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海侃股

    手裡有閒錢70萬元,怎麼理財能每天200元的收入?

    每天200元,一年365天,就是73000元,收益率超過了10%,不但保本的理財產品達不到這個收益率,即使是風險相對較小的信託產品,也很少能有10%以上的收益率。所以要想達到這個收益率,就要冒著虧本的風險去投資,仔細想一想,還是有可能獲得這個收益率的,那麼我們可以做一個資金的合理分配,提供一個辦法,供您參考:

    一,50萬做一個券商的收益憑證,收益憑證是目前唯一一款承諾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五萬起投,時間週期從十幾天到一兩年不等,收益憑證也可以定製,就是你可以和你開戶的券商協商資金使用的期限和利息,一般可以談到5.5%以上的利息,按照5.5%來算,一年本金加利息是52.75萬。

    按照以上方案有可能會獲得10%以上的收益率,但是並不是能保證每年都能達到,說實話,這個目標還是挺難的,如果每年能達到10%以上,這個收益率水平能達到一流基金經理的水平。

  • 2 # 理財迦

    朋友們好,7十萬閒錢,想每天賺200還要先算一下:[(365天X200元)÷700000元X100%=10.43%平均年化收益率。明確回覆:想達到10%更高的收益率,就需要冒一些風險,結合科學合理的投資方法和方案。

    首先,來分析,70萬閒錢,理財一天200元的可行性:

    1,要冒較高的風險。畢竟10%左右的收益率,不是低風險產品可以提供的。

    2,有兩個優勢。一是70萬元資金量較大,二是這70萬是閒錢。

    3,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策略來分散風險優選產品,提升勝率。

    小結:雖然要冒一些較高的風險,但是,10%左右的收益率,對70萬閒錢來講,值得一試。

    其次,來分析,怎麼樣,理財70萬一天賺200:

    1,基金定投。優選一些歷史業績優良,管理人口碑好,機構信譽高的指數型,股票型,或者增強,混合型基金,通過,5~7只不同的基金,結合定投的方式,進行投資。有可能實現年化收益率,達到甚至超過10%,也就是平均每天200元。

    2,民間借貸。70萬,平均每天200元,也就是合八釐多的利率。而民間借貸市場上的利率要高於這個利率。只要年化利率水平,不超過三分,不違法,可協商。二分以內受法律保護。

    小結:閒錢70萬元,理財平均每天收入200預期收益,需要冒一些風險。

    最後,來總結分析: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在4%略高。70萬閒錢,想要達到每天200元,也就是10%以上的收益率,就需要優選產品冒一些風險。

    同時,結合科學的投資方案,合理的分散風險,也有很大的概率實現。

  • 3 # 禪道至簡晨曦

    很多人都在問,手裡有閒錢如何穩定獲得收益,但看到的回答均是千篇一律,不是讓只有2萬塊的“洗洗睡吧,忘掉理財這件事,第二天起來好好工作”,就是讓人買信託,買指數基金。不論可配置資金而討論理財,都是在耍流氓,如果有人信了他們的鬼,那真是......

    理財是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工作,由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財富情況,風險偏好不同,承受風險能力不同,理財的方式也不同,不過該最先討論的是不同的可配置資金下,如何做資產配置(同樣,在一定可配置資金額度下才有資產配置之說)。

    什麼是可支配的資金?不是手裡的閒錢都可以納入其中,要先做好以下幾件事,再考慮投資:

    留好備用金。通常為1年以上的生活開支和n年內的計劃內開支(n的選擇和接下來的資產配置方式有關,短期收益的n就小一點,需要長期持有的n就要考慮的充足些)。備用金不是存在銀行,也要打理,可以買貨幣型基金,風險低、流動性好、資產收益高於銀行存款的品種;買足保險。買保險也是門學問,以後換個陣地再說。拋開那些保險合同條款的坑不說,可以注意一點:只買消費型,不買返還或投資型險種。

    做好以上工作,進入主題,我們就不同可配置資金額度如何理財,分額度舉例說明。

    可支配的資金10萬元以下

      這個階段的情況一般是年齡比較輕的人,25-30歲上下的人多一些,參加工作不長,資金量也不大,所以,投資可以適當激進一些,以定投的方式,20%配置於債券基金,80%配置股票類指數基金。因為這個階段,年輕人月收入仍然不高,每月很難有盈餘,且我不建議節衣縮食去攢錢,因為除了消費外,還應該更多地投資於自身能力和閱歷提升,這個錢投在自己身上,更有價值,所以,這個階段更多是存量定投。存量定投,就是把自己已有的資金,以基本定期定量的方式,分期投資在以上兩個方向(債券基金和指數基金)。當然,我仍然相信,只要認準對自己的財務進行管理,每月可支配資金還是可以有增量,那麼建議每月拿出10%的收入進行定投,如果加薪,則拿出加薪部分的50%劃入可支配資金進行定投。投資是一個持之以恆方見實效的數學遊戲,只要做就會有收穫。

    至於分多少期(每月算1期),主要看兩點:

