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春美食美客

    我奶奶在我們小的時候就經常揹著我們跟父母說你們兩個人教訓孩子我不反對,但是得有一個當黑臉兒的一個當白臉的,可千萬不能兩個人都對孩子一頓亂吼。或者是兩個人都對孩子溺愛。要想把孩子培養得規規矩矩的,就得有一個人管孩子一個人哄孩子這樣的話,讓孩子既懂得規矩又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對孩子成長是有好處的。

    小的時候,我老叔家的孩子就是兩個人都慣著。所以說他家的孩子跟我們玩的時候也都要讓著他們,要不然我老叔和老嬸兒就會很不高興。所以說等到我們長大了,叔叔家的堂弟也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對父母不但不管,而且還經常管父母要錢。所以說孩子從小如果不培養好真的就不得了了。因此我說在家庭教育上,兩個人必須是一個人說孩子嚇唬孩子。另一個人看爸爸達到了目的或是媽媽達到了目的。然後出來跟孩子說,你看你做著事情,爸爸媽媽是很生氣的。下回一定要注意了,這回是爸爸或者是媽媽保護你。下次可不會有了。如果是這樣的家庭教育,孩子就會恩威並治的得到了教育。所以說這樣的孩子會更懂事一些。

  • 2 # 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寶媽

    你的這個問題的確困擾著很多的家庭。我經常和周圍的寶媽聊天,聊到這個話題,他們也說有時候,只要一開始說寶寶,寶爸就開始說:說他幹嘛呀,孩子還這麼小。也有的寶媽會給孩子教一些古詩之類的啟蒙,孩子爸爸也會說這麼小,你教他記古詩,他記得住嗎?還是讓我帶出去玩一會兒吧,看會電視吧。

    這些寶媽聊起這些話題的時候,都是對寶爸意見很大的,因為這樣做起來讓寶媽對孩子不好管理,當寶寶在媽媽這裡受到批評之後,他就會跑到爸爸那兒去告狀。用一句古語說,這就是一個打一個護,永遠不上路。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父母一定意見要一致,這樣才能讓孩子嗯不去鑽空子。

    我家大寶小的時候,我老公也是這個樣子,每次我一批評寶大寶,他好像就是看上去特別心疼的樣子,不讓我說。生了小寶之後,我就和他進行了專門的溝通,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父母意見一定要統一,孩子才能聽。現在二寶5歲了,我在批評二寶的時候,爸爸基本上都是支援我的。

  • 3 # 閒言碎語不逾矩

    很少見到。“家裡”的“爸爸”如果神經沒有毛病,“家裡媽媽”對孩子的批評如果正確,“爸爸”應該是不會如蠍子蟄了屁股似的立刻跳起來“出來批評媽媽”的。

    一般而言,“家裡媽媽”是比較“護犢子”的,“爸爸”反而“一貫堅持原則”“一絲不苟”。所謂“夫唱婦隨”,主要體現為家庭男性的思想境界必須且始終高於女性,否則就會“陰陽顛倒”,是非混淆。

    “不論對錯”的護犢子,最後都可能“自食其果”。

  • 4 # 使用者馭手

    是說,是管,還是教育?

    用唯物辯證來說,你的孩子將來出人頭地有大出息。願聽。也有可能不成器,你不願聽。

    結果,再說吧!

  • 5 # 彩虹姐的生活

    孩子他爹在孩子犯小錯時偏袒一下沒關係,但如果孩子不聽管教開始有反逆父母的行為這是很嚴重的事情,孩子爹不管,你身為人母,若讓孩子放任不管,那後果可想而知,孩子現在管教來得及,一定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雖是避港灣但絕不是溺愛他的人,讓孩子吃點苦是可以的 ,如果不知怎麼管教,你可以去書店看看有關育兒的書籍。再是到父親這邊,你們夫妻之間的爭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回房間鎖上門好好談一談。有些事情,是談出來的。不要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加油

  • 6 # 叄叄哥1

    這樣的爸爸做法不對的,首先得搞清楚原因吧,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袒護,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畢竟都是自己的家人,平心靜氣的說出來,一家人嘛沒有什麼大矛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布林能減脂有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