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如璧

    自卑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就像是我們的偉大的主席毛澤東,都曾經說過他很自卑。如果偉人都自卑的話,那麼我們就更是如此了。因為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自卑,所以不要認為你有所不同,就不敢跟別人傾訴。事實上你傾訴這個真實的想法,會找到非常多的共鳴。

    如果是自卑的要命的話,那是過分的了。我們需要想一些方法來提高我們的自信心。比如說你拿出筆來,再拿兩張紙。在紙上寫出你的優點。在這種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找不出自己的優點,沒辦法寫下來。那我們可以仔細的捋一捋。

    比如說你挑食嗎?你愛吃蔬菜嗎?你能吃苦瓜嗎?你熬不熬夜?你每天用手機,一個小時還是三個小時?你能每天早起嗎?你賴不賴床?你回家換下的鞋子有沒有擺整齊?你會做幾道菜?好吃嗎?你為人和善嗎?真誠嗎?等等。如果你的回答你認為是你的優點,那麼就把它寫下來。看一下能不能寫出100條來。

    如果在寫優點的過程中。我們不小心想到我們認為是缺點的。那麼我們把它寫在第2張紙上。等你寫完了優點。把它貼在鏡子上。每天在刷牙的時候讀一遍。對鏡中的自己說你很優秀,很多優點。把第2張寫了缺點的紙撕碎丟進垃圾筐裡。如果你認為做一次不夠可以每個星期都做一次,直到你認為你的自信心提高了為止。

  • 2 # 舒你心懷

    自卑的要命,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不願意傾聽,總是自己悶著,心情會很沮喪怎麼辦?

    當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是什麼樣的人,認為自己是有用之才就是有用之才,認為自己是無用之才就是無用之才。一切都是取決於你自己,別人阻礙不了你。

    一、正確的認識自己

    正確的認識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善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正視缺點,有缺點及時的去改善,而不是無限的擴大缺點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漩渦之中。

    二、改變思維

    你的思想太過於消極,總沒有想到自己優秀的一面,固定一個念頭就是否定自我,你要在消極的思想中解脫出來,改變自己的思想。沒有人一生出來就樣樣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是在過程中歷練出來的,不要輕視自己。

    三、多與人交流和溝通

    人是群居動物,當然離不開社交的需求。嘗試主動的與正能量的人交流,剛開始你如果不怎麼說話可以少說,學會耐心的傾聽別人說話,與人交流可以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從而激發自己對生活工作好或學習態度的積極,還能增進彼此的友誼,收穫快樂。

    四、引起自卑的原因

    當你發現你自卑了,你不妨冷靜思考自卑的原因是什麼?是一無是處,那你就要學習,研究怎麼才能讓自己學到本領,應用於工作之中。自卑就是因為你不去努力導致的,如果你花時間花精力用在有價值的事,壓根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想著自己一無是處。

    五、樹立自信,消除自卑

    積極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沒有什麼可難倒我,我幹嘛要去自卑?自卑就是自討苦吃。用森田療法,順其自然,凡事只要努力過認真過,就沒有什麼事感到的灰心沮喪。這樣,積極心理暗示有助於提高自信,讓自己活力四射,有信心面對各種千難萬險。

    六、學會宣洩

    發現情緒低落時,要及時把情緒發洩出來,情緒是主觀對客觀的一種感受與體驗。選擇大聲的哭出來,這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哭一陣子非常的有療效,從那鬱結的情緒走出來。或者是用筆寫下來,從筆端中發洩出來,釋放心理的負荷,就不讓自己沉浸在消極的事情。

    七、抓住機會不等待

    不一味的說自己一無是處,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是你沒有努力並付諸行動。成功的人懂得抓住機會,不會等待,而是快馬加鞭;失敗的人不懂得抓機會,以為天上掉餡餅,最後活得很頹廢,這是懶惰造成的結果。

    八、閱讀書刊

    煩燥的時候可能你會看不下書籍,先讓自己呼吸一下,然後挑選正能量的書籍去看,改變思想的認知,讓自己變得更明智。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好書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九、保持Sunny的心態

    心態決定你的命運,你的心態消極就會給你帶來負能量的事情,懷抱著自信心和努力面對工作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從此不要將一無是處這詞掛在嘴邊,而是要滿懷信心和期待面對人世間。

  • 3 # 老友手札

    人是活在自己的認知之內,並且身體某些功能、反應都是由認知決定的。舉個例子來說,現在我看到某個笑話,我覺得它挺好笑的,即,認知告訴我,它好笑,那麼我就產生了快樂、放鬆、愉悅。

    而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情,無論事情本身如何,只要我們認為這件事情對自己是不好的,我們就會開始排斥、抗拒。

    但有時候,我們並不能相對客觀的認知生活中的種種。

    因為任何人都是有優點、有缺點、有價值的。

    所以朋友你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只是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而朋友你需要去從這種不客觀的認知中走出來,去嘗試看到自己的價值。

