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R林的日常

    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世界上不論是做事還是做學問,永遠離不開就是“感興趣”和“不感興趣”兩個方面。舉個簡單的例子,學生時代我們讀金庸武俠小說,整夜不睡覺都能堅持看完。

    想要知道讀哲學昏昏欲睡的原因,首先要先了解哲學。

    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什麼,這麼怎麼搞?"的問題已經隱含了答案:哲學批評性地考察一切,甚至包括哲學本身及其研究方法。典型的是,它對付其他研究領域顯然不會探討的問題或活動完成後依然存在的問題。

    至於"我們"怎麼搞哲學,拉斯·史文德森(Svendsen)在《無聊的哲學》中提醒我們注意尼采提到的"所有哲學家的遺傳性錯誤"的東西——缺乏歷史意識,促成了一種沒有經過證實的假設,我們自己的特別中庸(milieu)的存在讓我們處於發現真理的特權地位。

      Colin Brookes, Woodhouse Eaves, Leicestershire   哲學涉及到論證和概念的分析,考察論證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揭示概念間的聯絡和錯誤聯絡。所有這些似乎都有點不帶偏見的溫和佔領,深奧、精緻的追求陷入遠離喧囂的日常生活的生活,如抓蝴蝶。但每個哲學家夢想要傳播的東西是什麼呢?一個無法反駁的論點。哲學充斥著好戰的語言。使用理性的力量和證據的威力,哲學家揭露沒有根據的假設、偏見、修辭、匆忙得出的概括、杜撰的一廂情願的思考,用精彩的反證例子駁斥對方,最終達到真理的勝利。一個成功的哲學論證迫使有些人接受某個觀點,無論他是否願意接受。   當然,我不是在討論爭吵比賽。哲學爭論只使用最好的成分:良好判斷的前提,只包含精心挑選的事實的假設,本地來源而不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東西,所有這些都用理性的酵母揉捏在一起。  人們就像很容易死於愚蠢一樣死於錯誤的推理。為了保護理性的好名聲,哲學家為我們容易出錯的思想提供了寶貴的服務。他們釐清認知上由模糊的概念、狡猾的前提、邏輯錯誤、站不住腳的論證塞滿的下層灌木。他們指導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內在哲學家。他們提醒我們一個充滿智慧的人會把信念和證據進行適當的安排。當巧舌如簧地推銷藥品或者狂熱崇拜的宗教或者錯誤百出的情報人員在真誠地講故事的時候,這變得很重要。或許最重要的是,當心我們的人性弱點,我們共同的脆弱性,最好的哲學家在搞哲學時都抱著友好和清醒的態度。   Jon Wainwright, London   哲學是觀點的交流,它是通過交流觀點進行的。哲學裡考察的觀點包括:哲學應該考察的觀點有哪些?誰能夠被認為是哲學家?哲學和哲學家的關係是什麼?哲學能夠孤立地"搞"嗎?哲學的目標是什麼?   觀點的交流使得不完美的觀點被考察但不一定要否定它們,因為目的集中在觀點的改進上而不是結論的對錯。這也抗拒在哲學內設立排行榜的想法。籠統地說,一個人接觸的觀點越多越好。但沒有最好的觀點。因為交流能現出性格特徵,只要兩個哲學或哲學家進行對比,他們就不再存在於個人的、可排列的形式。交流可能以閱讀和寫作已經去世的作家的形式,也可能上演內建化的論證或參與和朋友及哲學家同行的對話的形式。   R. Young, Holland Park, QLD, Australia   哲學的好玩之處在於人們在學習這門學科時進行的環球旅行和歷史旅行。因為哲學不僅是一堆資訊和知識而是一門技能,就像學一門外語。我到古希臘學習西方長老的語言和風俗。學習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如何通過學習語言運用其哲學的。我也到了很多其他地方學習語言和其他哲學途徑。   正如你使用語言一樣,一旦獲得了資訊,技巧不僅是學習詞彙和概念,而是使用它們。用你學的新觀點交流以便考察和解決與你生活和時代有關的問題。