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有多少寶媽生完孩子後沒有了自由空間,該怎麼協調生活才好?”

    生完孩子後,寶媽似乎真的沒有了自由的空間,那個幼小的生命彷彿每時每刻都需要媽媽,媽媽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每天累到昏天黑地,慢慢地忘記了自己。

    媽媽的辛苦不被理解,沒人分擔與呵護,煩躁、焦慮、鬱悶等負面情緒時不時地來找媽媽,媽媽變得愛抱怨、脾氣壞,和爸爸之間多了爭吵、冷戰。

    媽媽說,爸爸變了,沒有婚前對自己體貼關心了。

    爸爸說,媽媽變了,沒有婚前溫柔、善解人意了。

    我們可以請其他人代為照顧孩子一小會兒,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待著,在清晨、午後,或者傍晚,院子裡喂會兒鴿子,大樹下站一會兒,附近的公園溜達溜達,河邊散散步,街角的咖啡廳喝杯咖啡,或者只是聽一首輕鬆悠揚的曲子、讀幾頁書,又或者只是仰望星空,看看皎白的月亮……

    總之,隨便做什麼都可以,只要讓那一小段時間完全屬於你自己就可以,這樣會讓你完全放鬆下來,汲取到足夠的能量,以更好的姿態投入到生活的瑣碎中去。

    我們不要把所有的委屈都悶在心裡,這些壞情緒遲早會極具殺傷力地爆發出來,這是很傷感情的。我們要“說情緒”,而不是“做情緒”,我們可以對家人或伴侶表達自己的心情,我們可以說,“我感到很累,很煩躁,很有壓力,我希望你能夠多關心我一些,希望得到你的呵護”,這樣就不會被情緒主宰,不會被情緒所傷。

    同時,也要換位思考,多替另一半考慮,孩子出生後,每個人都很不容易,都在辛苦地為家付出,另一半的工作壓力也非常大,他要養家餬口,賺更多的錢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我們適當地降低一些期待,做個較低需求的女人也是不錯的。

  • 2 # 大年寶

    【寫在前面的話】

    你好,我是年寶媽,很高興為你解答。就在昨天我和孩子爸爸還說:你覺得很輕鬆的事,對我來說真的要看我的運氣程度才能完成。比如吃飯,做飯,打掃,上廁所等等,碰上運氣好,孩子正在自己玩,這些事我就能做,碰到孩子情緒不好哭鬧,無論我的事多急,我也幹不了。

    自己的時間完全就是依靠孩子支配,這一點在有孩子之後,我是深有感觸。對於協調生活主要是搞清楚孩子的生活軌跡,跟著他的軌跡走,自己才會有相對“自由的時間”。

    剛開始我也是一團亂麻,不知道怎麼協調時間,因為做家務和照顧孩子總是衝突。尤其是在剛生孩子後幾個月,孩子睡覺比較多,但是睡得都不長,經常出現衣服洗了一半,飯做了一半,地拖了一半孩子就醒的情況。因為這主要是我一個人帶孩子,只有工作時把孩子讓我媽看一下。那段時間感覺天天都在崩潰邊緣。

    隨著照顧孩子的時間加長,我對於時間安排這件事,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孩子慢慢長大後,一天基本只睡一次,一次差不多能睡兩個小時,所以一般早上我都是帶孩子出去玩,順便再買一下今天所需的食材,中午回來一般孩子玩累了,他就會安靜坐在沙發上看書或者看動畫,我就趕緊做飯,吃過飯陪孩子玩一會,就要午睡了。這段時間我就會快速動起來,打掃衛生,然後讀讀寫寫完成每天的工作。因為知道大概的時間,所以做起來也不會太慌亂。

    孩子醒了基本上我的工作也完成了,和孩子玩一會,就要準備晚飯。現在我們孩子兩歲,基本晚飯都是我們倆完成,也就是幫我摘摘菜,讓他參與一下,也不會淘氣了。吃過晚飯,一般情況他就自己玩了,我抓緊收拾廚房,因為這期間孩子很可能煩了,就開始要抱抱了。全部整理結束,我們洗澡睡覺都九點了,哄睡開始,我的一天才算是安靜下來。

    結語有了孩子以後確實沒有絕對的自由時間了,因為大部分時間都被孩子佔領著,當時我們只要做好時間計劃,一天中“見縫插針”也能有不少的“相對自由時間”。所以說理清楚時間線還是很重要,越是有計劃,時間也就越多!

