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一筆記

    雪落花未央,意味雪花在正開放的花上,而花尚未凋零。

    可意為:沒有結束,長久存在……

    在文字描述中,“雪未盡,曲未央,花未落……”更顯詩意。

    未央。可分為兩種理解方式。一種以詞義為解,一種以熟知為解。

    一、先說詞義

    1.沒到中央

    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小雅·庭燎》中有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原文描寫的是西周君王與報時官的對話,用於表現周王勤勉,在夜半時分還在惦記工作。

    2.長久,沒有結束

    屈原《離騷》中寫:“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這裡意為:要趁bai著這歲華還沒有遲暮,要趁著這季du節還沒有蕭條。

    二、後說熟知

    1.未央宮

    一座漢代宮殿,相信都不會陌生。

    自漢高祖年間,丞相蕭何主持修建未央宮,後成為漢代朝廷的主要宮殿。

    延展一下,此前大火的《甄嬛傳》中,皇帝賜給嬛嬛的椒房之喜也由此而來。未央宮中設有椒房殿,用花椒樹的花製成的椒粉和泥塗抹牆壁,會出現暖色。而且,花椒多籽,寓意為多子。是規格很高的宮殿,從漢代開始,是隻有皇后居住的宮殿。

    2.瓦當

    瓦當就是古代建築上屋簷的頭部,皇室宮殿以精美著稱,自然想要在簷頭部分雕有紋飾。

    “長樂未央”是常見的文字紋飾,寓意長久的快樂。

    所以,“未央”自是好詞,可用於吉詞,也可用於文章中提高文字美感。

  • 2 # 字本論

    說到“未央”,讓我想到了1990年譚詠麟主唱的一首《夜未央》:

    ……驀然再回首夢還是一樣

    為你等在夜未央

    雨中路遙遙夢裡風瀟瀟

    彷彿中你在微笑

    漫漫長夜裡夢醒的太早

    想起我輕狂的年少

    無聲又無息花落了滿地

    只留下芬芳依稀

    “夜未央”的意思就是黑夜還沒有達到最高點,黑夜依然處在慢慢長夜的上升階段,而這種說法也突出了夜何其漫長,還要忍受煎熬。

    那麼,“未央”一詞怎麼來的呢?“未央”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

    這句詩是描寫了宣王詢問現在是夜裡何時,他心裡惦記著視朝和政事,以為天已漸亮,其實夜仍未央,夜色尚早,還未到半夜。

    後來,“未央”由不到一半之義引申到“未盡”之義。古代不少詩句也偏愛用“未央”,如:

    唐代薛逢的《春晚東園曉思》有“也知留滯年華晚,爭那樽前樂未央”的詩句,“未央”即為未盡之義。

    清朝趙本敖的《夜過咸陽》也有“當途荊棘昏難辨,繼火笙歌夜未央。”這裡也是未盡、未停止之義。

    “未央”又因是西漢長安的漢宮名稱為世人所知,未央宮建於西漢高帝七年,蕭何主持建造,地址在今天西安市北郊長安故城內西南,唐朝末年被毀。

    宮名之所以叫“未央宮”,可能就是取《詩經·庭燎》中君王早朝勤政之義,該名由蕭何所取。

    唐代李商隱的《槿花》其中就提到了“未央宮”:風露悽悽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

  • 3 # 夜歷山大

    央它有好幾種解釋。一種是高大威猛。中心鼎盛也表示時間一長久遠廣闊。另一種當動詞的時候就是主動,凸顯。總得來說央跟柱子一樣。

    未央一直指沒有達到中心。也指未達到。如夜未央。還沒有到凌晨1:00。彐未央,指雪還不是很大。人未央,指人還沒有來全。沒有達到指定的目標。也就是人還沒有達到頂峰時期,沒有到中年。花未央,也就是花還沒有快凋零。這裡是形客詞,且是鼎盛一的反義詞。有時候這個央就是衰敗的意思。很多三個字四個字。他都當動詞使用。未央有時候是助詞,它是用來好聽增加語氣的感染力。高階大氣。有時候是相反的意思,也就是反義詞。央求,指下跪的意思。總之它不是單一的字,不單指無窮無盡也不是單一的指中心位置。也不是單一的指柱子的問題。也不是單一的自主性的問題,它用處非常廣泛。如現在的中央一 那就是一種政治含義,指的集權統治中心,央視同指一。還有叫人名的。這央字說起來很大很大泛指,縮小很小很小就是一個柱子。他即使象形字,也是意形字,如加個偏旁部首禾字成秧,那其實指水稻,小麥之類的,糧食作物了。農科物是站立的向上長的。農村有一種風俗,犯掃疦就是這個央字帶病旁,這裡他就又是指衰敗的意思,又指不乾淨。好像跟病毒一樣。

