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溯源歸一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目前中國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的歷史

    1994年,國家將商業銀行中涉及政策性金融的部分剝離出來,組建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其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口支援對外貿易,中國農業開發銀行承擔中國農業銀行剝離出來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國家開發銀行則承擔了中國建設銀行和六大投資公司的政策性金融業務。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房地產市場改革,告訴公路建設全面展開,在隨後的歲月裡,政策性銀行風聲水起,成為了各行各業最強的資金批發渠道。

    資金來源

    1、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發債。我們經常說到的國開債,就國家開發銀行資金最最主要的來源。這裡還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陳元,共和國元老陳雲之子。

    當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國家政策性銀行也搭上看順風車,隨後發債籌資,緊接著蕪湖模式全國推廣,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等等專案的實施,政策性銀行進入了良性迴圈階段,每年發行少量債券就能滋潤的活下去了。

  • 2 # 唯巍道來

    政策性銀行不接受儲蓄,那它的錢來自哪裡呢?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政策性金融機構是什麼。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機構發起、出資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的,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以貫徹和配合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的金融機構。按業務領域和服務物件可劃分為:經濟開發政策性金融機構、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和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

    各主要國家普遍重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並相應構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體系。政策性金融機構不僅在巨集觀層面支援了各國國家戰略目標的實施,而且在微觀層面上對於滿足農民、中小企業等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彌補商業性金融服務缺陷、維護社會公平、支援就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更加凸顯,普遍擴大了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加大對國民經濟的服務力度;部分國家通過直接注資或補充風險基金來增強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實力等。

    普遍重視政策性金融的專門立法,並實行單獨監管。政策性金融機構種類較多,專業性較強,分屬不同的特定領域,因而各國一般對各種政策性金融機構分門別類地單獨立法並制定專門的監管指標。比如:日本有規範不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三部法律,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美國進出口銀行、南韓產業銀行、巴西國家發展銀行等也都有專門立法。

    政策性金融機構普遍享有政府注資、稅收優惠、風險分擔等顯性或隱性支援。如美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成立法案》規定“公司收入,包括其特許權、資本金、準備金、盈餘金、抵押貸款或持有的其他證券,現在或以後都將免予被美國、保留地、屬地……稅收機構徵收稅款”。

    政策性金融的業務領域和業務形式隨著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不斷動態調整。比如,美國農民家計局1935年成立之初是為了應付農業危機,幫助新創業的農民以及低收入農民家庭建立農場維持家計等活動融通資金。隨著美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家計局的業務重點逐步轉移到支援農業生產、促進農村開發、配合政府實施農業政策等方面。

    政策性金融機構不追求盈利,但在國家財政補貼的基礎上一般具備財務可持續性。國外比較成熟的政策性金融機構,都在嚴格限定的“政策性”專案領域的基礎上力求達到一定時期內盈虧平衡。德、日等國法律規定,政策性銀行應在保證財務穩健的前提下進行經營決策。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發展依賴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國際上,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一般可以分為兩種渠道:一種渠道是財政融資,包括財政提供資本金和財政借款兩種方式。如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的資金來源中,財政和公庫借款佔到約60%。美國進出口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向財政部借款,佔其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例約為50%。另一種渠道是市場融資,包括髮行債券、吸收存款和借入外國資金等三種方式。其中發行債券是最主要的方式,如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發債籌資佔其資金來源的70%以上。

    普遍建立嚴格的內部約束機制。比如,《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法》規定,只有當一般金融機構用一般條件難以從事貸款業務時,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才可以出面承擔。

  • 3 # 英泰數說

    政策性銀行作為一種特殊的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政策性銀行雖然不吸收居民儲蓄和存款,但是也是有非常多的渠道籌措資金的。

    什麼是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投資或擔保設立的,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專門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的銀行。政策性銀行擁有特殊的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並且根據具體分工的不同服務於特定的領域 ,所以有時也稱為政策性專業銀行。

    其實在1994年之前,中國並沒有專門的政策性銀行,而是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承擔政策性業務;但是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承擔政策性業務,既不利於商業銀行的競爭發展,也不利於政策性業務的開展;1993年,國家為了發揮金融機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加快國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家決定對原有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建立了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相分離、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和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體系,以更好的強化金融在國民經濟中巨集觀調控和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為此,國家相繼成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