  • 3 # 小明和小小凡

    我是二胎媽媽,目前在全職帶娃,說實話一天下來真的累得連說話都不太想說了。目前大寶在家上網課,除了要陪大寶上課,監督他聽課做作業,還要帶小寶,照顧她吃喝拉撒睡,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忙得我近一兩年來都沒有追過劇。但是即使這樣,我也會抽出時間來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學習等。

    我覺得時間擠擠就會有的,只是多少的問題,下面我和大家說說我是怎麼協調生活的。

    首先,我會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學習。我覺得一個人無論處於什麼境地都不要忘記學習,只有學習,才能讓生活常新,不因陳舊而枯燥乏味。我會因為學習而早上四五點鐘起來看書,也會因為學習兒晚上十一二點睡覺。

    其次,帶孩子很需要耐力,長期帶娃,如果自己不主動調節,會很難過甚至抑鬱。每當我很累的時候,或者感覺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我會選擇抱著小寶哄著她一起睡覺,這樣等有精神了,自然心情也好了。另外,我會讓老公弄一頓美食比如黑芝麻湯圓給我吃,吃了心裡甜滋滋的,心情就好多了。

    最後,我會有規劃地去帶娃,在家人在家的時候,合理安排家人幫忙照顧孩子,這樣自己也有喘息的機會,家人也能父母和孩子相處而培養感情。

    總之,我覺得寶媽即使再沒時間,也要尋找自己的空間,不要24小時都一個人扛著帶娃的活,這樣不僅對自己不好,而且不利於和家人的相處。最後祝願所有寶媽都能成為超級媽媽,加油!

  • 4 # 諼媽生活日記

    你好,我是諼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現在也是一名寶媽,自從生完孩子之後,感覺每天都過的特別慢,希望孩子多睡會,我也可以睡會覺。但是寶寶就是不睡,終於哄睡著了,我還不能睡,還得收拾屋子,洗寶寶衣服,終於可以歇會了,衣服還沒洗完,寶寶又醒了,有時候真的很無助,老公每天白天都要上班,只能靠自己,後來自己想想,還是要規劃每天要做的事情,先做重要的事情,剩下可做可不做的等有時間在做,只要寶寶吃得好,睡得好,我也能睡好覺,吃上飯就比什麼都強。每天寶寶沒醒,我先把飯做好。到時候吃得時候,熱一下就可以了。剩下的活都不著急。其餘時間就是哄寶寶和自己把覺睡好,這樣過了幾個月,寶寶大一點了,睡覺的時間長一點了,有時候忙完了還可以看會電視,或手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點東西,把時間一點一點積累起來,一點一點學,也會學的越來越多。

    沒事的時候我帶寶寶去逛街,或者去遊樂場玩會,雖然寶寶小,大人可以帶著玩,這樣也可以讓自己的心情好一些。經常逛逛街,也可以避免自己與社會脫節。

    有時找朋友聊聊天,或一起去逛街,這樣朋友也有孩子,兩個孩子可以一起玩。

  • 5 # 清淡的辣媽

    有多少寶媽生完孩子後沒有了自由空間,該怎麼協調生活才好?

    生完孩子後,寶媽面臨的不自由生活

    沒時間提升自己:很多寶媽發現生完孩子後,整個人都變得頹廢了不少,感覺世界除了孩子就沒有其他事物。想找點內容提升自己,卻發現根本沒有時間,沒有帶孩子的時候只想好好休息,沒有精力再去學習和工作。

    凡事都是相對的,你付出得多,孩子就能更健康的成長

    ▶▶現在的年輕父母面臨一個問題:努力打拼事業,卻發現忽略了家庭和孩子;努力陪伴孩子,卻發現自己與社會脫節。凡事都是相對的,你想發展自己的事業,想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那麼孩子那邊付出少了,可能教育方面就不如經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 6 # 銘笑媽咪

