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骨科木匠劉醫生

    血液更新

    一般成人血管內的血液叫做迴圈血液,迴圈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一般一個60公斤的成人男性約有4800ml,一個50公斤女性的迴圈血量為3500ml,平均算下來男性約為80ml/kg,女性為70ml/kg。

    我們身體的血液本身是在不斷更新的,血液裡面的成分主要是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蛋白等物質。

    血細胞也是有壽命的,一般紅細胞的平均壽命是120天,每天約有0.8%的衰老紅細胞會被破壞,而後由巨噬細胞吞噬,巨噬細胞吞噬後釋放出鐵、氨基酸和膽紅素,這些原料可以被造血系統(骨髓)重新利用,膽紅素則被肝代謝排出體外。

    白細胞主要是擔負身體免疫功能的,白細胞不同類別壽命不同,短的白細胞只有幾天,長的白細胞可以達幾年。

    血液裡面的血漿蛋白,大部分是由肝臟合成,參與人體各個生化代謝和免疫,一般肝臟出現問題則血白蛋白會降低。這些蛋白也是不斷由肝臟合成,機體代謝,也是在一個動態更新中。

    綜上所述,人體自身的血液都是在不斷更新中,也可以稱之為生理性換血。

    外科手術輸血

    正常人是不需要輸血的,只有嚴重貧血,或者重大創傷失血過多才需要輸血。

    經常碰到一些車禍病人,嚴重創傷致大量出血,導致出血性休克,這個時候就需要趕緊輸血和立即手術,很多出血休克救不過來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失血過多導致各個器官缺血缺氧壞死,這個缺血缺氧超過一定的時間就是不可逆的過程。

    醫院都有血庫,血庫的庫存和當地人們獻血意願有很大關係,血庫的血也只能儲存21天到30多天,所以需要不斷獻血;而血庫供血是外科手術的最基本保障。手術過程是會出血的,不同手術出血量不一樣,所以像一些重大創傷的急診手術,血庫供血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在普外科實習的時候遇到過兩個病人。都是車禍致肝脾破裂並全身多發骨折等損傷,都有失血性休克。其中一個病人正好碰到血庫供血充足,並且積極協調外院供血,而救下來了,這個病人在手術過程中輸血加上輸液一共輸了2萬多毫升,換句話說就是血液換了4遍

    另一個病人則碰到血庫供血緊張,在院外期間就產生了嚴重的失血性休克,積極手術,在手術檯上就發生了DIC,無法搶救過來,當時主刀的主任就非常遺憾的表示,如果血供足夠,這個病人是有機會的。

    總結

    人體血管內的血液是可以更換的,但是隻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必須滿足輸血的條件,而健康人不要去想透過輸血來改善身體狀況,因為人本身就會自我調節,並且自身造血系統所生產的血才是最好和最合適自身的血,原裝的才是最好的,別人的血畢竟是異體的物質,並且輸血也有可能帶來一些輸血反應和傳染病傳播的風險。正常人輸血一定是弊大於利。

  • 2 # 基層醫生陳老師

    現在先科普一下血液知識:血液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正常人血量約佔體重6%-8%,小兒血量與體重之比略高於成人,男性比女性血量稍多。

    1、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有交換和攜帶氣體的功能,平均壽命約120天;

    2、白細胞是外周血常見的有核細胞,分為:

    (1)粒細胞:成熟粒細胞在血液內僅存6-10小時,在組織中可行駛防禦功能約1—2天。

    (2)單核細胞:在血液中停留3-6天后進入組織或體腔內,成熟為吞噬細胞,壽命約2-3個月,具有吞噬病毒和細菌等功能,還參與殺菌和免疫作用。

    (3)淋巴細胞:有兩種。B淋巴細胞壽命一般3-5天,參與體液免疫;T淋巴細胞壽命較長,可達數月-數年,參與細胞免疫。

    3、血小板平均壽命約7-14天,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峨眉豆種植時間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