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蟲兒飛

    讀初中的時候,我的同桌,每星期帶鹹菜來,自己買饅頭吃。因為長期飲食不好,她有嚴重的胃病,經常捂著肚子難受,她告訴我她返胃酸整個嘴巴都是酸的,我一直還覺得難以理解。她真的非常勤奮刻苦,但是,學習能力有限,成績一般。她的媽媽曾經想要她放棄學業,她哭的死去活來,她說她真的很愛讀書。我想大概她也很清楚,只有讀書才能結束這樣食不果腹的生活。

    讀高中的時候,每週隔幾天都能在我們宿舍樓下看到一個髒兮兮的長髮亂糟糟的男人,說實話,和外面的乞丐真的沒有區別。後來聽說,是比我們小一屆的一個女生的父親。據說,他每週隔幾天就給女兒送饅頭來,實在吃不起食堂,鹹菜都是自己做好的,饅頭不耐放,他就隔幾天送一次。他的長頭髮,據說是要留長了再剪了賣錢。

    雖然我們也不是什麼條件多好的家庭,然而我都沒想到,還有人只是活著,就已經用盡了全力。

    時隔多年,但願她們都已經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2 # 散淡人生15

    我上初中時,是在上世紀90年代。

    那時候窮人很多,特別是在農村。

    我們學校離家五六公里,沒有住校,每天都是走著上下學。早晨在家吃過飯後,帶上中午的乾糧,晚上下學後回家吃。

    那時候雖然能勉強混飽肚子,但吃的東西拿現在話來說就是不堪入目。

    我們條件稍好一點兒的,早晨在家喝粥吃窩頭或饅頭,中午乾糧帶的是烙餅或窩頭,有的還帶點兒鹹菜。

    我清晰的記得,我同村有一個同學,他父親病重,弟兄姊妹多,家裡根本就吃不飽。

    他的早飯都是煮一大碗紅薯塊兒,然後帶上幾個蒸紅薯當做中午的乾糧。

    當中午我們吃飯時,大家往往在一塊兒,有的還互換著吃。

    但那個同學總是跑到沒人的地方,一個人偷偷吃完,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回到教室。

    有時我故意多帶一點兒乾糧,就說吃不完讓他吃。他開始不好意思,後來就慢慢的習慣了。

    不光吃的差,穿的也不行。有時下雪天穿著露腳趾頭的鞋,在雪裡來回走十幾公里。

    現在回過頭想想,那時太窮了,我們太苦了。

    但看看現在心裡也坦然了,沒有那時的苦,哪有現在的甜?

    人就是這樣,只有吃了苦受了累,有了付出,才能成長進步,做出一些事來。

  • 3 # 凌風傲雪2019

    我有個同學現在是北京一家化工集團公司的法人,有過億的資產,在他的豪宅客廳裡專門有一個透明玻璃的櫃子,放著一件黑色補了又補的中式棉襖,人們不解這件棉襖的來由,也感到太不可思議了,身價過億的大老闆,住的豪宅和這件破棉襖格格不入, 他的女兒畢業於北京名校,很敬佩他的爸爸事業的成功,就是不理解他爸爸為什麼要把一件破棉襖置放於客廳最顯眼的位置,問詢了父親多少次都被岔開話題。 問母親也沒告知女兒,女兒的心裡一直都在疑問是怎麼回事,老是個謎!

    直到女兒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有天晚上他們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女兒又問起了棉襖的事,爸爸才從頭道起:爸爸叫李成才(化名),出生在陝西渭北高原的一戶貧困家庭,從出生的那天起家裡就少吃缺喝的,大冬天的還是赤腳穿著單鞋,別人家的孩子早都穿上了棉衣棉褲棉鞋,李成才上身穿的是一件親戚給的舊棉襖,數九寒天腿上穿的是一條舊裌褲,赤腳穿著一雙單布鞋,早晨上學的早點是一塊要用牙齒使勁才能啃得動的包穀面膜,十點回到家裡吃早飯,喝得是包穀面和紅薯幹煮在一起的稀飯,吃的菜是蘿蔔纓子醃的酸菜一小碟,一缸的醃菜要吃一個冬天,兩點放學回家吃午飯,吃的是紅薯餄餎喝點包穀糝,還吃不飽,正在長身子的季節啊,餓得慌,好不容易熬到上高中了,姐姐出嫁了,姐夫家的情況要好一些,時常給點零花錢,李成才身子長高了,舊棉襖棉褲已經不能再穿了,姐夫的好心的哥哥,看到李成才實在可憐,就讓自己的老婆給做了一套棉衣褲,姐夫給做了一套外邊的上衣褲子,這套棉衣褲,外邊的衣服褲子陪伴了李成才從高中到大學七個冬天,在大學校園裡的孩子們基本上穿的都是有檔次服裝,女孩子都是花枝招展,舊棉衣陪他走出了大學校園,看到舊棉衣滿臉都是淚,也就是舊棉衣是他要出人頭地的動力!

