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臨天下明月夜

    讀完天龍八部原著的人,好像都有這方面的疑惑,雁門關大戰時,蕭遠山一個人可以團滅玄慈帶的全部高手,但是到了少室山英雄大會時,蕭遠山的身手已和慕容博不相上下了。

    我們都知道雁門關大戰後,蕭遠山跳崖不死,萌生了報仇的念頭,此後三十年他一直潛伏在少林寺中,並且經常進入藏經閣偷學少林武功。他偷學少林武功,只為找到破解少林武功的方法,因為他知道帶頭大哥就是玄慈,想要對付玄慈,必須先找到少林功夫的破綻,這三十年來蕭遠山的武功勇猛精進,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思。

    但是慕容博卻不同,雁門關大戰時,慕容博都不敢正面迎敵,只能偷偷躲在石壁後面,觀看這場大戰,被嚇得腳麻手麻。逃回姑蘇燕子塢時,在家裡地窖躲了七天,才慢慢放下心中的恐懼,可見這個時候的慕容博武功遠遠不如蕭遠山,不然也不至於被嚇成這樣,既然雁門關時,武功相差那麼多,為何後來兩人武功在伯仲之間了。

    其實是蕭遠山遇到武學瓶頸了,每個江湖中人都會遇到的武學瓶頸,若無重大機緣是無法突破瓶頸的,特別是修煉外家武學的,身體的機能已經達到頂峰了,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千難萬難的,蕭遠山比慕容博先達到瓶頸,慕容博在偷學少林武功之後,武功突飛猛進,早已超越了玄慈方丈等人,可見潛伏少林的三十年裡,慕容博得到極大的好處。

    慕容博雁門關大戰之後,武功本來就比蕭遠山低很多,所以進入少林藏經閣之後,就像魚躍大海一樣,得到了一片廣袤的天地。蕭遠山和慕容博三次交手,慕容博武功一次比一次厲害,但是蕭遠山卻原地踏步很多年,當然會被慕容博敢上,在少室山英雄大會時,兩人的武功就已經不相上下了。

    在武學的道理上,若沒有重大機緣,是很難突破瓶頸的,很顯然掃地僧是突破過瓶頸的人,只有突破的瓶頸之後,武學境界才能進入另一番天地。突破瓶頸雖然與勤奮有關,但是主要還是靠天賦,武學天賦不高,縱然非常勤奮,也是毫無作用的。

    正是因為武學瓶頸的原因,才讓武功差距很大的兩個人,在三十年之後武功在伯仲之間,正是因為這樣,後來的慕容博才敢與蕭遠山一戰。

  • 2 # 郭忻486946

    唯一的解釋就是蕭遠山的功夫是外功為主,二三十氣血雄壯的時候自然是擋者披靡,天下無雙。老了而慕容博是內功為主,年輕時候內力有限,到藏經閣的時候年紀增長,內力也強了,所以能和蕭遠山五五開了。就像先天功和辟邪劍法,一個是速成型,林平之切了自己以後沒幾個月就猛的不行不行,一個是穩健發育,王重陽練了一輩子也才算是小成。

  • 3 # 萍風竹雨123

    蕭遠山是蕭峰的父親,曾經師從漢人學武,武功極高,與蕭峰、慕容博、鳩摩智一起被金庸小說讀者譽為“天龍四絕”。可見蕭遠山的武功是獨樹一幟的。

    三十年前,慕容博為復國,向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謊稱有遼國武士南下少林盜取經書,玄慈帶人赴雁門關阻擊,而蕭遠山當時攜妻子兒子及族人,正巧路過,玄慈不問根由,便率人上去阻截,展開大戰,雁門關一役,玄慈所帶去的高手大部分戰死,但是蕭遠山發現妻子死去,心灰意冷,便揹著妻子抱著兒子跳下懸崖,在中途又不捨兒子早夭,於是又扔出了尚在襁褓中的蕭峰,而當時的慕容博,看著當時的慘烈場面,幾乎被嚇破了膽,連路都走不了。但是三十年後,蕭遠山在少林寺與慕容博對陣,為什麼兩人水平相差不多呢?

