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科屈醫生

    正常狀態下的血糖值大約在3.9—6.1mmol/L,這個值一般是空腹狀態下。一般來說,如果空腹狀態下的血糖值大於6.1,很有可能就是體內血糖含量偏高。如果沒有特意控制飲食去減肥,但是體重還是明顯變低了。並且體質變得更加虛弱,經常有無力的感覺。同時還伴隨著間斷性的心跳加速,呼吸變得緩慢而深重。如果身體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一定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因為體內血糖含量過高引起的。

    血糖過高會導致下肢神經發生病變,或是缺血,會導致腳出現麻木和刺痛的感覺,並且血液中的糖分升高,也會導致面板脫水,乾燥,刺激面板瘙癢等症狀,並且,糖尿病最危險的併發症就是壞疽症狀,所以腳是最明顯,也是最危險的。

    傷口難以癒合

    患了糖尿病的人,一些醫生會告訴:不要讓腳受傷。糖尿病病人腳部受傷,更易引發糖尿病病足!因為糖尿病人腳部的血糖高,血管堵塞,若出現了傷口,因為血管堵塞血液流通緩慢、血液裡血糖高(給細菌充分的食物)、神經系統出現病變等原因,會使傷口難以癒合,甚至感染嚴重,導致糖尿病病足!

    腳趾發白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肝病人群;二是得了糖尿病。可以結合其他的身體症狀綜合判斷,但最直接的判斷方法還是去醫院查下血糖。

    間歇性跛行

    血糖過高,會嚴重損傷血管,讓血管不能很好的供血,所以長時間行走會感覺到疼痛,一般休息後就可恢復,這種情況臨床上稱為間歇性跛行。如果血糖持續升高,血管進一步堵塞,就會惡化成“休息痛”,即使沒有走路,腳也會痛得不行,甚至徹夜難眠。

    血糖過高,該怎麼辦?

    飲食調節

    控制總熱量,平衡膳食,維持標準體重。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種糖果、甜食;減少脂肪的攝入,除限制動物脂肪外,植物油也應在20克以下;避免油膩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避免含膽固醇高的食品,如動物內臟;選擇高纖維食物,如粗糧、含纖維高的蔬菜;血糖控制好的可以在兩餐中間吃4兩水果,但同時要減少半兩主食;定時定量進餐,可以少量多餐;鼓勵多飲水。

    運動的話,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比如行走、散步、打太極等,強度的大小根據自己的體質,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是最有效的。有規律的運動不僅能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病患者通過加強鍛鍊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避免熬夜

    熬夜是非常傷身體的,經常熬夜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使人的新陳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經常熬夜,避免過度疲勞,你的身體才會更健康

    血糖含量過高的話,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們要注意自己身體的各種表現,一旦發現血糖增高的現象,就要及時進行調養,來降低血糖的含量。穩定體內的血糖含量,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可以降低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 2 # 養生科普苗苗

    中國是最大的糖尿病發病國家。根據資料,中國約有1.14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達11.6%,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知曉率不到四成,並且即便在血糖檢查技術非常成熟的今天,仍有很多人不能及時檢查血糖,任由高血糖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

    如果腳上出現4個症狀,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要引起重視!

    1、足部潰瘍

    2、足部有麻木遲鈍感

    血糖過高容易引起下肢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下肢乾燥、麻木和刺痛感,甚至感覺遲鈍或喪失感覺。長期血糖過高還會導致下肢缺血而營養不良,甚至肌肉萎縮。

    由於血糖升高,下肢缺血,如果患者長時間走路就會出現乏力和麻木的情況,主要表現在腳趾或足部遠端。

    4、出現爪狀趾

    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過高,腳趾頭的關節會出現彎曲而呈現爪狀趾,這也是血糖過高而出現的糖足表現。

    除過以上4個表現,出現以下10個訊號,也是血糖控制不好,要當心!

    1、眼睛:視力模糊,甚至出現失明

    2、口腔:口乾口渴口臭,口腔有果味

    4、排洩:尿多、尿頻或者尿少、無尿

    6、體重:食量增加但是體重卻下降

    7、精神:精神差,無精打采

    8、傷口:莫名出現傷口,難以癒合

    9、腎臟:出現尿蛋白,腎區疼痛等

    10、神經:手腳部神經受損,刺痛,麻木

    糖尿病控制不好危害多,因此血糖高要引起重視!

    1、誘發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屬於糖尿病的合併症之一,近幾年來發病率一直高居不下,主要是患者血糖控制不當引起的。患上糖尿病之後,患者身體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症狀。如果發展到了終末期,可能就會出現糖尿病腎病,需要積極治療,否則還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帶來不良後果。

    所謂糖尿病足,指的是足部軟組織或者骨關節系統受到高血糖的影響,導致功能被破壞,從而引發多種不良的足部問題。可以從一開始輕度的神經症狀,慢慢發展到足部的感染,潰瘍等。正常情況下,糖尿病引起的這些病理症狀多出現在足部,也有可能延伸到上肢或者面部。

    3、糖尿病性腦血管病

    糖尿性病腦血管病主要是血糖過高引起的顱內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病變,據統計,有接近三成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了腦血管病變,主要表現為腦萎縮,腦出血,腦動脈硬化等。並且,這些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患上糖尿病之後需要積極控制好血糖,以免帶來嚴重後果。

    最常見的神經病變就是慢性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性多發神經病變,其發病率非常高,有部分患者確診糖尿病之後沒有及時治療,或者謹遵醫囑,導致糖尿病進一步發展時,周圍神經就容易病變。針對神經病變症狀,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因此需要積極預防。

    那麼生活中如何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呢?