    我是一無是處的,我自然心情不好、我是一無是處的,我傾訴也沒用,所以我不傾訴、我是一無是處的,我幹嘛要去影響別人,所以自己悶著。

    那麼,朋友你需要做些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誕生了。

  • 4 # 情感驛站鈑金專家

    有自卑感的人都是家裡窮,自己看不起自己,做事沒有信心,沒有勁,更沒有激情。不願意傾訴是因為沒有真正的知心朋友,感覺自己孤立無援,非常的可憐。要克服自卑心裡改變這種狀態,必須臉皮厚,必須戰勝自我,才能樹立自信,才能拿的起放的下。

  • 5 # 妲己姓蘇

    1、建議你多走出來,親近下大自然,很多人喜歡海,就是因為看到大海之後,你會覺得,哎,自己那點事算什麼

    2、建議多跟不同的朋友聊聊天,閒聊都可以,科學證明,女生的八卦可以有效緩解焦慮,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放鬆下

    3、可能就是發展問題,經常看到自己的同學當官了,當總經理了,有時就覺得自己一無所長,有時越焦急越不想做事,形成惡性迴圈。

    緩解這個問題就是少想多做,多做小事情,有大事情也要學會把大事情化成小事情一點點來解決,

    為什麼這麼說呢?小事情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做好一件,就對自己說,你真棒,繼續努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不是拿來比較的,人是是要你活出自己的精彩。

    朋友們,祝福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愛好並能一直努力下去。

  • 6 # 吉祥聽語

    首先每個人在這世間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不完美,有缺點一定也會有她的優點。

    我想你也一樣,雖然自己認為一無是處,但你也一定有你獨特的優點存在。不要一味的否定自己,要多去發現自己內在的美。也不要一遇事就給自己設立障礙。能否定你的只有你自己。面對未來要自信、樂觀、豁達。

    要多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多個角度看問題。多去結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多看一些好的書籍。

    你就會慢慢發現。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風雨不斷。每個人都是在砥礪前行,只要有一顆不被困難打倒的心,那你永遠都是勝利者。也許暫時會有些失意,但那都是生命中的沿途風光。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心,它就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 7 # 快樂凡凡

    少想多做,從自己感興趣的,簡單的事開始做,堅持做下去,一步一步進步,積累到一定階段,你會驚喜發現自己做了很多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自信心就一點點建立起來了。

    總之,克服自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力。有了持續的行動力一切都有可能。

  • 8 # 孩子讓我變得更堅強

    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說一下,我是一個農村寶媽,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卑的時候,但我們為了父母不能老是停留在自卑當中,我們要振作起來。如果你老是自卑,老是感覺一無是處。別人都會更看不起,首先你要自己振作起來。看看年邁的父母,為了不給孩子們增加負擔。他們超複合的掙錢呀!我們農村的老人會一年四季挖中藥,去賣錢。看看他們再想想自己,你不由自主的就會有動力。只要自己自信起來了,做什麼都會有動力。如果實在心情很糟的話,去農村遊玩一圈兒,看看農村的風景。再去醫院轉一圈,看一下那些危機病而奔波而憔悴。而痛苦的人,他們想要的是一個健康的身體。誰能可憐他們跟他們一個健康的身體呢?而我們健健康康的活著。還有什麼好自卑的呢?應該慶幸給了一個健康的身體。每天都應該活的有滋有味兒,有動力更精彩。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您參考。

  • 9 # Coco帶你學英語

    我們什麼時候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就是我們不愛自己的時候。

    不願意傾訴,總是自己悶著,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根本不想跟別人聊,因為覺得沒必要,別人也不懂我。說完如果別人硬讓你積極樂觀起來,你又做不到,又不想辜負別人的安慰,乾脆算了,說也說不通。

    另一種是怕麻煩,影響別人。覺得自己憋著可以承受,如果跟別人吐槽抱怨,變成了傳播負能量,又解決不了問題,還給別人添堵,可能會更難受。

    那麼,你瞭解你自己嗎?

    心理學的問題有很多大神都給出了非常好的解釋,希望這些理論的東西能夠幫到你。

    但是如果你覺得,這些“挖掘自己自卑根源追溯自己做錯的種種失誤"很扎心,或者覺得“改變自己”“樂觀勵志”聽起來離你好像有些遙遠,做起來實在費勁的話,我有一個實操的小建議。

    首先,這不是你的錯。

    有太多太多的人,都有和你一樣的無力感了。有的人生活是起起伏伏,有的人生活是起伏伏伏伏伏伏,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生活帶給我們不同時期的感受,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候可能暫時扛不住,但是,這不代表你永遠,一直都將是這樣的。當你找到了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就能突破這種感覺了。

