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舍我談歷史
-
2 # 澳古說歷史
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身為皇族後裔,他光復大漢有何稀奇的呢?因此,劉秀重建大漢,繼續延用“漢”的國號,這並不是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然,劉秀會沿用“漢”國號,而不是熱衷於建立一個新的國號,做一個讓後人敬仰的開國皇帝,反而是去做一個光復前朝的繼任之君,這之中雖有身為劉姓皇族的擔當,一種想光復祖宗基業的願望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卻是劉秀要想當皇帝,他就必須沿用“漢”的國號。
自夏開啟家天下以來,“帝王受命於天”就成為了中國古代社會最為根深蒂固的政治觀念,要想做君主,就得需經過上天的認可,只有上天認可你,天下臣民才會認可你,而這也是為什麼自夏以來,君主在繼位後要祭祀天地,向天地昭告自己登基之事的根本原因,其無非就是想讓天下臣民相信,他的繼位是受命於天的。
而後,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奉行“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於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於天也”理論的儒家獨尊於天下,“王者必受命而後王”之說逐漸深入人心,在中國古代社會大行其道,為天下臣民所深信不疑,尤其是受到帝王和精英階層的高度重視。如漢武帝時期,武帝為了證明漢朝是“受命而王”的,就進行了改正朔、易服色、定歷數、封禪泰山、改水德為土德等一系列的正名措施。
可以這麼說,自武帝之後,是否承天受命,就成為了當時天下臣民判斷一個皇帝是否正統、合法的重要依據。
如漢宣帝時期,因宣帝是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的,所以其皇位並不太穩固,這時為了讓臣民認可宣帝,天下就流傳出了“公孫病已立”這句讖言,以此來彰顯宣帝的皇位是受命於天,是上天所認可的人間之主。再如漢哀帝時期,先是西漢國勢日衰,民不聊生,各地起義四起,而後哀帝又“即位痿痺,末年寖劇”,於是漢哀帝為了穩定天下,為了讓天下臣民相信他是受命於天的皇帝,遂頒佈“改元易號”詔書:“漢興二百載,歷數開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漢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
如上所述,漢光武帝劉秀,他之所以會沿用“漢”的國號,其實也跟“帝王受命於天”的理論有關。
眾所周知,西漢末年,因皇帝昏庸,朝廷腐敗,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最終西漢被王莽的新朝所替代。而最初,深受欺壓的百姓,因認為王莽是位明主,能夠他們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再加上王莽為了讓臣民相信他是天選之子,又是大肆偽造祥瑞、符命、歌謠,由此百姓是十分擁護新朝的統治。但是,隨著王莽強制推行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不合時宜的“託古改制”,讓百姓的生活非但沒有轉好,反而是雪上加霜,最終造成了“元元無聊,飢寒並臻,父子流亡,夫婦離散,廬落丘墟,田疇蕪穢,疾疫大興,災異蜂起”的慘烈局面。由此,百姓對於新朝很快由希望變成失望,甚至絕望。
就在絕望之餘,此消彼長下,因王莽“政令苛酷,積失百姓之心。民之謳吟思漢,非一日也”,百姓又開始懷念起了曾經被他們深惡痛絕的西漢,此時如馮衍所言:“今海內潰亂,人懷漢德,甚於詩人思召公也”。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社會上又開始流傳起了“漢再受命”的讖言,其意就是漢朝將再次受命執掌天下,劉邦後裔將再次成為人間之主。
此時,天下臣民多數都認為,只有漢朝再次出現,只有劉邦後裔再次重掌天下,這天下才能長治久安,才能再次步入盛世,他們才能安居樂業。如地皇元年(20年),長沙太守郅惲就深信“漢再受命”的讖言,併為此上書王莽:“漢歷久長,孔為赤制……上天垂戒,欲悟陛下,令就臣位,轉禍為福。劉氏享天永命,陛下順節盛衰,取之以天,還之以天,可謂知命矣。若不早圖,是不免於竊位也。且堯、舜不以天顯自與,故禪天下,陛下何貪非天顯以自累也?”,希望王莽為了天下,能將皇位還於劉氏,讓劉氏重建大漢,還天下一個安寧。
由此,就是在“漢再受命”、“漢家當復興”等思潮的推動下,“劉氏復興”、“劉氏當復”等讖語日漸深入人心,此時多數臣民對此是深信不疑,認為漢朝理當重建,劉邦後裔理當重掌天下。
