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代伐鍾

    從事寫作多年,總結自己的創作得失,有以下“十大注意事項”值得自戒:

    一、儘量不寫畫地為牢的東西。如果老是隻寫身邊、老家、故鄉、本地那點事,最後的結果就是把自己弄成個“民間藝人”。所謂鄉土文化名人、地方史志專家、民俗文化學者這些濫世的頭銜,會把自己麻醉死,而且就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死在腳跟前那三寸遠的地方,真是路白走、字白寫、話白說了。

    二、儘量不寫應景短命的東西。什麼節慶來了,就寫一堆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天喜地的文字;什麼活動來了,就寫一堆隆重熱烈、盛況空前、圓滿成功的文字。下一個節會來了,又如法炮製、死灰復燃。這種專為應景而寫下的文字,跟女人的月事有異曲同工之不妙。

    三、儘量不寫空洞無物的東西。那些口號式的文字,激情洋溢,卻空洞無物;那些標語式的文字,正確無誤,卻沒有真情實感。它們是假藝術之名混世的行屍走肉,這樣的文字,讀著會使人感到胸悶氣短,儘管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放得再多也等於放屁。

    四、儘量不寫歌功頌德的東西。如果真是一件好事,你寫不寫,它就在那裡,口耳相傳;如果真是一個好人,你說不說,他就在那裡,有口皆碑。那些溜鬚拍馬、歌功頌德的文字,大概只有喜歡跪著的人才有興趣閱讀。

    五、儘量不寫相互吹捧的東西。曾幾何時,“下等人相互擠兌、中等人相互競爭、上等人相互抬舉”成了一種人生信條,於是人人都想做上等人,爭先恐後地當轎伕,由此相互吹捧之風日盛,到了不打草稿的地步。

    六、儘量不寫道聽途說的東西。這個世界,永遠不缺聽見風就是雨的人,他們喜歡東打西探,喜歡小道訊息,喜歡花邊新聞,喜歡道聽途說,喜歡抓起半截就開跑,把做人寶貴的信任,廉價地給予了馬路資訊。

    七、儘量不寫家長裡短的東西。小事、家事、俗事不是不可以寫,而是作者不能始終只在那一畝三分地的小圈子裡打轉,不能做絮絮叨叨的祥林嫂,不能做搬是弄非的長舌婦。如果老是醉心於雞毛蒜皮的小事,那最終必定會將寫作弄成一地雞毛。

    八、儘量不寫炫耀顯擺的東西。把自己身上純樸、實用、美好的東西晒出來,讓需要的人們去領略、欣賞、借鑑,這是好事。問題是有的人心理不太健康,有自戀症和暴露癖,把自以為得意的東西有意無意、不露聲色地“側漏”出來。這不叫分享,叫硬塞;不叫表現,叫強加;不叫展示,叫顯擺;不叫出乖,叫露醜。

    九、儘量不寫攻擊謾罵的東西。我們這個民族有太多的“幕後”兩面人,專以罵人為能事,三天不罵,骨頭散架。他們表面上溫文爾雅,骨子裡張牙舞爪;表面看是謙謙君子,背地裡是卑鄙小人。尤其是到了網路資訊時代,鍵盤俠們更是如魚得水,他們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從指縫間瘋狂地噴射著各種有名無名的怒火,發洩著各種有理沒理的不滿。

    十、儘量不寫格調低下的東西。寫作的目的,是要將Sunny播撒進人們心底,而不是為了把心理的疾病傳染給別人。哪怕是悲劇,也要能夠使人產生消滅悲劇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寫作,不是罵罵咧咧,就是哀哀怨怨,不是哭哭啼啼,就是慘慘慼戚,這樣的文字,毫無正能量,會像毒藥一樣害人不淺、荼毒生靈。

  • 2 # 寧家大少

    藝術源於生活。

    沒有經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鹹,哪能寫出有真正感悟有啟發有意義的作品呢?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首先,個人建議,寫作先別急著寫,先去體會人情冷暖,多輸入,才會有好的輸出,不然怎麼可能下筆如有神。

    其次,寫作,要明白自己為何而寫,寫給誰看?一方面是個人原因,既然寫肯定是有緣由,既然下定決心就要堅持不斷的練習和實踐,就像賣油翁的故事,熟能生巧,寫的多了,相信所謂的詞語推敲,情節技巧都熟能生巧了。另外一方面要考慮寫給誰看,作者不能光考慮自己的感受,還要考慮讀者的是否接受,無論做什麼,要考慮下市場需求對不,不然的話豈不是對牛彈琴,你認為自己高雅,牛認為你在影響它吃草的心情!