    李成才上高中的第二年,父親病故,無疑是雪上加霜,村裡有個大戶人家罵道:李成才,就你家這祖墳裡還能冒出一股青煙嗎?你上學不是白糟踐錢嗎?你要是能考上大學,牽著狗到我家門口來罵我來…李成才窮人的孩子人窮志不窮,發誓就要活個人樣來,高中的三年,腳上穿著一雙黃膠鞋連襪子都沒有,吃的是從家裡帶來的乾糧饅頭,一次帶一個星期的,帶一玻璃瓶的青辣子伴生蔥,大部分的學生都在灶房買飯吃,就他們幾個差一些,在灶房溜饃吃,加點辣子菜,喝一口開水,一天三餐吃的就是這樣重複,冬天還好一點饃饃不發黴,夏天饅頭三天後就發黴了,還得吃啊,老鼠還和他搶飯吃,熬過了三年,考上了北京鋼鐵學院,又在飢寒中度過了四年才熬出了頭,先是到央企上班做原始積累,後邊才滾雪球有了自己的企業,娶的北京姑娘做媳婦,媳婦也是高校畢業,端莊漂亮,溫柔賢惠識書達理,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李成才是個感恩之人,把自己的姐姐一家人都接到北京購置了房子,幫助外甥成了家給買了房,姐夫的哥哥的孩子們都被安置在自己的公司工作,破棉襖還保留在客廳裡激勵自己!

  • 4 # 和風化雨

    大概15年前,我剛進入大學不久,幫助輔導員核對申請助學申請學生在學校食堂的月消費額和消費次數。

    當時有這樣一條規定,要求學生在學校食堂有30次以上的就餐記錄,換句話說在學校食堂就餐次數太少或每月餐費太高是沒有資格申請補助的!

    有一個同學申請表上寫著每月在食堂就餐60次以上,花費大約90元,我們都感到很詫異,因為平均每餐不到1.5元,真的是太少了。儘管15年前的物價比現在要低的多,可每餐1.5元能吃到什麼?勉強吃個素菜米飯吧!

    查了餐卡記錄才知道,他沒有說實話,他每月的餐費不是90元,是不超過50元,他感覺花費太少了,沒好意思實話實說。從消費記錄能看出來,他應該每餐一個饅頭加一份鹹菜,一星期能吃上一兩次米飯素菜。

    從食堂機房查完消費明細,輔導員和我們都哭了!後來聽說,他們寢室同學經常莫名其妙地有吃的不想吃,打飯打重了,求他幫忙把飯菜解決掉!

  • 5 # 風中風箏0507

    讀高中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家裡窮的,但是他要面子,一直說自己通宿,就是在學校住,不在學校吃。

    因為那時候我們都是一桌八個吃飯,飯菜吃不完就留在桌子上了,那兄弟每天最後一個進飯堂去混個肚飽。整整三年。

    本來,我家就在學校,我媽是我們英語老師,所以我對學校的事情注意得比較仔細。在高一的時候我就發現他這個事情了,但是我又不能明說,面子嘛。最後我想了個辦法,我跟我媽說,我中午在老師食堂吃讓我媽給我記了一個餐(就是吃多少月底工資扣)。

    那天,我特意留到他進飯堂:兄弟,胃疼,幫忙。。。我把差不多三個人分量的飯菜推給他。他想解釋什麼,我制止他:每天都打這麼多,吃不完又不好倒,讓我媽知道我不吃飯會罵死,幫下忙。就這樣,每天我把飯菜送到宿舍,跟他一起吃了三年。當然,分量夠他跟我兩人吃兩頓了,菜豐盛的不好說(中學有在食堂訂餐的知道,老師食堂跟學生是天堂跟地獄,而且花錢不多,說白了就是喝學生的血),最後他考上了南開,現在在加拿大。

    每年逢年過節都有紅包禮物,每次回國第一時間來看我,呵呵。這兄弟沒幫錯

  • 6 # 細雨和風美

    上高中的時候,我們是住校生,大家每天都在大食堂吃飯,飯菜都是一樣的,半斤白麵的一個大饅頭,像極了嬰兒枕頭,菜是大鐵鍋裡燴土豆,有零星一點兒的粉條和豆腐,臨出鍋的時候,大師傅會在超大的鐵鍋裡倒一點兒胡麻油,這就是所謂的油水了,分到每個人的鋁質飯盒裡的,不過是一兩滴油花子。

    就是這樣的生活,有的同學也不是天天能夠吃到,宿舍裡一個姓王的女同學,家在偏遠的南山地區,那是一個靠天吃飯的地方,光有旱地沒有水地,種不了小麥,家裡又特別貧困,她的父親是一個替別人放羊的只有一隻眼睛的殘疾人,她的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她是被她的親生父母拋棄後,被她的養父母收養的。

