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兩魚寶媽

    你好呀!我來說說哈!

    這個問題要從為什麼有二胎的原因來說;

    1、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必須要一個兒子,生的二胎,這種偏心就是重男輕女了。

    2、第一胎是兒子,再生了一個女兒,不能說不喜歡兒子,是因為覺得女兒更貼心,女生更需要照顧,各種表現讓人覺得偏心了。

    3、第一胎是兒子,第二胎還是兒子或是第一胎是女兒,第二胎還是女兒了,大概率就是覺得二胎小需要更多的照顧了,也會讓你覺得偏心了。

    其實在生二胎之前全家人的注意都在一胎身上,孩子得到的是最多的關注了,生了二胎後父母對二胎的關注越來越多了,就會減少對一胎的關注,一個人有經歷是有限的,對二胎照顧的多了,自然就會對一胎少了,很容易讓人感覺到偏心。

    當然父母本身是不願這麼去做,但實際情況擺在這兒沒辦法,二胎小需要更多的照顧。

    如果我們在生二胎之前可以跟一胎好好的溝通,以後會有弟弟或妹妹跟你一起玩了,因為她剛出生太小了需要我們的照顧,你可以幫爸爸和媽媽嗎?這樣讓大寶有了參與感和責任感。等二寶生下來以後,在對待兩個孩子的過程中要多溝大寶溝通,讓他有存在感,這樣時間長了,老大就能更好的接受二胎也不會覺得偏心的。

  • 2 # 花麻麻

    第一,不要因小失大。我記得曾經看過報告,有個大寶因為家人平時總在面前誇弟弟,導致她有一天拿了剪刀剪弟弟下體,兩個孩子還是那麼小,才幾歲,誰都沒有過錯,是我們大人平時偏心導致大寶心裡不平衡,一時做的錯誤行為!

    第二,不論是男是女,我們都要公平對待,不能有性別歧視?孩子是上天給予的最好禮物,我們應該珍惜。

    第三,無論孩子多大,我們應該教育他們互相謙讓!不能因為大寶大就一味讓小的,時間久怕大寶反而會因此心裡不滿小寶。小的也不能因為自己做小,理所當然要每個人由來怎麼高興怎麼來!孩子不管在一歲,還是半歲,我們應該適當教育,不能因為他不懂,一味縱容,那麼大了再管教只會更難!

    我記得在我二寶一歲的時候,懂得跟別人討要東西,要不到就搶,一開始都秉持大的讓小的教育大寶,時間久了大寶無意說出要是妹妹是別人家的孩子多好。童言童語卻把我驚到了,也點通我。之後小寶想要利用她還小大的應該讓小的時候這條路行不通了。我都是會跟他們說,大的讓小的,小的聽大的,迴圈道理後他們也不再出去打鬧情況,外人都覺得他們兩個挺和睦的,畢竟相差兩歲,最容易變了的年齡!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喔

  • 3 # 農村季姐

    大家好,我是季姐,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大,哥比妹妹大了五歲,接下來,我用視訊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 4 # 嘻嘻啊啊

    轉自網路:二胎家庭的父母都覺得自己是一碗水端平了的,但是實際上還是會偏心小的,有的父母並不是這麼覺得的,那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平衡對大寶二寶的愛呢。

    孩子認為的“偏心”,可能真實存在

    首先,由於年齡的差異,需求指數是不同的。幼小的嬰兒生活無法自理,除了睡覺以外的其他時間都是離不開人的,從客觀上來講父母不得不對嬰兒投入更多的照顧,這是人性使然。更多的時間投入自然意味著更多的互動,由於父母精力有限,可能老大不自覺地就會被忽略。

    其次,由於年齡的不同,每個孩子的角色期待是不同的。家裡的老小,往往承擔的社會期待會比較小,幼小的嬰兒的主要任務是滿足自己的需求,吃好,玩好,睡好就夠了。而老大呢,要做父母的“乖”孩子,老師的好學生,甚至要為了別人的需求而適當調整自己的需求。