  • 4 # 龍呤劍鳴

    “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詩中的“未央”作“未過半”解。“央",“中也"。

    也作,無邊無盡、未盡之解。

    現多用於平安、無災無禍、吉祥之意。

  • 5 # 一個路過的有趣靈魂

    未央”這個詞可是古風的寵詞,在很多新古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因為這是實打實的漢代文化。漢代興建了未央宮,在後世文人的詩詞歌賦中,特別是把漢朝當做偶像的唐朝,言必“漢皇”、“漢宮”、“長樂”、“未央”。其實“長樂未央”是漢代常見的吉祥語,就連漢代建築物簷頭的瓦當,都有“長樂未央”四字。

    “未央”二字從漢到唐,從問候語進化成文藝創作的固有意象,在盛唐飛歌中大放異彩。

    到今天就更不用說了,承載了民族歷史的漢唐風韻,“未央”二字既顯得古老又有韻味,自然是古風愛好者們最喜歡使用的詞彙之一。

    那麼“未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未”字倒是簡單,就是“沒有、不”的意思,和我們今天的理解是一致的,如“未來”,“未必”,這個“未”字的意思並沒有變化。

  • 6 # 龍貓學藝

    “未央”跟中中國人的信仰有關,是為了避諱

    老子說“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易經中的“九九歸一”都明確指出,事物一旦發展到最高峰必然開始走向衰敗

    而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沒有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會衰敗,都希望長長久久,而央有“中”的意思,如果換成拋物線來看,“央”即為頂點,必須使用“央”又要避諱,怎麼辦,取名“未央”,永遠不到頂點,那就長長久久了

  • 7 # 鷹飛九天之外

    未央:未盡,未已,不久,不遠,未到一半,沒有完結,無邊無際,也有無災無禍 平安喜樂 ,長壽平安之意,也有指漢未央宮之意。

    詩句中未央根據語境上下句等意義都不同,雪落花未央,意為雪都下了,花確在盛開期。感嘆世間萬物變化無常。

  • 8 # 老黃牛147

    未是不、沒有的意思,央是中間、一半的意思。未央就是還未到一半,引申為沒有到極點、沒有完結的意思。個人理解如此。

  • 9 # 中堅力量

    未央代表未凋謝

    代表正在進行的輝煌~

    意謂正在進行的美好事物,

    未央殿前月輪高

    因未央代表一種美好

    故古代好多女子都取名未央

    代表一種美好的嚮往

    意謂一種良好的祝福之意

  • 10 # 鐵哥有感

    《雪落花未央》是連載中的一部現代武俠類網路小說,作者是魚觀竹。其中的未央是什麼意思呢?

    “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詩中的“未央”作“未盡”、“不盡”、“未已”解。

    作為吉祥用語,“未央”的意思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

    所以,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叫未央宮。未央宮建成之後,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雪落花未央,小說名很有寓意,雪花在落,但花開未敗。

  • 11 # 老劉

    “未央”這個詞,我們會在各種古代的小說和影視中經常看到這兩個字。

    說起“未央”這兩字,其實早在中國漢代的時候就已經發揮到了異常鼎盛時期,是當之無愧的漢代文化。因為只要是跟漢代有聯絡的東西,我們就可以經常能夠看到“未央”這兩個字。所以,“未央”二字從漢到唐,從問候語進化成文藝創作的固有意象,在盛唐飛歌中更是大放異彩。到今天因為它承載了民族歷史的漢唐風韻,“未央”二字既顯得古老味,自然是古風愛好者們最喜歡使用的詞彙之一。

    那麼,“未央”到底是何意? “未”字就是“沒有、不”的意思,和我們今天的理解是一致的,“未央” 就是未盡,未止的意思。 它就象一道清爽美味又可口的菜餚,有了這兩個字就使文章顯得更加高雅風趣多了,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絕妙之處,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12 # 琳達谷