    蕭遠山應該屬於那種遇強則強的人,這與他的兒子蕭峰應該屬同一型別。蕭峰在聚賢莊與眾人對抗,天神一般,讓許多人都膽戰心驚。蕭遠山的情況應該也是如此。雁門關一役,蕭遠山遭無妄之災,當他看到妻兒族人被殺,心中為仇恨填充,激發了他心中的潛力,以性命相搏,自然舉手不留情。而中原武士,因為人數眾多,各生依賴之心,鬥志自然比不上不戰便死,以命相搏的蕭遠山,這與《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無人能及,但在取徑路上卻往往被各種妖怪打敗一樣,另外中原武士發現自己狙擊錯了人,心中發虛,也有愧疚,理不直,氣便不壯,鬥志跟不上,失敗也是必然的了。若不是後來蕭遠山發覺妻子死去,心灰意冷,怕是玄慈所帶去的人會全軍覆沒。

    但三十年後,蕭遠山與慕容博少林對比,武力似乎都差不多,那是因為二人都是為偷取少林寺的武林祕笈,在蕭遠山的心中便覺得是一路的,有同命相連之感,而蕭遠山與蕭峰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心底都比較善良,不會對人惡劣。此其一,其二,蕭遠山在與中原武士鬥打的時候,差不多已耗盡了真元,後來抱著妻子跳下懸崖,可能也會受到重傷,甚至會是內傷。所以蕭遠山與慕容博每每打成平手。

    不過如果蕭遠山真的全力以赴,慕容博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慕容博無論怎樣的努力,也只是一個二流高手,與蕭遠山的距離不是一點兒半點兒的。

  • 4 # 萬物皆明

    估計很多人多蕭遠山的戰力有誤解!

    30年前蕭遠山嚴格意義上來說並沒有敗盡“所有”高手,當時的情況一個為了保命拼盡所有,一邊人多隻想取勝並不想拼命,二來並非所有的人都參戰了!有些真高手只在遠處觀望!

    而戰鬥也並非從頭到尾,而是結束於蕭遠山的妻子所死!不然最後的結局很難說!

    當時蕭遠山的戰力高不高?這個沒有疑問!那為何30年後卻只能與慕容博戰個平手?原因有三個!

    第二個證據:喬峰在聚賢山莊為了給阿朱治病,收到當時江湖上一流高手的圍困,這個30年前雁門關外埋伏蕭遠山的情況太像了!

    後來喬峰雖然神勇,也無人能夠阻止他,可是他終歸過不了心裡面的坎,想要自殺謝罪!當時戰鬥並沒有結束,還有很多敵人,最後蕭遠山現身,只是捲了喬峰就跑,並沒有出手!

    第二個原因,慕容博並非普通的一流高手,戰力和蕭遠山只在伯仲之間!

    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情況與喬峰和慕容復的情況非常相似!

    天龍前期,慕容復確實遠不如喬峰,但是到了後期,尤其是少林寺大戰,喬峰和慕容復一時間難分高下,當然不是說慕容復當時和喬峰一樣厲害了!只是慕容復也不是輕易就能打倒的!

    第三個原因,當時情況不同!

    少林寺大戰,雙方都是血海深仇,必然要有一方倒下,這個時候慕容博就算比蕭遠山差一些因為要拼命自然不會藏著掖著,這種情況下蕭遠山更難取勝!

    這就和當初雁門關外蕭遠山被伏擊不得不拼命一樣,想要打敗他很難!

  • 5 # 靈沖霄

    雁門關一戰是天龍四絕中的蕭遠山戰績最絢麗的一戰,那一戰中他一己之力團滅了包括少林方丈和丐幫幫主在內的中原武林的中堅力量,並嚇得慕容博心驚膽戰心神不寧。蕭遠山武功之高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三十年後,他的仇人們如慕容博、玄慈方丈等人的武功卻已迎頭趕上,並不比他弱多少。

    武者瓶頸

    第一次華山論劍後,西毒歐陽鋒被王重陽破了蛤蟆功,南帝一燈大師為救被西毒打傷的徒弟耗費功力為其療傷而功力全失。按理說他們的武功進境應該會遜色於功力未損的東邪北丐二人。但桃花島上東邪西毒北丐三人的音律比拼,武功相較,西毒的表現均不遜色於東邪北丐二人。以武功已經初成的郭靖的眼光來看,一燈大師的表現也舒不弱於另外三絕。