    1.國家開發銀行。1994年成立,總部在北京,為國務院直屬政策性金融機構;2008年,經改制,變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經國務院批覆,國家開發銀行由專業的政策性銀行轉型成開發性金融機構;2017年4月,名稱又變更為“國家開發銀行”,公司型別從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了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國家開發銀行已經不是單一的政策性銀行了,而是一家政策和商業複合型的銀行,既從事政策性銀行業務,也從事商業銀行的部分業務。但是國家銀保監會在歸類統計時,仍將國家開發銀行歸類為政策性銀行。

    1.不與商業銀行競爭。政策性銀行遵守三個經營原則,一是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競爭,二是自主經營,三是保本微利,其中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競爭是其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政策性銀行由國家出資和擔保,具有最高的信用等級,一般和國家主權評級一樣。這樣的話,信用等級越高,銀行的安全性就越高。如果政策性銀行也允許居民存款的話,鑑於政策性銀行信用高,又不以盈利為目的,老百姓更願意把錢存到政策性銀行,再加上政策性銀行體量比較大,對商業銀行將造成巨大的競爭和影響。

    2.保持較高的資金流動性和穩定性。政策性銀行放貸一般都是中長期貸款,近半都在五年以上;貸款數額較大,動輒百億、千億;貸款專案一般投資時間長,收益低,回款週期長,所以需要穩定的資金來源和資金保障,並能夠保持資金的高流動性,而居民存款儲蓄,大部分是活期,無法保持資金的穩定性,即使是定期,一般也不超過5年,而且還可以隨時取出來,這樣的話對政策性銀行保持資金的穩定性和流動性非常不利。

    1.註冊資本金。金融機構的註冊資本金都是實繳資金,是政策性銀行資金來源的基礎。國家開發銀行註冊資本4212.48億元,分別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梧桐樹投資公司和全國社保基金出資;中國進出銀行註冊資本1500億元,分別由財政部和梧桐樹投資公司出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註冊資本570億元,由國務院100%出資。

    有人可能會問,梧桐樹投資公司是什麼公司?梧桐樹投資公司全稱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為國家外匯管理局100%出資的國有投資公司,

    3.中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等融資貸款。所謂中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指中中國人民銀行向各商業或政策性銀行發放的貸款。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成立之初,主要資金來源即為中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佔比過半,不過最近十年來,農業發展銀行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再貸款數額佔比逐年下降,到2018年,央行再貸款為6784億元,同比2017年減少2.28%,僅佔總負債的10.1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央行再貸款相對較少,截至2018年底,數額為1982億元,僅佔其總負債的5.10%;國家開發銀行的融資貸款主要是向政府和其他金融機構借款,截至2018年底,數額為4282.43億元,僅佔總負債的2.88%。

    3.客戶存款。政策性銀行也有存款,但主要是貸款客戶和有關聯業務的企業的存款,同時也有少量外匯存款等。為什麼會有這些存款那?因為政策性銀行的貸款是專款專用,一般不轉移到商業銀行使用。客戶貸款之前,首先需要在政策性銀行開戶,貸款批准後,政策性銀行將貸款數額轉到客戶的賬戶上,同時客戶在使用貸款支付或轉賬給其他企業、機構時,這些關聯的企業和機構也需要在政策性銀行開戶。而客戶和關聯企業、機構為了便於日常財務管理和使用,會把部分自有資金放到政策性銀行,從而形成客戶存款。下圖是三大政策性銀行的客戶存款情況,相對來說農業發展銀行的客戶存款佔比較高,達到了其總負債的20.73%。

    4.同業拆入資金和同業存放款項。

    同業拆入資金。金融機構在某個營業日結束時,由於存放款的變化、匯兌收支增減等原因,導致出現資金收支不平衡的情況,部分金融機構收大於支,部分金融機構支大於收,資金不足的就要向資金多餘的融入資金以使收支平衡,這種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的相互拆借稱為同業拆借。資金不足者向資金多餘者借款,稱為拆入,反之成為拆出。所以政策性銀行的拆入資金也是資金來源之一。

    同業存放款項。金融機構之間由於日常資金往來,而需要存入到其他金融機構一定的資金作為往來款項,這個款項即為同業存放款項。比如,商業性銀行要承銷或購買政策性銀行的金融債券,就需要在政策性銀行存放一定的資金。那麼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在政策性銀行的同業存放款項也成為了其資金來源之一。