    “未央”是一個高大上的詞彙,最早源於《詩經》,表達的意境大概就像一首詩詞: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初”的美好時光,這種感覺表現在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在話語的交流當中:許仙和白素貞在西湖邊相遇時的場景,以及他們在一起生活中的溫馨甜蜜的氛圍。

    從古到今,人們一直渴望這樣的美好時光,把它記錄在文字裡傳頌,把它畫在絹紙上儲存,希望時光定格在最美的一刻。

    當然,這些個美好的詞彙在古代只能是皇家御用,老百姓就是草民,或稱為賤民。他們的生活環境孕育出另外的方言文字,最近我一直在翻閱老家的縣誌,發現了很多的沿用至今的方言:他們把勞動叫“受苦”,可憐叫“恓惶”,昨天叫“夜格”,熱鬧叫“紅火”,債務叫“饑荒”,冰雹叫“冷子”,生火叫“籠火”,灰塵叫“黃塵”,開水叫“滾水”,或者水燒開了,就說:“水滾了。”

    就是說,老百姓有他們對生活的獨特見解,他們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之後,會有自己的客觀的總結,苦與樂並存,才是真正的人生經歷,對他們來說,“未央”是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也不敢奢望,這才是真正的生活觀。

  • 13 # 我愛團團349

    “未央”二字有三重涵義:宮殿、國家;未盡、未結束;漫漫長夜,天光還未發白之意。

    自古文人,都愛“未央”兩字。無論是

    先秦、兩漢還是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未央”出鏡率頗高。其中,屈原愛之、曹家兄 弟愛之、李白愛之、陶公亦愛之。

    想來,愛“未央”者,無非是愛它自身的氣質,當宮殿、國家論時,高階大氣;當未盡、不盡講時,又透著一股子的哀婉;作漫漫長夜時,看到其 二字,竟有“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之感。

    此二字,上可達天庭,下可伴近臣,亦可隨文人墨客幾近塵埃。

    一、宮殿、國家:

    1、王昌齡《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2、杜甫《憶昔二首》

    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3、王建《海人謠》

    惡波橫天山塞路,未央宮中常滿庫。

    4、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遊。

    二、未盡、未結束: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2、曹植《銅雀臺賦》

    願斯臺永之臺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3、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

    三、漫漫長夜,天光還未發白:

    1、曹丕《燕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2、文天祥《除夜》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3、陶淵明《閒情賦》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 14 # Laolu

    在中國文化中,未央是個古老而且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彙。比如漢朝皇帝所居住的宮殿,叫做“未央宮”——甚至在修辭上,未央宮時常成為漢宮的別稱。並且,漢代宮人向皇帝、太后等人請安的時候,也會說“皇帝/太后長樂未央”。

    魏文帝曹丕在《燕歌行》裡,也有過使用未央這個詞彙: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甚至很多當代文藝作品中,因為有了“未央”這樣的字樣,而顯得高雅:比如《錦繡未央》。那麼,未央到底代表什麼?出處在哪裡?

    未央的出處:中國文學的根,要從東周時代,百家爭鳴的時代算起。之前的夏朝太過縹緲,商朝和西周留下來的文獻太少,因此,很多詞彙的詞源,需要從東周時代來尋找根源。在先秦文獻中,最早出現未央這個詞彙的著作,有三處。

    第一處,是《詩經》中的《小雅》:夜如何其?夜未央。在這裡,未央,指的是沒有過半。在這裡,以“央”來代表一半,因此引申意義上,可以理解為“中心”,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不難理解“中央”這個詞的含義。而如果將時間概念置換為空間,那麼,時間上未央代表沒有過半,套用在空間上,未央則可以代表為不遠。因此,未央還具備不遠的含義。

    第二處,是出自《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詩經》和《楚辭》齊名被視為中國詩歌甚至中國文學的根本。在《楚辭》裡面,也可以找到“未央”這個詞,比如: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在這裡,未央,指的是沒有完結。漢高祖本是楚人,漢初功臣皆為豐沛子弟,受楚文化影響較深,一般認為,西漢初年的未央宮,是漢高祖時代所修建。將這座宮殿命名為“未央宮”,其意義,很可能是取“漢朝國運、漢家天下沒有盡頭”的含義,算是古代帝王對自己國運的一種期盼和祝福。