    西毒、南帝二人在功力受損的情況下,還能迎頭趕上東邪北丐二人,固然跟他們兩人用功勤勉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四絕的武功境界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樣道理,一燈大師為黃蓉療傷耗盡功力,洪七公被歐陽鋒偷襲武功盡廢后,還能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前夕迅速恢復,除九陰真經的神奇外,還是在於他們的武功境界沒有實質性突破。

    蕭遠山自身的武功根基和功法不詳,但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佛門絕技。而他為了報仇和出氣,刻意去兼練了少林絕技和相關的破法。蕭遠山此舉看似自身實力更加強大,卻也為自己埋下了隱患。武功不是越強越好,也不見得會的多威力就強,比如楊過涉獵的武功之多當為金庸主角之最,但真正威力最強的還是他自創的黯然銷魂掌。

    如果單是武功駁雜還好,但蕭遠山兼練少林絕技也由於練功不得法而走火入魔,身體受了頗重的內傷。

    武功到了極高層次後,高手之間比拼的也就不是武功本身了,而是心性、境界等大的方向了。正如第三次華山論劍,單以武功論,老頑童周伯通未必比其餘四絕高出多少,東邪黃藥師對其心服口服也是欽佩其境界高出他們一籌去。郭靖的武功在新老五絕未必是第一,但張三丰緬懷前輩高手時,除恩師覺遠外所想到的第一人卻是郭靖。

    三十年前的蕭遠山,身居高位,武功高強,卻能心懷天下蒼生,屢屢勸阻遼主、蕭後對大宋用兵。其心胸之廣闊,心念之仁慈,格局之巨集大遠非只盯著自家一畝三分地的中原武林群豪所能比擬。蕭峰於天龍中的一干光明磊落又大仁大勇的表現和心懷天下蒼生的大慈悲也是遺傳自他。

    但歷經慘變後,蕭遠山已非當年那個心懷天下的磊落武者了,而只是一個被複仇矇蔽心靈的可憐人罷了。如此心境焉能在原有的境界上做出重大突破?

  • 6 # 倚齋聽風雨

    蕭遠山自幼隨漢人少林師父習武,武功極高,血戰雁門關的時候,把眾中原高手打得血肉橫飛,委實駭怖萬分。

    當時二十一名高手中,就數“伏虎羅漢”玄慈武功最高,其次就是丐幫幫主汪劍通,至於其他人,武功只能算平平,連二流都為達到。而作為帶頭大哥的玄慈,武功也只能說在中原武林中出類拔萃,尚未達一流高手之境界;汪劍通雖然會降龍十八掌,但內力並不強,沒能練成丐幫絕學擒龍功。

    所以,三十年前,蕭遠山在雁門山一役幹敗二十一名中原高手,是因為他們的武功並不高。三十年後,當年僥倖存活下來的四人中,只有玄慈的武功在不斷進步,後來練成了少林百年才有人練成的“大金剛掌”。此掌法能隔空打出凌厲之極的掌力,威猛之力不亞於喬峰的“降龍十八掌”。

    慕容博得慕容氏“斗轉星移”真傳,武功在三十年前就不弱,加上悟性甚高,後來在少林寺藏金閣中偷學武功,進展不可謂不快。這三十年間,蕭遠山在進步,慕容博也在進步,最後兩人都到了較為接近的水平,因而蕭遠山打平慕容博很合理。

  • 7 # 機器貓AAa

    最根本的原因是讀者慣性思維產生的錯誤認識!

    以電視劇為例,一開場喬峰就火力全開,慕容復也威力四射,讓人感覺天龍八部一般只有喬峰慕容復這樣的才能算是高手,但是別忘了,這個時候掃地神僧還默默無聞,蕭遠山,慕容博都是死人,無崖子已經被廢掉,段譽還手無縛雞之力,虛竹還在當和尚,莊聚賢還是個好孩子,星宿老怪還在西域,鳩摩智還在偷武功祕籍!整個中原武林,能夠拿的出手的恐怕也沒幾個,所以南慕容北喬峰才那麼牛逼,基本就認為青年才俊當中甚至整個武林當中這倆已經是超級高手了!而讀者和觀眾一開始就接觸這樣的,給人的印象就是別人根本不算高手!實際上,就像世界格局一樣,有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顯得別國都是垃圾似的,但別國實際上也是有大國,強國,從縱向的角度看仍然是高手如雲!不能說因為美國的存在,別的國家就從強盛變成菜雞了,只是對比一下顯得不行!