    所以我們不難看到,老大通常既要上學,又要學特長班,還要做家務,學習接人待物,做得多承受的批評、指責也會越多。

    然後,即使兩個孩子年齡差距不大,客觀原因也會造成兩個人待遇的不一樣,大多數家庭生育老小時的經濟情況都比生育老大時好得多,兩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也不一樣,父母很容易會照顧身體素質差的多一些,這些都很容易造成另一個孩子的誤解。

    最後,其實老小也並不總是被偏愛的那一個。在很多家庭裡,恰恰總覺得委屈的是老小,他們會糾結:為什麼哥哥能穿新衣服而我卻只能穿哥哥淘汰的?為什麼爸媽對哥哥的降臨充滿興奮和期待,但對我卻沒有那麼激動,連名字都是隨便起的?

    講到這裡,也許你發現了,人和人的感情是真的不能複製並且精準稱量的,被孩子指責偏心的父母,一定是既無奈,又無力反駁吧。難怪連阿德勒都說,即使假設夫妻雙方的關係和諧並盡心盡力撫養子女長大,在家庭生活中每個孩子的地位仍有很大差別。

    但是,你一定也發現了,以上這些孩子的主觀感覺上的“偏心”,更確切的來講其實是客觀差異。那我們就利用這客觀差異來解題吧。

    客觀差異帶來的“偏心”,需要父母這樣平衡

    父母每天都要花費很多時間照顧弟弟(妹妹),不妨與老大約好,根據他的喜好,每週專門帶老大進行一次他喜歡的活動,比如看電影,或者吃冰淇淋,相信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

    中間的閒暇時間,可以找個環境好的餐廳,和孩子坐在一起談談心,做了喜歡的事情又有美食吃,這時候的孩子特別容易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特別的愛,心結也更容易化解。

    2.積累情感鋪墊,坦誠可能變化

    我的朋友Nicole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上小學了,兒子才兩歲,兩個小孩相處的特別好,經常能看到姐姐帶著弟弟在小區裡玩耍。作為相處了幾年的朋友,Nicole的育兒大法我都是看在眼裡的:

    她非常注意和女兒的情感聯結,懷孕後,她告訴女兒:爸媽有一天會老去,到時候就不能陪伴你了,但是會給你留一個弟弟(妹妹)陪著你,你們兩個人相互照應,爸媽也就真的很放心了。

    她買了很多關於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繪本,告訴女兒嬰兒和媽媽的身體變化,讓她理解一個小生命的形成和誕生,有胎動的時候讓女兒摸摸,告訴她你小時候就是這樣,在媽媽的肚子裡游來游去,很調皮哦。女兒親身經歷了整個過程,潛意識裡早已把肚子裡的嬰兒當成是自己家的一份子,對小生命的到來充滿期待。

    弟弟出生後,她和老公決定讓女兒來給弟弟起小名,因為《小豬佩奇》中佩奇的弟弟是喬治,所以姐姐也管老二叫喬治,而且小女孩還會像佩奇一樣照顧弟弟。

    我還聽到過她跟女兒說:你知道嗎?你比弟弟幸運多了,你小時候媽媽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而你弟弟小時候只能得到媽媽的一部分時間,因為媽媽還要陪你呀。

    女兒也曾經困惑,問自己得到的愛會不會比之前少一半,Nicole是這麼回答的:有了弟弟,你可以說媽媽的時間被弟弟分了一部分,但愛不會。因為愛不像一個蘋果,你多吃一口,別人就少吃一口。愛更像是一個水箱,你那裡有一個水箱,弟弟那裡有一個水箱,媽媽會把你的水箱填滿,也會把弟弟的水箱填滿。你受傷了媽媽會心疼,那弟弟受傷了媽媽也會心疼,所以愛是不會被分成一半一半的。反而對你來講,你還可以再多收穫一份弟弟的愛。