    但她是一個極其聰明極其要強的女孩兒,她的學習成績在班裡數一數二,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她一直沒有放棄求學的路。

    每個星期她只定幾頓飯,一個饅頭經常吃兩頓,大燴菜清湯寡水的,我們每個人都從家裡帶一瓶子醬,每頓在燴菜里加一勺子,燴菜立刻就有了家常菜的味道,但她從來不帶醬,偶爾吃一頓燴菜,大傢伙會給她分一勺醬,她說那是她吃到的最美味的佳餚了,但她每天都吃得津津有味的。在她的臉上,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愁苦,即使餓著肚子,也從沒有聽見過她說一句抱怨的話。

    靠著堅持不懈的努力,高中畢業後她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家裡無論如何也沒有能力供她上大學,她一個人多次跑政府部門,終於得到了地方上一家企業的資助,她靠自己的努力,終於擺脫了人生的困境,在她即將畢業的時候,那家企業倒閉了,她留在了大城市工作。

    她是我們當中最勵志的一個人,忍飢挨餓的歲月裡,她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活成了自己想要活成的樣子。

  • 7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往事”之——

    親身經歷無須“見”

    多少事,匆匆過去,似煙似雲又似風,但學校裡那點點滴滴的小事兒,卻常常令人淚目,放不下扔不掉縈繞心懷,不能釋放。

    我是小學五年級就住校的,那時候父親還能幹,每週背一竹籃子“銀包金(白麵包玉米麵饃饃)”,實在是有點奢侈了,我們那班是全公社小學的重點班,一共才有50個人左右,教師都是優選過來的,學校臨時開了個夥,給幾位教師做飯,給同學們溜饃燒水,我們一天三頓饃就白開水,很熬煎人的,小孩一天比一天瘦的不在少數,可那時候沒聽說一個家長像現在去學校說事的,能上這個班,那簡直就是一個榮耀,至於吃苦那是應該的,沒有苦上苦、難為人上人嗎。後來有同學帶了點鹹菜來,我們也很快學會了,奶奶會早早地給我準備一些鮮菜讓前兩天吃,鹹菜讓後四天吃,同學們還挺羨慕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同桌發現了個祕密,師傅做飯後封火時是留一個小口的,紅黃色的小火苗也挺誘人的,我們就從家裡拿了個小鍋,下面條吃,那簡直是美味,可被師傅發現後被叫停了,我們兩個很是惱火,就偷偷地用開水澆了那位師傅養的花,算是報復吧。

    上初中時,家裡發生了變故,父親得了腦溢血,落下了後遺症,家庭狀況是一天不如一天,銀包金是吃不上了,學校外邊有來賣鹹菜或是村民來賣熟菜的,根本是與我絕緣的,我拿到伙房去溜的是雜麵餅子,因為要在溫水上放置很長時間,等到拿出來吃時早已是扯得絲兒大長了,有時還餿氣得難以下嚥,因而跑過去偷吃別的同學饃饃也是常有的事,或許是貧賤所致吧。當然每週還是從家裡帶點鹽過來的,用開水化開了沾饃吃味道真的不錯。直到畢業那天,我才在學校裡吃了一回真正的熗鍋面,感覺那是一輩子吃的最好的熗鍋面。

    上高中後,是拿麥子換糧票、用錢買菜票的,我大抵只是有饃饃吃就不錯了,菜對我而言是太奢侈與夢想了,直到那次我在全市競賽中中獎了,得了獎金10元,才第一次買了菜票,吃上了白水煮白菜,味道好的很。其實讓我難忘的是吃臭豆腐,五分錢一塊,最便宜的菜了,用熱饃夾著吃,不是一般的享受啊,有一次因為高興多吃了一塊,上課時被一愛乾淨的美女老師趕出了教室。數年後見到她時,沒想到她還為我點了一盤臭豆腐,瞬間讓我淚奔。

    大學的生活剛開始時也是吃不飽的,基本上是早飯免了,晚飯去查星星,午飯照例是白麵饅頭、白米飯、白麵條,直到現在我吃撈麵條還是白麵一碗,說是有面香味兒,其實是吃不起菜啊。後來參加了勤工儉學、做了家教

  • 8 # 一名教書匠

    你在讀書時,見過最困難的同學每天吃啥?