這就是哲學的意圖。不管說哲學的語言所在的文化和國家是什麼,表達的資訊是一樣的:通過使用正確的術語和意義釐清和考察觀點,所有這些都是要追求真理,但所有這些都潛藏在形形色色人物和世界觀的精彩專案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Corine Sutherland, Lomita, CA   在柏拉圖學院的大門上據說刻著這樣的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顯然,幾何和數學是它講授的正式課程。但或許有人反對,學院是西方哲學起源的模式。柏拉圖的大部分成果似乎是哲學性質的而非數學,但這個聯合的原始機構顯示一個共同的使命。數學和哲學是密切相關的,它們都提供了系統探索的綜合性手段。數學為模式化世界提供了技術性的符號性的語言,它有和哲學共用的語言和技巧。這些姊妹學科是平行的依賴性的:數學建模世界,哲學原始模式世界。像數學一樣,哲學提供了批評性思考所需要的工具箱,它可以用在其他學科,用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主張都可以因為很多原因被評價、解釋或拒絕,探索其背後的假設,辨認出錯誤,指出論證中的缺點,討論意義的差別等。   Pru Hamed, Heaton, Newcastle upon Tyne   我認為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區分研究哲學和單純思考。思考是我們處理周圍現實的方式。它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並一直呆在那裡。相反,哲學是知識和智慧的共享。無論哲學還是思考都意味著行動,但背景造就了差異。思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基礎上進行的過程。多數人從來不搞哲學,搞哲學就像搞數學。思考數字和搞數學的區別在於你把有關數字的思考應用在解決問題上。搞哲學的常見方法之一是選擇某個哲學家就某個疑問或問題的觀點,然後提出你自己的觀點。但並非總是如此,你的觀點與作者的觀點差別越大,論證的深度就越深,哲學就變得越深刻,雖然有人反對。它迫使雙方加深他們對話題的認識或從從前可能沒有考慮的思考方式。最後,我要說"搞哲學"就是解決哲學問題的藝術和科學。   Kevin Regier, Fayetteville, AR   我定義哲學的方法是一種建立在懷疑主義基礎上的追求真理或者至少是理性支援的立場的活動。打個比方,想象你站在一條道路上。這條道路是一個連續體,一邊是極端懷疑主義,一邊是輕信。你碰巧站在懷疑主義道路的什麼地方取決於你的哲學素養有多高。我們多數人大概共享某個位置,也就是我們的日常活動和思想不是哲學意義上的。製作雞肉三明治、繫鞋帶、到銀行存款等通常是不需要我們哲學思考的活動。哲學只是在我們思考諸如"從道德上說我製作雞肉三明治是合理的嗎?一隻雞必須死掉才能做;我的鞋帶存在嗎?金錢是真正的實體嗎?"等問題時才悄然到來。當一個人懷疑或者挑戰世界背後的假設時,哲學才走上前臺。   我認識的很多人並不提出很多問題。這並非說他們是傻瓜或過於輕信,他們像任何一個哲學家一樣擅長辨別出靠不住的推銷員的把戲。他們很聰明也能使用理性達到自己的目標。那麼,區別在哪裡呢?我認為,差別在於他們比哲學家假設的東西多。   為什麼?原因有三個:   1)哲學令人討厭。也就是它提出太過牽強的問題或質疑人人都知道是真實問題,或提出明顯愚蠢的問題。   2) 哲學沒有現實目的。你能用哲學幹什麼呢?   3) 人們不喜歡哲學,因為你揭穿他們道德、政治和思想前後矛盾。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在看到自己相信的東西受到挑戰時,感覺非常不爽。他們更願意龜縮在自己教條主義的堡壘中。   那些在很多問題上採取哲學立場的人站在懷疑主義道路的不同地方。你站在哪裡?在我看來,如果一個人站在極端懷疑主義一端,他最終可能吞噬自己。比如,有些人似乎喜歡根本不存在真理的想法。但是,如果沒有真理,我是怎麼相信它呢?這是自我駁斥的論點。