    不過無論是同業拆入資金和同業存放款項都是為了方便銀行日常業務的開展,只算是政策性銀行資金的補充。

    5.淨利潤。淨利潤是政策性銀行在日常經營中獲取的淨利潤,,雖然政策性銀行的利潤微薄,但是由於資金基數大,每年的利潤數額也不菲。相對來說,農業發展銀行的淨利潤較高且比較穩定,進出口銀行的利潤較低且不穩定。

    6.其他資金來源。除了以上5種資金來源外,政策性銀行有時也會通過其他方式獲取少量資金,比如財政撥付資金、財政支農資金、通過衍生金融工具獲取資金、賣出回購金融資產和境外籌資等。

    結論:由於政策性銀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特殊作用,為了不與商業銀行競爭、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和降低運營成本,中國政策性銀行不吸收公眾存款,但是會通過發行金融債券、向中中國人民銀行等政府或金融機構借款和吸收客戶存款等來籌集資金。

  • 4 # 基層工作人員甲

    有一類銀行,和工行、建行、農行這些銀行都不同,不以盈利為目的,專門是為了配合政府、配合國家經濟發展而存在的,它們就是政策性銀行。

    目前中國有三大政策性銀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它們都直屬國務院領導。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的目的主要是支援國內的基建工作和重點產業,比如電力、公路鐵路、石油等,給這些行業發放貸款支援國內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中國機電產品、成套裝置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近幾年提出的“一帶一路”,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存在感就很強。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籌集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承擔國家規定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並代理財政性支農資金撥付,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政策性銀行。比如行業資金補貼、糧油貸款等。

    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區別

    (1)經營方式不同。政策性銀行多由政府出資建立,業務上由政府相應部門領導。商業銀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業務上自主經營、獨立核算。

    (3)經營目的不同。政策性銀行是為了支援某些部門的發展而專門成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與相應的產業部門關係密切。而商業銀行則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的,業務範圍廣泛。

    政策性銀行近幾年有什麼變化?

    2017年,國家開發銀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穩求進取得新成效,實現了資產增速穩,開發銀行資產總額15.96萬億元;資產質量穩,實現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逐季雙降,年末不良貸款率0.70%;經營效益穩,實現淨利潤1,136億元。以進促穩實現新作為,傾力支援脫貧攻堅、保障性住房、"兩基一支"、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全年向實體經濟提供融資超過3萬億元。

    近年來中國三大政策性銀行,主動防範化解風險,大力推進業務結構調整,拓展多元化資金來源,持續推進降本增效。歡迎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基層財政所工作人員甲,很高興和大家交流財經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

  • 5 # 畜寶營養

    政策銀行的錢那裡來呀,正策給的。

    這裡舉個例子:如人民銀行。你看他有網點嗎,很少的。

    他是銀行的監管機構呀。你比如那個銀行,你的問題要向我報告的。你先在麼有錢了,我可以帶給你的。

    你的問題要控制的。你看看現在地方銀行的日子過得如何呀。

    他的錢那裡來呀。他可以印錢的。也可以從哪個寄給我吧錢轉過來的。

    這裡舉個例子而已。個地的個個都有自己的活法。

    總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6 # 康愉子

    最早注意到政策性銀行是因為國開債。當時,正向瞭解下國債,看看國債的投資邏輯,然後發現除了國債,還有國開債,規模也不小。通過國開債,知道發行方是國家開發銀行,然後才瞭解到國開行是特殊的政策性銀行。

  • 7 # 財經宋建文

    政策性銀行由政府創辦的銀行,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貫徹執行政府的各項經濟政策,所以才叫“政策性”銀行。政策性銀行和普通的商業銀行差別是很大的,它主要是在特定的領域開展金融業務,成為政府發展經濟和進行巨集觀調控工具。

    這三大銀行就是中國目前三大政策銀行,在2015年,由央行會同有關單位提出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改革方案,已經正式獲得批准。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明確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一步明確了政策性銀行的定位。

    同樣的,政策性銀行,雖然也是銀行,但並不是通過存貸息差來賺錢,而是為了執行各項經濟政策計劃,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是完全分離的,政策性銀行承擔的是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金融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

    央行銀行、銀行金融機、監管機構、自律組織構成中國銀行金融體系,其中銀行機構又由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兩大類構成,政策性銀行就是前面我們說到的中國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三家,商業銀行就是我們平時存款的各家銀行。

    政策性銀行是介於商業銀行與央行之間的特殊金融機構,央行負責根據經濟活動需求創造貨幣,而商業銀行資金主要來源於儲戶的存款,政策性銀行不接受社會存款及民間借款,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付的資本金和重點建設資金、發行金融債券、中央銀行再貸款、同業拆借資金。

  • 8 # 熊貓投資

    說到銀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中農工建交這些商業銀行了,但是其實中國目前可以放貸的銀行除了五大行這些商業銀行之外,還有一類銀行也可以放貸,那就是政策性銀行,那什麼是政策性銀行呢?

