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安資訊

    明代畫家誰第一?

    是唐伯虎嗎?是文徵明嗎?是祝枝山嗎?是倪瓚嗎?是董其昌嗎?

    非也,非也。

    他們雖然都很出名,也都個性十足,但還算不上第一。

    明代第一畫家,當屬文徵明的師父——沈周。

    似乎不如上述諸賢有名。的確,他是個隱士,位列《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那是個“隱逸傳”。

    沈周,字啟南,長洲人。少從邑人陳孟賢遊,得其指授。十一歲遊南都,作《百韻詩》,被巡撫侍郎崔恭相中,面試《鳳凰臺賦》,沈周“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後來沈周長大了,遍覽群書,“文摹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併為世所愛重,尤工於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明代第一畫家的稱號就是這樣得來的。

    《畫史會要》如是也說:“至先生(沈周),山水、人物、花鳥,悉入神品,遂為當代第一。”進而評道:“其畫,自唐宋名流及勝國諸賢,上下千載,縱橫百輩,先生兼綜條貫,莫不攬其精微,而究歸於黃大痴、高房山,每營一障,則長林巨壑,小市塞墟,風趣冷然,使覽者若煙雲生於屋中,山川集於几上。下視眾作,直培塿耳。”

    《繪事備考》評道:“(沈周)博學有奇思,為詩極清新,不拾齒牙餘慧,字亦古拙,畫學黃大痴,略其善處而改其不善處,遂卓然成名家焉。後因求畫者眾,日不暇給,令子弟摹寫以應,故真筆甚少。”看來收藏他的畫的人要仔細辨別了。

    那他為什麼不出仕呢?估計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文人的清高,自由散漫慣了,不願受官場的約束。當地郡守愛惜人才,也想舉薦他,但他拿《易》算了一卦,得的是“遯”卦九五,於是下決心隱居起來。

    因此,雖然他沒有官品,但他的社會地位並不低。

    有一次,某郡守要招畫工裝修屋裡牆壁,沈周也被徵招進來了。有人勸他走走關係,拜訪一下權貴,就可以免了這個差役,他不聽,寧願做這個差役也不去拜訪權貴。後來郡守入朝覲見,他的上司問他:“沈先生還好吧?”郡守一愣,不知沈先生是誰,只是敷衍著說“還好”。又見內閣李東陽,李東陽也問:“沈先生還好嗎?”他也一樣敷衍過去,但心裡不踏實,就問侍郎吳寬:“這個沈先生是誰?”吳寬就向他描述沈周的模樣,再問左右,才知道就是給他家畫壁畫的工匠,於是趕緊跑到沈周家,“再拜,引咎索飯,飯之而去”。

    用現在話說就是足足地請人家撮了一頓。

    《江山送別圖》、《松風白石圖》、《慈竹圖》、《牡丹》、《溪南訪隱圖》、《江亭待月圖》、《溪山草閣》、《臨錢忠孝圖》、《春郊散牧圖》、《溪橋雨景》、《杏林書館圖》、《放鴿圖》、《雙鳥在樹》、《白頭長春圖》等七十餘種。

  • 2 # 山間小蘭草

    唐伯虎,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平日裡以賣文畫為生,現今的電視節目對其形象多有加工潤色。畫作主要有山水畫、人物畫、花鳥寫意畫等,名品有很多,例如:落霞孤鶩圖》、《春山伴侶圖》、《虛閣晚涼圖》、《杏花茅屋圖》、《秋風紈扇圖》、《李端端圖》、《墨梅圖》、《風竹圖》、《臨水芙蓉圖》、《杏花圖》等等。他的畫勁峭而又不失秀雅,可以說是品貌雙全,畫面層次分明,用筆清雋有力,墨色富於變化,有神韻,意境清朗。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以及南京博物館都保留有他的畫作!