    第三處,出自《老子》。《老子》雖然名義上是道家始祖老子所做,但一般認為,是戰國後期的道家子弟,經過整理老子的學說,加以修訂而來。在後世,道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根源之一,其影響力僅次於儒家,《老子》中的很多典故,也時常被後世文人所採用。《老子》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在這裡,未央,代表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因此,漢代宮人為太后請安,用“長樂未央”,在這裡,未央,代表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祝福。

  • 15 # 寇若愚原創詩詞

    “未央”一詞經常看到。“未央”這個詞是古風中的寵詞。在很多古風中看到。這是實打實的漢文化。漢代“未央宮”,在後世人的詩詞,賦中當做偶像。“未央”在古風中意為,未盡,未了,未開,等。

  • 16 # 文人詩雨

    據字典,“未”字數義中一作“沒有”、“不曾”解; “央”字也有數義,一義為“盡”、“完了”。“未央”一詞,古籍常見。意猶“未盡”、“未已”也。如《詩經·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 夜來央。”《楚辭·離騷》: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霍去病《琴歌》: “國家安寧,樂無未央兮”,曹丕《燕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杜甫《章梓州橘亭餞竇少尹》詩: “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賦詩殊未央”等。句中“未央”皆屬此意。

    一、詩詞中的“未央”

    1、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遊。——李白·唐代《宮中行樂詞八首》

    譯:今日天氣真好,正是宮中行樂的好日子。

    2、人間樂未央,忽然歸東嶽。——佚名·南北朝《怨詩行》

    譯:不要等到人間的歡樂還沒有享受完盡,忽然就死去了。

    3、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李白·唐代《秦女卷衣》

    譯:天子身居未央宮,妻妾來收拾衣裳。

    4、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唐代《春宮曲》

    譯:昨夜的春風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未央宮前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

    5、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佚名·兩漢《相逢行》

    譯:老人在屋內安坐後,她便開始調絃準備彈奏美妙的樂曲了。

    6、一朝出門去,歸來良未央。——陶淵明·魏晉《擬輓歌辭三首》

    譯:死了以後被送出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歸來,

    7、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謝朓·南北朝《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譯: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騷客內心悲憤不已。

    8、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杜甫·唐代《憶昔二首》

    譯:致使吐蕃入侵兩京淪陷,府庫閭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狽就道,鞋子都來不及穿跟隨代宗逃往陝州。

    9、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文天祥《除夜》

    譯:以後再也夢不到過新年喝屠蘇酒,只能在漫漫長夜裡撥動燈火。

    10、願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曹植《銅雀臺賦》

    譯:希望這臺子永遠牢固,快樂的心情永遠都不會結束。

    二、“未央宮”中的“未央”

    最著名當屬未央宮,作為漢代著名宮闕,史籍多有記述。漢高祖劉邦,從泗上亭長、小吏而登上皇帝寶座,享受到至尊至貴之樂,自然是躊躇滿志。如“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樑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曰: ‘始大人常以臣亡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稱萬歲,大笑為樂。”( 《漢書·高帝紀下》) 顯然,劉邦是希冀這樣養尊處優的帝王生活永遠“樂”下去的。這一願望,在他居住宮殿的命名涵義上當然也會反映出來。先是修葺秦“興樂宮”而改名“長樂宮”,後又興建“未央宮”,二宮連成一片,宮名相聯成義———“長樂未央”,即永樂不盡之謂也。清康熙間,曾在未央宮遺址立有一石碑,上刻“萬壽無疆”四字,可說是“未央宮” 涵義的重要解讀證據。

    上文提到,“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小雅·庭燎》的詩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哳哳。君子至止,鸞聲噦噦。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嶄。”

    《庭燎》是一首描寫宮廷早朝景象,表現君王勤於政事的詩篇。詩中的“未央”作“未盡”、“不盡”、“未己”解。也有一些人通過對《庭燎》一詩的整體解讀來理解“未央宮”取名的含義。有一種說法是勤政詩,即君子(宣王)以夜未央之時問夜早晚,夜未盡就來繼續勤政,贊其勤於政事。如果把《庭燎》當作一首勤政詩,那麼“未央”就有勤政之意,“未央宮"自然可以理解為“勤政宮”,作為帝王長居辦公之所,勉勵自己。