懷疑主義本身如何?在什麼地方我開始懷疑懷疑主義呢?   哲學能指導我們採取在我們看來有道理的立場。但矛盾的是,所有多樣的極端化哲學立場使得我相信存在一些哲學(懷疑的理性)無法解決的東西。哲學似乎不能充分地解釋我對妻子和孩子的愛,無法解釋在我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時感受到的沮喪。生活中的很多其他方面也都是理性無法解釋的。雖然我喜歡哲學思考,我逐漸認識到雖然懷疑主義有用,但它的用途是有限的,過分使用懷疑主義將導致我們離真理更遠。   Kari Fell, by email   其實,不存在哲學這樣的學科。宣稱有一門學科等於是犯下一種具體化(reification)罪過。也就是假設因為名詞"哲學"存在,肯定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客觀的"東西"。但是,這個術語只有歷史和組織意義:它最初包括了廣泛的知識領域,現在有很多領域已經被剝離出來了(比如,"自然哲學"現在是"物理學")。真正存在的是對事實上自主話題的哲學研究,比如我們的行為,我們對他人的態度;我們在使用演繹法時什麼是可靠的,肯定認識任何事情的問題,我們的口味,我們對人生意義的需要等,這些對應於我們所說的"哲學分支":倫理學、邏輯學、認識論、美學、形而上學。但沒有一個被稱為哲學的東西,也就是沒有一個安裝所有這些分支的樹。相反,這些話題仍然是哲學內容,因為它們不屬於任何別的地方,棲身於科學地描述世界和藝術地表達世界之間的過渡狀態。這些話題的不相干性可以從它們變化很大的模糊性程度上看出來:在一個極端,我們看待準數學的邏輯世界,在另一個極端是美學家不可救藥地混亂地要在現代文化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加上秩序。   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將任何東西哲學化:無聊、痛苦、兩性關係、不同物種之間的關係、雪花的奇蹟等。在這麼做的時候,人們不過是把這些孤立的話題和其他話題聯絡起來,所以給了話題更多的"意義",但我覺得是與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關係。許多人實際上就是哲學家,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因為格言警句和諺語不過就是沒有被寫下來的或者沒有受到挑戰的哲學命題而已。回到本文開頭,我或許和自己相矛盾了,說哲學的想法是沒有哲學性的,因為具體化是一個哲學概念。或者這是自作聰明的矛盾?如果有一個哲學最關心的東西的話,那就是語言。   Peter Ellway, by email   英語單詞"哲學"來自古希臘的"愛智慧"。在作為現代西方思想根源的古希臘,哲學和科學是一回事,都是對知識的追求。古希臘培育了哲學的兩個方向。蘇格拉底認為他什麼都不知道,他想向和自己辯論的人證明他什麼都不知道。在相反方向,亞里士多德企圖編輯儘可能多的知識,這些後來成為所有科學的基礎。   蘇格拉底為智者派(the Sophists)的地位而鬥爭,這些人相信哲學是要訓練人們的公眾演說能力。如今,在給學生上課時吃掉哲學,在筆記中重新創造出來就像它是智慧一樣,同樣是詭辯。相反,一個優秀的哲學家試圖按照自己的原則和倫理學生活,成為一個模範。而且,優秀哲學家應該能夠闡明呈現的任何問題。演講和寫作無需被貶低,因為這些是哲學家最重要的活動,一個人從這些慶祝思想的活動中能得到最大的樂趣。否則,哲學實際上就成了分析語言了。   經過了很多時間和努力,我能夠提出一些獨創性的觀點;但是許多偉大哲學家試圖創造一個超越任何人的體系,就好像這才是哲學應該做的事。但是,真理不是說一個體系是正確的,其他體系是錯誤的;哲學是"和"的問題。真理是無限的,它是一點一點被發現的。猶太人有句名言"聰明就意味著向任何人學習。"   Jai Wax, Toronto   對於一個具有意識、語言、從事抽象思考的能力的生物來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決定思想、經驗和經驗的起因之間的關係。