    改變狀態,從斷舍離開始

    如果你想改變,但真的沒法“硬”正能量,請嘗試斷舍離開始。我知道你一定聽說過斷舍離,也知道它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但是我想提醒的是:斷舍離,並不僅僅是扔東西。你的家可能有很多堆積的東西,佔據了你的肉體生活空間。而你的心靈裡也有垃圾,現在既然無力去清掃那些東西,就嘗試從真實的物件開始,減少你周圍影響你的那些東西,留出空間,讓新的東西注入。

    你可以不改變,但是心情沮喪也會跟著你。

    你也可以改變,也許突破自己的舒適圈,還是會有一些情緒,但是你跳出來你的思維困境了,也許能看到新的動力、意義和價值。

    我不想說那些對於現在的你來說有些遙遠的詞,“成功,積極,信心,正能量,超越……” 這些不能一蹴而就。

    而你能做的,就是先一點一點愛上也許不太完美的自己,然後一點一點改變。這很重要。

    希望你早日愛上自己。

  • 10 # 芒果啊芒果

    自卑,只有經歷過或者是正在經歷的人才知道這種感覺有多痛苦,全盤的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簡直糟糕極了。

    上小學的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寬裕,整個家族的人非常人非常勢力,當時以姥姥、姥爺為首的人總是欺負我們家,所以當時媽媽的心情也非常不好,脾氣也很暴躁。長期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份氛圍中,媽媽有時總會說別人家怎樣怎樣,總是對比親戚家的孩子。時間久了, 我真的覺得自己簡直太差了, 沒有一點點優秀的地方。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對於別的小夥伴總是仰視的感覺。

    當然這種感覺一直存在到我成年,有時這種感覺會突然出現,讓我失望極了。工作後,我身邊有了更多優秀的人,不論我怎麼努力, 還是有很多比我優秀的人。在每天的自省中,我突然覺得應該擁抱自己,因為這一生,不論有我的家人有多麼愛我,但是在所有的事情發生時, 陪伴我的只有我自己。

    所以人為什麼會自卑

    第一、外在或內在全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人一生永遠無法逃避的就是自己,每天的內心較量、思考、反省,塑造了自己的人物性格。所以如果你很樂觀,那麼這一天你看待事物的角度會很不一樣,處理事情也會很順暢。但是如果你自卑,覺得自己很差,那麼你當天接待事物上會很不順暢。

    所以如果你當正因為貧窮、相貌、無法擁有的事物等而煩惱,請立即停止這種可怕的感覺。你要知道你在出生時已經戰勝了千軍萬馬成為勝者,所以多想想你所擁有的東西,並告訴自己真的很好,全盤接受這個目前不怎麼完美的自己。接受後你要更加努力變成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第二、自己或者親期望值很高、身邊有很優秀的人

    我們從小就有一個永遠打不敗的物件,就是父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就是我們童年成長過程中最堅強的“小強”。當我們還沒有完全的分辨能力時,我們只能聽從父母的對比。所以我們對於父母親人的過分期望,簡直不允許自己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因為你不論怎麼努力,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比你優秀。所以有了對比,有了父母的過分期望,我們開始焦慮、自卑。

    如何走出自卑

    幾年前 我在一家國內很有名的網際網路公司上班, 因為性格相對內向自卑,身邊的同事總是喜歡在言語上擠兌我,但是我總是回覆人家一句“呵呵”。時間久了,大家覺得我真的很軟弱, 當然很多機會也就這樣失之交臂啦。其實當別人真的自我感覺良好,凌駕於我之上的時候, 我還真是挺生氣的。但是總是感覺嘴巴被膠水粘住了似的,所以內心已經真的很生氣,表面上還是波瀾不驚的。我希望的只是大家同事間的和平共處,但是在職場這種事情的紀律簡直比中獎的概率還要低。所以我就默默的告訴自己:“也許你不用這樣被別人欺負”。所以再當別人語言擠兌我的時候,我就慢慢的開始學習別人的語氣擠兌人家了。顏面之類的放在一邊,只要不傷和氣相互的摩拳擦掌反而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後來我不斷的提升自己、旅行、健身、學習、打扮得體。身邊的人突然變得很友善,變美變優秀後,反而成為了別人心中羨慕的物件。

    所以應該怎麼走出自卑心裡呢?

    第一、重新認識自己、制定合理規劃

    出現這種情情況,建議給自己制定合理的規劃,不要否定自己。讓然後積極努力的學習,讓自己更加優秀。身邊的圈子,努力的學習融入,只有你自信後,你會突然發現身邊的事物突然很美好

    第二、營造健康的心理,不要盲目的去跟別人對比,否定自己

    雖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別人身上會有很優點,但是你要清楚自己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 你只要好好的去努力就好,但是絕對不要盲目的去跟人家對比,這樣不僅能平添你的煩惱,反而成為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你不妨放好心態,從容面對自己,喜歡上自己。這樣後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真的很好很不錯。

  • 11 # 千亦如歌

    自卑自閉怎麼辦?