    但是,到了少林寺武林大會的時候,這格局有了質的改變,因為歷史在這段時間開了個玩笑,不說外來高手比如鳩摩智,丁春秋,也可以包含無崖子,天山童姥等突然大量湧入,也不說掃地僧,蕭遠山,慕容博突然出現,就段譽,虛竹,莊聚賢之類的就是BUG,這哪兒是勤學苦練的結果,純粹天上掉餡餅,一下子高手不是兩個,變成了一大堆。曾經的高手徹底的沒有可比性了。也就是說蕭遠山仍然能夠幹掉曾經的高手,但是現在不是曾經的高手,而是一堆超級高手突然出現,蕭遠山即便經過苦練,武功精進,結果也是沒有那麼突出了!

  • 8 # 羽菱君

    三十年前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的水準值得商榷,雁門關一役與蕭遠山交手的中原武人,他們的武功其實並不高。

    三十年前的雁門關一役,蕭遠山所對陣的中原武林二十一名狙擊手,其中包括丐幫幫主汪劍通、萬勝刀王維義、黃山地絕劍鶴雲道長等人,按照後來智光和尚的話說,都是當時武林中的第一流高手。這些人作為當時武林中的知名人物,卻奉當時的玄慈為帶頭大哥。當時玄慈還不是少林的方丈,他能成為帶頭大哥,按照智光所說,一是玄慈武功卓絕,二是在武林中地位尊崇,畢竟是少林的繼任方丈,因此大夥才推他帶頭,奉他號令行事。

    玄慈當時的武功真的高嗎,可能跟參與狙擊戰的中原群雄相比,他確實是武功卓絕,但卻遠不是他武功的大成時期,更不是他的巔峰期。玄慈的武功大成,還要到雁門關一戰的十年後,也就是四十歲時,練成百多年來未曾有人練成的“大金剛掌”。由此可見,當年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的水平其實並不高,與後來像喬峰那樣第一流水平的代表,相差有點大。這可能與大宋重文抑武的政策有關,整個武林趨於一種較為沉寂的狀態。

    智光道:“令尊叫做蕭遠山,事隔三十年,現今宋遼兩國知道的人已不多了。三十年前,他是遼國皇后屬珊大帳的親軍總教頭,武功在遼國算得第一,就是在大宋,只怕也無人及得上。”《天龍八部•第二十一章》

    所以說當年中原群雄與蕭遠山的實力差距是不小的,再加上蕭遠山眼看妻兒、族人被殺,早被仇恨所吞噬,血眼之中只見殺戮,這種入魔狀態,又豈是一般的鬥志與戰意呢?不要說在戰陣中與之對抗的群雄,即使是躲在遠處偷看的慕容博,也幾乎是被嚇破了膽,連走路都走不了。可見從戰意上,入魔狀態的蕭遠山,又比中原群雄蓋過了一層。

    武功實力本來就有差距,再加上雙方鬥志的不對等,勝敗立判。若不是蕭遠山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漢人師傅,參與此戰的二十一名中原武人,全都會被蕭遠山所殲滅。而蕭遠山能力殲這些高手,並不能說明他的武功實力有多恐怖,或者說不可戰勝。

    蕭遠山三十年的武功進境其實比不上同樣苦練的慕容博大,而且像他那樣級別的高手,也不可能再有大的進境。

    說蕭遠山的武功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我們通過幾件事就能看出。比如他殺少林玄苦和山東單正,幾乎都是一招斃命,速度極快。要知道玄苦的內功修為,在少林比玄慈等人還高,竟被蕭遠山一掌震得五臟劇裂,也是依賴於他的深厚內力,才撐到見了玄慈和喬峰等人。而蕭遠山殺單正,他跟喬峰都是從衛輝趕到單家莊,但先後時間極短,卻在喬峰未到之前,就已經將單正了結,併火燒了單家。還有他在聚賢莊出手救喬峰,以長索為兵刃,夾著喬峰輕易跳出重圍,喬峰也都自感不如。

