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偉106

    印象主義是歐洲繪畫史上的一支奇葩

    象徵主義是19世紀末在法國及西方几個國家出現的一種藝術思潮。

    象摩羅這樣的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對當時歐洲一部分知識分子對社會生活和官方沙龍文化非常不滿,但是,他們不敢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採用象徵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虛構另外的世界,抒發自己的願望,這樣便產生了近代象徵性的藝術。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1864年(區域性)

    摩羅主張藝術應該富於哲理。他的繪畫中的色彩光怪陸離,深沉而又閃爍,他主張美的色調不能照抄自然,必須依靠思索、想象和夢幻才能獲得。

    摩羅的畫與眾不同,他畫人體有極高的造型功夫,在姿態、結構和情緒的刻畫上,是為整體的構思而設計的,用明亮的色彩畫出人體,用灰暗的調子畫出背景,這些人體繪畫都有獨特的效果,摩羅把健康、優美、真實的人體放在夢幻、奇怪的場景中,在美女的旁邊總有一個象徵魔法的手鐲、黑豹、惡神的影子,整個畫面有對立矛盾的氛圍,充滿著優美與醜陋、虛幻與現實、真誠與欺騙、冷酷與深情、殘蠻與憐憫、粗澀與柔美等,形成了人體表現出的人性與背景體現出的夢境的矛盾。

    有的人認為在人體和背景之間象徵的哲理和思想某種難以言傳。但是,我認為這正是摩羅對社會洞察後的真實寫照。

  • 2 # 疾飛昏鴉

    象徵主義並未形成一種流派或是明確的團體,而是建立在審美傾向與思想主張上的藝術思潮,象徵主義所波及的範圍比較廣泛,涉及文學、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

    象徵主義是拉斐爾前派的唯美主義在形式上的變相解讀,走向寓意、象徵、隱喻、主觀的晦澀表達,藉助夢境和宗教神話題材來實現某種神祕的主觀理念。

    象徵主義成為了古典寫實和現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節點,是古典主義在寫實領域最後的殘存顯現,自此古典再也沒有影響廣泛的思潮和流派了。現代藝術風起雲湧的時代到來了。

    著名的具有象徵傾向的畫家有:畫家夏凡納、莫羅、雷東、赫諾普夫、蒙克、勃克林、克里姆特……等等。

    象徵主義思想和風格形式最終融於表現主義與超現實等現代流派了,隨著弗洛伊德、帕格森等哲學思想的影響,夢境和象徵、直覺與象徵、本能和現實逐漸互相映照交錯衍生出了新的審美樣式與思想。

  • 3 # 填格

    其實這個題目是非常大的。

    我們知道,西洋藝術從開始都是在描繪經驗世界與個體隱密的內心世界中發展的。直到十九世紀末以後,人的潛意識與本能有關,成為精神結構中最核心的部分,強調潛意識有其真實獨立的內容與形成過程,個人的心理學說才由心靈說轉變成潛意識的精神理論。於是意識便有了新的繪畫語境的表達形式,這種方式使繪畫語境的表述為鏡子把潛意識凸現出來-直接顯現形象與思想源自個人的聯想與幻覺,表達的是個人內心的真實-在夢境與憂鬱中逃避與擯棄現實、攝影以及物質主義。象徵主義者們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因為他們認為社會是墮落的,想信唯靈論,在酒精與毒品中探索他們的想像世界。他們講究外表衣著時尚,談到時尚乃是現代派藝術的起源。

    為什麼這樣講,時尚的東西本身就是向經典挑戰的產物,經典是正宗的文化權力。時尚是亞文化對主流文化的一種反抗。因此,時尚永遠是在被替代的,一個時尚產生流行,很快又被下一個時尚所替代,從消費學的理論中,時尚永遠陳詞濫調,而只有在時尚最本質的革命-是時間長短中或是在移位中。所以,所謂現代主義藝術流派的存活的時間都不是很長(與傳統主流藝術相比),都帶有實驗性質。

    而欣賞象徵主義繪畫應該把握兩點。一是,畫家們都在尋找幽靈,神話雖然是不死的傳說,但它卻在訴說著死去的冤魂內心的慾望。例如,阿爾諾徳.伯克林的《死亡之島》(作於1880年,存於菜萊比錫美術館),整個畫面呈現一種個人化的、陰森可怕的想像中的神話題材。這幅油畫有五個版本,表現出純粹、簡化的風格及其精準的筆錄呈現了一個意境:小舟帶著一個幽靈般的靈魂以及安放在棺材中的屍體滑向冥河之神斯提克斯,完成靈魂的最後之旅。二是,尋找那些業已失去了的世界,把顛倒了的世界再顛倒一次,讓瘋狂的世界可以再瘋狂。外部已經失去了尋找的象徵符號,就在內在去尋找。或者說,在感受事物的認知裡,更應深層地思考事物的本質,有關存在意義的思考。例如,愛德華.蒙克的《焦慮》(作於1894年,存於奧斯陸,蒙克愽物館),蒙克以繪畫形式,用炫紅與黑色系的感覺表現生存的痛苦。女人臉部因害怕的不安而變形,其他人的臉部側是接近溶解形象,彌漫在幾乎抽象的火紅的帶有裝飾性的潮浪中構成背景,把神經質與焦慮的象徵主義形象呈現極度張力、表現至極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不是想刻意要改變什麼,而是努力去接受會發生的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