    三、文獻、文物中的“未央”

    除特指“未央宮”外,傳世文獻和考古出土文獻以及文物資料中的 “未央”大多與“萬歲”、“延壽”等語彙同時出現。如“國危於累卵,皆曰無傷。稱樂萬歲,或曰未央“;“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萬歲”、 “延壽命"為漢代流行的吉樣話。“未央”與它們同時出現也應包含吉祥之義,這一點在漢代瓦當文字中表現的尤為明顯。漢代瓦當文字大致分為宮殿、官署、祠墓、吉語、雜類五類。在這五類中,吉語類所佔的比重最大。吉語類瓦當又可細分為“千秋萬歲"系統、“延年益壽”系統、“長生未央”系統、“富貴系統”四類。在“長生未央”系統中,“未央”通常與“長生”

    “長樂,“延年”、“益壽”等文字同時出現。如“長生未央”、“長樂未央延年益壽昌”等。“長樂未央”類吉語瓦當,在陝西各地均有發現。

    這類文字在銅鏡銘文中也大量出現。如:“長相思,毋相忘,常貴福,樂未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結心相思,毋見忘";“長樂未央,長毋相忘”、“富貴昌,宜侯王,樂未央"等,而且具有這種銘文的銅鏡在全國各地都曾出土。

    由此說明,在漢代“未央”、“長樂”是全國各個階層通行的吉祥語。作為吉語,“長樂”的意義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長久快樂”、“永遠快樂”。而“未央”的意義是什麼呢?

    據曾出土文獻記載,湖北隨州孔家坡漢簡《日書》“雞"篇有幾隻簡記載了用雞血來祭祀土地神的材料。其內容尚屬首見。其中一簡為:“此(雌)毋(無)央(殃)邪,雄毋(無)被堵,令雞毋亡、老,獻其大者”。簡文中的“央"與“殃”相通。“殃"指禍患、災難。“殃邪”當指災禍和邪祟。因此,“未央”的意義就不難理解了。“未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沒有禍患。

    四、結論

    結合“未央”作為通行吉語與“長樂”、“延壽”、“萬歲”、“仙人”等吉語同時出現的特殊語境,可以看出,“未央"含有沒有災難、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如果漢代的“長樂宮”可以理解為“快樂宮”、“幸福宮”的話,那麼“未央宮”則完全可以理解為“平安宮”、“長生宮”。

    參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編著:《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2006年

    王子今:《漢簡人名“未央"瑣議》,《秦漢社會史論考》,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陳直:《摹廬叢著七種·秦漢瓦當概述》,齊魯書社1981年版

  • 17 # 夢113300796

    我認為未央一詞從字面上說最淺顯最直接的意思是,還沒有到中心點。這其中,未字是還沒有,這是沒什麼問題的。關鍵在於那個央字,整個詞的意境都是從這個央字中變化來的。

    央是中,不是簡單的線或面的中間,而是整個立體的甚至是多維層意義上的中心。而對於更大範圍如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則是它的始點又是它的終點。這個點在宇宙的中心,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大到極點時又反向迴歸到那一點,然後再歸於無。

    物極必反,盛極而衰。

    所以,這個未央在很多時候表示的是發展的很好,有了很高很大的局面,但是還沒有到極點,沒有到終點,還沒到盡頭,還有發展前途和空間,是最輝煌的時候。

    至於雪落花未央一句,則是說雪花飄落的時候本來是最寒冷的時候,但這個時候花並沒有全部凋謝,花的生命力依然存在。雪的寒冷不能摧毀花的生機。

    古人做詩用詞最注重的是意境,文字不是1+1=2的數學公式,同樣一個詞用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意境。於是便各人有各人的玩法,各處用各處的意境,不一而已。

  • 18 # 楊漱巖

    “未央”~百度解釋如下:

    1.未半。

    ①《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傳:“央,中也。”

    ②《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顏師古 注:“未央,猶未半也。言年歲未半而早落蕃華,故痛惜之。”

    ④柔石 《別》:“夜未央,人聲寥寂……於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問:‘什麼時候?’‘十一點四十五分,離半夜只差一刻。’”[1]

