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大官人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這兩個政權都是北魏鮮卑政權的延續,所以也繼承了"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北魏國策。

    結果,兩家的鮮卑族人口,也因為連年累月的血戰,大量被消耗掉了。這種殘酷的兌子,在邙山之戰決出了勝負,經歷了慘敗的北周政權,首先撐不住了。

    面臨亡國危機,宇文黑獺不得不將鮮卑族獨享的政治特權拿出來,分享給掌握了大量人口的關隴漢族豪門,讓這些關隴豪族出糧出兵,挽救大局。

    這就是北周八柱國的由來,八位柱國大將軍中,真正帶兵的,其實是六位漢人柱國。當然,作為鮮卑政權,這六位漢人柱國都被象徵性的賜予了鮮卑姓氏。

    這種做法,是不是很像清末滿清貴族放權給漢人地主,組織湘軍淮軍,去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可見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一直在重複。

    和滿洲一樣,鮮卑政權也是以小族臨大國,一直嚴防死守,堅決不讓漢人染指軍權,生怕會江山變色。

    宇文泰推出八柱國政策時,其實也很明白這麼做,有飲鴆止渴的嫌疑,但不這麼幹立馬就死,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畢竟就像慈禧說得,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有了大量剽悍善戰的關隴漢族人口作為補充兵,北周最終搞定了北齊。但是很快,這個鮮卑政權也會被漢族出身的國丈楊堅搞定。

    一如大清的掘墓人,正是他們自己建立的漢族新軍。

  • 2 # 國史觀

    北周和北齊是在北魏分裂後重新形成於北方的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的對抗標誌著南北朝時代進入末期,那麼 ,本來實力遠遠強於北周的北齊是如何被滅的呢?

    兩國的實際奠基者的仇怨。

    北魏末年,天下大亂,國家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這兩個國家雖然名義上還是由元氏的皇帝統治,可是實際的權力早已經被兩個權臣攫取,這兩個權臣就是高歡和宇文泰。

    高歡和宇文泰同出身於六鎮軍人集團,高歡在擊敗了爾朱氏之後成了東魏的丞相,而宇文泰則是選擇帶兵進入關中,以關中和高歡的關東形成對抗之勢。

    不得不提的宇文泰改革

    宇文泰要儘可能的團結關中的士族勢力, 於是他在漢人謀士蘇綽的建議下創立了府兵制,以八大柱國和十二位大將軍為核心,建立了一個日後影響巨大的軍政集團。

    通過府兵制,宇文泰將關隴地區的人力發揮到了極致,而這時高歡引兵二十萬攻打玉壁,守衛玉壁的是西魏名將韋孝寬,高歡打了六十多天,死傷七萬餘人,竟不能攻破玉壁,高歡只得退兵,最終鬱鬱而終。

    宇文泰的改革使得關中的漢人與胡人融為一體,並且互相通婚,形成了一個胡漢混雜的軍政集團,也正是因為這樣,促進了關中地區的民族融合,不再有胡漢之辨,如此一來,西魏的國力顯著的增強了。

    侯景之亂,送上門來的蛋糕

    高歡在臨死之前囑咐自己的繼承人高澄,要他密不發喪,將鎮守河南的侯景詔到國都鄴城,解除兵權,高澄應允下來,給侯景寫了一封信,沒想到因為暗號不對,侯景立刻明白是高澄這個“鮮卑小兒”要收拾自己了,於是果斷扯旗造反,並且派人向宇文泰求救。

    宇文泰本想趁機派兵佔點便宜的,沒想到高澄也不是好惹的,他迅Superb出了老將慕容紹宗出馬打敗了侯景,侯景帶著千餘殘兵逃到了南樑請求梁武帝的庇護。

    梁武帝本來還挺高興的,結果高澄不甘心,派兵攻打南樑,雙方大戰一場,互相都損失慘重,梁武帝便決定把侯景交給高澄,以消弭兵禍。

    侯景知道之後憤怒無比,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再次造反,竟然一直攻陷了南樑的國都建康,梁武帝被活活餓死,趁著南樑內亂的時機,宇文泰派人取了益州,也就是四川這塊天府之國。