哲學是用系統的方式接觸這個任務的手藝或者藝術,通過研究概念間、經驗間和我們所猜想的造成經驗的東西的聯絡。這後面的因果力量就是我們所說的真實世界。因此,哲學實際上是我們如何使用語言---詞語、命題、句子---創造一個程式,給予我們有關真實事物的知識,以及我們與這些事物之間的聯絡。因此,搞哲學就是找出一些方法幫助我們發現經驗和思想的關係,然後把它們連線在真實世界的前後一致的概念上。我們的經驗和我們的思想在一定意義上必須來自物質世界但同時獨立於物質世界。不幸的是,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設計出一個可靠的方法理解這種聯絡的本質。   在現代世界,哲學慢慢地被吸收進科學中,因為科學似乎給予我們最有說服力的故事,我們來自哪裡,我們是誰。但是,依靠方法的科學無法脫離哲學,因為我們仍然必須設計看來可靠的科學方法。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必須不斷分析和檢驗概念、命題和經驗之間的邏輯關係,以便令我們感到滿足,相信科學方法是可靠的。   Greg Studen, Novelty, Ohio   哲學是宇宙,或至少是對宇宙的籠統考察。它是海洋,其中物理學、化學、心理學和所有其他學科在上面漂浮,是它們生長的土壤。所有科學都建立在哲學基礎上。哲學不直接提供彈丸速度方程式,但是它產生作為方程基礎的數學。不提供疫苗,但是創造疫苗所使用的科學方法,包括奧卡姆剃刀,所以理論並不是太難對付。但是哲學還沒有完呢,一旦科學給我們什麼東西,不管是新藥還是新炸彈,我們被迫要做出決定我們是否應該使用它們。   因為哲學是宇宙,我們通過存在於宇宙中來搞哲學。思考是搞哲學的最明顯方法,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實際地做哲學。正如馬克思說的,這恐怕是他的最少引起爭議的論點:"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現實化(realization),然後實現(actualization)。我看到一個姑娘。她很漂亮(嘣! 這是美學)。這麼漂亮,她是真人嗎?(砰!! 形而上學)。她的男朋友站在她旁邊。我在想殺了他(啪!! 倫理學)但是,再想想,我不敢肯定他們是在約會(嘣! 砰!!啪!!認識論)我得出結論,因為她很迷人,或許是自由身,我至少可以嘗試請她出去玩(其他音效!! 邏輯學)但是,所有這些精彩的挑逗、提問、陰謀、思考、結論都是沒有用途的,除非我實際走上前去與她攀談。或者使用這個情景作為我們搞哲學的例子。   從根本上說,哲學是對宇宙的看不見的基礎的籠統的研究,我們通過研究這個基礎設施搞哲學,並把我們的結論應用在實際上檢驗。換句話說,通過生存。   Matthew Hewes, Edmond, Oklahoma   提出"哲學是什麼,哲學怎麼搞"的問題就像問"書是什麼,怎麼讀書"一樣。正如亞里士多德說的,哲學是研究存在的本質。這肯定歸結到研究我們是誰,而不是我們看起來如何我們的行為如何,或者為什麼行為不同。更準確地說,哲學是研究"自我",發現自我。遺憾的是,哲學已經擴張到人生的這麼多領域,以至於似乎失掉了它的本質。因為世界已經變得專注於如何做這做那,它已經把我們真實的狀況看作理所當然。重要的是我是人:人性總是首先到來,我有權過自由的生活。但是在物質世界裡,可支配性是常態,發展是變化。對千百萬人來說,人生過於短暫,無法思考"存在"問題。所以我們都忙於儘可能多地佔有更多的東西,因為應用價值是短命的。這是哲學嗎?   亞里士多德留給哲學的本質,我們只是口頭上尊重思想和感情,並沒有真正擁抱其實質。但是真正的哲學是從"小的自我"到"大的自我"轉變的過程。想想吧。不要只看我的字面意思。   Ignatius Udunuwara, Crescent Head, NSW   哲學就是度過的生活,你要麼生活哲學化要麼哲學生活化。你可以有意識地學習並繼續質疑你的存在,你還可以或者無意識地但是頑強地形成習慣,習慣性地創造意義,並認識它們。不管你怎麼操作,你都在搞哲學。所有那些質疑日常生活中的哲學的相關性或者哲學作為學科的重要性的人已經通過提出這個問題證明了哲學的合法性。