    再次,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需要的太多,別去分析太多了,按照上面的去做,然後開寫吧。一個人想學游泳,學再多的方法和技巧都是沒有用的,只有下水撲騰掙扎才能學會,寫作亦是如此!

    加油!

  • 3 # 張軍讀曾國藩

    01 第一點,簡單的白話文

    簡單, 很好理解,就是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而不是拗口做作的語言。

    白話文,是從大約100年前的新文化運動發起的,與文言文相對而提出來的。寫作是一種表達,更是一種交流。那麼在與讀者交流的過程中,就要使用簡單的白話文,沒有人喜歡“之乎者也”的交流。

    因此,把文章寫得讓人看不懂不是本事,讓人看得懂,才是本事。所以,要擺脫一些官話、套話、學術腔、翻譯腔等等,更好地實現交流,甚至啟迪民智。(這裡的寫作不包括專業範圍內的學術寫作等)。

    不過,簡單的白話文並不等於膚淺和隨隨便便的語言。現在的閱讀者都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太膚淺的表達不僅不會給讀者賦能,還會讓讀者覺得浪費了時間精力。

    02 第二點:一件小事。

    為什麼是小事?因為對於初學寫作的人來說,是很難把握一個巨集大的話題的。即使是學術泰斗,也不一定能夠把握巨集大話題。有過學術論文寫作經歷的朋友都知道,學術論文選題,只要掌握一個字就夠了,那就是足夠“小”。

    越是小的話題,越能夠精準分析,也越能夠在學術和能力的範圍內界定邊界,從而將選題說透、講明白。

    比如你想在一篇論文當中講清楚世界的文學史,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恐怕幾本書也說不清楚,不過你如果限定在19世紀英國的某一派別的文學,可能就可以說清楚了。

    從小事說起,從小的角度切入,這是一種老老實實的態度 ,目標可以巨集大,但落腳必須踏實。

    03第三點:說清楚

    說清楚,其實就是邏輯清晰,少廢話,而且要用相關性和邏輯線來引領一篇文章,不要隨著性子發揮,句與句之間有關聯,而不是亂關聯。

    恰好我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學習到了一篇文章的基本結構,書中給出了6個基本框架,何帆老師將它總結為“何帆三招”,這個“三招”很簡單,但是很實用。

    這三招是:

    每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必須是這一段的中心思想。

    每一個自然段後面的幾句話必須要有邏輯關係,不管是遞進關係、並列關係還是對比關係,總之一定要有邏輯關係。

    上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和下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之間一定要有邏輯關係,不管是遞進關係、並列關係還是對比關係,總之一定要有邏輯關係。

    按照這三招,我們就可以列出一篇文章的結構,而且非常清晰。

    搭起了這個框架,再往裡填充血肉。正所謂“綱舉目張”,有了綱,有了結構,就可以架起這篇文章的“四樑八柱”,然後形成一篇邏輯清晰的文章。

    是不是很簡單?太簡單了。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兩個月前看到何帆老師這三招的時候,不以為意,也沒有在寫作中好好運用,總覺得,這麼簡單的道理,我用在自己的文章上面,那我的才華豈不是顯露不出來了?

    事實是,我放棄了這條原則,所以走了一些彎路。

    04 寫作要真誠

    在寫作之初,寫得清晰比寫得生動更重要。即使以後你寫得好了,邏輯清晰與表達簡練,仍然是需要遵循的原則。無論你的文章會演化成什麼樣子,總有一些規則是我們必須要遵循的。

    所謂大道至簡,你看起來簡單的東西,其實囊括了很多的東西。別的不說,光是“邏輯關係”就有好多種,得研究多久?