    陳志歲:“畫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聯稿·紀念唐寅》)

    明代著名的畫家有:董其昌,徐渭,文徵明,沈周,唐寅,張巨集。其中沈周是唐伯虎的老師,唐伯虎的畫風受其影響比較大,而沈周的弟子裡面,文徵明相對比較突出。沈周,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吳門畫派之領袖,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中年畫法秀氣嚴謹,用筆勁煉沉穩,以骨力勝,晚歲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強。沈周的繪畫,在效法宋元的基礎上還有著自己獨特的領悟和創造,功力渾厚。

    張巨集,字君度,號鶴澗,明代繪畫大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人。可以算是明代有名的畫家,他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並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學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風格。他善畫風水,經常寫生,開創具象山水畫,所作人物,也是天然逸趣,生動傳神。

  • 3 # 張博玉書畫

    明代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小有波瀾,尤其是在文人畫方面較為顯著。

    明代初期宮廷設立畫院,其中呂紀、林良、邊景昭等花島畫家是畫院的代表畫家。

    呂紀 《鷹雀圖》 工筆重彩,妍麗沉穩

    林良 《雄鷹八哥》 描繪了威猛的雄鷹自空中飛下,正翻身撲向勁逃的八哥,情境渲染激烈而緊張,畫面充滿動感與情節性。

    明代中期,先有“浙派”主導畫壇,其中戴進與吳偉二人成就傑出,影響很大。後有“吳門四家”,亦稱“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吳偉《漁樂圖》 此圖給人簡勁放縱,水墨淋漓之感。

    仇英《人物故事圖冊》區域性 全冊共10頁,在擷取典型情節,形象表達題意方面,巧思縝密。

    明代花鳥畫尤以陳淳、徐渭獨抒情懷,筆墨淋漓,別具一格,格外醒目。

    明末董其昌,倡導士大夫畫的尚意畫法,創立畫分“南北宋”的山水畫理論,對後世繪畫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

  • 4 # 郭孝

    下面由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個人觀點。

    首先我們要是想了解唐伯虎是不是明代的第一畫家,就要了解明代當時的畫家人物做比較了!

    下面我們就由此了分析分析一下明代當時的有名畫家,看看當時的唐伯虎能不能稱之為明代畫家第一人呢?

    一個朝代的畫家自然不少,我們就不一個一個的說明了,就說明代最有名的那幾位。和唐伯虎齊名的三人。

    沈周之繪畫技法全面,功力深厚,在師宋元之法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進一步發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鳥表現技法,被譽為無門華派之領袖

    擅長畫山水畫,取法於董源、巨然中年以黃公望為宗,書學黃庭堅,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這些名人。可以說集大家之所長。不管是在書法、畫法 ,方面都有著自己獨到之處。

    不過我覺得就以畫來說的話,文徵明的畫雖然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風格,但是相對於他的書法來說,不及他的“書法”來的這麼有名。

    仇英

    中國明代繪畫大師吳門四家之一,

    仇英雖然文化工底薄,只專畫傳統題材。但摹古的功底深厚,尤其擅長工筆重彩人物與青綠山水。作風嚴謹不拘從他本人的風格來說在思想、創新方面應該不及其他三人的,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技法與特點,不能同意而語。

    在書畫方面每一個大家都有著自己的風格和感悟。

    其實在書畫方面,自成一格者。大都有著自己的意境、風格。不可相同而論。因為風格不同,繪畫的意境不同,每個人對每一幅畫的喜好肯定也大不相同。

    而明代時期的唐伯虎的的確確非常出名的,他本身的“書畫雙絕”。但如果在當時的明代時期,要做評比第一的話,真的很難說出誰勝誰負?

    因為在當時明代就是以這四個人最為傑出代表的。各有千秋。

    原因可能是因為唐伯虎才華橫溢能書能畫,有著(江南第一才子)的名號。以較高繪畫成就為人們所熟知,為文人化的發展做出一定貢獻,他工筆扇畫一點入化輸入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不斷探求生命的真性。

