是從哲學角度思考後的宇宙是沒有時間的。這裡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思考就決定是形而下還是形而上。另外西方哲學中的“上帝”就是形而上的,而且必須要有“上帝”存在。人類已知已會的都是形而下的,無論是概念還是邏輯。

  • 4 # 甘肅思者

    題主你好,我來回答。其實很多年來我們都搞錯了,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和易經裡的形而上根本不是一回事情,簡而言之,我們通常接觸到的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就是自然邏輯學,沒有所謂的對應的形而下。而我們所說的形而上學只是古文對仗所闡釋的含義,只因翻譯的緣故,導致百年來中國人之大誤。

  • 5 # 雲樵龜

    形而上謂之象

    形而下謂之器

    說完你聽不懂

    制工器利於倉生,

    謂之事業;

    觀天象預測未來氣候,

    未雨綢繆,擇吉鼎故革新,

    謂之國策。

  • 6 # 鶴羽

    看古文,就看自己是願意糊塗還是願意明白。迷信的人,就是願意糊塗,不是神話感覺沒意思!正常的解釋太普通,沒意思!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先說什麼是形。形,就是自己的身體。

    再說什麼是道,道,就是人理解的道理。

    最後說什麼是器。器,就是人造之物。

    整體解釋就是:頭腦中的思想、知識、道理,或者更高深的道理,謂之道。有知識懂道理的人,製作的東西謂之器。沒知識不懂道理,也做不出器來。俗話說的:不成器。就是跟這句話有關聯的。

    那個克萊因瓶,就屬於不成器!那不是有道之人制作的形而下之器。無論多高的智慧,無道便是不對。會做錯事。對錯是按眾人的角度看的。這就是中華文明古國傳承的思想。

  • 7 # 破譯國學密碼

    大道至簡,一句話,具體形體的都是器,超出具體形體的就是道,或者再說明白點,有具體形體的都叫器,沒有具體形體的都叫道,說白了道就是理論!!形而中的是什麼呢?大家好像從沒想過!形而中就是形態,形形色色的形和態!

    所謂的天地人也就是這三樣的存在!天人合一,強調的是思想,即智慧,即無為無所不為的道體,強調的德以至道。地人合一強調的是以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獲取智慧。仁人合一強調的是和諧圓融的智慧,通過法地,法天,法道來實現真正的平等智。

  • 8 # 沒辦法改名了

    看到鴨子下水遊玩了,就知道春天來了。這就是形而上,

    看到鴨子下水遊玩了,知道水不算太涼了,鴨子能承受的了,但人也許承受不了。這就是形而下。

    不知道這麼理解對不對?

  • 9 # 未來密碼

    我從出處、釋義兩個方面回答。

    1、出處:形而上一詞出自《易經.繫辭上》第十二章。原文如下:

    “是故,形而上 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白話翻譯:因此,超出具體形象之上的叫做道,具有固定形體的叫做器,改造而剪裁的情況叫做變化,推演而用來指導做事叫做貫通;拿這種道理來應用到天下民眾身上叫做事業。

    2、釋義:如果要正確理解形而上,就必須要從國學其他學科進行橫向擴充套件。四庫全書收錄的《三命通會》有云:天干為氣,地支為形”。意思是天干之氣可以影響、轉換為地支之形;同樣,地支中藏有天干之氣,可以生髮天干之氣。互相轉換,迴圈變化,且生生不息。

    由此聯想到《周易》第一個卦乾卦:元亨利貞。意思是萬物出生、生長、成熟、消亡的四個過程。

    在乾卦爻辭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說,天體執行剛健有力,君子應該效仿之,這樣才能強大且生生不息。

    這裡就已經很清楚了兩點。

    第二點:中國哲學強調了世界是客觀的、其屬性、變化是迴圈的、變化規律是剛健的不可被改變的。這就是最樸素的、最早的唯物主義思想。

    (中醫理論中也有可以引用的概念,但受限於平臺對資質有要求,所以就不贅述《內經》)

    總結:

    1、形而上一詞不是西方哲學體系的名詞。

    2、形而上一詞只是被學者用來代指西方哲學中抽象的概念。而忽略了詞語背後包含的中國哲學內涵。

    3、形而上一詞在中國哲學體系中,名詞含義是一套完整的、豐富的、嚴謹的哲學思想。

    4、形而上一詞在現在西方哲學大行其道,東方哲學日漸衰落的今天,是用一個出現更早的、含義範疇更大的詞套在一個出現更晚的、含義範疇更小的學術概念上,這個現象本身就是荒謬的。側面反映我們中中國人的不自信,反應西方哲學凌駕於東方哲學之上的現象。其實,西方哲學誕生、完善晚於我們,只是工業革命之後由於我們錯過導致我們自己自卑。唉……一聲嘆息。

  • 10 # 華夏博覽

    個人理解,形而上者就是“對形體認識以外的認識性”,“形而下者”就是對形體認識之內的認識性,形體認識就是物理化學性質認識。

  • 11 # 形而上之規則

    “形而上”讓人選擇“慷慨赴死”。

    “形而下”只讓人“苟且偷生”。

    “形而上”是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約束。“形而下”是一切自然的存在,受自然規律約束。