    小千認為

    第一步,找到自卑的根源。

    大部分的人會因為以下原因感到自卑:顏值,家境,身高,成績,身材等等。

    所謂對症下藥,找到鬱結所在,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在遇見我的男朋友之前,我也是一個自卑的人,我覺得自己個子矮,脾氣差,外貌也是平平無奇。

    但是他常常會誇讚我,我從前是一個會躲避鏡頭的人,每次拍照對於我而言都是一種折磨。

    但是,他拉我走出了自卑的窘境。

    第二步,想辦法克服自己的自卑點。

    最開始的時候,是他經常誇我,讓我有了一些自信,因為我們是異地,所以經常會給對方發一些照片,每次他都會誇讚我,讓我開始正視自己的照片,突然覺得自己也能接受自己的外表了。

    第一種是自己努力讓自己自卑的地方變優秀,第二種是有人對你施以外力,發自內心的讚美。

    第三步,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當你覺得自己顏值不夠高的時候,你去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別的地方是不錯的。

    比如說,我的個子比較低,但是我顯得更加嬌小可愛;我的語文向來隨緣,可是我的數學輕輕鬆鬆優秀;我的家境不好,但是我的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對於自閉來說,不能強迫你自己去參與社交,你可以開始試著和父母多溝通交流,隨意的聊聊天便好,之後是相處的很好的朋友。

    不願意傾訴也不要強迫自己,有的人是傾訴型人格,而有的人不是,有的人喜歡分享出自己的感受,而有的人就是喜歡悶在自己的心裡。

    加油,你會變得越來越好的,相信自己,欣賞自己,鼓勵自己

  • 12 # 花貓愛睡覺

    自信心(學名自我效能感)是我碩士研究生期間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概念。在生活中發現許多朋友都有如何提升自信心的疑問,這篇回答想就這一方面根據當前學術研究的成果來為大家進行介紹和分析。(懶得看可以直接拖到最後看結論)

    自我效能感,俗稱自信心,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於1977年提出。

    1已擁有的成熟經驗是指從親身經歷的行為後果或從個人親身經歷的成功與失敗的教訓中得到學習。成功的體驗能夠強化個體對於能力的自我信念。然而,如果人們只經歷簡單的成功,他們會期待快速的結果,很容易因失敗而氣餒。

    因此,人們必須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克服障礙的經驗。當人們通過不斷的成功確信自己的能力後,他們就可以在不受挫折和失敗的不利影響的情況下管理挫折和失敗。已擁有的成熟經驗是自信心最重要最有效的來源(Wood & Bandura, 1989)。

    2替代性經驗是指通過觀察他人而獲得的經驗。通過觀察,人們可以獲得面對不同情境的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時,人們也能夠獲得一個社會比較的過程,通過與他人比較來判斷自我的能力。觀察到相似的其他個體成功可以增強自信心,而觀察到相似的其他不斷努力卻依然失敗的個體則會損害自信心。

    3言語說服是指通過鼓勵和評價、反饋來表達對個體能力的信心,提高個體認為他們有能力實現他們所追求的信念。與被質疑相比,得到真實的鼓勵能夠讓個體願意付出更多努力實現成功,也就是得到自信心的提升。(針對這一部分後面會具體分析過度在意他人評價、討好型人格等內容)

    4生理和情感狀態是指由生理和情感狀態轉移的緊張和壓力也會對自我效能感的評估有所影響。提升身體狀態,減小壓力水平等方式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自信心。

    如何提升自信心

    一個一個來說。

    1. 親身經驗

    遇到困難時其實是個很好的提升自信心的機會。不自信就是不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好各類問題,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那是因為缺少親身的經歷。

    其實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可以不斷地鍛鍊上來的,當你自己經歷過幾次用盡全力關注問題本身,為困難專心找解法並且成功後,你的自信心就會建立,且堅固無比!

    同時,就像前面所說,這個成功只是簡單的成功,而不是克服重重障礙所得到的成功,是無法幫助人們增加自信心的。(這麼一想其實是不是遇到巨大困難時真的是個好機會呢~~)

    所以要提升自信心的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為自己創造親身經驗。怎麼創造呢?