    當前市場大勢。如果你要在2020年開始投資,那麼你要知道,國內股市已經在底部徘徊2-3年,底部進場的視窗期在縮短,可能是1-2年。最理想的方式是,分若干期後,你的存量可支配資金,全部在底部進場。為確保資金都在底部進場,你可以選擇一次性投入,但是風險就變得很大,畢竟你永遠不知道底部在哪兒。為了抵禦風險,如何分期還和你抵抗風險的能力有關。那麼如何抗風險?握在手裡的資金量。而對於已經沒有可支配資金的你,主要看的是對自己收入提升的預期。收入提升預期。怎麼講?當你收入有所提升,你除了消費和對自己的投資外,還能有所盈餘,而且可以成為“可支配資金”時,你將不再是存量定投,而可以做增量定投了。如此,哪怕你先期投入的資金,沒有在底部,後續增量仍然可以平攤掉你的投入成本,說白了,就是你還有錢可以持續低價買入,抵消掉之前的風險。

    根據以上兩個因素,如何確定存量定投的分期數?

    如果單看市場,要趕得上這波行情,分1年半——2年,18-24期比較合適,兼顧了風險和收益最大化。從收入預期看,你預期用n年可以達到“等於之前投入的存量資金總額,那麼分期數=n*12期。比如:你準備投入的資金是10萬,3年後,你一年就能拿出10萬做投資,那麼你一開始的10萬,就要分3*12=36期來投入。這樣做的目的是,在遇到“黑天鵝”的事件時,你有足夠的能力抵抗風險。

    每個人風險偏好不同,具體如何分期,綜合判斷。

    可支配的資金30萬元——50萬元

    這個階段,通常在30歲出頭,雖然存款不多,但隨著收入增長,可支配資金的增速在變大,所以,投資仍然可以激進一些,30%配置於債券基金,70%配置股票類指數基金。

    不過,每月要至少拿出收入的10%用來定投,若在今後的工作中有加薪,則每月再拿出加薪部分的50%加入定投,堅持5到10年,應該有一個不錯的結果。當然,初期的存量資金可以和增量資金融合在一起考量每期的投入量,至於分多少期,以上提到的同樣適用。對於當幹之年的年輕人來講,節儉自律,工作努力,每月有定額資金投入股票類指數基金,十年後,副業比主業收入還高的例子,比比皆是。

  • 4 # 扯得很之無塵子

    你在做夢,你還是整個穩當的,利息低點無所謂,保證本金,別瞎投資,我前幾年投資了120萬,就幾個月的好收益,現在是相當於扔水裡了。

  • 5 # 唐伯虎點MM

    手裡有70萬的話,可以分批買入基金至30萬左右,買入基金板塊方向是消費、醫藥、科技,買入15萬的低風險純債券基金,適當買入一些黃金,剩餘的放餘額寶,或一隻收益不錯的貨幣基金作為補倉或急用!

  • 6 # 了不起旳蓋茨

    70萬現金如果每天有200元的話,也就是年利率要達到10.4%,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達不到,

    以前我知道很多信託產品可以達到10%甚至更高,但現在信託產品收益率也在降低,一般是發行信託的企業信用等級越低的利率越高。

    前幾天在香港上市的某房產企業發行的債券利率達到24%,可是這家企業明確了這個債券發行就是為了以新債抵舊債,這家房產企業債務纏身,這麼高的利率雖然吸引人,考慮到企業的信用問題,投資無疑是火中取栗。

    也就是說目前理財產品要想達到這種利率,很難,反正是要想獲得這種收益必須冒很大風險,但很多事實證明,不值得。

    目前,投資指數基金也許能達到這個收益,前提是你的資金長期不急用。

    總之不要把收益率定得太高,儘量投資收益比較比較穩定的產品。

  • 7 # 股典鍾量化交易

    70萬?每天200元?你的心態真是好到了極點,如果用我自己開發的炒股機器人系統電腦版炒股,一個交易週期結束後,平均計算一下,每天的收益怎麼滴也不止吧。我這個炒股機器人系統電腦版主要是做波段交易,以一個買入資訊和一個賣出資訊為一個交易週期。主要是做波段交易,吃上一波,利潤可觀,未廣泛流入市場,所以金貴。

  • 8 # 樓見

    我朋友存款1,00萬 ,年利率上浮50%, 4.2627。每天的利息才116.7,達不到你說的200 ,當然每天能賺200的理財,他的風險也有跌的可能。我朋友做的是保守穩健型的,不可以接受的跌的風險。在他眼裡,期貨基金股票等同於賭博,耗時耗力且風險大。

  • 9 # 世間一微塵

    理財每天200元收益,基本相當於銀行一年存款利息的7倍左右。現在的話,買股票可能收益比這高得多,但也可能賠錢。穩妥一點,建議買些排名靠前的股票基金

  • 10 # 哈哥說

    70萬,每天200,年化10.4%。目標不算離譜,但是還是需要明確一些細節,比如需不需要期間收益提取?能不能承受期間波動?特殊情況下有沒有流動性需要?風險承受能力?對於最終的收益達成的偏離度有沒有預期(比如最終差多少也能接受或者超過多少就止盈不再追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把一件事每天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