如此,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末年,各地的起義軍為了獲得天下臣民的支援,是紛紛打出了“尊劉”、“輔漢”、“復漢”的旗幟,或擁立劉邦後裔,或冒充劉邦子孫,如綠林軍擁立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劉玄為帝,號更始帝;赤眉軍擁立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後劉盆子為帝,號建世帝;前鍾武侯劉望在汝南自立為天子;卜者王朗冒充成帝之子劉子輿稱帝於邯鄲;盧芳詐稱漢武帝的曾孫劉文伯稱帝於九原等。
可以說,一時間真真假假的漢家天子在各地是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十餘年間,外內騷擾,遠近俱發,假號雲合,鹹稱劉氏,不謀而同辭”。而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此時漢朝在天下臣民的心中,已再次成為天下的正統,是“受命於天”的存在,正如清趙翼所說:“歷觀諸起事者,非自稱劉氏子孫,即以輔漢為名,可見是時人心思漢,舉天下不謀而同”。
在當時,凡是藉助漢朝為名的起義軍,他們都能獲得不少百姓的支援,如綠林軍擁立劉玄為帝,建年號更始後,是“是時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閒,遍於天下”。再如割據蜀地的公孫述,他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佔據蜀地,就是藉助著“輔漢”的旗號,當時他“使人詐稱漢使者自東方來,假述輔漢將軍、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綬”,這才在蜀地站穩了腳跟。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劉秀要繼續沿用“漢”的國號了。無他,就是劉秀要想在這亂世異軍突起,從而一統天下,併成為天下臣民所認可的皇帝,他就必須使用“漢”的國號,因為當時天下臣民所認可的朝代就是漢朝,所認可的天子就是劉姓天子。
要知道,當時能與劉秀爭奪天下的劉邦後裔可是不少,如若劉秀不順從民意,讓“漢再受命”成為現實,那劉秀即使能開國,這天下也不會安定,還有許許多多的劉邦後裔會藉著“漢再受命”讖言,去與劉秀爭奪天下,去獲得天下百姓的支援。因此,對於劉秀而言,他要想安安穩穩的做皇帝,並獲得天下百姓的支援,他就必須重建大漢。只有讓漢朝再次出現,天下臣民所深信的“漢再受命”這句讖言才能不再被其他有雄心的劉氏後裔利用,而只有如此,劉秀才能安穩坐天下。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眾所周知,劉邦建立的朝代是“漢”,來自於項羽給劉邦所封的漢中王的“漢”,也就是漢中的“漢”,現代歷史學家把劉邦建立的漢稱為西漢,因為他的都城是在西邊的長安,但是西漢同時代的人以及古代的人並不是稱西漢,而就是稱“漢”,比如記載西漢的史書叫《漢書》。
而劉秀建立的朝代與劉邦建立的朝代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漢”,現代歷史學家稱為東漢,一是因為他的都城在東邊的洛陽,二是為了區別於劉邦所建立的漢,但是東漢同時代的人以及古代的人並不是叫東漢,而是叫“漢”或者“後漢”,比如記載東漢的史書叫《後漢書》。
所以,西漢與東漢的叫法是現代人的叫法,古代的人叫“漢”與“後漢”,而後漢就是劉秀所建立的漢朝,那麼劉秀作為開國之君,為何仍以漢為國號,不能另外開創一個全新的朝代呢?
劉邦建立漢朝
一、歷史淵源
西漢是被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取代了,新朝一共存了14年時間,因為王莽一系列胡亂改革,導致新朝社會各個階層都被王莽所傷害,形成了天下大亂的局面,新朝末年的局勢與秦朝末年的局勢是有些相似的,秦朝末年只要反秦,就是一呼百應,而新朝末年只要反王莽,同樣是一呼百應,也就是說新朝完全不得人心,尤其是經過14年王莽的瞎折騰。
王莽在篡位的重要過程中,第一個公開起兵反對王莽的就是劉氏皇族安眾侯劉崇鼓動一批劉氏宗親,聚集了數百人起兵攻打宛城,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起到了類似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的效果,開始不斷有人反對王莽,而且都是以劉氏宗親為首,為什麼劉氏皇族要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王莽呢?