    一是通過自己的主動行為創造更多的行動和效果之間的關聯關係。自信心評估本質上就是在行動和效果之間的關聯性的評估,所以挑選自己相對有把握的事情主動去做(比如主動幫助他人、提供志願服務、分享自己的某個訣竅等),就有利於自信心的評估和提升。

    二是遇到困難時,特別是很超越自己想像的從未經歷過的困難時,勇敢地去直面,專注於利用一切資源和途徑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入一些情緒,直接讓困難損害和打擊自信心。鍛鍊、提升自己解決困難和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逃避),是提升自信心的根本。

    三是儘可能地避免為自己創造無意義的失敗體驗。比如我之前求職面試時,如果我沒有準備好,那我乾脆就不去;只有做了充足的準備後,才去參加面試或筆試。

    因為如果完全沒準備最後面不上,除了給自己增加“我不行”的消極信念以外,不能夠對自己有任何的幫助,這就是無意義的失敗體驗;而做了充分的準備後再面試就算失敗,也可以總結出失敗的教訓,從而為下次準備筆試面試提供寶貴的總結,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小結

    親身經歷最重要在於親身而不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經歷。失敗的經歷也可以讓人得到學習,從這個角度上,和成功的經歷讓人得到學習的原理沒有分別。

    但是同時也要看到什麼樣的成功經歷才能讓人得到學習呢?是克服了重重困難而非輕易簡單的成功。所以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親身經驗(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結果不重要),親身思考困難、面對困難、經歷困難並最終克服困難(就這個思考分析以及調整行動的過程帶給人的成長及自信心的提升的重要作用。

    2. 替代性經驗

    提升自信心的另一個渠道是從觀察他人中獲得學習成長,從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通過各種方式(如書籍、網路帖子、電視採訪、包括看知乎上的分享等)觀察他人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是如何克服的,也有利於自己提升自信心。

    這種方式要注意的是,最終還是要轉化為自己的親身經歷,自信心的提升才會牢固。如果只是觀察他人而沒有最終落到自己的行動上,可能反而會損害自信心

    3. 言語說服

    這是最常被大家討論的一個方面。比如能夠看到許多人說,因為從小就一直被打擊被否定,而沒有肯定,所以導致長大後一直自卑,沒有自信心,甚至出現討好型人格的情況。這確實是會深刻影響自信心的一個方面,但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根據研究成果來看,對自信心影響最為重要的渠道還是親身經歷。也就是說,言語否定和打擊對自信心確實有影響,但也沒有想象得那麼那麼嚴重。但我們卻可以利用它來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所以提升自信心的第三方面的方法是經常對自己進行自我鼓勵、自我肯定和自我暗示。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給出這個方法的原因和依據。因為他人我們沒法去控制,但至少可以做到自己給自己以肯定。每天對自己說:我是有價值的,不因曾受的苦難而有折扣。不斷地重複積極的信念,你會發現自己的力量遠比想象中更加強大。

    同時,要提升自信心還要學會不過於看重和依賴他人的評價。因為真正能傷害你的、損害你自信心的都是你在意的內容。越在乎和越執著於什麼,就越容易被什麼所傷害和矇蔽。其實可以想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他人說你好你就好,而他人說你不好你就不好,他人就是那麼科學全面客觀的嗎?完全地倚重於他人的評價難道就不是一葉障目和偏頗嗎?

    當你過於看重他人的眼光和評判,相應的你就活的沒有了自我。當他人打擊你、否定你時可以想:我又不是為了讓你滿意而活,我是為我自己而活,你不開心是你的事,我活著首先是要取悅自己而不是你。

    換句話說,如果我聽了別人的意見最後產生了不好的後果,別人可以幫我承擔這份後果嗎?不能的話,別人不滿意又如何呢?世上不開心的人多了,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學會為自己而活,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評判裡,自信心也就會隨之提高了。

    關於討好他人

    有的朋友有意無意中形成了過分討好他人的情況。因為太渴望他人的正面鼓勵和評價了,漸漸就變成下意識地去討好他人來獲得正面評價。這個要想明白的是:

    第一,努力用他人正面評價的途徑來提升自信心不如用親身經歷的途徑提升自信心更加有效,他人評價只是提升自信心的途徑之一,還不是最重要的途徑

    第二,任何人做到了那個程度可能都會得到別人的讚美或感謝,那麼他人就算對你有積極的評價也未必是真正喜歡你這個人,而是任何人這樣做都會得到相同的對待,那麼對於增加自己是值得被喜愛的信念有什麼意義呢?

    第三,他人評價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別人覺得你是什麼,你如何如何,真的遠遠不如你自己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更為重要。

    討好別人又累不如取悅自己那樣有效果,且討好別人是沒有止境和盡頭的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也是會不斷提高的。不管你做的多麼好,總是會有人就是不滿意的。所以何必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呢。

    真的要提升自信心還是多從親身經歷的途徑去努力吧,當自己有了足夠的克服困難的經驗和能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根本就無須他人置喙,你自己就會從心裡覺得【我超厲害,我超可愛~】

    4. 生理和情感狀態

    生理和情感狀態也會影響人們的自信心。當你陷入到負面情緒的時候,可能會順著消極的思路一直走下去,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麼都不行。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就是不開心的時候看什麼都不順眼,包括自己;開心時候又覺得嗯其實這世界很可愛。

    所以當陷入消極思維或情緒的時候要做的是及時調整狀態,是暫停,而不是繼續沿著某個思路去自我驗證、去自我爭論【我到底行還是不行】。睡一覺,吃點東西,換換思路,答案可能是顯而易見的。

