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很多老人都喜歡搶著帶孩子,還標榜自己好像很有經驗?(僅對獨生子女而言)

17

育兒

回覆列表
  • 1 # 豔玲yanlin

    主要是現在生活壓力大了,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小兩口都得出去工作,要不就是婆婆兒媳一起帶我,其實家裡的長輩願意帶著好的可以接受負擔,而且比我們有經驗,我們應該感謝,可是他們經驗可不能全信,比如無論孩子多大,穿衣服通通裹成粽子,這種人的世界裡呢,孩子永遠不可能動,這個道理也不對呀,寶寶才出生6個月,後從母親體內得到的抗體已經所剩無幾也是寶寶抵抗力最薄弱的時候,給寶寶穿厚點是正常,但是到了寶寶三歲的時候抵抗力和免疫力就已經健全,特別是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寶寶開始活潑好動,衣服穿多了,寶寶玩耍出汗就容易把衣服弄溼,容易感冒。老人帶孩子還喜歡說吃鹽寶寶才有勁,不吃鹽飯菜沒有喂,寶寶也沒勁,其實寶寶平時吃的輔食當中就有鹽的成分,對寶寶的味覺就足夠了,所以平時給寶寶做什麼稀飯呀,那些就不用鹽分太高,對寶Bora說不好,有的老人帶孩子一次性吐偏方,身上有些圖片風可信,有的大多數還是不可信的,有些偏方都是迷信的,還是要崇尚科學。

  • 2 # 潔97028771

    現在生活壓力大了,很多家庭都是有了孩子後,小兩口都得儘早出去工作,要不就是婆婆兒媳一起帶娃。其實家裡長輩願意幫忙帶娃,這是很好的,可以減輕不少負擔,而且比我們有經驗,我們應該心懷感謝的,可是他們的經驗可不能全信,例如下面這幾個。

    無論孩子多大,統統裹成“粽子”

    老人的世界裡,孩子永遠不抗凍。這個道理不全對,寶寶在出生6個月後,原本從母體內得到的抗體已經所剩無幾,也是寶寶抵抗力最薄弱的時候,給寶寶穿厚點是正常的,但是到寶寶三歲時,免疫力和抵抗力已基本健全。

    三歲以後,寶寶開始活潑好動,如果這時還給寶寶穿很厚,寶寶可能因為玩耍後汗液無法蒸發浸溼衣服,容易發生感冒。

    饅頭蘸菜湯喂寶寶

    一歲以前的寶寶腎臟發育不健全,吃鹽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

    寶寶的味覺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大人覺得有味道,那麼寶寶吃起來其實已經是鹹了。可是很多老人認為:吃了鹽,寶寶才有勁兒,不吃鹽飯菜無味,寶寶也沒勁兒。其實寶寶平時吃的輔食當中含有天然的鹽分,這些味道對味覺敏感的寶Bora說已經足夠了,對於寶Bora說能量來源也是足夠的。

    對於給一歲以內的寶寶食用饅頭蘸菜湯,這是極其不建議的,菜湯中的鹽分對寶Bora說太高了。

    嚼碎食物餵給小寶寶,“寶寶牙齒沒長齊,食物嚼不爛,不利於消化吸收,代嚼更好吸收。”

    這對於以前沒有榨汁機、輔食機、料理機來說,好像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現在有機器“代勞”,還是摒棄這種不衛生的餵食方式吧!成人口腔中的細菌太多,小寶寶可“吃不消”。

    成人體內有一些病菌,但由於成人的抵抗力強,所以沒有明顯症狀,可是對於寶Bora說,抵抗力可沒有成人強,所以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皰疹性咽峽炎、幽門螺旋桿菌、腸病毒等,所以,不要再咀嚼食物給寶寶了,不僅不衛生,也不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給寶寶把屎把尿,以前沒有尿不溼、紙尿褲,而且以前覺得成本太高買不起,所以用尿布,尿布溼了就得洗,這也就出現了把屎把尿的“陋習”。

    過早的給孩子把屎把尿,孩子的括約肌等肌肉群還沒有發育健全,如果提前把屎把尿,相當於提前訓練沒發育好的肌肉,靠這種方式讓寶寶排便,寶寶長大後可能無法自主排便,更是容易尿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寶寶越大越尿床的原因之一,並且無法控制括約肌。而且把屎把尿也不利於寶寶脊椎發育迷信土偏方,偏方不是全都不可信,但有些土偏方是迷信的,真的希望各位婆婆能想開點。現在城市裡好多了,大多數人是崇尚科學的,但是在偏遠地區還是很多見的。

    給寶寶穿開襠褲,是為了方便寶寶隨時便溺,不會自主排便時,墊著尿不溼方便替換,寶寶會自主排便了,開襠褲可以節省寶寶脫褲子的時間,對於不會脫褲子的寶寶更是方便。可是這樣做卻容易讓寶寶感染細菌,不衛生。

    其實不反對家裡老人帶娃,但是面對“經驗式”帶娃,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許老人會說以前就是這麼帶過來的,不照樣長這麼大嘛,這是幸運,不幸的還好沒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為了寶寶更健康,少受痛苦,一定要摒棄不對的做法。

  • 3 # 90新生日記

    這個真的要看是什麼樣的老人。

    有的老人生了4個孩子,但是沒啥文化,那個年代糙著養也就養大了,如果還用那個時代的方法養,可就不實用了。

    (1)有些老人帶孩子真的很可怕,新聞上看的太多了,給孩子吃東西、瞎吃藥、或者生病不上醫院,用土方法,結果把孩子病的更厲害了,上升到重大疾病,甚至死亡。老人父母誰會害自己的親孫子、孫女,但是悲劇就是不斷的上演和發生,除了離婚和背痛又能拿他們怎麼辦呢?還能追究刑事責任?