  • 2 # 永潤

    讀哲學書還是很有意思的。能讀到昏昏欲睡的程度,有幾種可能。一是讀的時候確實困了。需要先休息一下。二是一讀這本哲學書就昏昏欲睡,說明書沒有選好。這本書不是你碗裡的菜。三是隻要是哲學書,你都一讀就昏昏欲睡,說明你與哲學現在還沒有緣。需要培養感情,逐步建立緣份。

    哲學書和哲學書不同。每一本哲學書,都在講述不同的道理,闡述作者的思想。這些道理和思想,每個人的評價不同。而這些評價,又都可以進行歸類。要讀懂,就要先了解這些評價。所以,在讀某一個哲學家某一本哲學書前,最好先讀一下哲學史。弄明白這本書的地位、意義、內容、體系、作用、評價,等等,這樣便於對這本書及其作者有一個深入的瞭解,從而能夠儘快地讀懂這本書。

    有些哲學書,即使是專門研究哲學的人讀起來,都很難讀懂。這就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即使讀得昏昏欲睡,也要堅持讀下去。同時找一些參考書幫助理解。讀到一定程度,就會豁然開朗。

  • 3 # 日夕月末

    研究一個哲學家的時候,正確的態度是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視,而是應該首先有一種假設的同情(hypothetical sympathy),直到知道在他的理論中有哪些東西大概是可以相信的為止;唯當此時才可以重新採取批判的態度,這個態度應該儘可能地類似於一個人放棄了他長期堅持的意見之後的那種精神狀態。蔑視會妨礙這一過程的前一部分,尊崇會妨害這一過程的後一部分。有兩件事必須牢記於心:一個人的見解與理論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麼就可以假定這個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時,大概也沒有人在任何一個主題上達到過完全和最後的真理。當一個有智慧的人表達了一種在我們看來顯然是荒謬的觀點時,我們不應該努力去證明這種觀點多少是真的,而是應該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會曾經看起來似乎是真的。通過運用歷史的與心理的想象力,可以立刻擴充套件我們的思想領域;並且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自己所珍愛的許多偏見,對於有著不同心靈氣質的另一個時代來說,會顯得何等愚蠢。 我個人特別喜歡羅素的這段表述,我認為它能幫助我們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避免獲得一些廉價的成就感。比如說,在康德那個時代,由於歐幾里得幾何學和牛頓物理學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就,康德會認為它們毫無疑問具有普遍必然性,並且把它們作為先天綜合判斷的確存在的鐵證。康德沒有預見到非歐幾何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出現,這是他的時代侷限性使然,嚴格說來並不是他的錯。 當我們評價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哲學家時,最常見的評語是:自某某人以後,哲學家要麼就在他的框架下繼續工作,要麼就必須解釋為什麼不這麼工作。換言之,你要麼支援他,要麼反對他,總之不可以無視他。各位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評語,我認為這是對一個哲學家最高的評語,縱觀西方哲學兩千年,夠得上這個評價的哲學家屈指可數,康德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康德哲學的具體內容當然可以被質疑,比方說剛才提到的“5+7=12”到底是不是先天綜合判斷,當代英美分析哲學家就提出了許多反對意見,認為壓根就沒有先天綜合判斷,數學命題不是綜合判斷而是分析判斷。有一個叫蒯因(Quine)的哲學家甚至認為,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的區分也是不成立的。所以說,康德哲學的具體內容也許會過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康德哲學的基本精神和方法論原則也會過時。比方說,當代認知科學的主流仍然是在康德主義的框架下展開工作的;再比如說,康德區分現象和物自身,為知識劃界,為信仰和道德預留地盤,這些原則性的思考對於我們仍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康德本人曾經說過,哲學是不可教的,唯一可教的就是如何進行哲學思考。在具體的哲學思考過程中,只有在很有限的範圍內是可以確定無疑的。所以方法論上的啟發性,才是一個哲學家、一個哲學體系帶給我們最大的饋贈。我們在閱讀康德的時候,也要時刻牢記這一點。

  • 4 # 豹斑

    形成這個印象的三個原因:一方面哲學自身問題,二是讀者自身問題,三是學科問題。

    1、哲學語言符合系統複雜晦澀。哲學家想說的多,能用的詞語概念少。哲學家為了自洽的論證清楚一套概念,沒有現成概念可用時不得不造新詞。當然也有混江湖的哲學大師妄圖名利而刻意瞎造詞的。創業家馬斯克在研究腦機介面技術,如果成功能夠大比例降低思考和輸出的轉換環節的資訊丟失問題,那時哲學可能受益。

    2、讀者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預期落差。哲學也有文字淺白的著作,但有一種現象叫,字都認識,連在一起就不懂了。原因還是在概念符號背後的嚴密邏輯論證,很難裝懂,是必須具備基礎思維能力的。哲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刨根問底,不是針對形而下,而是針對形而上。

    3、學科問題。

    哲學代表人類智慧最高處,本職工作就是走在已知和未知的邊界空間。已知的留給科學,未知的留給哲學。像理論物理學等科目,就需要哲學站在實踐的前方探路,互相協同的拓展人類已知疆域。

    人人都在用哲學,但不是人人要精通哲學,更不可能到處是哲學家,人文學科的弱勢地位一直是事實。過好一生的智慧大多數只要遵守常識,還用不到哲學程度。比如,實事求是,對立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踐論等。