    結論

    所以說提升自信心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創造親身經歷,通過主動行為創造更多的行動和效果之間的關聯關係;直面困難,專注專心,利用一切資源和途徑解決問題,努力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儘可能地避免為自己創造無意義的失敗體驗;

    從觀察他人中獲得學習成長,且真正轉化為自己的親身經歷;

    合理利用好言語說服途徑,堅持進行自我鼓勵、自我肯定和自我暗示,學會不過於看重和依賴他人的評價;

    最後,陷入消極思維或情緒的時候及時調整狀態。

    簡單說,一句話,別想太多,別管別人,幹就是了。

    (以上)

    參考文獻

    [1]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7.

    [2]Schwarzer, R., Bäßler, J., Kwiatek, P., Schröder, K., & Zhang, J. X. 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 Comparison of the German, Span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Applied Psychology, 1997, 46(1): 69~88.

    [3]Stajkovic, A., Luthans, F. Self-Efficacy and Work-Relate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Article 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2): 240~261.

    [4]Wood, R., & Bandura, A. Impact of conceptions of ability on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complex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3): 407~415.

    [5]Wood, R., &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 (3): 361~384.

  • 13 # ZC木南

    不能否認的是傾訴的的確確是一個良好的溝通途徑。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訴了別人,你也會馬上後悔的。 不要從內心否定自己,我們可以很好的去反省,去改進,即使我們並不優秀,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歷,我一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十歲左右我就變成了一個重組家庭的一員。我的繼母,哥哥都很好,是難得的好母親,好大哥。可是那種從小被人冷眼的遭遇已經深深的烙印在骨子裡了。我基本都是一個人睡的,最害怕的就是在晚上聽到隔壁妹妹一家的歡聲笑語,尤其是妹妹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她唱一次我哭一次。家裡有客人從來不敢在桌上吃飯,不是不讓是真的不敢。我會躲在角落裡靜靜的看著。成人之後,就變得好點了,有的時候也會感覺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感覺別人都不瞭解我,而我自己也會覺著一無是處。我剛開始也不會調劑自己,總會無緣無故的對著愛自己的人發脾氣。後來我學會了反思,為了自己,為了對自己好的人,我也會慢慢的嘗試去讀一些正向的書。別人我們會很容易的去搪塞,但是我們的心靈卻沒法矇混過關。你是匿名,但我真的感同身受。真心的希望你能找到合適的發洩途徑,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那些期盼著我們好的人。加油!朋友。

  • 14 # 交往中的小技巧

    首先自己認識到了自卑的情緒,這點非常好,這說明我們正努力的觀察著自己,這是一切良好改變的開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一,試著要做到善待自己,諒解這個不那麼完美的自己

    外表再光鮮亮麗的人,都有自己自卑的一面,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做一個不自卑的人,而是要直面這種情感,如何處理我們的這種情感,大家無需以此為恥,而是需要學習到怎樣去解決。

    第二,瞭解自卑情緒的內在,發現自己自卑的點

    (1)自卑的情緒,會習慣性取悅,順暢他人。

    對他人進行極大的讓步,來換取對方的好感,例如面臨學校中的霸凌行為,有些人會反抗,有些人選擇逃避,儘量躲開,而自卑情緒的人,反而會對這些人卑躬屈膝的順從,通過成為這樣人的“小弟”來取悅自己內心的自卑感受。

    (2)自卑的情緒,帶有貶低和批判

    俗稱酸葡萄效應,就像我們小時候聽過的童話,一隻狐狸路過一個葡萄藤,怎麼也夠不到上面掛著的葡萄,此時路過一隻猴子,猴子問狐狸,這葡萄好吃麼,狐狸則沒好氣的回答說,這葡萄可酸極了,轉身就走了。一旦我們無法擁有一些東西,通過批判的手段就能讓自己稍微好受些。

    (3)設立了過於高遠的目標

    當然,這裡並非是要說設立目標是錯誤的行為,而是需要看這本身,如果說當年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標是一年賺“一億”,這目標對他身價不菲的人而言,的確只能算是個小目標,因為他近幾年的收入都在一億上下,那麼定這個目標可謂是力所能及的,但如果我們普通的工薪階層把這個設立成自己的目標的話,就有些不切實際了,如果設立了過於遙遠的目標,那麼很容易就會實現不了,這時候就有了失敗的藉口,聲稱我這次失敗的原因是目標太大了,而並非自己不夠努力,但這樣的心態,洽洽從一開始就顯示了自卑的情緒。

    (4)習慣避重就輕,企圖掩飾

    考前複習時,故意不去看書,這樣萬一考得不好,是因為沒複習,而不是因為自己笨。

    面試時故意穿著不太合適的著裝,這樣萬一結果不好,是因為服飾不合適,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其實之所以這樣的選擇,也是由於內心的自卑無法真正去接受一個失敗的結果,如果全力付出仍然失敗,到時豈不是很尷尬麼?

