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凡的生活bpy玉麒

    隨著大陸市場的吸引力,彈丸之地的香港已經無法透過電影獲得大量的金錢利潤了。香港的資本家當然願意到大陸的市場,製作給大陸人觀看的電影,迎合大陸觀眾和官方的口味。而電影人,無論多優秀,在香港製作電影成本高、銷售前景慘淡、本地人也不像從前那樣了,所以,從自身的角度看,當然願意來大陸發展,演戲、拍片。人才流失了,誰還能拍出好電影呢

  • 2 # 愛說電影的小李

    這些年香港電影,越拍越不好,如今只是靠著舊情懷往下拍。

    屬於香港電影時代也過去了,當初支撐這香港電影80.90後粉絲,現在也是越來越少了。

    最近也有幾部電影不錯,但和過去巔峰時候電影比起來,還是不能平起平坐。

    今天也只能盼等這香港電影,能夠重新歸來。

  • 3 # 遠方666

    原因如下:

    1、沒有市場。

    香港人口也不過700萬。而大陸觀影人數每年都是以10億來計算的。靠這麼小的市場,支援電影業根本不可能!縱觀現在的電影市場,其實英國、法國電影也沒落了。就是因為人口不足以支撐市場。

    2、時代變了。

    當年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現在每年網路劇這麼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透過網路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不算什麼了。

    3、市場變了

    當時的香港電影可以走國際化道路,因為當年南韓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迴圈。但是隨著南韓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頹勢就來了。而且香港也沒有強大本地市場可以依託。

    4、香港沒落了。

    香港電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現在已經沒落了,所以電影業沒落是可想而知的。

    5、電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而香港沒落,又使電影從業人員北上,使香港電影人員斷檔。

    4、香港電影作為一個概念逐漸在中國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標誌著大陸、香港、臺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比較高的高跟鞋,怎麼穿才不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