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盲人玩科技

    因為我是一位雙目失明的人士。 想起沒有智慧手機的日子真是無聊,生活單調。 那時候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純粹是痴心妄想。整天抱著一個收音機從早聽到晚。 那時候就有個願望自己想聽的東西,例如評書小說能不能一直聽? 但沒有智慧手機與電腦的時候,那這就是個夢。 尤其是星期二的下午,所有的廣播電臺裝置檢修什麼聽的都沒有,只能一個人站在院子裡發愣。 後來好了,有了網路,有了電腦,有了智慧手機。 尤其是不管是電腦還是智慧手機,都支援雙目失明人士的操作。 這下好了,新聞也能讀了,小說也能讀了,評書也能隨便兒聽了。 也能用文字和大家交流了。 智慧手機有電腦的時代真好。

  • 2 # 暮雨春筍

    現在人們的生活每天都伴隨著手機,每天除了睡覺,手機基本都陪伴著我們。在智慧手機出來之前,我們的生活也是充滿活力的。大多數人都是懷舊的人,那我們一起回看以前的生活趣事。

    在2008年智慧3G手機走進人們生活之前,讓學生時代新增電子裝置樂趣的還有MP3和MP4,這些電子裝置是繼DV和DVD光碟後風痱一時。

    2008年後,智慧手機開始惠及大眾,到現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對於智慧手機的依賴非常大,智慧觸屏手機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變遷。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物,00後的人對於九十年代以前的生活沒有了清晰的瞭解,甚至不知道以前的BB機、大哥大、黑白電視機、公仔紙、拋石仔等裝置和有趣的遊戲。看電視、玩手機、參加補習班等成了現在年代小孩的日常童年生活。

    時代在進步,有些東西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有些東西永遠留在記憶裡。生活還要繼續,珍惜現在,繼續往前走。朋友還記得或瞭解智慧手機出現之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 3 # Geek數字貓

    只能發簡訊打電話,每個月電話費支出是一大筆錢。

    那時候的生活:

    打遊戲和看電子書用GAMEBOY SP:

    書和遊戲要提前去網咖下好了轉到燒錄卡上在玩。

    (這個有背光,晚上熄燈了也可以用,GBA沒有背光的)

    聽音樂還是用高中帶來的隨身聽+磁帶,生活費不高沒錢買MP3,有多餘的都買書看了

    平時下了課跟同學打牌吹牛,或者去球場踢球,學校寢室不允許帶電腦,只能週末出去上網。

  • 4 # j說話算話哈

    過去沒有智慧手機,最早有一個BB機,後來有了一部手機,是摩托羅拉9900,一萬多,黑色翻蓋手機,當時人們的工資在一千左右,每次拿出手機接電話都會震驚很多人。後來被小偷偷了,挺可惜的。

    那個時候沒有手機依賴症,每天以看書為主。枕頭邊會放一摞書,有世界名著,中國古典名著,還有知音、故事會這樣的雜書,什麼都看。

    有一段時間看古典文學上癮,找了好多看,最有意思的是三俠五義、隋唐演義、三言兩拍,相當於古代的通俗文學,內容很好看,而且看完心裡很寧靜。

    後來還喜歡上了村上春樹的小說,還有日本偵探小說系列,買了好多,幾乎是沒看過的就買。每天睡覺前必須看書才能睡著。上衛生間也是看書。

    書中有淡淡的清香,看完能睡得很香。

    回不到過去了,時代變了。

  • 5 # 高威廉

    那時候剛用多普達,還是wm系統的,自帶全鍵盤,螢幕折開就漏出鍵盤,突然覺得諾基亞太幼稚了,以後必被淘汰,只是沒想到死的那麼徹底

  • 6 # 蓮連有餘5

    先從有線電話,手搖個種開始,再到無線大哥哥大,BB機,小靈通,再到數字帶攝像頭手機,再到現在智慧手機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 7 # 直誠善的理工思維大叔

    如果以諾基亞塞班之前(塞班手機也是智慧手機,只不過比現在的蘋果安卓差太多了)為智慧手機普及前的時代的話,手機只有打電話發簡訊功能,還有例如貪吃蛇的小遊戲。經歷黑白屏、彩屏和絃手機。

    當時業餘生活狀態如下:

    1. 坐車旅遊。汽車進入家庭尚未普及。

    2. 玩電腦遊戲,DOOM3、三角洲、反恐精英、星際爭霸、紅警等上古單機遊戲。

    3. 買盜版光碟,音樂的、電影的、遊戲、軟體的。

    4. 買京華時報、新京報、北京晚報、參考訊息等報紙。

    5. 看電腦報、計算機世界、世界軍事、艦船知識等期刊。

    6. 聽磁帶、CD、MD隨身聽。

    7. 看電視。

    8. 電腦上網,使用電話線56K、ISDN 撥號。

    9. 發e-mail。

  • 8 # 勵志有為青年

    第一次接觸智慧手機是2012年中考結束,當時聽聞過一些安卓系統的事情,當時塞班OS也還是盛極一時,所以當時去手機店買了一部諾基亞500。

    2012年之前都是拿功能機來玩遊戲,上QQ。記得最清楚的是斯凱SKYEngine平臺,斯凱遊戲最噁心的地方簡訊付費,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拿我爸的手機玩,話費溜溜的沒了,也不懂當時被說了多少次。

    手機遊戲也不是經常得玩,當時夏天最大的樂趣是跑到河裡洗涼水澡,約上幾個朋友,在河裡一泡就是一下午。家住南方冬天也沒有什麼雪景,冬天寒假都喜歡在田地裡堆紅薯窯,堆紅薯窯的意義不在於吃,而在於堆,幾個人分工明確,你去拿土塊,他挖火坑,誰出紅薯。

    冬天還有一件事就是柿餅果黃了,果樹上停留了很多小鳥,每天就拿著自制彈弓帶上一袋子的小石子去蹲守。

    我相信很多人都玩過玻璃珠,這玩意可是貫穿了整個童年,不管是夏天,或者冬天,熱天,冷天,都在地上爬著彈玻珠。乃至最後玻璃珠多了開始拿玻璃珠當做資本來賭博,當時金花,三公這些都玩過。

    現在看看那些小朋友,也沒了當年的這些東西,新時代的事物終究會取代舊時代的事物,這是必然的結果。

  • 9 # 小草三農

    大家好,我是小草,三農,你的問題是你還記得智慧手機普及之前,你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我是一位80後,2010年之前,那會兒我的手機用的是諾基亞6130,那會兒沒有這種錢,智慧的手機,那會兒手機算是半智慧吧,嗯,那會兒諾基亞的手機賣的比較好,質量也是比較好,訊號也比較好,拍照也是比較好,最主要的就是他能下載QQ和一些比較簡單的小應用程式,像uc瀏覽器,那會兒的網路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那會兒都是兩g網路用上諾基亞的手機,能上QQ已經是很不錯,是一種奢望吧那會兒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下載一些鬥地主,然後就是手機QQ聊天,其他的一些應用基本上沒沒有,然後就是本地下載一些歌曲,然後去網咖下載一些本地的電影,儲存在手機裡面好的,這就是我個人觀點,謝謝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自古熱帶無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