    3.當翻譯官,而非法官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深以為然:二胎家庭,父母的角色是翻譯官,而非法官。

    胡可和沙溢夫婦的二胎教育,堪稱典型。她會給弟弟說,哥哥很關心愛護他,又會給哥哥說,弟弟覺得哥哥很厲害,很崇拜哥哥。一次在節目裡,安吉在表演魔術,在一旁看著的弟弟以為哥哥要被“砍死”,大哭了起來。

    胡可看見了對安吉說:“你看弟弟多愛你,他擔心你被傷害呢。”安吉深受感動,魔術一表演完,就跑下臺一邊溫柔的為弟弟擦眼淚,一邊說:“哥哥在呢。”

    父母千萬要記得,自己不是法官,所以不要代替孩子決定什麼,兩個孩子起了爭執,千萬不要去判斷是非對錯,因為在大家情緒都不好的時候,父母是就事論事說對錯,但孩子往往會上升到情感的角度,覺得父母偏心才這麼做。

    吳尊在此類事情上的處理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鑑。他有一兒一女,老大是女兒,記得在《爸爸去哪兒》的節目裡,兩個孩子在選房子上有衝突的時候,他提出讓兩個孩子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解決。

    4.告親友書

    開頭還提到過,很多時候是父母主觀上已經很努力了,但就是有些親友會來拆臺,引起孩子的誤會,關於這點,其實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比如,有位網友在二胎出生後,擬了一段《告親友書》發在朋友圈,據網友們反應,發出去之後效果特別好。

    如果你也有此類煩惱,不妨也以文字或電話的形式,告訴家裡的親朋好友。以下貼出這位網友的原文,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謝各位親友關心,我今天xx:xx順利生下老二,男/女孩,XX斤。

    現有一事需要各位親友鼎力支援。老二的到來,給家裡帶來很多歡樂,也讓XX(老大名字)憂心忡忡。儘管我們之前也做了一些預防工作,可他還是聽到了一些不當的玩笑話,變得十分焦慮,經常哭泣,甚至不想上學了。

    所以請各位親友,不管來我們家做客,還是在其他地方相聚,請幫忙做到以下幾點:

    a.除了談小寶寶之外,也跟XX(老大名字)問聲好,陪他玩一下。

    b.可以跟XX(老大名字)說,“恭喜你,當小哥哥/小姐姐了!”“太好了,你有個小弟弟/小妹妹可以陪你玩了。”“你有個小弟弟/小妹妹,真幸福啊,很多人沒有弟弟/妹妹。”讓他感受到,他有弟弟/妹妹是件讓人羨慕的事。

    c.上門探訪不要破費。如果給小寶寶帶禮物,提前謝謝一下各位,也厚著臉皮請大家,也給XX(老大名字)帶一份,最好是一模一樣的,讓他感受到他得到的愛和弟弟/妹妹是一樣的。買禮物的錢我們來出。

    d.真的真的不要只盯著小寶寶,我們家XX(老大名字)也是很可愛的。如果我們有招待不週的地方,他像個小大人一樣,也可以陪你們玩的。

    e.同時請不要和XX(老大名字)開以下玩笑:

    你爸媽有了小寶寶,就不要你了/不愛你了!

    你覺得爸媽更愛小寶寶,還是更愛你?

    把小寶寶送給我,好不好?

    你爸媽有小寶寶了,你跟我回家好不好?

    f.有的人可能覺得只是開玩笑,但是孩子面前無戲言。對成人來說是玩笑,對孩子來說是捉弄、刁難。如果出現這類言論,不好意思,我只好讓XX(老公名字)把他暫時請出家門了。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5 # 新能源電動車拉貨小莫

    “二胎開放,你覺得為人父母如何做到對孩子不偏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經濟能力的增強,不再像以前一樣連生存都比較困難,大家都開始計劃多生一個小孩;一來是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多一個小孩呢!等父母老了的時候也多一個孝敬父母的子女;二來呢就是,想要給小孩多一個伴,有個它成長道路上能一直陪著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為人父母的總是有老去的一天的,等我們老去或者不在人世的那一天,它在世上還有一個親人,在它有困難時候能毫不猶豫的幫助它的親人在,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放心!