    1)把大目標拆解成容易成型的小習慣,逐步完成,通過成功的體驗緩解自卑情緒。

    2)將其落入習慣,例如你打算堅持健身一個月,每天1小時,現在改成每天至少健身5分鐘,持續一週看看,希望你可以獲得成功哦~

    3)一個月之後,再重新根據之前的流程,判斷下現在的自己還自卑麼,如果依舊自卑的話,自卑主要表現在哪裡,什麼情境下容易引發自卑。

  • 15 # 獨孤三思

    自卑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的,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所以要想克服改變自卑也不能 急於求成。自我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主導著你的自卑。

    目前看來,你的自卑→自我否定→自我封閉→效能感喪失,陷入惡性迴圈的怪圈,你要想改變就要在這個怪圈上撕開一道口子,讓那種惡性迴圈終止,然後各個擊破。

    改變自我否定:一切能讓你感到自信的事都可以嘗試,從你認為最簡單的做起,學會說“不”。

    改變自我封閉:不願意傾訴是因為你安全感低,敏感易受傷,你最信任的人也許是最容易傷你的人。多看書多刷高質量帖子,多接受外界資訊,開闊視野,放開心胸,不要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負面感受上。

    “喪”該怎麼辦:是的,喪,有時候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很難從那種心境中走出來。但是,它總有結束的時候,總有不喪的時候,那就在不喪的時候做自己能做的該做的想做的事,並且一定要做好,這時候你會有一種“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之感。

    自卑是一種內耗非常嚴重的性格,可能一輩子都難以消除,所以要慢慢學會把注意力由內轉外,接受更多的外界資訊,發現更多美好的人、事、物,把你的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連線起來,那樣多少會減輕自卑的困擾。

  • 16 # 暖暖仙人掌

    自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那就少想那些自己不夠好的地方,努力把自己不好的地方做好,不想那麼多隻要悶頭去做,這樣心情就不會那麼喪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不完美的地方,要學會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很多你看著很完美的人,其實他們也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缺點。以前聽過一個故事,大概意思是說a覺得b好,覺得他有自己沒有的優點,而b認為c好,因為覺得他比自己優秀,c卻覺得a是最優秀。而他們都求上帝可以讓他們像他認為優秀的人一樣優秀,上帝就帶他們去看了他們認為優秀的人的缺點,他們才發現他們覺得別人比自己優秀,是因為他們拿自己的缺點去對比別人的優點了,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秀的一面也有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如果你已經自卑到心情鬱悶的情況,又不想找朋友傾訴,那就去找心理諮詢師諮詢一下。他們是專業人士,也許能解開你的心結。長時間的心情喪可能會導致一些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生活還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建議找專業人士疏導一下。

  • 17 # 七寶了

    也許,你和我一樣,渴望傾訴,渴望被理解,但又覺得傾訴的內容,是如此簡單,甚至可能傳播了負能量,在不自信和渴望被瞭解中沉默寡言

    相信我,我有過這樣的經歷,就不想說話,如果有一刻終於有機會了,可能會把一切內心裡想講的偶都講出來了,講出來的感覺很好,但要注意的是,為什麼我們要有這種感覺?

    我試想幾個原因:

    1-沒有錢,而且有負債,被還錢的壓力,蓋住了自我;

    2-沒有能力,去改變一件事,比如讓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效;

    3-沒有自制力,明知這件事不好,但想做的時候,腦袋輕鬆打敗了理智。

    這三件事,很容易合併成一件事,那就是,我現在是不好的,我想改,但我改不了。

    從這個方面,你很容易發現,你如何去做,那就是,改變現在的你

    即使你只是戒掉了煙,或者是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想去改變一下自己的現狀,想整理一下自己的存款計劃,那你也足夠,去忘記那些自卑。

    加油兄弟或者姐妹,從約束自己做起。

  • 18 # 一荷談心

    “世界上多數人並非敗在了能力上,而是敗給了不自信”——卡耐基

    自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成長中的創傷性事件,還比如環境的變遷,心態的不平衡等等。

    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我們自卑的背後一定沉澱了很多因素,讓我們成為了今天的自己。

    首先不必苛責自己,人無完人,我們也許做不成完美的自己,但可以做一個對自己友善和慈愛的人。

    我從小不在爸媽跟前長大,小時候長相也很醜。

    所以被很多人欺負,看不起,所以慢慢形成了極度自卑的性格。

    以前的我就是這樣滴:

    路上遇到熟人不敢主動打招呼、不敢主動和剛認識的人說話

    講一句話要在心裡醞釀半天,講完又要想自己說得對不對

    不敢麻煩別人幫忙,幫忙做的事情從來沒有拒絕過別人

    可是,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自卑人人都有,但追求卓越也是人的本能,他有一本書叫做《自卑與超越》。

    在和自卑糾纏了很多年後,我一路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心理學碩士,才領會了自卑能夠激發人的潛能這句話的意義。

    下面分享我的經驗!