  • 12 # 天縱知財

    1、字面上看,“形而上學”是“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形而下學”是“研究有形體的事物”。

    2、歷史來源:一個叫安德羅尼柯的人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作品的時候,按照第一項標準分為兩類,“形而下學”後來也被認作“物理學”-physics。除了物理學之外,他不知道怎麼命名亞里士多德的其他作品,就自己起個名字:metaphysics,物理學之後,把這些作品編撰在物理學作品後面。physics,metaphysics,就是英文原詞的含義。

    3、翻譯來源:日本哲學家井上哲次郎先生在看到metaphysics這個詞後,聯想到《易經》裡一句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把metaphysics翻譯成了“形而上學”,對應就有了“形而下學”!

    4、實際含義:“形而上學”就是探索人心靈,思想的學問,比如哲學。“形而下學”就是探索現實世界的學問,比如:物理化學等。

    5、教科書定義:教科書上的定義目的是為了搞糊塗你,可以別管。我們在學校裡學習馬哲的時候,課本給我們的解釋是:“形而上學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式看待問題。”在課本上,“形而上學”被當成一個貶義詞,說誰是形而上學,那一定是在罵他呢。

    課本上這樣講不夠厚道。你聽說過哪個學科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宣稱:我們這個學科就是立志要孤立、片面、僵化地研究問題……那我們不就是吃飽了撐的嘛。

  • 13 # 遁世迷糊人

    用面向物件的程式語言來說事吧。

    其實都是一個抽象,我用類和類屬性來打比方。

    汽車類和摩托車都屬於機動車類,但是汽車類定義的輪子個數是4個,而摩托車定義的輪子是2個。如果取汽車類和摩托車類的公共屬性抽象出一個類,極有可能是車類或者機動車類。由相對具體的汽車類和摩托車類,進一步抽象出更高階的抽象類別,就是形而上,也可以說是共性提取,程式概念裡面稱之為“抽象”。

    假定我有一個高階抽象類,載人工具類。我定義一個新的類繼承載人工具類,並在新的類裡面新增一個屬性“載具類別”,定義載具類別為“公路運輸工具”,這一下我們就知道是這個東西是描述車子,但是哪種車子還不確定。直到我把車子的輪子個數、車牌號、車主等資訊補上,你才知道是什麼車、誰的車。由高階抽象具象出低階抽象,程式裡叫繼承或派生;用抽象直接具象化出一個具體事物的詳細描述,這個在程式裡叫做“例項化”。抽象用於繼承和例項化就是形而下,因為程式做的不過是補全形體的細節,這個過程是特徵的新增。

    形而上,共性提取,提取到最後,拆出來的都是屬性。其實如果是一般拆取,得到的是高階抽象與低階抽象的特性,高階抽象抽象到不可拆分的時候也是特性。所以形而上也可以理解為“特性分離”。

    形而下就是“特性新增”,當加到已經不能再通過增加特性改變類別的時候,就是例項化。不然,是類的繼承派生。

    以軟體從業者的職責劃分,形而上是做架構,形而下是在做驅動和介面。架構是功能的抽象,驅動和介面是實現軟體例項的細節。架構相當於設計圖,驅動和介面相當於設計圖紙的產品落地,設計為道,產品為器,如此而已。

  • 14 # 外星文明新時代

    簡而言之:

    ‘形而上’就是物質尚未誕生前的,只有質量(陰)和能量(陽)的原始宇宙,

    ‘形而下’就是物質誕生後的物質世界,

    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知道形而上的原始宇宙的存在!

    這就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請務必不要再有任何的誤解!

    本民科要在此特別強調:

    ‘形而上’絕不能再新增一個字,變為:

    ‘形而上學’!

    那是日本人乾的最愚蠢的事情!

  • 15 # 夏日戀情2012

    形而上學就是抽象,形而下學就是具體。前者強調理論,易產生教條主義,後者強調實踐,易產生經驗主義。所以不能孤立地強調形而上學或形而下學,而是要有機結合,也就是說,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並被實踐再次檢驗和發展。

  • 16 # 勇猛精進

    有兩個最簡潔的標準:跟錢有關的是形而下,跟錢無關的是形而上;生理身體慾望是形而下,心理精神理想是形而上。

    朋友是形而下,友情是形而上。

    性是形而下,愛是形而上。

    上班是形而下,事業是形而上。

    忙碌是形而下,發呆是形而上。

    喝茶是形而下,悟道是形而上。

    喝酒是形而下,乾杯是形而上。

    禮物是形而下,祝福是形而上。

    日常生活是形而下,精神昇華是形而上。

    滿足慾望是形而下,為之犧牲是形而上。

    和大猩猩一樣的是形而下,有別於大猩猩的形而上。

    就地取材,判別題中的相關概念。

    文字是形而下,文章是形而上。

    意思是形而下,意境是形而上。

    問號是形而下,問題是形而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手為什麼那麼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