    2.做好精力管理。早睡早起,練習瑜伽,為自己的自由生活爭取更多空間。

    我每天都會堅持早起,因為只有早4點到7點才是我的自由時間。4點—5點,我敷面膜,讀書、做筆記。5—6點,我會練習瑜伽,6點——7點,我會洗刷、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提前準備好。因為每天要早起,所以我都會早睡陪著孩子一起睡,你睡得早,孩子也會睡得早。如果我不想早睡,孩子似乎能讀懂我的身體,她也會不睡,有時候我以為她睡了,去幹別的事情,她會立馬做坐起來,隨意我就乾脆早睡,提前把第二天的計劃做好,早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物鐘,你要根據自己的寶貝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同時我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我會給自己放假調整情緒。

    3.高質量帶娃,陪伴不等於陪著。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比不上教育的失敗,所以我堅持高質量帶娃。

    *關掉手機*根據孩子的興趣、年齡特點、喜好做好課程表

    我家老大時間安排。因為這段時間沒有開學,我在家帶兩個孩子,所以每個時間段都有安排。我跟老大一起看書、畫畫、玩積木、遊戲、聽音樂做好安排,有的時候他自己也會自己看書、玩玩具。

    老二的時間安排。對於老二9個月小孩,她跟媽媽互動很少,也不喜歡看書,我就把幼兒園的歌曲寫在紙上貼在房間裡,我就一邊抱著老二,一便給她唱歌,不僅鍛鍊她的音樂素養、聽力,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也幫著我們建立了親子關係。我打算接下來會把詩歌、英語貼在牆上,一遍帶娃,一邊跟著他們一起學習,我對於我這創意想法很激動!

    4.凡是不要親自親為,適當做減法,讓家人一起幫助帶娃。

    媽媽既要照顧孩子、高質量陪伴、後面還要工作,還要自由生活,什麼事情都讓自己做那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家人能做的事我絕對不做,如我婆婆做飯、刷碗、給孩子洗衣服、孩子爸爸晚上陪孩子,他們能做的事我絕對不插手,因為我還要自己的事情要做,我會抓緊做自己的事情洗刷、臭美、忙工作等等,大家習慣就好了,做減法,要有自己的空間,你就要放手把一部分工作給別人做!

    5.每天對自己的時間覆盤,分析好小魔獸的生物鐘。

    有的時候,時間利用率不高,自由生活的時候被打擾。如中午想追個劇,結果老二醒了,中午沒休息,弄得自己又累又困,精疲力盡,所以我中午就陪孩子一起睡,自己睡個半小時,然後趕緊做務必做的事情如工作上的事情。追劇就是我每週高效利用時間的獎勵。

    去年,我不僅評為優秀教師、我還生了老二、還考了駕照,還練習了瑜伽、還看了很多書、交了很多朋友、還學會了做烘焙,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想要自己的自由,那就要努力追求自己的自由。感謝我自己的努力,我的愛人,和家人共同的努力!

  • 7 # 博文熙熙

    首先王來說一下我剛生完孩子時候自己帶娃的心情。真的是角色的轉換和人身自由的限制,哈哈,說的有點誇張,不過真的是沒有人身自由。因為生完孩子之後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都是孩子的各種情況,各種鬧心。寶寶不好好吃奶,不好好睡覺,哭鬧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並且一個人帶娃還要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還要做家務,真的很忙併且心情很糟糕,不自覺的就感覺到很抑鬱,是那種我們自己控制不住的抑鬱,真的都想自殺,不想繼續活著。難受的要命,這段時間真的沒辦法就要自己堅強的挺下去,因為這是我們的生理反應,因為我們在懷孕的時候身體內的激素是很高的,在生產完的一瞬間激素驟降,任何人都是受不了的,所以會不自覺的抑鬱,並且加上身體還沒有恢復好,情緒真的很難控制。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堅強的挺過去,多看看寶寶的可愛之處,儘量安慰自己。