    只聽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蕭居士尤為貪多務得。蕭居士所修習的,只是如何剋制少林派現有武功,慕容居士卻將本寺七十二絕技逐步囊括以去,盡數錄了副本。想來這些年之中,居士盡心竭力,意圖融會貫通這七十二絕技,說不定已傳授於令郎了。”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三章》

    蕭遠山在查到雁門關一役的帶頭人是少林高手之後,便一直準備著與少林的一場決戰。他雖然知道帶頭大哥武功不如他,但少林一派藏龍臥虎,並不僅僅是一個帶頭大哥,他想單挑整個少林,無疑是困難重重的。因此他將自己的心思,都放在瞭如何剋制少林派現有的武功之上。然而少林武學博大精深,但憑蕭遠山有過人的天賦,又豈能輕易的找出剋制達摩所傳下的武功之策呢?這一深研就花了蕭遠山三十年的時間,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束縛了自己原來武功的進步空間,耽誤了自己的武功進境。而且欲先剋制,先練其功,蕭遠山還因修習少林絕技,身陷“武學障”積成了一身嚴重的內傷。

    相比於蕭遠山將注意力放在剋制少林武功之上,慕容博則是簡單的去苦練少林的絕技,而且他貪多務得,將少林絕技盡錄副本回燕子塢。因此他之所練,其實要比蕭遠山更博,更純,況且慕容博本來的武功就不低。同是專心苦練,一個是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到攻克剋制少林武功的難題上,耽誤了自己的武學進境;一個是明白自己尚有更大的進步空間,不斷地去精進,縮短與頂級高手的差距。這樣一停一增,慕容博就憑藉這三十年的進境,成功追上了蕭遠山的水準。這點小說中,也是說得清楚。

    實際上,對於頂級高手而言,到了一定的武學境界,想要再有一個大的飛躍是很難的,不是單有時間苦練就能夠實現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力方面可能會愈加深厚和精純,外功方面就招式只有更精而已。但所謂大的進境,看的是武理上的修為。一般體現在過招能看出與自己水平相當的高手招式上的破綻,然後找出破解之策,亦或是自創出一門別人難以破解的武功。這些又豈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張三丰也要到一百歲,創出“太極功”,才逐漸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此來看蕭遠山,在他本來就已是頂級水平的境界上,即使再經三十年的苦練,除了內外功方面更精,也不可能輕易再有大的進境。

  • 9 # 一言君子

    一、蕭遠山當年正直年輕力壯,且為保護妻子,為以性命博之。另一方面圍攻之人並不都是頂級高手,且很多人發現蕭遠山一家並非入侵,實為一家妻子嬰幼時必然不忍下手,所以蕭遠山可敵眾人。

    二、老去時,蕭遠山已偷偷研修少林絕學多年,功力必然精進,且勝過當年自己,但慕容博當年同為一線高手,同樣研修少林絕學,所以二人功力並不會差很多。頂級高手之間較量,功夫必然互有所長,勝負在毫釐間,更多是耐力和心力的較量!

  • 10 # 三聞三問

    其實蕭遠山的武功一直都是很厲害的,而三十年前打敗的那些高手,相對於慕容復來說,差距很大,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三十年前雁門關外的那場埋伏,中原高手中以帶頭大哥武功最高,帶頭大哥即為現如今少林方丈玄慈,其武功算是一流中的佼佼者,但是和一眾頂尖高手相比還是差點距離,其他像譚公譚婆、趙錢孫、智光大師等連一流都算不上,如此一來,自然都被蕭遠山這個頂尖高手打得落花流水。而當時慕容博並沒有出手,事後嚇得躲進地窖中也是害怕中原武林群雄找他算帳,畢竟他還肩負著復興家國的使命,不能輕易得罪人。

    當時慕容博的武功應該比帶頭大哥要高,至於蕭遠山應該還差一點。

    再說一下後來兩個人在少林中相遇,書中總共有過三次較量,都是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兩個人的武功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剛開始可能慕容博還差點,但是後來應該不相上下,只是慕容博還是太謙虛,不想給自己樹立敵人。

    原書中一段:次年慕容博再上登封,每晚續抄祕本。兩個月之後,又與那大漢在藏經閣外相遇,那大漢約他再去試掌,言下並無惡意。兩人二度交手,拆到百餘招後,慕容博向後一躍,躬身道:“多承指點,在下不是閣下對手!”那大漢道:“燕兄不必太謙。你不肯自滿,是好漢子,在下佩服之至。咱們明年再會!”