    繪畫作為表現人的靈性之術,必須反映生命真實。 好的一副畫作,應當注入豐富的情感和靈感。以此抒發內心對生命的感嘆。虛實結合,來表現畫之境界與意境。

    唐伯虎一生到坎坷為他的作品更加的寄託和抒發內心的情感,從而使之他的作品更加的富有感情和意境。

    就像是為畫注入靈魂,所謂的意境就是意象的昇華,是傳統藝術的最高層次的階段,是真景物,真感情的交融。

  • 5 # jinhai

    唐伯虎有當一流畫家的潛質,因為他的畫對文人世界表達讓後人引起共鳴,同時也是是中國東方文明精英政治階層的思想形態的表達

    如果有人想了解中國的文人世界有三個方法第一是看蘇州明朝留下的園子,第二是聽崑曲,第三是看唐伯虎的畫。本人粗略的欣賞過唐伯虎的畫。都是工筆畫,有的畫作能感覺是用思考實驗的態度作畫。仔細看每幅畫都有不同的之處而且傳聞唐伯虎畫裸體是用真人模特的,這在同時期歐洲都還沒有用同樣的方法。唐伯虎的畫代對文人情懷錶達是細膩極致的。他的畫裡有想用不斷的修身為前提去實現治理家國天下志向,同時也有不畏強權的傲氣。也有些許不能一展才華的遺憾。清朝文人尤其羨慕作為一個文人應有的傲氣。這跟明朝用人制度有關係明朝科舉後進行推舉選拔制。在國家用人上文人有一定的自主性,文化當然就比較開明瞭,文人應有的傲氣和統治者對其的尊重都是其它朝少有點的。這種世界是清朝文人嚮往的,不像清朝對文人在思想上進行閹割,時刻提醒自己是個奴才。唐伯虎的畫的知名度就是清朝人炒作出來的。說個題外話唐伯虎富有戲劇性的人生是廣大男性同胞的嚮往的生活方式。畫火不火不重要人反正是火了。

    用南韓人的話說大明之後再無中華。人家說這話的原因的。因為清朝文化很市井很物質,這將領們打仗兵書就是三國演義,靠看小說打仗看就看吧還是連環畫版的,雖然傳播方便,但沒明朝文化神祕高階上檔次不是?這扯遠了。都扯不回來了。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認為文人畫才是國畫。文人畫在明朝就是一個巔峰。因為後面的人畫國畫大都靠畫譜打基礎的。但多數畫譜是明朝人編輯的。所以唐伯虎的畫可以作為一張東方文明的名片溝通起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 6 # 老呂說文史

    唐伯虎不是明代第一畫家。只是因為民間傳說和現代電影電視劇將他的聲望提了起來而已。

    唐伯虎年少之時確實有才名,而且是才高八斗,在江南一代與他水平相當的有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其中文徵明的書法最好,號稱鐵畫銀鉤。祝枝山詩書雙絕。徐禎卿文采斐然,文章寫的最好。唐伯虎則是號稱詩書畫三絕。在詩文上這四個人被稱為吳中四才子。

    弘治十二年,唐伯虎因陷入科考舞弊案,被坐罪入獄,而後被貶為了浙藩小吏,從此不允許參加科考。其繪畫技法融匯了南北畫派,風格秀逸清俊。山水畫師法李唐、劉松年,人物畫則延續了唐代的傳統,書法取法於趙孟頫。可以說是集古今技法之大成。

    在繪畫上,唐伯虎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四人並稱為“吳門四家”,又被後人稱為“明四家”。在這一時期,能夠與唐伯虎分庭抗禮或者說水平相近的畫家數不勝數。唐伯虎之所以不能被稱為明代第一畫家,是因為他的技法是在古人的基礎上加以發揚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師古”。

    但是唐伯虎雖然在繪畫技法和繪畫水平上都非常高明,卻有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他雖然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技法,卻沒有能夠推陳出新,創出自己個人的獨特技法,並沒有自成一派。

    明代真正能被稱為第一畫家的人只有一個,就是被稱為“青藤先生”的徐渭徐文長。徐渭和解縉、楊慎被並稱為“明代三才子”。他前人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而後開創了“潑墨大寫意畫派”,是“潑墨大寫意畫派”的鼻祖,“青藤畫派”的創始人。

    徐渭所開創的“潑墨大寫意畫派”對後世畫壇影響極深,如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石濤等人都受到他的影響,近代畫家更是對潑墨大寫意繪畫技法推崇極高。曾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及近代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都曾經自稱為:“青藤門下一走狗”。

    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乏書法名家、繪畫名家,但是能夠在書法或者繪畫上開創出一個新的流派的人是非常少的。比如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徐渭的“潑墨大寫意”皆是跳過古人的傳承,自創一體。

    由此可見徐渭所開創的“潑墨大寫意畫派”,對後世畫壇的影響之大,因此能夠被稱為明代第一畫家的,非徐渭莫屬!