    接下來就是寶寶大一點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也恢復的差不多了,但是寶寶也越來越不好帶了,我們沒有辦法給自己做飯,沒有辦法收拾家務。睡眠不足,精神不好,各種不好。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慢慢培養孩子有良好的作息規律,寶寶睡我們就睡和寶寶同一作息規律,沒有時間做飯可以叫一些健康的外賣不能餓肚子,不然奶水不好。這個階段我們也很孤獨很寂寞,整天只能面對一個不會說話和交流的寶寶,但是我們不會那麼抑鬱了,我們可以在寶寶睡醒的時候推寶寶出去晒晒太陽,放放風,逛逛超市都可以,這樣對寶寶和自己都有好處。

    在接下來就是我現在的狀態了,九個多月的寶寶,寶寶每天晚上九點半左右睡覺,五點半左右醒來喝一邊奶,再睡到八點半起床。然後吃飯玩耍,十一點半睡一個小時,繼續起來玩耍吃飯,下午三點半左右睡一個小時之後再吃飯玩耍一直到晚上九點半睡覺。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睡眠也會好很多,寶寶的作息也很有規律,但是寶寶會站起來會到處爬需要我們大人用眼睛盯著他們,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寶寶們的安全。那麼怎麼樣調節自己的心情的,我會在寶寶上午睡覺的時候彈彈琴,答答題。會在寶寶下午睡覺的時候跟著睡一會。會在寶寶晚上睡覺之後看看直播玩玩手機,晚上寶寶睡著之後的心情最好了,因為你知道他要早上才會醒,這就是屬於我們自己最幸福的時間了。

    還有就是每個週日寶爸休息,我可以放假一天真的感覺很幸福了,心情也棒棒的。

    所以啊,全職寶媽的生活雖然很枯燥很辛苦。但是我們只要對寶寶有耐心,堅持堅持,自己要有興趣愛好來填補自己的心靈,要不然怎樣都不會開心的,對有的時候我還會唱唱歌在週日寶爸看孩子的時候。

  • 8 # 育兒小漫

    這個怎麼說呢?

    這要根據每個家庭狀況不同來說,

    1、讓老人帶

    2、請保姆帶

    3、家人協助帶

    4、完全自己帶

    以上這四點要真的論“沒有自由空間”就所第四種的了。

    要想多一點的“自由空間”選擇第3種方式,也就是家人協助帶,自己帶為主,家人帶為輔,這樣帶的不僅不會那麼累,也會相對來說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也相對滿足自己帶的優勢。如果請保母帶,得要有要寬裕的資金,然而這種情況大部分庭都無法承受的,一方面資金有限,另一方面擔心保姆照顧的“不周到”也不放心,產生顧慮。所以一般都會選擇家人協助帶,也是不僅經濟和理想的方式。

    如果想要更多的“自由空間”或比較經濟又相對比較放心也就只能選擇第1種,也就讓老人帶,也只有這一種相對來說“最恰當”的了,如果是老人帶的話,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勤觀察溝通,有助於親子關係的處進和孩子的健康成長!

    讓老人帶。讓老人帶不僅可以減輕一些經濟上的壓力,這樣你可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所做的事,有充足時間去支配你的生活和工作的事。但是你可能也會有所“顧慮”,或你也覺得他們也要有自己的空間,又或者擔心他們的育兒觀會不會比較陳舊等等,總覺得者覺得自己帶比較好。也不能片面的說他們帶的不好,可能是因為畢竟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理念不同,想法和生活方式也不同,怕不好的觀念和習慣影響孩子也是情有可原,畢竟人類在進步,思想要更麼……

    但又因為想解決生活經濟壓力,或想要更多的“自由空間”,又想自己帶,這是很難實現的……

    如果生活允許,自己帶是再恰當不過的了,自己帶會比老人帶貼近這個時代的步伐,更貼近新的思想理念。誰帶跟誰親,更能培養親子關係!有些事情只能看自己怎麼想了,如果可以自己帶那就自己帶最好。

    最後說句不愛聽的話,就算自己帶也難免不會把自己不好的行為和習慣傳給孩子,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想要更多“自由時間”這也只有這樣了。

    如果前3種方式都不能選擇或沒得選擇,也只有第4種方式了,那就是自己帶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其實自己帶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點“自由空間”。

    此話怎講?

