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ERP到數字化轉型

    獨自騎行與孤獨跑者都是一個意思,當你真正喜歡上一項運動並且感受到受益於其中的時候,你會發現獨行要比從眾有益的多。我並不反對從眾型的運動,週末早晨在公園經常碰到統一著裝帶著小喇叭的跑團和三五成群的騎行愛好者,但總給人一種社交吸引遠大於運動本身吸引力的感覺……而且就如其他網友回答中提到的,一旦組織者沒有正確引導,各式攀比就會慢慢滋生,比速度,比裝備,比娃比老公......作為一個孤獨被動旁聽者的我經常會驚詫於一個運動小團體也可以發展出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來但是我們騎行跑步的目的是什麼?有人為了健康,有人為了減肥,所以有人認為我參團跑聊聊天很開心,這樣也是很健康的呀?但請別忘了,任何一門專業的運動都是有技術含量的,你在基礎沒打好之前甚至還沒有摸到跑步的門邊就開始享受這些旁路的樂趣是有害無益的。孤獨的運動者更注重運動過程中身體內部的反饋,心率150與120呼吸有什麼不同?步頻從175到180怎樣不增加股四頭肌的負擔而是多用臀大肌?核心收緊時盆底肌的收放怎麼控制?這些估計只靠跑聊聽高手告訴你你也是一頭霧水,這些都有啥用啊?關於騎行可以看看彭于晏演的那部《破風》,每個人的心率都是有極限值的,真心鍛鍊的人不會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的。

  • 2 # 樹165323956

    方便,自由,鍛鍊效果好。我喜歡反覆騎行一條路。每天早晨3點,有時早晨4點。如果有事,甚至下午都出去鍛鍊,我常用的鍛鍊路線的有4~5條。其中有一條是主要騎行線路,已經騎行了30多年了,30年前搬家到此的時候就開始。其他幾條都是備份線路。每天兩小時30公里。每天根據自己的時間,出門後如果道路出現堵塞,等各種原因或者雨雪就變換其他道路。這熟悉的道路鍛鍊效果非常好能有效的定點,定時以及定速能有效的保持身體的最佳騎行狀態和身體的體能。同院子的好幾個騎行愛好者喜歡熱鬧不喜歡騎這種反覆騎行的道路結果他們的鍛鍊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對身體健康幾乎沒有什麼效果。騎自行車50多年了,從一開始參加訓練時,教練規定的定點定時,定速度的練習開始。至今已養成這種練習習慣,獨自一個人,定點定時定量,走固定的路線。每次騎行的時間總是有比較和參考。對,提高自己的訓練水平大有好處。對觀察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有好處。

  • 3 # 普品

    我騎行速度慢,體能差,能堅持,不求速度快,只求騎得遠,騎得廣。已經騎過川藏,滇藏,獨庫,河西走廊,東北,誰願意與我結伴,徵求騎行越南,中越邊境線騎行同伴

  • 4 # 使用者4215469263205

    最好有人一起騎比較安全 經常一個人騎 騎太遠會感覺沒安全感 上次一個人騎車去翻車嘴脣四針門牙掉 臉身擦傷 這時一個人是很無助的 還好車子沒事 出門最好有能跟家人定位聯絡的東西 畢竟中國環境還是比較複雜

  • 5 # 老馬在路途上

    我也是喜歡一個人騎行,長途也是。騎行的享受在路上。思緒飛揚心曠神怡,很隨意。車子不碰不摔不會有問題,最多扎胎,換了就好了。一個人更注意安全,尤其是下坡,速度掌控好,不可太快,能收住車。食住也方便,一般住帶衛生間的。錢多點,方便。六十多歲了,以安全為主。

  • 6 # 廖依然

    個人以為這和每個人的性格有關。一些人“獨”慣了,平日就喜歡獨往獨來,他當然喜歡獨騎了,有些人平時喜歡聚堆,獨騎對他則難以忍受。如果從安全形度考慮,還是不要獨騎為好,特別是歲數較大的人,更應結伴而行,以防不測。總而言之沒有絕對的獨與不獨,要因時、因地、因人而定。

  • 7 # 實話不太好聽

    騎行是比較危險的,目前大部分公路沒有非機動車道,自行車上路佔用機動車道,而且騎行狀態多變,容易出事,且影響機動車正常行駛。

  • 8 # 可喜可樂le

    我也一個獨踦者,一個人的確佷隨意的,我要是準備踦一天的話,就早六晚六十二個小時,一百五六十公里,我覺得獨踦沒什麼不好。

  • 9 # 使用者6498560589790

    我今年七十五週歲,十年騎行史,視騎車為玩車,前後買了七輛車。最低GOGO,最高閃電。最遠從包頭到卾爾多斯。現在老了,騎大行摺疊20,不遠行,如果遠行,一人絕對是不行,車出故障,人出事都不好辦…

  • 10 # 西盟瓦幫

    首先,騎行是孤獨的,更沒有限制、沒有束縛,風一樣的自由放逐;其次,騎行是辛苦的,但給你帶來愉悅,思考人生的空間;唯有騎行,活在自己的宇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嚴重的溝通障礙,在職場中沒有眼力見,不會來事就會埋頭苦幹。忙忙碌碌三四年沒有什麼進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