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sir小螺號

       天然奇石在賞石者眼中就是理想的景觀,人文藝術結合天然奇石古已有之,就是園林藝術。

                      一峰而太華千尋

                      一勺則江湖萬里

         魏晉名士率先以園林的形式組合了山水,以園林生活的方式彰顯讀書人的追求。歷代文人幾乎都與奇山奇石有著不解之緣。所謂“怪石撐山骨,流雲吐月華”,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 歷史上的名園其實是士大夫的象徵。孫綽、謝安、王羲之、許詢、支遁、李充等人在會稽均有自己的私家園林。半輪新月數竿竹,千卷藏書一盞茶。這些志趣相投的名士經常聚一起放情丘壑,醉酒抒懷。

                 庭有餘閒 ,竹露松風蕉雨;

                 家無長物 ,茶煙琴韻書聲。

         園林中疊石理水已然是孕育筆墨詩文的要素,古人甚至把庭中園林看做躋身文人行列的身份。試想,開門不見眼前山水,不見奇石綠植,文化何其蒼白。臥石不嫌於斜,立石不嫌於細,倚石不嫌於薄,盆石不嫌於巧,山石不嫌於拙。花如解語應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淨幾明窗,一爐香,一本閒書;小園曲徑,幾拳石,幾片浮雲。”便是園林的最高境界。

         園林假山的建造被書畫家皇帝宋徽宗推向高峰。到了明代,園林與繪畫水乳交融,造園家以畫境為靈感疊山開池,畫家以園林為物件描摹意寫,文徵明留下了《拙政園圖》,其曾孫文震亨甚至著寫了一書《長物志》,塑造園林生活的高格調,書中曰,石能幽古發思,水可寧靜致遠,造一山石,像華山天險,壁立千仞;建一水池,似江湖盪漾,萬里浩渺。造園名家“計成”則把疊石和理水結合,著書《園冶》,“ 倚石得奇想,看雲多遠懷 ”成為士人內心的一種文化情結。

                      不除庭草留生意;

                      愛養池魚識化機。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江南園林“疊石山水”最為動人,水聲汩汩從疊石流出,帶來生生不息的變化。一花一木,一石一土,自然風月情懷。

                 臺榭如富貴,時至則有;

                 草木似名節,久而後成。

         讀書人有一縈夢:

         倘有一園,必取雲霞為伴侶,再引青松為心知;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日日深杯酒滿,自歌自舞開懷;詩罷春風如夢,無拘無束無礙。閒時邀友來,相逢道千載。花前誘蝶,弄月放歌;晴雲微嫋,漁笛滄浪;華句一垂,江山共峙;雨醒翠滴,鳥爽蟬聲。松風洗耳目,花氣襲心胸;且有琴書樂,而無寵辱驚。怡情無須它物,只此一庭明月。若是客去即關門,心底瞭然無報謝。如是者,畢一生足矣。       

                          松柏有本性

                          林園無俗情

         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帶左右,可詠可觴可絲竹懷抱古今。東坡曰: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 2 # 白蘭清幽

    關於人為藝術與天然奇石對比這個話題,我只從欣賞的角度,只從泰山石方面,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自秦始皇登泰山後,有多少帝王登泰山、敬天地,祈求國泰民安。石敢當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的精神受到人們的讚揚。泰山文化源遠流長,泰山石也受到人們的尊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泰山石的天然性是人為藝術代替不了的。

    有人品評泰山石粗糙,沒有其他石種細膩。正是因為泰山石質地堅硬、基調沉穩、線條渾厚,給觀賞者的感覺是粗獷、豪放、直樸。這不明顯地和山東大漢的氣質格調相吻合嗎?