    1.注意飲食結構

    控制好血糖,飲食上,要三餐規律,營養搭配均衡,控制好熱量攝入。

    飲食結構搭配均衡合理。控制糖分、油脂、熱量的攝入,多吃些青菜,補充礦物質、維生素;適當吃些粗糧,補充膳食纖維,利於控制血糖。

    2、規範治療

    病情較輕患者可以採用飲食+生活調節法。但是病情較重的患者,要按時定量服用降糖藥物,能維持血糖正常值,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增減藥量,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也要注意用藥期間飲食禁忌。必要情況下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3、常喝一種降糖的富硒茶飲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中國70%的人生活在缺硒地區。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硒含量明顯低於健康人。硒具有和胰島素同樣的功能。硒還能增強脂肪、肌肉等周圍組織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同時又保證細胞的能量代謝。

    4、加強運動

    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控制飲食,再加上增強鍛鍊,有利於控制體重。

    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35分鐘的路,糖尿病患病風險減低80%。

    中國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減少40%。

    5、定期檢查

    確診糖尿病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併發症的發生率會增加,預防併發症,一定做好定期檢查。

    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反映近兩、三個月的血糖水平。所以,建議血糖控制不好或改變治療方法時,每3個月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眼底病變檢查,主要排查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眼部併發症。建議,每年應檢查一次。

    下肢血管神經檢測試驗:用尼龍絲刺激腳指頭的趾腹,可排查神經病變。

  • 3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俗話說得好,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這個話一點都沒錯!因為人體有太多疾病,都體在我們的雙腳之上。

    血糖過高時,腳上會出現一些症狀,都有哪些表現?

    周圍神經系統指除了腦和脊髓以外的神經,包括神經節、神經幹、神經叢及神經終末組織。當週圍神經受到高血糖的損害,人體就可能產生如下表現:

    一、腳麻

    當糖尿病累及周圍感覺神經時,就會有感覺異常、感覺障礙、感覺過敏等表現,多累及雙下肢神經,呈對稱性麻木、疼痛,夜間疼痛加重,難以入睡甚至伴有恐懼感。

    二、 間歇性跛行

    患者早期的時候會出現下肢血供應不足,走路都非常費勁,還會出現間歇性跛行,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出現小腿疼痛。

    三、足部面板變成紫紅色

    因為血液迴圈很差,導致出現血管擴張,血液流動的速度變得非常緩慢,血的顏色透過面板,就會導致腳部面板出現紫紅色。 四、關節變形

    長期血糖都很高,是很容易導致足部的神經系統出現病變的,糖尿病患者的肌肉和骨骼都會發生變化,最終出現關節變形等。

    五、潰瘍糖尿病足潰瘍可導致區域性組織的破潰、感染,引發骨髓炎、壞死等,治療非常困難。它還可併發或者誘發其他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甚至誘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雖然糖尿病會影響腳,但我們可以通過運動來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每天進行規律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提高機體對血液中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改善糖耐量,還可以減少引起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如肥胖症、血脂異常等,從而改善心肺功能,還可以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增加體內血管的擴張,延緩血管併發症的程序。

    但這3種情況下不能運動,以防病情加重與誘發其他重症。

    1.有糖尿病腎臟病變者。大量運動可加重腎損害。

    2.有嚴重高血壓和缺血性心臟病者。運動後血壓上升,心肌缺血加重,可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3.有急性感染、肝腎功能損害、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者,或有急性心肌炎、肺心病者,嚴禁運動,以免加重病情。

    我是王藥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糖尿病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 4 # 佳園道

    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升高,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可以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和體徵,通常是常規體檢和其他原因看病抽血化驗的的時候才發現血糖升高的而進一步確診糖尿病的。

    有典型症狀的糖尿病還是三多一少比較常見,即吃得多、喝得多、小便次數增多和體重下降。另外還可以伴發面板瘙癢和看東西眼花繚亂,即看東西模模糊糊。

    糖尿病患者腳上出現的症狀多是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的表現?

    1、足部長廯,主要是真菌感染所致。

    2、足部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腳的腳趾端出現輕微刺激即出現疼痛,表現為典型的疼痛過敏,另外足部遠端感覺也會出現異常。

    3、糖尿病病足,主要表現為足部皮膚髮涼、乾燥、足部出現畸形,嚴重患者可以出現足部潰瘍,並可以出現破潰感染,可以引起足部殘疾,嚴重情況保不住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賽的最後一投你會把球交給利拉德還是庫裡,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