    1、你可以買些帶寶寶的輔助“神奇”。比如寶寶椅,寶寶推車,寶寶圍欄等,在你需要的時候或做飯上車上都能排上用處,也可以緩解你的疲勞,自己營造一點屬於自己的“自由空間”……

    2、等寶寶睡的時候。等寶寶熟睡,合理的分配合理的應用時間(有的寶寶能睡一兩個小時或兩三個小時,但有的睡少的就另當別論了)。

    3、讓老公適當的參與。如果是你和老公一起住在他工作地。就讓他有下班的時間幫忙給你帶下,讓他參與進去幫你分擔一下,讓他感受一下你每天帶寶寶的辛苦與付出,這樣也更好的理解彼此。

    總的來說還是有辦法的,不論我們選擇什麼方式,那就要看當時處境和家庭狀況,以及自己個人的生活方式的來決定。生活本來就不易,我們只有學會坦然處之,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轉不過的彎。

    學會面對學會處之,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加油,你是最棒的!

    最後還是要強調,有效合理調節自己的心態,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開始。人活著,心態最重要,心態好,一切才會好。

  • 9 # 會飛的小魚兒0818

    如果是寶媽一個人專職帶孩子,除了老公,沒有老人幫你,那末肯定是沒有自由的時間和空間。

    我就是一個全職寶媽。因為老人身體不好,無法幫忙。只能自己辭職帶孩子。可以說一整天時間都是圍著孩子轉。做飯,餵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陪孩子讀書,玩遊戲,帶他下樓出去運動,找其他小朋友玩。

    我一直自認為身體棒,體力好。所以做這些我真的覺得還行,不累,還能承受。前提是我愛孩子,為了要孩子費了很大週摺,所以我很珍惜。

    可是在兒子兩歲半後我開始做自媒體寫作,才感受到精力不夠用,累!因為休息時間更少了。都是在孩子睡覺後才能寫。有時候考慮一個題目想的多一點就休息不好。所以我覺得媽媽全職帶孩子還要做工作的話,一個是累,還會影響帶孩子的效果。專注點會移一部分到工作上,對孩子會有影響。

    如果是那種老人可以在身邊搭把手的,還可以做點事情,全職的我建議就好好帶孩子。

    我自從做了全職媽媽,就不注重外在裝飾了。什麼項鍊耳環戒指統統去掉。什麼眼影眼線各種粉,也統統捨棄。衣服穿最舒服的,鞋子都是運動鞋。包都換成了雙肩揹包。臉上就擦潤膚乳,夏天再抹點防晒霜就出門了。衣服基本上沒再買。個人追求也變了。不喜歡太過於強勢幹練,喜歡溫柔嫻靜的,因為書上的一張圖片,會反覆解釋給寶寶聽,問一遍講一遍,耐心爆棚。

    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只有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後,寶媽會輕鬆些,有自己的時間空間了。之前是不會有的,除非你狠心把孩子扔給別人。

  • 10 # 會飛的魚

    寶媽生孩子過後沒有自由空間,怎麼協調生活才好?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相信這是眾多寶媽遇到同樣面對的問題!我個人認為:

    在沒有懷孕前,就要和老公,公公婆婆協商孩子出生以後遇到的問題,帶孩子確實很累,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怕一不小心孩子就感冒了、磕碰著了、哭了等,寶媽難免會精疲力盡。可以與老公商量:

    該上班你還是上班,畢竟養家餬口,下班回家該搭把手還是搭把手,孩子是自己親生的。

    公公婆婆願意幫忙帶孩子就帶,不願意也不強求,畢竟他們沒那個義務。但是公婆該孝順還是得孝順,他們是長輩,俗話說,哪個公婆不疼愛孫子,大多數都願意帶孩子。公婆帶孩子期間,可以與公公婆婆商量商量,自己去放鬆一下心情,逛個街,跑個步,和幾個好友聚個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之類,公婆也會理解。

    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只要孩子健康平安,一切都好,就是最大的財富,孩子三歲以後,上幼兒園了,寶媽就可以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