  • 5 # 吃貨英雄主義

    有兩大原因,一個是書本身的,一個是人本身的。

    書的原因,主要就是顯而易見的枯燥繁複的論證形式。有很多哲學類書籍,主要書寫都是針對一個或者多個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辯論證,所以行文通常會顯得非常冗長;而且有些觀點甚至需要引用多個困但其中也有一些哲學大家會打破侷限,寫出一些很有趣的哲學書,比如哲學家齊澤克的《齊澤克的笑話》。

    人的原因,不完全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學術差異,而我覺得更多時候是人的生理決定的。我們進行運動時會有體力消耗,思考時也會有腦力消耗。所以我們在閱讀需要不斷記憶、思考和辯證的哲學類書籍時,就很容易感到累,同時感覺可能每一頁的閱讀速度都很慢,而心理上產生倦怠乏味的感覺。但是這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習慣性的思考練習而減弱,從而獲得很敏捷的思維。對比,建議可以從觀看討論節目(看理想,圓桌派,哈佛公開課JUSTICE )開始,也可以看一些有趣的邏輯書籍(《三個邏輯學家去酒吧》、《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 6 # 朱蕭俊說健康

    很簡單!

    你一定會答出:“具體、生動、接地氣、說人話(指大眾能聽懂的話)的書籍!”

    那麼,哲學書呢?它抽象、枯燥、曲高和寡、大眾無法聽懂(不說人話)!

    這樣的書籍,當然無法讓人普遍喜歡,既然不喜歡讀,那起來自然就昏昏欲睡了。

    如萬有引力、自由落體運動、牛頓力學、質量不變定律、浮力、摩擦力等等,沒有它們,我們今天不會有電燈,也沒有手機,更不會有高鐵、飛機了。

    笛卡兒:近代哲學家,同時又創立解析幾何,光學和天文學也有貢獻;

    萊布尼茨:近代哲學家,同時又創立了微積分;

    康德:古典哲學家,由提出康德—拉普拉斯星雲假說;

    布魯諾:義大利哲學家,雖然在哲學上貢獻不突出,但是在天文學上有很大貢獻

    馬赫:現代哲學家物理學家,氣體動力學上還有一個單位是為了紀念他命名的。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 7 # 中華經典文化

    因為哲學書是一門學問,理論結合實際悟出來的道理,需要深刻的生活體會才能悟出來的人生真理。

    在這個資訊爆棚的時代,選擇幾本好書真的大於沒有頭緒堅持不懈的努力,一本書的時間能學到成功者一輩子的真理,成功經驗,真的是最划算不過的了。學校的知識能讓你找份好的工作,而哲學的智慧是你通向成功唯一的途徑。

    人類早就生髮出了無限智慧,並不是某個王朝引領了世界潮流生生不息的發展,而是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財富延續了人類世世代代。

    古代文化最典型的有,佛陀:普渡眾生,孔子:儒家思想,老子:道家思想等等,這些都是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世代延續的無限智慧,這種智慧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消失,是人類社會的無價至寶。

    明朝的王陽明先生說過:人人都有良知良能。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不是因為他們的良知良能比別人多,而是因為他更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良知。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總結了一句經典名句。“無善有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為現代人廣為學習,流傳。王陽明先生立功立德立言,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能改變命運的不止這些,推薦給大家幾本書籍,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悟透其中的道理就離成功不遠了。

    當然現代的毛主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周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心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深地體現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經典,博大精深。

    西方文化也有我們學習的地方,例如當今社會通過周文強多年心血找到的絕版好書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

    這本書也是經典中的經典。

    就像他說的這本書屬於慧眼識貨之人。

    當今社會還有改變我人生的第一位國學文化老師,秦東魁老師,傳播正能量思想,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推薦幾本秦老師的書籍,

    這些都是在不斷改變我生命的書籍。

    希望下一個有緣人就是你,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必將讓你綻放光芒,一起為祖國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加油(ง •̀_•́)ง中華兒女!

  • 8 # 河山入夢

    這可能是你還不大習慣讀哲學書,或者是以前不曾讀過哲學書?否則不應該有昏昏欲睡的感覺啊!