    其他兩次也都是慕容博先停手,不是打不過,只是慕容博太高謙虛,而蕭遠山也是對慕容博傾佩萬分。

    由此可見慕容博的武功和蕭遠山處於伯仲之間,不相上下,但是和那些當年參加雁門關的人相比,仍然高出很多。

  • 11 # 布聞天下

    蕭遠山是原丐幫幫主喬峰(後更名為蕭峰)的生父,當年在雁門關因妻子被殺悲憤之極屠盡中原英雄,蕭遠山也因為雁門關一役名聲大噪,使得譚公譚婆這些江湖人物提起當年的雁門關就面色大變,諱莫如深。

    三十年後蕭遠山重現少林寺卻不復當年之勇,於是很多讀者置疑:為何同一個人,前後都判若兩人?

    美猴王為什麼不行了?

    而去西天取經就不一樣了,妖怪們都是自主創業,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自然竭盡全力。

    打工的努力就行了,創業的不止要努力,還要拼命。

    這其中就是心態產生了變化。

    現在再來看蕭遠山,蕭遠山因為愛妻無故被殺,憤怒值爆表,只想為愛妻報仇,所以戰鬥力倍增,而反觀中原群雄,因為殺錯了人而心懷愧疚,在氣勢上就處於了下風。

    更讓中原群雄沒有想到的是,蕭遠山還是一個武林高手,在思想上沒有重視起來,結果倉促被殺。

    如果中原群雄早有準備互相配合,恐怕死的就是蕭遠山了。

    這樣的例子在《三國演義》裡也有,顏良以為關羽是來投奔已方的所以想問問,關羽仗著馬快一刀斬了顏良。

    其實顏良武力值比關羽差不了多少,輸就輸在思想麻痺沒有準備上。

    三十年後蕭遠山重現少林寺,這時候的各路群雄各有所圖目地明確,可以說是躊躇滿志,少林寺大門前齊聚了當時整個武林中最頂尖的高手,在這樣的武林盛會上,蕭遠山要想再大放異彩就不太可能了。

    還是心態的問題。

  • 12 # 甜橙加油站

    劇中幾場大戰看的觀眾熱血沸騰

    等等大戰還有很多,其中以蕭遠山雁門關外大戰中原各大高手拉開序幕。慕容博假傳訊息欲挑起宋遼兩國戰亂乘機光復大燕國,帶頭大哥玄慈帶領二十一名中原武林高手前往雁門關外亂石谷伏擊前往中原竊取武林祕籍的契丹武士,進關省親的蕭遠山遭到各路中原高手伏擊,此戰殺的昏天黑地、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最終中原武林21名高只剩下4名活了下來,這還是蕭遠山手下留情,否則中原武林將全軍覆沒。

    此戰為什麼蕭遠山會完勝呢?首先當時蕭遠山已經是絕頂高手之列了。小說原文中有“此人竟以足尖踢人穴位,認穴之準,腳法之奇,直是匪夷所思”,“契丹文深入石中,單是這指力便是獨步天下,無人能及”可見當時蕭遠山武功遠在中原武林高手之上的。當時蕭遠山妻兒被殺,殺紅了眼毫無顧忌,進入暴走狀態,實力也會有所增加。

    還有就是中原武林21人中除玄慈方丈,丐幫幫主汪劍通屬一流高手外其餘人員實力差距層次不齊,更多人蔘加雁門關一戰只是一腔熱血。 21人中除玄慈、汪劍通外,小說中提到的還有智光大師、趙錢孫、山西鐵塔方大雄、江西杜氏三雄等人。

  • 13 # 義哥日常

    蕭遠山一心想著報仇,在知道帶頭大哥是方丈時,知道自己可以打贏他,就怕少林高手如雲就在學少林武功,而慕容博這三十年也是勤加苦練加上自己祖傳神功雙方打平也不難,

  • 14 # 快來萬興

    當面臨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時候,往往會激發出自己無限的潛能,當你想去拯救挽回一切的時候,當你目睹失去最心愛之人的時候,你也會拼命的。