  • 11 # 努力做更好的媽媽

    有多少寶媽生完孩子後沒有了自由空間?該怎麼協調生活才好呢?題主這樣問,是擔心生完孩子後自己的生活被打亂?其實不用太過擔心的,方法總比困難多,我們的只要有科學的安排,不論是職場寶媽,還是全職寶媽,都可以有幸福的生活。

    我就是一個全職寶媽,兩個寶寶,我幾年前剛有了了寶寶,遇到了辭職沒有收入、錯誤方式帶娃、與長輩因為育兒產生矛盾、休息不好、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等種種難題,我也漸漸從焦慮演變到了抑鬱。我掙扎,抗爭,尋求解脫的方法,終於,在去年找到了適合我的家庭的生活方式,生家庭生活順心多了。總結一下就是要有科學的時間安排,柔和的溝通方式。下面我就說一下我的經驗,以供大家參考。

    我家大寶6歲,小寶快3歲了。去年我帶著兩個孩子去外地和老公匯合了,一切開始好轉。

    我們的時間安排

    6:40 起床,學習

    7:10 我做早飯,大寶起床,洗漱吃飯

    7:40 老公起床,送大寶上學,二寶起床

    8:10 老公吃飯出門工作,我和二寶在家

    10:00 帶二寶出去玩

    11:15 午餐

    12:20 收拾好後陪二寶在家聽著音樂玩玩具。二寶很喜歡音樂

    13:30 和二寶一起午睡

    14:00 我起床看書

    14:40 用零食叫醒二寶,不然她會哭鬧不止。

    15:10 帶著二寶去接大寶回家 大寶15:30放學

    15:45 大寶寫作業,我準備晚餐半成品

    16:50 帶著兩個寶貝出門,大寶上興趣班一個半小時

    18:40 回家,路過超市,快速購物

    19:10 到家,孩子們玩玩具,我做晚飯

    19:30 晚飯開始

    20:10 孩子們洗漱,或者補作業

    20:40 熄燈,聽故事,兩個孩子睡覺

    21:10 老公歸來,我繼續學習

    23:00 睡覺

    時間安排有很重要的兩個前提:

    放下手機,不要總是沉迷於電視劇、小視訊之類的事情上,我們有大把的時間來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早起,之前睡個懶覺,再吃完早飯就到中午了,半個白天就沒有了,一寸光陰一寸金。

    採用柔和的方式溝通

    我們的生活會因為寶寶的到來增多很多的矛盾,包括但不限於老公和長輩,溝通是解決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要心平氣和,設身處地的溝通,並且要智取,堅決不可以因為硬剛而激化矛盾。我給大家舉舉我家的例子。

    寶寶的指甲生下來就很長,我親媽不讓剪,說指甲是藏魂的,剪了孩子容易被嚇到。有大寶的時候我直言要剪,會劃破寶寶的臉和頭皮,這是事實了。我媽就是不聽吶,我只能偷偷剪,我媽發現後就罵我;二寶出生後我特意帶了指甲剪,果然二寶指甲更長,我就當著所有人的面問大夫:“能給孩子剪剪指甲嗎?太長了。”大夫肯定的回覆:“可以你們自己剪吧,小心別剪破了就行了。”全家都沒意見了,順利解決。

    家人不讓孩子用尿不溼,說尿布省錢又軟和,還透氣。生二寶以後,我們準備了尿不溼和三十來塊尿布,用實際情況告訴我媽,這些一天都不夠用的,一天光是換尿布洗尿布了,寶寶尿了拉了如果不及時發現的話,孩子的屁股就這麼被溼尿布緊貼著,多麼擔心啊。幾天後孩子臍帶頭掉了馬上就換上了尿不溼,換下的尿不溼讓老媽摸摸,又軟又幹老媽也會驚訝於現在的生活智慧。勤換尿不溼,寶寶的屁股根本就不會紅,而且也不會打擾寶寶的睡眠,家人也不用總擔心寶寶尿了沒有。

    對於穿衣吃飯的矛盾就直接把反面教材的新聞讀給家人聽就聽,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會理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如何一個人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