    2.不久,不遠。

    ①《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王冰 注:“央,久也,遠也。”

    疑問:《說文》:央,中央也。從大在冂之內。大,人也。一曰久也。段注:央取大之中居。月令曰,中央土。言夜先雞鳴時,合初昏與艾言之,是央為中也。故而,未央的含義應該是未到中間。王冰註釋似乎可以理解為“發生上述情況,時間不會太久,(未到一半),就會絕滅了。”

    ②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賦》:“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冉冉兮若青雲之始翔,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

    疑問同上。言初升的太陽還沒到天空中間。未央似乎可指時間和空間。[1]

    3.未盡;無已。

    ①《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王逸 注:“央,盡也。”

    ②《漢書·禮樂志》:“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④宋 秦觀《虞氏夫人墓誌銘》:“惟夫人,胄 東陽 。嬪德門,家有光。命雖絕,慶未央。”

    ⑤明 屠隆《彩毫記·遠謫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廣……願萬歲千秋,聖壽未央。”

    ⑥三國 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⑦南朝 齊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

    4.無邊無際。

    ①《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②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猶雲茫茫無極耳。”

    ④《白雪遺音·南詞·義俠英雄》:“義俠英雄美少年,豔陽春景未央天。出門遊玩長生樂,綠暗紅稀翡翠園。”[1]

    5.漢 代宮名。見“ 未央宮 ”。未央宮在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疑問:未央的位置也可不在中間。[1]

    6.本為 漢 宮名,借指宮殿。

    ①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三:“樓前夜月低韋曲,雲裡車聲出未央。”[1]

    ②宋 李綱《次韻季弟善權阻雪古風》:“憶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應期來自天。千官朝賀未央裡,仰視龍尾垂蜿蜒。”

  • 19 # 白羽若月

    拼音:wèi yāng

    出處與詳解

    1.未半。

    ①《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傳:“央,中也。”

    ②《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顏師古 注:“未央,猶未半也。言年歲未半而早落蕃華,故痛惜之。”

    ④柔石 《別》:“夜未央,人聲寥寂……於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問:‘什麼時候?’‘十一點四十五分,離半夜只差一刻。’”[1]

    2.不久,不遠。

    ①《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王冰 注:“央,久也,遠也。”

    疑問:《說文》:央,中央也。從大在冂之內。大,人也。一曰久也。段注:央取大之中居。月令曰,中央土。言夜先雞鳴時,合初昏與艾言之,是央為中也。故而,未央的含義應該是未到中間。王冰註釋似乎可以理解為“發生上述情況,時間不會太久,(未到一半),就會絕滅了。”

    ②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賦》:“有氣自東南隅來者,冉冉兮若青雲之始翔,藹藹兮若初日之未央。”

    疑問同上。言初升的太陽還沒到天空中間。未央似乎可指時間和空間。[1]

    3.未盡;無已。

    ①《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王逸 注:“央,盡也。”

    ②《漢書·禮樂志》:“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

    ④宋 秦觀《虞氏夫人墓誌銘》:“惟夫人,胄 東陽 。嬪德門,家有光。命雖絕,慶未央。”

    ⑤明 屠隆《彩毫記·遠謫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廣……願萬歲千秋,聖壽未央。”

    ⑥三國 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⑦南朝 齊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

    4.無邊無際。

    ①《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②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猶雲茫茫無極耳。”

    ④《白雪遺音·南詞·義俠英雄》:“義俠英雄美少年,豔陽春景未央天。出門遊玩長生樂,綠暗紅稀翡翠園。”[1]

    5.漢 代宮名。見“ 未央宮 ”。未央宮在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疑問:未央的位置也可不在中間。[1]

    6.本為 漢 宮名,借指宮殿。

    ①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三:“樓前夜月低韋曲,雲裡車聲出未央。”[1]

    ②宋 李綱《次韻季弟善權阻雪古風》:“憶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應期來自天。千官朝賀未央裡,仰視龍尾垂蜿蜒。”