    歷來的關中政權,只要有了四川為其輸血,即便敗了依然能夠捲土重來,可以說,宇文泰已經為日後北周的霸業奠定了基礎。

    北周與北齊的紛亂政局

    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在堂兄宇文護的擁護下登基,建立了北周,但宇文護卻是一個野心之輩,很快 他就殺了宇文覺,然後擁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繼位,可這位庶長子並沒有當很久皇帝,又被宇文護所殺,最終宇文泰四子登基,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周武帝。

    宇文邕雄才大略,在宇文護的陰影之下隱忍多年,終於找到機會一舉誅殺宇文護,親自掌控了大權。

    高澄在平定侯景之亂後就被一個廚子刺殺身亡,弟弟太原公高洋很快掌控了局面,繼而廢魏帝而登基。

    高洋當政十年,前五年算是頗有成就,後面幾年卻是瘋瘋癲癲,因為酗酒成性而暴斃,兒子高殷繼位沒有多久就被弟弟高演所殺,高演算得上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可是因為殺害自己的侄子心有愧疚而且在騎馬的時候摔上了腿,導致在位不過一年多就去世了。

    在高演死後,他的弟弟高湛效仿哥哥殺了侄子高百年登基,是為北齊武成帝,高湛沒有高洋,高演的能力,卻擁有他們身上所有的缺點,他在二十九歲時就退位做了太上皇,傳位給了兒子高緯,三年之後,年僅三十二歲的高湛暴斃。

    攻守逆轉,“禽獸王朝”終被滅

    北齊傳到高緯這一代,基本上已經宣告了結局,當初在高洋時期,北周和北齊以黃河為界,每年北周為了防備北齊進攻都要派人在黃河上鑿冰,現在情況完全反了過來,變成了北齊每年鑿冰以防範北周。

    北齊三傑是指段韶,高長恭和斛律光,段韶病死,斛律光被高緯派人殺死,蘭陵王高長恭被高緯賜毒酒而死,而反觀北周,在宇文邕的治理下卻是蒸蒸日上,名將輩出,有尉遲迥,韋孝寬,宇文憲等將領。

    北周建德五年,周武帝宇文邕派大軍正式開始了最後的滅齊之戰,歷時三年,北齊後主高緯在逃往南陳路中被擒獲,北齊宣告滅亡。

    北齊之滅,主要是人的問題,北齊歷代君主少有正常人,本來憑著一副好牌是能夠打贏北周的,卻沒想到最後反而被比自己弱的北周所滅。

  • 3 # 伊圓錢

    當時的南北朝歷史局面已經進入後期,按拳頭大小來分,北朝宇文家的北周最小,南朝陳老二,北朝高齊老大,北周能夠統一,估計北齊的奠基者高歡絕對不信。既然問題沒有說南朝陳,那就不說了。只說北朝的周和齊

    北周的後繼者宇文邕和北齊的後繼者高緯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宇文邕上臺之初正巧遇上叔叔宇文護(北周的權臣)掌權。宇文邕和康熙處鰲拜的劇情沒多大出入,宇文邕忍辱負重,幹掉了叔叔宇文護之後,開啟了明君之路。什麼勵精圖治啊,改革軍制啊,強化了國力什麼的

    後來因為南朝梁(南朝宋齊樑陳)內亂,北周笑呵呵地收下了四川這個桃子,同時東征北齊,當時宇文邕的對手——北齊的高緯則是一個著名的昏君,什麼好色啊,反正昏君的事大多數他都幹過,可不是陸貞傳奇裡的那個樣子,如果是那個樣子,高緯怕是能從棺材裡笑活過來。他在宇文邕進攻軍事重鎮晉陽的時候還在和后妃嬉戲。唐詩人李商隱《北齊二首》詩云:“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回。”就是諷刺此事的。

    蘭陵王

    北魏末年撲滅塞北六鎮叛亂的爾朱榮的契胡部隊是最精英的部隊。

    西魏北周

    在打敗高歡保家衛國恢復帝國榮耀的口號下,槍口一致對外,形成了一股勢力,這股勢力有了新的名字,叫關隴集團

    隨著宇文家趁南朝梁內亂摘了不少桃子。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在宇文泰死後,很輕鬆的就把傀儡北魏皇帝從龍椅子上踹了下來,建立了北周。