    1、走出熟悉的世界

    其實這樣非常的不好,這是很明顯的自卑的體現。同時,這也會對自己的人際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

    關鍵是,有時候,我不想打招呼,但是別人和我打招呼,我沒反應過來,這就很尷尬了。

    所以,克服內心的恐懼,去嘗試主動和別人打招呼、說話。去嘗試與不同型別的人交往。

    要「走出舒適區」,次數多了,就習慣了,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

    其實所謂的克服自卑,也就是要增加自信

    我們長大之後,反而顧慮的事情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連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哪兒來的樹立自信呢?

    要想建立自信,就要去做試了一千次都沒成功的事,去做過去從不曾嘗試的事。

    當最終成功時,我們獲得的不是對自身能力的信心,而是對自己的信心。

    3、放下對未知的恐懼

    不要去糾結那麼多!!!去做你想做,並且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你要相信自己,要告訴自己,哪怕失敗了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次次的放棄了那些屬於我們的機會。

    不要總是給自己設限,比如覺得自己死板、笨、不會說話……

    一旦你給自己定了這些限制詞,你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這樣覺得,那還那兒來的自信呢?

    你要告訴自己我很棒、我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差!!要經常性的和自己說,要經常性的鼓勵自己。

    不要總是說自己這不好,那不行!!!

    一個擁有健全的人格的人身上具有這些特點:對周圍環境、他人充滿了興趣,與眾生保持平等的氣度,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與嚮往,懂得如何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沒有理由的快樂,自信、自尊、自強。

    願你早日找回自信的自己,過上簡單又幸福的生活。

  • 19 # 六六六的六小姐

    這都是你的自我暗示啦!改變自我暗示 包括語言和非語言兩部分。把‘’我不行‘改成‘我試試’’,同時每天練習抬頭挺胸,對這鏡子練習目光的堅定!

    不願傾訴,總是自己悶著,就悶著唄!

    首先得讓自己的肚子裡‘有貨’,這個‘貨’,可能是知識,閱歷,資訊,技能等等的不足,造成的不足,造成的膽怯。俗話說:兜裡有糧,才能心裡不慌!肚子沒幹貨,腦子裡沒東西,當然會會緊張不安!

    那就先自己悶著唄!學點東西,看看書,培養愛好!

    有些人,並非天生會說話,可以滔滔不絕,隨機應變的人!對於多數朋友而言,口才不佳,很正常!

    我們需要想和做的只有一點——學習訓練!

    還有這些都沒自卑和覺得一無是處!

    有些不善表達的人,其實有時更讓人覺得有內涵‘笨拙’得可愛!缺點有時就是優點,凡事沒有絕對!

    心情放鬆……鬱悶迷茫,喪……都沒有用處,學習就好!

    每天往腦子裡裝乾貨!學習啦,表達啦……當然更可以悶著啊……也允許自己喪一下……凡事別勉強彆強求……開心就好!

    最不濟,你還是你自己,你就是你自己!

    認命,佛系,淡定!

    什麼能力做什麼事,追求自己……別好高騖遠,就天下太平了!

    一個人再好,都有不喜歡他的人!

    一個人再差勁,都有喜歡他的,欣賞他的人!

  • 20 # 雲龍說自信

    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嗎?

    答案竟然是——No!

    是不是很驚訝,人們並不是嚮往美好生活。人意識中當然嚮往美好的東西,但人的潛意識卻追求熟悉的事物,人是習慣動物,昨天怎樣,今天還是怎樣,以後還是這樣。在家宅了一年,明明內心不喜歡這種生活,但想出門,又困難重重,因為習慣了待在家裡的日子。

    所以改變的前提就是要知道這一點,也就是說改變本身就是困難的。如果不付出努力,人們每天只會重複昨天的生活。

    想改變從哪裡著手呢?

    1.運動!運動能夠快速改變人的身體、心理狀況,運動分泌的多巴胺、內啡肽,會讓一個人感覺良好,改善情緒低落。運動不需要其他人,所以,做起來難度比較小,但對整個人身心改變很有益好處。

    3.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回憶自己有沒有感興趣的,重新拾起來,比如釣魚、攝影、戶外運動,通過興趣愛好開啟自己,開始找到同樣對這類感興趣的群體,通過興趣自然而然就很容易交流。

    4.如果沒有工作,就找份工作。如果有工作,看這份工作是否喜歡,不喜歡,可以一邊工作,業餘時間做感興趣的事,向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來轉型,這需要一段時間。

    5.找專業心理諮詢機構來幫助。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通常比較難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也難找到原因,外人卻比較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尤其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比較好地幫助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錢和學歷,你更在乎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