  • 20 # 新加坡人在甘肅

    謝謝邀請!關於“未央”這個詞可是古風的寵詞,在很多新古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因為這是實打實的漢代文化。漢代興建了未央宮,在後世文人的詩詞歌賦中,特別是把漢朝當做偶像的唐朝,言必“漢皇”、“漢宮”、“長樂”、“未央”。其實“長樂未央”是漢代常見的吉祥語,就連漢代建築物簷頭的瓦當,都有“長樂未央”四字。

    “未央”二字從漢到唐,從問候語進化成文藝創作的固有意象,在盛唐飛歌中大放異彩。

    到今天就更不用說了,承載了民族歷史的漢唐風韻,“未央”二字既顯得古老又有韻味,自然是古風愛好者們最喜歡使用的詞彙之一。

    那麼“未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未”字倒是簡單,就是“沒有、不”的意思,和我們今天的理解是一致的,如“未來”,“未必”,這個“未”字的意思並沒有變化。

    關鍵是這個“央”字,到底作何解釋,和“沒有,不”的“未”字連在一起又做何解?

    “央”字是個會意字,但是會的什麼意呢?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是門裡面站了個人,有中間的意思,引申出來的詞彙有“中央”。

    另一種就說是一個人戴了個類似於木枷的刑具,就是這人犯了事了,或者說要“遭殃”了,所以實際上“央”是“殃”的古字。這個說起來是有些道理的,在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有:“毋道(遺)身央”;張家山漢墓竹簡《蓋廬》:“害之有央。”都是這個意思。同時由於人頂著枷,確實就是保持在正中間的位置,所以也引申出“中央”的意思。

    再則因為犯了罪,戴了刑具,所以要求人,引申出“央求”這個詞語。

    而且一般這都是重刑犯,很可能就處死了,這個字又代表了生命的終結。

    那麼“未央”是什麼意思呢?根據這幾個意思套上去就得了。

    未到中點

    如果“央”理解為“中央”——中點,那麼“未央”就是還沒達到這個分界線的意思。

    《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未央”就是沒到半夜,沒到十二點,還早著呢,那就還看會書,批點奏章吧,誰知道一不注意就聽到早朝大臣們車馬的鑾鈴聲音了。

    這是寫大王勤奮啊,一夜沒睡,通宵勤於政事。

    無病無災

    如果把“央”理解為“殃”,那麼“未央”自然就是“無殃”了。這個用在漢代的祝賀語“長樂未央”中是可以的,意思是,一直很快樂,無病無災,平安健康。

    不過我們今天好像一般不這麼理解。

    沒有盡頭

    “央”代表了盡頭,“未央”不就是沒有盡頭。所以“長樂未央”又可以解釋稱“長久的快樂永遠不會停止”,這種釋義很符合老百姓對皇家貴族夜夜笙歌的想象,所以也是最常見的理解。

    《漢書·禮樂志》:“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就是這個意思,延長壽命,永遠都不停止。

    不久以後

    而央作為中點、終止點,“未央”又可以理解為“不長久”、“沒多久”,這就體現出漢字語言的神妙之處了,這完全和前面的意思相反了嘛。所以漢字難學,就難學在這裡,有很多理解是必須連線上下文和當時說話情況與個人狀態來決定的。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王冰 注:“央,久也,遠也。”

    因為不合道,所以沒多久就滅絕了。這就不能說是“無盡地滅絕”、倒是可以理解為還沒到達鼎盛時期就滅絕了。因為“央”是中點,就好像一天的午時和子時,屬於陽氣或陰氣最旺盛的時刻,也就是“起承轉合”中達到轉之前的頂點。

    而在這個頂點之前就滅絕了——也就是方興未艾,突然垮掉的意思,所以這裡“未央”是理解成為“沒多久”。

    順便說一下,“艾”也是停止的意思,所以《小雅·庭燎》第二句就是: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意思也差不多。

    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選擇最合邏輯,影視作品中傳得最廣的“沒有止境”的意思來理解。

    而“雪落花未央”中的“花未央”是第一個“未到中點”,即沒有到達頂點的意思,即花兒還沒有開得燦爛。

    雪兒落下來了,花兒盛開還沒到最盛的時刻。

    這句話好像邏輯有問題,要不就是竇娥的六月飛雪,要不就是倒春寒,要不就是武則天下了聖旨要牡丹開放。反正一般情況下,下雪的時候,是談不上“花未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燃燒》高風中毒時接到許佳桐電話,他為什麼不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