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的肉粒

    現在,很少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中國原創綜藝。幾檔較火的綜藝節目都能在外國找到原型,《奔跑吧兄弟》(現在改名為《奔跑吧》)是引進南韓綜藝《running man》;《極限挑戰》和《了不起的挑戰》的原型是南韓老牌綜藝《無限挑戰》,不同的是,後者是買了版權的,前者是單純的抄襲。江蘇衛視還推出了《我們的挑戰》;最近大火的由何炅和黃磊主持的戶外節目《嚮往的生活》也是和南韓節目《三時三餐》形式雷同;還有未播出的《高能少年團》模仿的是日本綜藝節目《vs嵐》。

    為什麼中國綜藝節目越來越喜歡引進國外的節目,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綜藝節目起步晚。所謂的起步晚,是中國的娛樂綜藝起步晚。在中國真正做娛樂綜藝的時候,國外的綜藝節目已經有了成熟的體制和龐大的觀眾群體。節目形式也多種多樣,甚至達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把能想到的節目形式都已經用光了。到現在為止,似乎不太容易再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節目形式,只能在原有節目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創新。就比如南韓的《超人來了》就是在《爸爸去哪兒》基礎上進行創新的,後者是爸爸帶著孩子出去,前者是爸爸迴歸家庭獨自帶孩子。

    第二,觀眾基礎。由於在21世紀初,中國的網際網路業迅猛發展,中國的少部分電視觀眾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看到國外的節目。這裡不得不表揚一下湖南衛視,湖南衛視是國內較早引進國外電視節目的衛視。那個時候只是單純的引進觀看,比如早起的《情書》、《x-man》等節目。再後來越來越多的觀眾可以通過播放平臺收看更多的國外綜藝節目。就拿《runningman》來說,在沒有《奔跑吧兄弟》之前就已經有龐大的粉絲基礎,這些粉絲為節目的宣傳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雖然有一小部分粉絲支援原版而抵制《奔跑吧兄弟》,但是必須承認的是正是由於他們的言論讓更多的人知道了《running man 》有中國版的這件事情》)。《超人回來了》裡可愛的三胞胎特別是民國,雖然只是一個小孩子,但是在節目中的表現卻收穫了不少中國阿姨粉和姐姐粉們的芳心。

    我個人認為南韓的綜藝要比日本的綜藝更接地氣,且全球受眾更加廣,idea非常多,且他們國內競爭激烈,優秀的高分綜藝層出不窮

  • 2 # 木頭留不住沙

    因為中國的綜藝idea匱乏啊,有好點子的也沒投資,願意投資的都是那些在國外已經大火的綜藝翻版。而且現在的綜藝形式已經過於飽和了,創新餘地不大。

    日本綜藝我不怎麼看,感覺就是比較家常一點吧,沒有很大的噱頭。南韓綜藝在於明星的親和力上,有沒有自帶笑點,比較吃團隊。

  • 3 # 天街雨潤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必須承認我們的國內的綜藝與日韓存在差距,在製作方面,南韓的綜藝已經形成了產業化,每個電視臺的綜藝節目都有專門的創作團隊,每個節目都積累了豐富經驗的PD,還有一大批的綜藝明星,形成了專門的搞笑藝人團隊。在剪輯方面,也有專業後期製作團隊,對每個節目後期的剪輯手法靈活多樣,更貼重大眾心理,也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培養了很多的受眾人群。

    而國內綜藝方面起步較晚,最近幾年綜藝節目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目前正處於積極發展階段,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與日韓方面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日本綜藝方面我沒有關注,也沒有發言權,但是南韓綜藝方面確實節目眾多,樣式新穎,很容易讓人入坑,如Running man、我家的熊孩子、新西遊記、認識的哥哥、超人回來了、兩天一夜等等。

    南韓綜藝方面也培養出了劉在石、姜虎東、金鐘國、李光洙、宋智孝、李壽根、金希澈、金鐘民等等知名主持人,培養出了金泰浩、羅英石、趙孝鎮等著名的導演,可以說人才輩出,這些人撐起了南韓綜藝的整個江山。

    中國綜藝方面,初次感覺到玩遊戲也可以上節目,並且會帶來不錯的收視率,於是引進running man成就了《奔跑吧兄弟》,掀起了收視狂潮,《爸爸去哪兒了》也是引進南韓綜藝《超人回來了》。

    我們購買版權的綜藝節目有不少,但是也有很多並沒有購買版權,而是採取了拿來主義借鑑的手法,如《極限挑戰》原先借鑑南韓已經停播的綜藝《無限挑戰》,第6季又模仿《新西遊記》和《running man》中的很多遊戲節目,連道具與剪輯手法也有很多雷同,再如《我家那小子》模仿南韓綜藝《我家的熊孩子》等等。

    這其實在模仿與抄襲之間搖擺,從道德和法律上,都會有不同的說法,作為普通觀眾來說,誰又能分得清呢?

  • 4 # 捨得zfy

    先說第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引進國外綜藝節目。一、中國的綜藝節目起步比較晚,我們做綜藝節目的時候,國外一些國家的綜藝節目已經很成熟了。引進成熟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學到很多東西。二、一個優秀綜藝節目的誕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引進國外現成的綜藝節目可以降低成本。

    再說第二個問題,中國綜藝節目和日本南韓的綜藝節目的區別就是,我們是起步階段,他們已比較成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怎麼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