    09年時候讀高中,一個月二十八天伙食費和開水費一共花了42.5。這個人就是我,真真實實的經歷!(和我一起上下鋪的小姑娘一個月花150 160左右)

    我是09年上高中,那會兒就是一個月放一次假,也就是上二十八九天放兩天。我第一個月的伙食費就是42.5,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我花的這個錢比我表妹多了1.5,我當時非常難過,因為覺得我不節約,多花了。

    為什麼要提這個表妹呢,因為她是我小姨家的,我們兩個從小就一塊兒長大,任何事兒都比著,包括穿衣服和平時的一些文具用具等。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有一次我想買一雙運動鞋,我媽不讓,說我表妹不要鞋,我就知道花錢,在大集市上罵我。

    所以,從那會兒起我就有心理陰影,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到了高中吃飯也還是比著,這裡卻不是比誰吃的好,而是比誰花的少。

    我高中那會兒的饅頭是兩毛錢一個,我每天吃六個饅頭,一頓飯兩個饅頭,熱水是五分錢一壺水,我也是省著用。想想那會兒真的有點不可思議,竟然一個月就吃那麼點兒。我的菜幾乎是沒有的,一般到了月底頭月考之前或者考試當天,為了慶祝放假才會吃幾頓好的。我一般打菜就打半份菜,一是便宜,再有是菜真的不太好吃,我也不太愛吃。

    我每次打飯會出去的特別晚,等其他人都快打完了我再去,因為不用排隊,可以省下來點時間在教室多看會兒書,打了饅頭就回教室,我每次開學會帶著一桶我姥姥做的醬,就抹點那個吃,一邊吃一邊看會書。那會兒覺得最滿足的事兒就是吃完一個饅頭後看到袋子裡還有一個饅頭,那種喜悅是別人所不懂的。

    我也不是每天都吃六個饅頭,有時候食堂給的饅頭特別壞,就是到最後我下去打飯時候就剩下泡壞半邊的那種了,食堂也不告訴我,然後我打回去才能發現,就只能吃一個了。

    後來,打飯回去的時候被班主任看見了,她給我媽打電話,說我每天就吃幾個乾巴巴的饅頭,也沒有湯也沒有菜,連點油水都沒有,這怎麼應對高中三年。

    後來,我回家我媽告訴我,讓我多吃點,但是,我也不敢呀,因為家裡窮,吃多了怕捱罵。我還是維持在四十到五十之間的花費。直到高中畢業後,我才發現我們家原來並沒有我想象的窮,只是我媽老是說我們家特別特別窮,所以我覺得我們家窮的揭不開鍋了。一直小心翼翼,什麼也要省著,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我落下了嚴重的自卑問題。對待誰都小心翼翼,買點什麼都要左思右想。

    不過,現在想起來高中依然是我最快樂最開心的日子,因為我心中有想法,我日子過得很充足,我凡事都很專注,我那會兒竟然一點不覺得我自己可憐。

    我覺得從這件事兒可以看出來,幸福真的是一種能力,一種你覺得你自己很幸福的能力。

    我希望大家見到這樣的同學也好,孩子也好,請不要去打擊他們,也不要讓他們難堪,你可以什麼都不要說,平等看待他們就好了!

    大學畢業後,我考上了省編,當了一名老師,現在我的班裡也會有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我從來都把他們平等對待,不會去看不起他們,也不會去格外照顧他們,因為,在我看來,讓他們感覺到平等對待才是最開心最自在的!

  • 9 # 小布頭

    也許是我遇到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反正大家的條件就差不多。

    初中時吃大鍋飯,食堂的飯真是的是一言難盡。

    有次有個同學喝湯喝一半不喝了,倒了,別人問為什麼不喝了。他說,喝飽了。等其他人都喝完了,他才說,湯裡面有顆老鼠屎。

    於是我們住校的同學從家裡拿鹹菜,饅頭,饅頭鹹菜就著熱水,就是一頓飯。

    高中時,離家遠了,拿的鹹菜也吃不了那麼長時間。

    不得已才去食堂吃,食堂的饅頭裡有鹼面,也揉得不均勻,經常在饅頭裡吃到黃黃的鹼面。

    上了大學,同學來自全國各地。那時候大家都吃食堂,主要是隻有食堂,沒得選。

    食堂的選擇挺多,偶爾大家也會打點貴一點的菜然後一起吃。

    更多的時候,我們宿舍的買飯。買半份米飯,3毛錢,再買半份土豆絲之類的菜,6毛錢。9毛錢就可以搞定一頓飯。

    這麼一說,感覺我大概就是其他人眼中吃的最困難的同學了吧。

    過去的都是好日子。

  • 10 # 慧強96h053

    我03年到05年上初中,每週家裡送鹹菜饅頭,基本週三就開始發黴,也一直吃沒事,家裡有事沒空送,每個月二十塊錢左右,基本上全用來買資料,餓得厲害就得自己想辦法:週末去河裡摸魚釣魚,小的自己醃了存著吃,其他的到集上換一些大米什麼的,有時候給學校旁邊的菜園幫忙 ,去了一直幹活也不吭氣,有時能蹭一頓飯,大多數時候都能帶回去好多青菜,加點鹽用清水一煮,味道也可以,去一次能頂個一兩天。就是缺少蛋白質,個子不怎麼長,為此學校體育場魚塘裡的魚沒少被我偷,就是稅鎮中學原體育場裡面有個魚塘,不知道是不是被承包的但裡面確實魚不少,比河裡面的大,還容易抓,看守的老大爺也知道,根本不管,算是照顧吧。