    (2)老人的迷信偏方還是普遍存在的,有很多老人在孩子生病發燒好幾天,去醫院打針吃藥也不好的情況下,就會聯想到“不會是衝著誰了吧?”→即哪個逝去的親人魂魄糾纏孩子。於是,就有什麼立筷子、喝燒紙符的水呀……不堪設想。(農村現象比較多,不接受反駁[淚奔])

    (3)老人有方言的話,帶娃更是一大問題。孩子學說話的時候,是語言發育的最佳階段。這個時候教孩子普通話、英語、小語種等,孩子都可以快速學會,如果是老人帶的話可能教滿口的方言………

    (4)如果覺得老人帶孩子有經驗的話,那當然沒什麼了,有問題可以諮詢老人怎麼辦,再加上自己網路搜尋諮詢下醫生,結合著來,別隻聽信一個方法。

    最後,我想說,其實孩子還是由父母帶大更好,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愛和自信,對孩子成長和性格的塑造有好處。

  • 4 # 小河馬的精分爸爸

    資訊不對等,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現在這個社會還有很多謠言在不斷的傳播,再不要說我們爸媽那個年代了~

    這個問題我很有資格回答哈~

    用我家的情況來給你舉例~

    目前我和老婆兩個人都在家裡待工,那麼孩子當然是由我們兩個來帶咯,但是架不住奶奶,姥姥想孫子呀,然後我媽媽,丈母孃過來,就開始對我們指手畫腳~說我們的方法不對,但是要知道我們現在用的方法,都是我跟老婆從各種app上的大V那裡學來的~

    為什麼我們還是說不過爸媽們呢?

    因為我跟老婆的方法能不帶好寶寶還不一定,但是他們的方法已經帶出來了兩個活生生的例子,每次一說就是我們的方法不好嗎?你看你們兩個現在不是很好嘛?到這裡我跟老婆就無言以對了~

    ps:我總想說,不是你們帶的好,是我們生命力頑強~

    我家的這個情況能給你現身說法哈~老人們為什麼標榜自己有經驗,因為他們的例子就在眼前站著呢~

  • 5 # 木槿薇

    老人帶娃不一定全部都有經驗,她們的經驗是把自己的孩子已經帶大成人,現在是科學育兒,以前用的是尿戒子,而現在用的是尿不溼,例如我家寶寶出生時第一天老人說用尿戒子好,結果一整夜我都沒睡覺,溼了我就要把尿戒子換掉,到早上一看尿戒子一大盆,很坑的,第二天我堅決使用尿不溼,但是尿不溼一定要使用護臀膏,護臀膏是起到隔水效果,不紅屁屁。

    還有就是老人說用爽身粉痱子粉,飛的粉末太多了,孩子小容易吸到肺裡,現在使用的是按摩油,我家寶寶只塗抹脖子和腋窩,沒有出現醃脖子或長痱子的現象。

  • 6 # 大鼻子眼鏡哥

    在我看來老人喜歡帶孩子這個跟經驗沒有多大聯絡,我更覺得這是一種傳統,更反應了現在這個社會上老人缺少關愛這一種現象!其實老人帶小孩很辛苦,小孩有一點磕碰都會被自己的兒子媳婦說,不帶了也會被自己的子女說!那為什麼他們還要帶呢,一則這是一個家庭的傳承,二則我覺得他們還是多想和自己的子女呆在一起!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能陪伴自己的父母,他們不在乎責罵不在乎一切只想和自己的子女多待在一起,因為他們寂寞他們孤獨,但是他們又是無私得,他們總在想怎麼能幫子女減輕生活的壓力負擔!他們所說的自己很有經驗,更多的是怕子女不讓他們帶!生活中還是需要多點互相關心,孩子可以一起帶,畢竟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 7 # 理享老師

    首先,我支援老人帶娃。理由有三,第一,老人不論何種方式帶娃,愛孩子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第二,有老人帶娃,年輕爸媽才能解放出來雙手從事自己的工作,第三,老人帶娃,省了保姆費,一方面減輕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三世同堂其樂融融何樂而不為?

  • 8 # 追逐夢想阿坤

    一般都有隔代親的說法,意思是老人和孫子輩會特別的親熱。人老了後,一般時間比較充足而事情又不是太多,這時老人就會覺得無聊,就會特別願意帶孩子,讓自己比較充實。這時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不會在聽自己的嘮叨,而孫子則不然。另一方面,老人覺得自己帶過孩子,覺得自己有豐富的經驗,所以覺得自己特別特別會帶孩子,自己特別願意帶孩子。

  • 9 # 梓諾一帆

    不見得都是,我婆婆自己有三個子女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到了現在五個孫子孫女了壓根不會帶,剛出生的嬰兒拉完粑粑給他洗屁屁,水都不會倒,能把人的皮給燙掉,不會泡奶不會喂,包括換尿片也不會,把尿也不會,不把尿只是褲子會溼,叫她把一下,雞雞兜在裡面把,結果不止我要換褲子,裡裡外外都得換,這現象不止一次三次,說都沒用,兩個兒子全都是我一個人的事。

  • 10 # 金氏宗親

    帶娃這個怎麼說呢?老人他們除非沒有生過小孩子。經驗肯是有的,因為他們經歷過走過,這相當於走過這一段路程,肯定肯定經歷過這些東西才能有發言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和平精英里面只能選擇兩杆槍的話,你會如何選擇?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