    我個人建議,首先你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你為什麼要讀哲學書?你想通過讀哲學書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你僅是閒暇時隨便翻翻書,碰巧翻到了哲學書,那麼昏昏欲睡時,你就從哪兒拿來的書,就把它再放回到哪兒去,不讀就是了。而如果你是想研究哲學的基本內容,想論證幾個哲學問題,想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和回答自己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或是想研究哲學的發展史,那你就帶著你的目的和需求,去找相應的哲學書來讀。總之把自己的學習目的搞清楚,把想要通過學習解決什麼問題搞清楚,讀書就有了一個具體的切入點,進去之後就比較容易集中精力,像尋寶一樣,在書中尋找你需要的東西。

    其次,如果你想系統學習哲學,那麼建議你由淺入深,由近至遠地學。所謂的“淺”就是先讀一些比較大眾化通俗化的哲學著作。這裡我首推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和李瑞環的《學哲學 用哲學》兩本書。《大眾哲學》開宗明義先就講了哲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講了哲學是什麼?《學哲學 用哲學》講的都是改革開放年代我們大家遇到的事兒。這兩本書的共同特點是,貼近普通人的實際生活,生動簡明,引人入勝。當你在“淺處”產生了對哲學的興趣,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再由此出發向“深處”進擊,去攻讀那些古今中外深奧的大部頭哲學專著,困擾肯定就會少很多。

    哲學著作,論述通常比較抽象和原則,不像讀小說那樣,有人物有故事有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但是你如果哲學著作讀多了,也會產生一種讀小說所不曾有的深刻與恢巨集。到得那時,我擔心的不是你昏昏欲睡,而是怕你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疫情期間,還是要注意休息哦!

  • 9 # 廣州王振中

    哲學到了現代已變成如何有錢,跟無錢的簡約關係了。本來哲學是不斷解決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哲理性問題,哲學對社會矛盾、階層產生和相互關係的互動、制約,展現出現的問題,預視一未來的改革方案,是政治家哲學家去專注研究的問題,因為要牽及到歷史與世界史進步與保守,如果沒有這種基礎是不容易看懂的。

  • 10 # 文穴Literaturecave

    首先哲學是什麼?

    通俗地來說,哲學繞不過三個方向: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到哪裡去?

    但是你不瞭解這些,你一樣可以活著,你去思考了這些問題,你不一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你也不一定能夠活得更開心,所以本質上閱讀哲學不是普通人的剛需。

    普通人的剛需可能是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何在職場上獲取快速提升,如何賺取更多財富,或者如何獲取快樂,閱讀這些都能,人都可以獲得即時性的獎勵,由此,普通人總是會避重就輕,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看哲學書會困的緣故了。

  • 11 # 六如山人

    先讀哲學導論書 先讀哲學導論書 先讀哲學導論書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要一上來就讀純粹理性批判 這類原著

    讀哲學史 讀原著顯然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初學者我覺得必須用一本哲學導論為自己之後的哲學史和原著閱讀方面奠基

  • 12 # 阿里小泰

    哲學一般認為是高大尚的學問,其實不然,哲學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哲學即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表現在每個人身上就是其三觀~~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一個人,畢其一生就是認識自然、社會和自身。如果你20歲能達到悟(正確認識),你將會成為聖人,如文王、孔夫子,千年一遇。如果你30能達到悟,你將會成為偉人,如周公、孟子,五百年一遇。如果你40歲能達到悟,你就是賢人,如管仲、樂毅,魯國的季文子、衛國的甯武子、鄭國的子產、晉國的趙盾,吳國的公子季札,越國的范蠡,趙國藺相如,還有戰國四君子,等等。如果50歲能達到悟,一般可稱為單位、社群、家族的明白(嘹亮人)人了,最起碼也是衣食無憂的中層人物。60歲能悟的是勞苦大眾;60還不能悟的是迂腐之人;到死還不悟的人,八世一遇。

  • 13 # 青荇說事

    因為讀不懂,所以頻繁的浪費眼睛會讓腦子產生疲勞感,所以上你不敢興趣的課程的時候,你也是昏昏欲睡。只有看進去了得到哲學給你的反饋,你大腦思考了這樣才不會昏昏欲睡

  • 14 # 花時間的洪綱

    1)不帶問題去瀏覽,一次不要多看。

    2)帶著問題閱讀,多翻目錄和列計劃精讀。

    3)找到閱讀的興趣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鄉鎮派出所所長,和縣車輛管理所所長哪個前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