    泰山石不同其他石種,如雨花石、玉石、長江石、黃河石......本來就被就被歲月打磨的光滑細膩,在此基礎上,少做點加工,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可是,一塊泰山石增加了明顯的雕琢痕跡,就失去了它本來面。這就像一個山東漢子,在自己臉上塗粉抹粉給人的感覺一樣。

    我見一塊被加工了的泰山石,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不倫不類,完全失去了泰山石粗獷豪放的本性。

    只要是美的,都有欣賞的價值。

  • 3 # 手機使用者於長琉

    人為藝術和天然奇石的藝術欣賞和收藏是各有不同的。欣賞人為藝術是看藝術家的創作水平,藝術技巧,藝術意境。藝術主題給人的啟示,藝術魅力給人心靈的陶冶。是名家之作,有獨特風格的作品,就更有收藏價值。而天然奇石,主要是看其天然造化,沒有人的雕琢。天然奇石有似與不似奇幻效果。這是最有魅力的地方。天然奇石有石頭原有的本色,有自然的圖案,有天然形成的外表形態。發現奇石的過程,是採集者的平時修養和靈感的突然閃現。本來是奇石,而採集者看到沒有反應,奇石的價值就被埋沒了。所以好的奇石也是寶貝,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 4 # 半瓶畫者

    人為藝術,是經過人為加工,有深加工和淺加工,像木雕藝術,玉雕,繪畫等。既然是和天然奇石比較,那就說說石頭,就說石雕,石雕的藝術價值主要是附加值就是通過手工附加上去的價值,不是天然帶的藝術價值!它的收藏價值等同於其它手工藝術品,像繪畫作品,其欣賞主要是欣賞作者的個人手藝。

    天然奇石是自帶藝術價值,與生俱來。其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其收藏價值也是其它藝術品無法替代的,其欣賞主要欣賞它自身的獨特性,大自然的創造性,和不可再生性。

    無論人為藝術還是自然藝術,都是人類賦予她的價值。

    藝術是恆久的,價值是變化的!

  • 5 # 瘋兔子晗

    人為的可以複製,可以無限多,

    而天然的,不僅僅是獨一無二,獨特,最重要的是,它的形成本身就記錄著它經歷的風風風雨雨,她的美彷彿暗示著,她是一塊有故事的石頭,這樣偶然美實在不多得。

    說白了,很多東西爛大街的多了,就大大跌價了,又美又獨特然後又稀少,就越是有價值。

    像現在的三葉蟲化石太多了,真實的才幾十塊錢一塊。

  • 6 # 戲墨書香

    賞石藝術是一門發現的藝術,奇石是人從自然界中發現的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創作者的智力勞動成果,藝術品的存在主要是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和精神需要為目的的。藝術品的概念裡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是沒有天然藝術品的說法的。近些年來賞石界把奇石定義為天然的藝術品並且是唯一的天然藝術品類別,這一概念也逐漸被人接受。我們來看一下,奇石作為天然藝術品與人為藝術品的區別在哪裡?

  • 7 # q梅芯姐姐

    天然奇石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財富,它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千變萬化的圖案,每一塊奇石都包含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它是天然的、唯一的、不可再造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因此也讓人愛不釋手。下圖這塊奇石,名為《歲月》,曾被收藏家譽為國寶,你從它身上看到了什麼呢?…

  • 8 # 瘋狂本命年

    看你收藏是為了什麼?

    如果收藏只是你的愛好,

    那麼收藏什麼都可以隨緣、隨心。

    如果收藏是你的事業、營生。

    那麼收藏的水就非常的深。

    你想不栽跟頭,

    你想有利可圖,

    那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時間,

    而且風險極大。

    看你怎麼玩了。

    玩法是關鍵,

    玩什麼是次要的

  • 9 # 牛山一石

    奇石,乃天工造化的原石。它的特點是唯一,不可復生,原汁原味。人為藝術則是巧飾雕琢的產品。它的特點與奇石恰好相反。

    人為藝術品和天然奇石的價值決定藏家取向。毫無疑問,奇石的價值要勝出一籌,我們知道的小雞出殼價值一個億就是明證。再精美的雕品也無法比肩。

    但欣賞卻又是一回事,奇石之玩家是小眾的,屬於游擊隊,出沒於市場悄無聲息。賞玩雕件的才是大部隊。這個比較,在石展市場的活動中凸顯答案:雕件才是大眾的最愛。

  • 10 # 徐老玩童

    人為藝術與天然奇石都有一定的收藏和欣賞價值!

    1,天然奇石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傑作,人們在欣賞中能感受到自然的美!

    2,人工雕琢的工藝品則傾注了藝術家對自然和美的理解和心血。所以人工的藝術品會因為設計及製作者的造詣而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總之,人為藝術與天然奇石的價值是不同的美的價值體現,同樣具有欣賞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酒店、高檔飯店等等公共場所的衛生間都用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