王莽篡漢
道理很簡單,因為劉氏在西漢是皇族,是吃皇糧的,雖然推恩令讓他們勢力弱小,但是劉氏皇族人數眾從,而且還有很多是各地的豪強,王莽建立了新朝,不等於砸了劉氏皇族的飯碗,這些皇族不都成了外人,都被排除在皇族之外,這無疑促動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第一個反,而且是反王莽最堅決的一批人,這其中就包括劉秀和他的親哥哥劉縯。
二、反王莽起義軍的口號
新朝末年在全國一共有三支較大的反王莽起義,分別是湖北地區的綠林軍、山東及江蘇的赤眉軍以及河北的銅馬軍,雖然是農民起義軍,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口號,劉秀與其兄劉縯帶領一批南陽地區的劉氏宗族子弟也開始了起兵,打出的口號是“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這句口號的意思是說:恢復高祖皇帝的帝業,平定萬世的良機。劉秀從一起兵就定下了這樣的政治口號,就永遠確定他只能以漢為國號。
新朝末年農民起義
高祖就是劉邦,劉邦建立的是漢,恢復高祖的帝業,那不就是恢復漢朝嗎?在當時的農民起義軍中,但凡有點眼光的人,都會制定合理正確的政治口號,沒有政治口號的起義軍就是烏合之眾,比如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起義,以扶蘇和項燕為口號,一方面想拉攏秦朝人,一方面想拉攏原來的楚華人,形成政治聯盟,當時的口號就相當於現在的廣告,聽到口號就會明白陳勝吳廣是做什麼的,就會出師有名,就會名正言順。
三、支援劉秀的政治勢力
支援劉秀的主要政治勢力就是劉氏皇族子弟及宗親,劉秀是在南陽郡的舂陵鄉起兵的,這個地方現在是湖北省的棗陽市,這裡是當時大郡,而且劉氏宗親子弟非常多,劉秀最早的核心力量就是劉氏宗親子弟,包括劉秀本人。
劉秀和親哥哥劉縯是劉邦的九世孫,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根正苗紅的劉氏宗親與皇族,劉稷是劉秀的同宗兄弟,也是劉氏宗親,還有後來被綠林軍立為皇帝的更始帝劉玄,也是標準的劉氏宗親,還是劉秀的族兄,都是同一個祖宗。
既然都是劉氏宗親子弟發動的起義,就只能打著漢的旗號,因為這樣名正言順,想想看,如果一幫劉氏宗親子弟打個別個朝代旗號,會有人跟隨嗎?彆扭不彆扭?只有打著漢的旗號才是正確合理的。
劉秀起兵
除了這些之外,劉秀在河北能夠站穩腳跟,最大的支援就是來自河北地區的劉氏宗親真定王劉楊的支援,劉楊是漢景帝劉啟的七世孫,真定共王劉普的兒子,手下擁兵數十萬,在河北勢力強大,劉秀為了拉攏劉楊,甚至拋棄自己的原配陰麗華,而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這也是劉秀的第一任皇后,可見劉秀對劉楊勢力的重視,劉楊是漢朝的真定王,如果劉秀換了朝代,想想看,劉楊會支援嗎?不成了異姓王了?
三、民心向漢
別說劉秀了,就連劉玄這樣的政權,也知道以漢為國號,因為這樣有號召力,容易拉攏人,既然定了漢為國號,也就不容易更改了,所以劉秀一直以漢為國號。
新朝末年起義軍
四、讖語預言
讖語是一種預測的語言,相當於現在的預言,在當時非常流行,而且很多人都信這個,並在當時形成一門學問叫讖緯之學,而漢光武帝劉秀也是讖語的粉絲,劉秀曾經很多次以讖緯之學來決斷國事,比如東漢著名哲學家、經學家桓譚曾經批評劉秀信奉讖緯之學,結果劉秀一怒之下要殺桓譚,要知道劉秀極少發怒而殺大臣的,後來桓譚被貶官,死在路上。
劉秀研究讖緯之學到了入迷的階段,也非常相信,所以劉秀對相當流行的讖語都有所瞭解,在當時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讖語是說:代漢者,當塗高也。這話出自以下:
《春秋讖》:漢家九百二十歲後,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塗高也。
讖緯之學
這個讖語中說漢家九百二十歲後會滅亡,將來代替漢朝的,是一個高大的人,但是劉秀起兵的時期,西漢只存在了194年,遠遠不到九百二十歲,既然讖語都說了漢朝沒有滅亡,那劉秀只能延續漢朝了,以漢為國號了。別說劉秀知道這句讖語,就連漢武帝劉徹也知道這個,漢武帝說過:
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這話的意思是說:漢朝有六七之磨難,按理說會有人臨危受命的,那麼子孫中誰可擔此重任呢?六七四十二位皇帝之後,能統領漢朝者,應該是一位險峻環境中臨危不懼的大人物。
因為西漢只有15位皇帝,還遠遠不到42位皇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漢朝氣數未盡,既然氣數未盡,那麼就只能延續漢朝,所以劉秀就以漢為國號,劉秀可是相當相信讖語的,到了入迷的程度,綜合這些原因,所以劉秀以漢為國號了。
-
4 # 史曉生
只有用“漢”做國號,才能讓劉秀坐穩皇位。
作為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的故事可以說是流傳甚廣,比如他曾經猶如神助一般的昆陽之戰,以及他被後世戲稱為“位面之子”等諸多典故。