    因此,寫作,其實就是用簡單的白話文把一件小事說清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規則,卻很難去踐行,難就難在它看起來太簡單了,很多人都不屑。

  • 4 # 9黑白商鋪

    通訊的特點

    人物通訊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幾點:要體現當今的時代特徵;要寫出人物的特點;要用人物的行為表現人物。一般有兩種寫法,一是對人物一生或是某個階段、某一個方面,作比較全面的報道;還有就是不對人物作全面的報道,而是抓住某個特定的情景,簡單幾筆,把人物的精神、特點寫出來,或是作一個側面報道。

    事件通訊

    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幾點:敘事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事件情節要交代清楚明瞭,線索要清晰;敘事要生動,靈活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在敘事中要選好人物,寫人物時注意精練、生動形象。

    2、通訊的語言特點和細節描寫:通訊作為一種新聞媒體,語言要求準確嚴謹,簡明扼要,鮮明生動,具體真切,通俗易懂;多運用琅琅上口的群眾語言寫通訊,要有濃郁的感情色彩。

    注意

    1、初學寫作可以“描紅模子”,從實踐出發,邊學習邊實踐,模仿著別人的去學。

    2、寫新聞要有由頭,最主要特點就是新,發生的事件離發表的時間越近越好。

    3、多寫短新聞,可以擴大版面的資訊量,是各家報紙都特別提倡的。

    寫作要求

    真實

    在講解新聞的定義的時候我們已經說過,新聞是對新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是進行著的當代歷 史的真實記錄。由此,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新聞必須是真實的。虛假編造的所謂新聞, 不僅毫無價值可言,而且對社會有相當大的危害性。

  • 5 # 東北文化少帥

    寫文章(新聞),避開人多的地方

    越是成熟的寫作者,越是注重受眾

    在大背景下尋找小角度、巧角度

    善於選擇素材,善於選擇切入的角度

    人生,不能處處留情,但應處處留心

    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

    ……

  • 6 # 桃花達人

    寫作需要一種動力,就是自已感覺到應該寫些東西,這是很容易寫出情感,寫岀個性的,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寫作要注意要麼不寫,要寫就要把每篇文章都要修改至自已認為最好的,只有這樣,才能使提高寫作水平。平時要注意收集好的作品,摘抄好的詞彙和語句,這樣才能保證自已需用的時候信手掂來。

  • 7 # 黃岡呂興旺

    一忌過於修飾,如同嚼蠟。

    二忌感情失真,讓人徒生愚弄感。

    三忌織裹腳布,又臭又長,曛人。

    四忌虛偽,自娛自樂。

    五忌天馬行空,不知所云。

    六忌製造文字,無病呻吟。

    總結一句話,沒有意境的寫作,就象人失去靈魂。想一想,不能和鳴靈魂的寫作,還叫寫作嗎?

  • 8 # 鄠邑趙權力

    一、風格的選取 如果是單純的現當代風格無所謂,如果是古風的那麼就多留意和閱讀一些古典文集,注意典故的多重含義。

    二、不要刻意煽情 ,既要有,還要符合邏輯思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三、平時要留意生活中的細節,細節是文章的靈魂,有生動離奇的細節文章才會更精彩。不要為了吸引讀者胡編亂造,保持生活原型。

    四,深入生活,不能閉門造車。寫你最熟悉的事情。避免假、大、空,造成內容空洞,有骨無肉。

    五、用詞不要過度修飾,表達時立求字詞準確。不堆積華麗詞語,樸實無華才是本色。

  • 9 # 藕花洲人

    立意高超

    文采斐然

    讀之如觀光

    且能靜心增慧

    而非讀完黯然神傷

  • 10 # 熱愛生活的小兔子

    寫作需要注意的內容首先要看你寫作的目的是什麼,寫作的目的分為以下幾種,比如說發表,就是給眾多的讀者來看,或者是寫材料及報告,也就是給領導看。還有一些就是寫日記或者抒發自我感情的文章這些呢是給自己看。

    一、發表

    如果是發表,就要注意語言是否易懂、文字是否優美和流暢、標題是否具有吸引力和與讀者的匹配度等

    二、報告或公文

    如果是公文報告,最需要注意的是邏輯關係和框架是否合規,用詞是否準確無異議,內容是否真實有時效等。

    三、日記

    如果是日記或抒發個人感情則自由很多,沒有太多顧及,越能表達自己真實感受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了學習不吃午飯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