    現在大家的觀念也已經有很大的不同樂,不再像以前一樣的有比較重的重男輕女的觀念了,是男是女都是一樣的平等對待的,我覺得為人父母要擺好心態,做好表率,對待孩子都要一視同仁,誰學習或者其它事情做得好的該鼓勵的鼓勵,該批評的批評,不能這個鼓勵那個批評,凡事從理性的角度去處理,不帶個人情緒,這樣不會給孩子帶來偏心的感覺了。

    我自己現在也是一個女兒的爸爸了,今年才一歲大,接觸社交網路比較多,讓我有比老一輩父母更多機會接觸外面人的一些價值觀、育兒觀念,更多的看到大家都是以怎麼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對我自己在是否生男生女或者會不會偏心的問題影響很大,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一個小孩還是兩個小孩,我都是以同樣的心態去教導孩子的。

  • 6 # 香港人桂A9888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自己骨肉,有些家庭的確有偏心的例子,真的不應該我們自己就是從小孩一路長大過來的,我父母從來不會偏心,我們自己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對的起子女,對的起自己,想想自己半百之後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了,誰來照顧自己,以前是怎麼對待子女的就能深深體會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7 # 寶媽與神獸

    當然,要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可沒那麼簡單。原本是想孩子有個一起長大的夥伴,若是弄巧成拙地讓倆人成了敵對關係可就不好了。最怕的就是有些父母已經不自覺地偏心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比如,父母對調皮搗蛋的孩子關注得多,讓安靜乖巧的孩子覺得被冷落;或者家裡總是讓大的孩子讓著小的,老大就會覺得弟弟妹妹是來搶自己的玩具、分父愛母愛的......

    如果做家長的在處理孩子們之間的問題時,採用了帶有偏頗的行為和態度,很容易就會破壞孩子之間的感情。而小孩子對於父母情感傾向非常敏感,有時只是一點點訊號,就足以決定了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想要孩子們之間相處融洽,這可不是憑空就能實現的,健康的手足關係,還得靠爸爸媽媽們引導去構建。當然,前提是爸爸媽媽真的不偏心。

  • 8 # 浩卿彬

    您好,我認為二胎開放自己做的正確都不為偏心,都是自己的心頭肉,骨肉情深何為偏心?只是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而已。有個別孩子大點不懂事或頑皮被父母一方不予理睬時可能會產生偏心一刻,估對另一個孩子另眼相看。人的基本心理都一樣則重自己喜歡的東西和事,只要過段時間給孩子合理解釋就行,鼓勵他努力向上,做個懂事乖巧的孩子,父母都不存在偏心了。您認為對嘛,歡迎點贊觀看![玫瑰][心]

  • 9 # 小郭在鄉村

    您好,首先我家倆孩子,怎麼做到不偏心?有時候出門買吃的,一人一個,孩子看見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一人一個,我們家倆孩子年齡差的小,買吃的一人一個,玩具太貴的不要?不可能要一個貴的玩具,倆孩子玩。貴的買不起買差不多的,買倆個玩具,在我這就是什麼東西都是倆個,不可能你有我沒有?視訊回答給您

  • 10 # 三門河畔的小村莊

    我覺得為人父母,我們既然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應該尊重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孩子淘氣,我們只要好好教育孩子就行,想想這是親生的。

    我有兩個孩子,大的八歲小的四歲,倆孩子很淘氣整天打架,只要買東西不管什麼都是買兩個,一人一個,不會說給小的買不給大的買,還有去玩,除非大的說不想去,我一定會把兩個孩子都帶上的。

    所以說我們當父母的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決定生二胎的時候,心路歷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