    政策性銀行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在1994年之前,中國的政策性業務主要由中農共建四大行負責,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釋出《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從四大行中剝離出政策性業務,並著手組建政策性銀行,1994年正式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

    之所以要成立政策性銀行,主要是因為有一些放貸業務,註定是沒有利潤或者僅有微利的,這些業務如果讓商業銀行來做,一般而言商業銀行都不願意做,因為商業銀行是企業,其本身要追求利潤,對於明顯無利可圖的業務,不介入也就理所當然了。但是這些業務對於國家又有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國家的利益得到保證,因此就要設立政策性銀行,對這些業務進行貸款投資。

    政策性銀行的主要業務方向及資金來源

    政策銀行沒有吸收儲蓄存款,利潤又不多,那麼其放貸的資金是哪裡來的呢?目前政策性銀行主要的放貸資金來源有以下幾個部分:自有資本(註冊資金)、金融債券、利潤留存、同業拆借、同業存款、授信客戶的存款以及財政撥款等等。

    1994年3月17日,國家開發銀行在北京成立,註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經過歷次注資,目前的註冊資本為4212.48億元),其主要承擔國內開發型政策性金融業務(比如貸款支援長江三峽工程、中俄石油合作專案、發起設立中非發展基金等等)。

    不過2015年3月,國務院批覆國家開發銀行深化改革方案,明確將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從政策銀行序列中剝離,目前國開行的業務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開發型政策性金融業務了,還涉及到新型城鎮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兩基一支”等等

    1994年7月1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北京成立,註冊資本33億元人民幣(經過歷次注資,目前的註冊資本為1500億元人民幣),其主要辦理配合國家對外貿易和“走出去”領域的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如對外承包工程貸款、境外投資貸款、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和優惠出口買方信貸等等。

    1994年11月8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北京成立,註冊資本200億元人民幣(經過歷次注資,目前的註冊資本570億元),其主要承擔農業政策性扶植業務,具體的如國家糧食安全、脫貧攻堅、農業現代化、城鄉發展一體化等等。

  • 9 # 偉大的投資者

    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巨集觀經濟管理工具。

    在中國,政策性銀行主要有三家: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上三家銀行都在各自領域發揮國家調節經濟的意圖。

    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例,以下簡稱農發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認繳出資額是570億元,股東只有一個,就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家出資。

    截至2018年末,農發行股東權益合計1536億,這是股東出資的金額和初始出資金額增值後的金額。農發行總負債66991億元,這是農發行對外發行債券融資獲得的錢。

    事實上,政策性銀行發行的債券在市場上很受投資者喜歡,因為政策性銀行發行的債券既享受著國家主體信用,又比國債利息高那麼一點,所以很多穩健的機構投資者喜歡買政策性銀行發行的政策性金融債券。

  • 10 # 鞅論財經

    在西方國家中的政策性銀行就如同世界銀行、亞洲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等跨國界的銀行為主。還有中國主導的金磚銀行、亞投行等跨國政策性銀行。這些銀行的資本金都是由各國進行籌措和資本收益中獲取。

    可是,中國在世界普遍性的銀行政策、財政政策的基本上,還有一個投資政策。不僅可以通過出臺政策規劃投資方向,還有銀行資金的支援,這些銀行就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三大政策性銀行。

    早在亞投行成立之前,中國就通過國家開發銀行低息融資方式對巴基斯坦等國家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放貸。以及這幾年的大量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的融資,都是離不開政策性銀行的大量支援。還有對2014年以來的棚戶區改造的天量貨幣安置資金的支援也是在政策性扶持下產生的。這些都是離不開國家政策性銀行的支援,才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

    那麼,這些天量的資金又從哪裡來?這也想起了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都有哪些好詩好句,讓你覺得驚才絕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