    還好父母給的腦瓜可以,05年稀裡糊塗也能考上省重點高中,瞬間有了希望了,不用跟著去打工了。但還是沒錢,住學校宿舍,學校照顧沒收費,家裡每個月大概一百五十塊錢左右,主要是用來吃飯,每天五塊,分配的也挺好,早上1.5塊,兩個包子一碗湯,中午2塊,一大碗麵條,湯免費,晚上和早上差不多。學習時間很緊,沒時間去學校外面浪,想靠自己解決吃飯問題根本不可能。然而學習資料什麼的沒有款項了,成了最頭疼的事,所以最喜歡老師發的試卷,也喜歡給別人講題,自己是學霸沒辦法。讓大多數同學頭疼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我也能去太和中學東面的舊書攤去淘,其實好多學生還是很有良心的,每次去舊書店淘學習資料,老闆都能給我成套的舊資料,而且只在首頁有個簽名,其他都是全新的,貌似翻都沒翻過,哈哈,沾了不少便宜,老闆一直都熟論斤賣,我買的也開心,一套買下來十幾二十塊錢,一個月就省出來了。就這樣稀裡糊塗的的過了三年,成績不好不壞,穩穩的將近一千五百多人的年級前一百名吧。

    08年高考結束,自己估了一下分,就騎著我的小自行車回家等成績了,期間也和我姑父說過,考不上大學跟著一起去淮北挖煤,據說管飽,干時間長成了正式工還能分房子,有工資了也能娶媳婦,哈哈哈哈,還是很期待的,為此天天跑步練的讓自己看著壯實一下,挖煤好有勁。等了一段時間,還沒到填志願的時間,班主任打電話給我三叔(家裡沒電話),問了下我估的成績,說讓我報考提前批次的院校,不收學費吃住全免畢業還安排工作。我爸一聽沉默了半天,還有這好事呀,是不是小孩要吃很多苦呀,當時猶豫了一兩天,最終還是下決心讓我報了,說以後多吃苦,畢業有鐵飯碗了。雖然08年家裡已經不缺吃的了,生活還算不錯,時不時還能吃頓肉,但我一聽鐵飯碗,兩眼還是直髮光,當天上午就騎著小自行車去學校報了提前批,但是班主任說錄取概率低,做好考不上準備,過幾天正常志願也要填。說的我情緒低落了一上午,幾個要好的兄弟喊我一起吃飯都沒去。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忽然通知要體檢,去合肥。我爸和我姑父一聽很高興,是不是要錄取啦,當天我姑父開著車就帶著我爸我四叔還有我就去了,一路上開開心心,當天找一家70的小旅館標間住了下來,四個人有點擠,但空調還是很可以的,晚上我四叔請客,說是生意賺錢了,我吃了好多肉……第二天體檢肝臟核苷酸還是什麼的偏高,還好當時醫生問我是不是昨天熬夜啦,讓我第二天接著去,第二天檢查就過了。當學校的那幫兄弟們還在翹首以盼的等待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又已經開始在河裡摸魚了,哈哈還哈,已經通知書在手了,大家羨慕不已,紛紛表示眼紅,我還被逼請吃了冰棍,我姑父也不張羅著去挖煤的事了,自由自在的度過了一個暑假。

    之後大學四年勤學苦練,參加工作後忙於工作,也沒啥特別的。就是有個本事你們羨慕不來,能一直猛吃長不胖,嘿嘿,這可是從上初中就練成的本事呀,所以你們也不要羨慕,這方面我可是從小鍛鍊的。

  • 11 # 老呂教育

    那是一個不堪回首,卻又不敢忘記的年代,更是許多五O後、六O後揮之不去的飢餓夢魘!

    我無須渲染所謂的悲痛,但飢餓一直陪伴著我的童年,直到讀初中,我的最高理想依舊是放開肚皮吃米飯!

    一九七八年,原本不打算再讀書的我,稀裡糊塗地考上了縣城的重點高中,這下,母親犯了難,因學校離家近十里地,按規定我必須住校,可是,母親實在拿不出可以換取食堂飯票的細糧,平日裡,南瓜、紅薯外加其他一些可以填肚子的蔬菜,幾乎佔了我們大部分口糧。

    我不能再難為母親,我知道,自父親去世後,我們兄妹五人全仗母親,能讓我們活著,還能背上書包,己經是奇蹟了!我決定走讀,反正有的是力氣!

    母親是個特別勤快,特別能吃苦的女人,除了白天參加生產隊的勞動,夜裡也沒閒著,悄悄地在我家屋後的山坡上開出一塊地,約摸半畝左右。母親種上紅薯,肥沃的土地,勤勞的母親,讓我家平空多出了兩千多斤紅薯,還有不少個頭渾圓的大南瓜,這下無憂了,起碼不會餓肚皮。順便說一句,私自開荒在當時是違法的,不少人為此捱過鬥,甚至被打得落下終身殘疾,但大隊支書是我的爺字輩本家,父親又是因公死在修建水庫的工地上的,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也沒有和孤兒寡母較真!