    時間會改變一切,再者慕容博也在提升功力,當初的大家都是菜雞,現在大家都是高手。

  • 15 # 阿剛影視

    三十年前的雁門關一役,蕭遠山所對陣的中原武林二十一名狙擊手,其中包括丐幫幫主汪劍通、萬勝刀王維義、黃山地絕劍鶴雲道長等人,按照後來智光和尚的話說,都是當時武林中的第一流高手。

    根本原因還是四絕的武功境界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樣道理,一燈大師為黃蓉療傷耗盡功力,洪七公被歐陽鋒偷襲武功盡廢后,還能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前夕迅速恢復,除九陰真經的神奇外,還是在於他們的武功境界沒有實質性突破。

    慕容博得慕容氏“斗轉星移”真傳,武功在三十年前就不弱,加上悟性甚高,後來在少林寺藏金閣中偷學武功,進展不可謂不快。這三十年間,蕭遠山在進步,慕容博也在進步,最後兩人都到了較為接近的水平,因而蕭遠山打平慕容博很合理。

  • 16 # 改變自己00000000

    慕容博本來武功就高,即使雁門山一戰之前,慕容博的武功也不在蕭遠山之下。黃眉僧被少年慕容博一記叄和指在胸口戳了個窟窿。慕容博不去獨戰蕭遠山,是因為他在佈一個很大的局,他要利用中原武林和蕭遠山爭鬥,從而引發兩國戰爭,這樣慕容博就能在亂世中得利。為什麼選中蕭遠山,是因為蕭遠山是契丹的貴族,有名望有武功,這樣能激起契丹人的憤怒。選中契丹的普通家族,知名度太低,沒人關注。慕容博家族的武功,可以說不亞於天山派的武功,蒐羅的藏書更是數不勝數,僅差六脈神劍、易筋經等幾部鎮山之寶。

  • 17 # 秦慢

    慕容博一直都是高手,三十年前的慕容博武功應該在慕容復之上,與蕭遠山相當。只是在劫殺蕭遠山時慕容博沒必要蕭遠山兩虎相爭,兩敗俱傷。反而留下蕭遠山的仇恨更有利。

    雁門關時中原武林的一流高手說法也沒錯,其實就像《射鵰》裡丘處機,江南七怪也可以算一流高手,但是和四絕相比就差距很大了,蕭遠山和慕容博是四絕級的,所以蕭遠山可以秒殺一眾一流高手。

    後來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武功一直保持在平手的水平。

    而從慕容博在慕容復面前想與蕭峰比劃可以看出慕容博武功不在蕭峰之下,同樣蕭峰與蕭遠山比劃時兩人的對話也可以看出當時蕭遠山的武功也在蕭峰之上。

  • 18 # 捷克斯洛FK

    有問題就是有問題,強行圓謊沒意思。要麼就是蕭遠山的武學悟性遠低於慕容博,要麼就是這些年慕容博練功比蕭遠山勤奮得多。同樣都是有武學障的。解釋不了。

    當年那些人應該也就是二流水準。就像蕭峰聚賢莊大殺四方那些人那樣,應該還不如。

  • 19 # 老王23407789

    《天龍八部》裡面,逍遙一派的武學一代不如一代的非常厲害。開山祖師逍遙子基本上就是仙級人物,而他的座下弟子,無涯、童姥、無名、李氏姐妹,大體上只有逍遙子一半的功力,只能算半仙。再到下一代,無論是無涯子的兩個徒弟蘇星河和丁春秋,還是自己的孫子慕容博,都只能算是一流高手,不再鶴立雞群,當然,其中童姥帶出來的虛竹是個例外。再往下,蘇星河教出來的那八個徒弟,淪落到只能玩點吹拉彈唱,往演藝圈發展了,丁春秋門下弟子也基本全是廢人,再看嫡系慕容家,到慕容復也已經是一塌糊塗。慕容博年少失父,少了長輩的指點,是慕容家武學出現斷崖式滑坡的重要原因,而繼承者的武學天賦一代不如一代,也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語“錢有三不借,理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