除了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之外,關於劉秀還有一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個話題就是,作為開國皇帝,劉秀在辛辛苦苦建立了一個新朝代後,依然繼續沿用“漢”作為國號,而這樣一來,劉秀就意味著當了一個繼位皇帝。
而繼位皇帝與開國皇帝之間的差別,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為何劉秀甘願如此呢?事實上,劉秀這樣做,一是不得已而為之,二是利大於弊,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把皇位坐穩。
之所以說為何不得而為之,很簡單,就是形勢需要。
公元8年,大權在握的王莽在經過將近八年的運作之後,成功地迫使漢宣帝玄孫孺子嬰將皇位禪讓,自己登基稱帝,建立“新”朝。
登基之後,王莽隨即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由於政策的不合時宜,導致民怨沸起,反對他的聲音不絕於耳。
而就在王莽為如何平定起義而頭疼的時候,他的堂弟王涉正預謀著怎樣才能劫持他,那麼,王涉為何要劫持堂哥王莽呢?這還要從他的一個門客西門君惠說起。
西門君惠這個人,在史料中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是一個方士,也是王涉的門客之一。
之所以要提到他,是因為他對王涉說了一句話,正是因為這句話,王涉才會去計劃劫持王莽,以至於發生了後來的許多事情。
”漢室當復興,劉秀為天子。“---西門君惠
當然,這裡面所說的劉秀,並不是指後來的光武帝劉秀,在當時另有其人,而西門君惠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拉當時一個位高權重的人。
這個人就是在王莽建立新朝後,擔任國師的劉歆。
劉歆是漢高祖劉邦之弟劉交的五世孫,在王莽代漢建新前後,劉歆沒少為王莽歌功頌德,因此,王莽剛一登基,就拜其為國師。
那麼,為何說西門君惠所說的劉秀就是指他呢?是因為在當時,劉歆的名字就叫做“劉秀”。
之所以改成這個名字,還是公元前6年的時候,當時漢哀帝劉欣登基,為了避其名諱,劉歆便將名字改為了劉秀。
而在新朝建立之後,已是國師的劉歆看到因為改革,反對王莽的越來越多,因此就與王莽走到了對立面。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劉歆本身就是漢室宗親的關係,以及其身居高位,因此,西門君惠就編造了所謂”漢室當復興,劉秀為天子“的讖書,同時,為了讓這個預言更具說服力,西門君惠還炮製了著名的“赤伏符”。
西門君惠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趁當前局勢大亂,來擁立一位新主登基,而劉歆剛好就具備這樣的潛在條件。
於是,西門君惠找到了王涉,一番遊說之下,王涉表示該計劃可行,之後他又找到了時任大司馬的董忠,最終將劉歆拉下了水,幾個人組成了同盟,計劃劫持王莽,逼迫其交出皇位,以便讓劉歆登基。
只不過,這個計劃還沒有開始實施,就被王莽察覺,最終劉歆自殺,其他相關人等全被處死,雖說這幾個人死了,但赤伏符和讖書,卻流傳了出來,並逐漸被更多人知道。
赤伏符和讖書,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可能會置之一笑而已,但在當時,人們對此卻是深信不疑,尤其是其中“漢室復興”的精神,更讓當時身處動盪之中的人們猶如看到了一盞明燈。
在這種精神動力之下,不少當時起義的勢力,都打出了復興漢室的旗號,而劉秀(這裡是指光武帝)的大哥劉縯同樣也是如此。
“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劉縯
這句口號裡面的“高祖”,說的就是漢高祖劉邦,而復劉邦之業,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作為劉縯來說,只有喊出這個口號,才是他能夠快速招兵買馬的最有效方式。
正所謂師出有名,就是這個道理。
而劉秀在其大哥劉縯意外被殺後,接過了劉縯的權力,同樣也繼續著劉縯未完成的事業,因此,復興漢室,依然是當時他所在勢力的主基調。
在這種情況下,劉秀即使是之後一路高歌猛進,成功地擊敗了王莽,但其最初的口號和精神動力,就是以“恢復漢室”為最高目標,因此,在他登基之後,自然要履行這個承諾,將漢朝真的恢復過來。
雖說人們都知道,劉秀建立的漢朝與劉邦的漢朝不一樣,但至少在明面上,也就是國號上,還是要保持一致的,這既是劉秀登基之前的形勢需要,也是他登基之後的形勢需要。
只有這樣,他才能十分合法地坐上皇位,如果不這樣,那麼他的皇位就相當於是奪來的,是不合法的。
除了因為形勢需要,劉秀不得不繼續沿用“漢”作為國號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用“漢”當國號,有不少好處。