    於是,每天早上,母親燒罷粥,隨手在草木灰裡埋兩個紅薯,讓我稍上當作午飯,免得來回跑,其實,回來大多數時候還是紅薯或南瓜,充其量外加一些薄粥、麵湯而己!

    這樣,紅薯作為午飯,基本陪伴了我兩年,我應該感謝母親,更感謝仁慈厚愛的父老鄉親,是他們沒有讓我捱餓,沒有使我丟下心愛的書包!

    一九八O年高考前期,為了保證我這個所謂的升學重點,學校發給我五十餘斤飯票,甚至還允許我在老師們的“小灶”上打一份炒菜,那是我整個高中最幸福最體面的日子,至今想起來,依舊感激萬分,謝謝當年的恩師們!

    如今,早已翻天覆地,是改革開放真正結束了捱餓的日子!讓缺衣少食成為歷史!我們沒有理由不愛這個偉大的時代!

  • 12 # 指尖的溫柔45

    往事不堪回首啊,看了這麼多人的苦難經歷,我也說說自己過去的艱辛往事。

    我真正懂事的時候也就八歲,那個時候父親剛剛去世,全家就靠母親一個人種地裝磚養活我們姊妹四個,裝磚那個辛苦現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炎炎烈日下兩手兩個磚卡,一次八塊磚頭,不斷彎腰直起裝上車,我真不知道我的母親那一代人是怎麼經年累月的把幾萬幾十萬噸磚一車車裝完的。那種活就是現在讓我幹我都幹不下來,

    知道家裡的條件不好,我開始認認真真努力學習,因為我知道只有讀書才能走出貧困,才能有城市戶口。上學期間還喜歡集郵,可是家裡哪有給我集郵的錢啊,我就去收發室撕別人信封上的郵票,再就是中午午休時間爬到房頂撿人家扔掉的牙膏皮,垃圾堆裡翻各種能賣錢的東西,偶爾也去工廠偷一些鋁線銅線賣錢,反正小時候只要賺錢就不管不顧,也沒顧及過別人的眼神,因為太小,沒那麼多想法吧

    努力的學習終於有了回報,中考結束中專差九分沒考上,重點一中倒是順利考進了,我的母親不讓我上高中,逼我再去考技校,技校出來有工作,而且每個月技校有生活補貼二十一塊五,我以全市第三名成績考進我們省內一家國有企業,

    離家幾百公里我揹著鋪蓋捲進入了新的技校,家裡每個月只給二十元生活費,加上學校補助,每個月生活費就是四十一塊五了,這四十多我要精打細算買日用品跟飯票,仔細算下來每個月也差不多,基本能混的吃飽,偶爾出現大的消費我就要四處借錢,下個月就要省吃儉用了,

    記得有一次買校服,一套六十,害的我一個學期都在還賬,因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特別能吃,經常感覺惡,有一次晚上餓的睡不著跑水房喝了一肚子水才睡覺。還有一次同學跟我打賭說讓我一次車五個饅頭,不許吃菜,可以喝水,他剛剛打食堂買了五個給我,還沒走到宿舍我三個就下肚了,食堂離宿舍就三四百米吧,

    也許是技校跟單身的時候饅頭吃多了,現在看見饅頭就不想吃,但是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慣就是不許浪費,吃什麼都會吃乾淨。

    現在回想過去那些苦難經歷都是滿滿的溫馨啊,只有經歷過很多的苦難跟挫折,人生才能更加強大,我想現在再不會有什麼能打敗我了呵呵

  • 13 # 黃河紋身

    我讀書的時候見過最窮的孩子吃什麼?

    完全沒吃的!

    一九八九年夏天,因為兵工廠搬遷,我和幾個同學需要轉校一個學期,其中一位同學帶著妹妹,他倆從來沒有午飯。

    每天,我走路四公里左右上學,中午吃同學父親騎摩托一起帶來各家的盒飯,就那個同學兄妹沒有。我發覺之後叫朋友們勻一點一起吃,日子一長,結果很多朋友不願意。我就帶著他們兄妹上街,偷點水果偷點餅乾,我幾乎練成了高超偷技,最開心就是我的飯盒加上偷來的成果能讓我們三人吃飽。

    雖然爹孃不愛也無力愛,他們兄妹倆後來成長得還不錯!

    我初一上學期之後趕上教育產業化讀不起書,於是輟學習古文練畫,再畫廣告去打工。九八年將月工資交半給娘,我拿著六百元南下,路費過半,畫難變現,每天只吃四個饅頭混了一週,身無分文了,最危急那幾天是我師父老畫家趙丙加先生分飯給我吃,才活下來。

    後來,走上江湖紋身路,來錢不急了,卻見無數眾生像!