  • 7 # 畫家阿明

    在中國繪畫史上,明代畫壇流派疊現,異彩紛呈畫派繁興。繪畫的題材方面,傳統的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盛行,文人墨戲畫的梅、蘭、竹及雜畫等也相當發達。在藝術流派方面,湧現出眾多以地區為中心、或以風格相區別的繪畫派系。明代畫家眾多,著名的據史料記載近二十餘位,唐寅是其中一位,誰應當排第一,自然是見仁見智了,以下列舉幾位供參考。

    (董其昌山水畫)

    董其昌:

    從白衣寒士到禮部尚書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別號思白,明代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今屬上海市)董家匯人。生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月十九日。

    徐渭:

    (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官紳家庭,徐渭出生百日,父親去世,由母親撫養成人。

    (文徵明山水畫)

    文徵明:

    (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別名文壁(或作璧)、文衡山、文貞獻,號衡山居士,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沈周山水畫)

    沈周:

    熱愛湖山庭園筆墨蒼潤秀雅沈周(1427-1509)是吳派畫家的指導者。在中國傳統的評價,人們到今天仍然不能否定其作品中高度的歷史價值。在當時,他是唯一真正擁有獨創力的天才。而他的弟子中以文徵明為最有名。

    唐寅:

    (1470-1523),別名唐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明朝著名畫家、詩人。唐伯虎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8 # 中華辛大仙

    說一下唐伯虎。

    唐伯虎從小聰穎,過目不忘,可以說是神童。

    明代的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這五個等級是層層遞進的,可以理解成進修考試。

    童試通過考核叫做童生,院試通過考核叫秀才,鄉試通過考核叫解元,會試通過考試叫進士,殿試的前三名也就是全國的前三名叫狀元,榜眼,探花。

    唐伯虎就是當地鄉試第一名叫做唐解元。唐伯虎通過鄉試考試後,進京城趕考,和另外一個考生合租一個房間,後來兩人成了朋友。

    會試考試結束後,很多學子聚在一起喝酒,唐伯虎喝醉了,大放厥詞說“今年會試,第一名非我莫屬”。

    唐伯虎在江南那是四大才子之首,但是在北方,人們根本不認識他,於是有人把唐舉報了,說他作弊。

    於是,皇帝下令徹查,說來也巧,當年考官出了一道非常刁鑽的題目,答對的人很少,但是唐伯虎卻答的很好,更巧合的是,唐伯虎的室友也答出來了。

    似乎證據確鑿,於是,皇帝下令,唐伯虎考試作廢,永世不得錄用。

    一代才子唐伯虎,從此與仕途無緣。

  • 9 # 文淵閣007

    明朝比唐伯虎厲害的,大有人在,比如著名書畫家董其昌,唐伯虎由於點秋香聞名於當代,其實那是虛構的,秋香確實有這個人在只不過比他大多了,唐伯虎因科舉考試受到牽連,大家一來是同情心有之,對其虛構的風流韻事也大感興趣,所以對其書畫也特別留意,於是造成一個假象就以為明朝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伯虎因為涉及面廣,詩歌、書法、繪畫都有善長,所以難免有一些方面相比其他人來說,還是有所不足,明代如果硬要排個名詞,恐怕董其昌不在其下。

  • 10 # 崛起歷史

    當然不是,只是比較著名。

    明代四位著名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號稱“吳門四傑”或“天門四傑”。

    唐寅修養廣博,詩書畫俱佳,號稱“江南第一才子”

    他閱歷較廣,入世較深,故題材範圍寬廣,古今皆能,不拘一格,尤擅長工筆重彩人物與青綠山水,作風嚴謹不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6萬開店創業,做什麼生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