第一個好處,就是能讓劉秀的最早一批班底甘願跟隨他起兵。
公元22年,劉秀大哥劉縯宣佈起義,而劉秀則在舂陵(今湖北棗陽市吳店鎮)同時起事,以做呼應之勢。
而在劉秀起兵之初,他的部下,大多是南陽的宗室子弟,說白了就是南陽的劉家人。
這些人與劉秀一樣,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漢室宗親的血脈,只不過由於“推恩令”的影響,當時的境況不怎麼好。
但即使再不好,也至少沒有性命之憂,小日子雖說可能清貧,但最起碼不會被殺頭。
不過,在他們跟隨劉秀起兵之後,其人生軌跡就完全被改變,未來有可能封侯拜相,也有可能淪為階下囚。
畢竟沒有人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更沒有人在當時就知道劉秀會當皇帝。
因此,他們跟隨劉秀起兵,就意味著是把全家上下的性命都交給了劉秀,假如失敗了,那麼這些人全部都會被殺。
那麼,他們是憑什麼就認定劉秀,並甘願跟著他呢?
就是因為前文所說的那個赤伏符和讖書,可別小看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在古代,其作用相當之大。
如果沒有赤伏符和讖書,那麼這些劉氏宗室,也不會那麼痛快地選擇起兵,更不會站在王莽的對立面,畢竟這一旦失敗,就是殺頭的大罪。
不僅僅是劉氏宗室,包括當時南陽郡的豪傑,之所以甘願跟隨劉秀,也是因為他們相信劉秀將來就是恢復漢室的天子。
另外,還有劉秀初到河北時,當地的割據勢力如隗囂、公孫述等人,以及上谷太守耿況之子耿弇,為何會聽命於劉秀,還不是因為那句“漢室當復興,劉秀為天子”的讖語?
當然,不排除劉秀有強大的個人魅力,讓這些人為之折服,但如果僅憑魅力的話,是不足以讓他們情願跟著劉秀賣命的,還是那句話,因為相信劉秀能恢復漢室,所以願意跟隨他。
所以,口號都已經喊出去了,到了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劉秀是萬萬不可能換另外一個國號的,不然,第一個反了他的,就是這些跟他打天下的人。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漢”這個國號,有助於劉秀登基後,繼續一統天下的大業。
公元25年八月,劉秀於鄗城千秋亭(今河北鄗縣南)即皇帝位,當年十月,劉秀進駐洛陽,並在此定都。
而在劉秀登基時,當時整個國家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呢?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亂。
亂到什麼程度呢?當時除了劉秀登基稱帝之外,還同時存在有赤眉軍所擁立的劉盆子,以及綠林軍所擁立的劉玄,也就是更始帝。
這三人中,劉玄還是劉秀的族兄,兩人均為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而劉盆子呢,則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的後人。
也就是說,他們三人從宗法上來說,都是劉氏宗親,正是因為有這個身份,才會被各方勢力尊為皇帝。
但有道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三人同時存在,就造成了局勢極度的混亂,而為了爭奪天下,三方勢力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角逐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證明,誰才是真正的漢室宗親,誰才是最有資格當皇帝的人,而在這種目標的影響下,除了軍事實力方面的較量,更多的就是需要道義層面的較量。
因此,不管是當時存在的哪一個政權,都必須以自己是漢室正統自詡,劉秀也不例外。
如果他敢換一個國號,那麼直接後果就是向天下說明他與西漢沒有關係,而沒有關係,就和前文所說的“恢復漢室”這個口號相違背。
一旦如此,那麼首先他的政權合法性就沒有了,其次,就是其他兩個勢力,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打著討伐“叛逆”的旗號,號召所有人來共同討伐他。
到那個時候,劉秀所面對的敵人,就不僅僅是部分人了,而是整個天下。
而反之,他沿用“漢”作為國號,除了能夠讓更多的人追隨之外,還在接下來統一天下過程中,起著凝聚人心,讓更多地人聚攏在他旗幟下的積極作用。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秀才得以在登基後,順利地掃平關中、收取關東、平復隴西以及川蜀等地,最終完成了大一統的局面。
所以說,劉秀雖說是開國皇帝不假,但繼續沿用“漢”作為國號,也是形勢使然,畢竟與那些虛名相比,這樣做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最重要是能坐穩皇位,更何況,劉秀本身也是劉氏宗親,用“漢”當國號也不丟份兒,因此,何樂而不為呢?