    我受苦受累受困過,被幫過助過扶持過。所以,我願意熱心付出,幫過人、助過學、捐過款。

    但是我發現一個真理,許多先哲說過的:施恩不計回抱。

    為什麼呢?好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都不能理解,為什麼做好事不一定得好報,為什麼被我幫的人不願與我親近,為什麼好人被遺忘。

    我做過太多,想過太多,終於知道,他們是凡人。

    凡人被幫助之後會遺忘是因為不想回憶自己弱弱的時刻,只有很少部分人能將被救助的時刻珍惜在心。

    凡人被資助後會痛恨資助人為什麼不給他買車買房,只有少部分人能將心比心地把扶助之情延續下去。

    凡人受困於從眾心理、反抗於自我認同。所以,我何必計較凡人?我的行為是因為我覺得正確,它認與無認有關係嗎?嗯,古人云施恩不求報,正解!

    我為所有幫助過同學朋友的人喝彩!

  • 14 # 俗語故事

    畢業四年了,回首我的大學生涯,就是部辛酸史。

    我就是我們宿舍最困難的大學生。

    高三畢業,考到了中國海洋大學,從貴州到青島,非常遙遠,沒有直達的火車,要麼從貴陽轉車,要麼從南寧轉車,我一直都是買的硬座,每次一到學校,都去了半條命。

    倒車來來回回,硬座五十多個小時,自己拉著行李箱,公交班車火車的提上提下,真的很累。

    可是硬座最便宜,一百多塊錢就搞定單程了,臥鋪要四百多吧。

    我要節省一點。家裡沒有什麼錢,農村人,有學費就已經很不錯了。

    第一次離家,爸爸給了我八千塊,交了學費住宿費,還有三千,這就是這半年的生活費了。

    初進大學,還不熟悉環境,大一也沒做什麼兼職,手裡的錢根本不敢亂花,就只能保障自己吃飽穿暖。

    學校三食堂我經常去,外面小吃街的東西很少買。

    食堂一份白菜豆腐只要1.4元,一份包菜只要1.8元,米飯按兩算。

    我最難的時候,就是早餐兩塊錢,午餐1.6元買一份白菜豆腐買二兩米飯,回宿舍拿老乾媽拌著吃,晚飯吃個米粉,只要6元。

    一天伙食費不到十塊。別人一頓飯就夠我吃兩天了。麻辣燙一份稍大些的可不得十七八塊二十塊嘛!

    這是大一。

    大二,我自己也熟悉了環境,學業安排也很合理,就出去做兼職了。

    烤肉飯店裡打工,米粉店裡打工,發傳單,賣課,什麼都做,終於有一些自己的錢了,但是也還是很節儉,沒怎麼吃過什麼好吃的,也沒買什麼好看好穿的衣服,都是買便宜的。

    大三大四,在學院辦公室做助理,一個月有兩百多的補助,加上獎學金什麼的,一年生活費基本不要家裡操心,有時候學費都能自己掙了。

    我大學一共拿了家裡四萬多塊錢吧,雖然過得很艱苦,但是也很豐富很值得,我知道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更要有計劃有安排。

    畢業回家,我還要九千多的存款,和朋友合租了房子,開始工作,家裡人很少操心。

    家裡人知道我在外面過得苦,很心疼,但是也沒辦法,經濟收入只有那麼多,哪裡能給多富足的生活呢!能勉強供著上完學我就已經很感激了。

    特別感謝學院的照顧,給工作機會,給獎學金,給助學金,讓我大二大三大四過得稍微好一點。

    最難的那段時間,每天生活費就控制在十塊錢左右,竟然也沒有瘦,可見我是個易胖體質,喝水都胖!

    白菜豆腐,手撕包菜,二兩米飯,陪伴了我很長的時間,我也很感激那種經歷,我知道為人父母的不容易,青年人的不容易,賺錢打工的不容易,所以畢業後工作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那是生存的基本保障,之後才能談生活質量。

  • 15 # zouxuplf

    2002年,我大一,從一個小鎮來到省府城市上學,那種新鮮,激動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學的食堂,說句毫不誇張的話,活了十八年第一次一次性看見那麼多菜式擺在我眼前,還可以自選,當然啦,要給錢的。剛開始那個月,家裡給的生活費全花在食堂了,每頓得點好幾個萊,飯碗堆得高高的,看見啥都想吃。想想當年,米飯2毛,素菜5毛,肉菜1塊起,最愛的燒鴨腿才四塊一個,剛到學校那會每頓飯都得吃個七八塊。說起同學間最困難的,我們班好像沒有特別困難的,反正大傢伙每天都能在飯堂吃,就是看是吃兩三塊一頓的還是四五塊一頓的,或者像我這種七八塊一頓的,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隔壁班的一對小情侶,相信當時不只是我印象深刻,在飯堂吃飯大多數人都印象深刻,小情侶每頓飯都是一起來的,然後男孩去打飯,就打一份,每頓都是一個肉菜加一個青菜,最便宜那種菜,大概就是1一份的碎肉玉米或者碎肉豆腐,一份飯菜就是1.9元左右,然後就是兩個人一起吃,最最讓人感動的是,每次都是女孩先吃,女孩吃完了就把飯碗挪給男孩繼續吃,男孩吃完了就去洗碗,他們也沒有說要專門躲著在角落吃,就是光明正大在人流多的地方吃,我們每次吃飯基本都能遇到他們,所以每次都很留意,旁邊的人也都不願意去打擾,大家都覺得這一幕很溫馨,不知道過了這些年,男孩女孩是否還能像當年一樣,一口一口的吃著幸福。

  • 16 # 嘉興微同城

    你在讀書時,見過最困難的同學每天都吃的啥?

    這個問題勾起了我的回憶,2003年讀的大學,一晃居然也17年了。讀大學最開心的就是寢室生活,你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奇葩混跡於校園。借這個問題,我也來說說讀書時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同學。

    ①抽菸吃飯全靠蹭的小劉

    小劉家不缺錢,但父母給他的生活費基本半個月就用完了,他也不問家裡要。半個月中東蹭西蹭的,也挺滋潤。最慘的是他寢室的其他幾位,輪流養著小劉。月底大家都沒錢了,就整點餅乾什麼的也能湊合兩天。最難的是香菸,有錢時抽好煙,沒錢時就去學校小賣部一根一根的買。不過,這種日子是真快樂。

    ②幾乎頓頓腐乳配白飯的小嚴

    小嚴和我一個寢室的,他人很瘦,個子也不高,整天穿著一套與他身材不符的寬大西服,在學校裡疾馳。家裡條件也不好,讀大學家裡欠了很多債,於是他的生活費基本為零。不過他挺本事的,在學校裡自己建了個協會任會長,整天教學弟學妹做生意。那會流行幫運營商賣手機卡,他就一個寢室,一個寢室的去推廣,據說賣掉一張卡有20塊錢的提成。

    那會他從不去食堂吃飯,讓同學幫忙打3兩白飯,在寢室就著一瓶腐乳就是一頓飯。有時候也改善下伙食,吃個雪菜肉絲麵(某品牌泡麵)加根火腿腸。由於長期搞小生意,缺課太多無法畢業,後來小嚴索性就辦了休學,做生意去了。

    我們聯絡不多,後來聽其他同學說,他現在很厲害了,在老家辦了特色農家樂還上了當地的電視節目。

    小徐是個不折不扣的通宵狂魔,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網咖大神。家裡不富裕,每個月的生活費都花在網咖了。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記得那會流行《奇蹟》,沒日沒夜的刷,據說刷到極品裝備能賣錢。不過好像沒見過他賣錢,天天吃泡麵,一買就是一箱,一箱能吃半個月。人瘦的就剩皮包骨,嚴重的營養不良。

    我相信這樣的學生在大學裡不在少數,他們沉迷於網路世界,但這樣虛耗青春實在太不值得了。

  • 17 # 股友無明

    在上海交大,2003年時。我見過在小食堂有人吃免費的飯和清湯的。因為小食堂供小鍋菜,價格比大食堂貴,但是飯和清湯免費。

  • 18 # 三農子星

    大家好,我講講自己的故事吧!在讀書時,我大概就是那個最困難的學生,還好每天都有饃,有時還有鹹菜,一杯開水。比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強多了,雖然沒啥菜但有白麵饃頭。住的宿舍也是高低床,但是是六人的高低床,一層睡六個人的那種。一個宿舍放四張床,四十多個人啊!窗戶大都沒有玻璃,夏天還好說,冬天就得用化肥袋子堵住。也是夠堅苦的。條件好的同學可以在食堂打飯,條件差一點的只在食堂買菜,吃自己拿的饅頭。

    從小在家裡不管吃的好不好,最起碼都是熱乎的。但是到了中學一下很難適應這種生活,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都慣自己沒有吃苦的毅力。哎,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啊!

  • 19 # 喝可樂就打嗝1

    行了行了,你讀過大學麼?如今一,二本滴大學都有獎學金,學校也會自發滴幫助困難學生,靠這些保證孩子讀書期間吃飽,吃好是絕對麼有問題滴

  • 20 # 勒裡末

    家裡窮困的學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都還蠻多。孩子多,田地少,或者家有病人等等,有多種原因。有的同學交的學費估計都東湊西湊的了,生活伙食自然很差。十分造孽可憐。我那是條件相對較好,愛把包子啊,煮的麵條啊,分給困難的,和自己好的同學吃。不圖回報!有時故意說買多了,煮多了,不吃掉可惜了。人家才好意思要。看到困苦的人,從來不取笑,不欺負他們,尤其是女孩。這是做人的本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什麼時候突然看清一段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