回覆列表
劉秀之所以能夠在洛陽重新開國,就要從漢末說起。
話說,西漢末年出了個荒淫無道的皇帝漢成帝,整天不理朝政,沉醉在“溫柔鄉”裡。而朝政集中在他母親王政君一族,逐步形成了外戚專權。所謂作得緊死的快,貪圖享樂的漢成帝最終死在後宮,沒有留下子嗣。此後,西漢局勢一直很動盪,權力落到了外戚王政君的親侄子,安漢公王莽手中,最終王莽篡位成功,建立一個叫“新”的朝代,至此西漢被終結。
新朝的建立給當時的王公貴族帶來了很大的希望,但西漢以來講的矛盾並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加上出現的天災,還有王莽不合時宜的改革,導致了綠林、赤眉等起義。在這一過程中宗室也參加了推翻王莽新朝的起義,其中有一個漢朝遠支宗室叫劉秀的人,與人一起起義打出了“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最初這支隊伍並不起眼,也沒有人重視,後來更是隻能依附在另一個宗室更始帝劉玄那裡,劉玄本身也是起義軍推選出來的皇帝,並沒有真正的實權。劉秀等人不滿,但因為實力弱小,只能選擇忍受。
劉秀真正為人所知的是昆陽大戰,一戰讓劉秀成名也奠定了後來稱帝的基礎。此後,劉秀獲得獨立發展的機會,並最終藉助真定王劉揚的力量,在河北之地站穩了腳跟。可以說劉秀的整個發展過程都是依靠自己努力取得的,和西漢皇族八竿子打不著。但他在即位後,並沒有另創新國號,而且選擇繼承漢這個國號,並且把自己“過繼”給了西漢皇帝和他父親同一輩分的漢宣帝,把自己確立為西漢王朝繼承人的地位。他這樣做,筆者認為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是當初他打出了高祖的旗號起義,他必須兌現。劉秀參加起義的口號有恢復高祖之業的想法。如果他食言另立門戶,就會招致天下人共同討伐,很有可能他的皇帝寶座坐不穩。甚至別人會說他數典忘祖。恢復漢的稱號,代表著一種法理的繼承,況且自己確實是高祖劉邦的後裔,恢復漢室江山更能獲得支援。
二是天下還未穩定,誰扛了“漢”的旗誰就有希望勝利。劉秀稱帝之時,王莽雖然被推翻,但據說還被穩定,尤其川隴兩地還有割據勢力,還有其他的劉氏宗族建立的政權。不把“漢”這個旗扛好,容易佔據不了輿論高峰,贏得不了民心。
三是西漢皇族近支大都不存在了,繼承與否只是形式。形式不如實際來得快,來得好。雖然把自己“過繼”給了漢宣帝,但是不影響自己皇位,也不影響往下傳位。因為經歷王莽篡漢,宣帝一系近乎沒有人了,劉秀、劉玄等人和皇帝搭上邊的都需要上朔到漢武帝兄弟,劉玄和劉秀和皇家正根相比是一樣遠的。為了法理,劉秀選擇了認故去的西漢皇帝做自己父親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從劉秀的經歷看,劉秀本是西漢宗室,又打出來復高祖之業的旗號,又因為宗室成長為起義領袖和帝王,他繼承漢,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