    宇文泰

    1,有平叛帶來的帶來的塞北勢力

    2,宇文泰所招攬的關隴勢力

    3,隨北魏孝武帝帝來的洛陽勢力人口:北周900萬經濟:實行了均田制,並且開創屯田制宗教:北周武帝滅佛,解放人力財力

    外交:北周北齊時恰逢突厥汗國的興起。北方的柔然和西邊吐谷渾,在柔然被高車削弱的同時,吐谷渾也在被南邊的吐蕃削弱。南朝沒有來煩人

    政治:西魏時設立八柱國。軍閥間相互通婚,互相扶持,一榮俱榮。政治穩定

    戰略:戰略意識優秀。在南朝侯景之亂的時候,趁亂取下巴蜀,巴蜀在整個南北朝時期受戰亂影響較小,因而為西魏迅速補血。之後更是直取江陵,並遷移十萬百姓入關中,順便在獎江陵扶持傀儡勢力,噁心南朝陳。使得收穫的成果得以慢慢品嚐。

    東魏北齊

    通過有又,錯了錯了,是有肉一起吃,有湯一起喝的利益口號形成集華北之精華而建立的高氏二元軍(晉)政(鄴)結構的新政權

    高氏可沒有宇文氏那麼仁慈,可以連著立幾個傀儡皇帝,很快就把東魏的傀儡皇帝踹下去,自己名正言順當起了老大。建立了北齊。

    高澄高洋兄弟倆為了不受晉陽軍方控制,又反過來利用鄴城禁軍與河北塢堡的軍事力量,形成了自己的統治集團。

    1,東魏國內有高歡自己的勢力

    2,河北漢人塢堡勢力,

    3,塞北六鎮的勢力

    4,北魏留在洛陽的殘餘勢力

    人口:北齊人口2000萬

    經濟:均田制,擁有河北山東兩大鹽鐵生產中心,是三足鼎立中最為富裕的國家。

    宗教:到滅亡才被北周武帝滅佛

    外交:柔然、契丹、高句麗,均被北齊擊敗。南朝沒有來煩人

    政治:政治不穩定,內部矛盾重重。一開始還是明主替明主,但從高湛開始就變成了被寵壞的小兒子的故事套路。

    戰略:戰略意識差。在南朝發生侯景之亂後,北齊取得江淮地區,對於南朝陳的威脅最大,所以陳朝的國策一直是收復江淮,第一敵人為北齊。形成了北周、南陳共同夾擊北齊的態勢,

    綜上,北周關隴集團在西魏時期便因外在形勢所迫,完成派系合作,權力一直牢牢掌握在宇文家裡,皇權比較集中。而北齊各派系的分化對立則使得北齊皇權一直不是很集中。

    加上北齊國內貪汙腐敗、亂倫,造成此消彼長,所以周滅齊就成了順利應當的事了。

  • 4 # 房房小建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在看了南北朝歷史後,覺得應該有兩個原因:

    第一:在北周與北齊成立初期,由於當初北方六鎮主要軍隊全部在北齊,而留在北周的不過是區區三萬人的可以勉強算作北方六鎮預備役的偏師。這就導致了北齊強而北周弱的局面。因此,北周在政治上非常注重和當地漢族人的聯絡,讓漢族做官,地位與自己鮮卑人平起平坐。這就迅速得到了關中廣大喊人地主武裝以及漢族民眾的支援。因此國力開始迅猛增長。但是反觀北齊,長期壓迫漢人,奴役漢人,他們的皇帝甚至連漢話都不願意學習。仍舊採用了舊鮮卑傳統的治國理念,因此國家停滯不前。

    第二:北周與北齊的皇帝相比較起來,精神病患者數量較少。要知道北齊在歷史上除了高演勉強算作正常人外,其他的皇帝從高洋開始基本上都是濫殺濫發的主。什麼光著屁股上街,看到有功之臣的遺孀,就給人殺了還說是送人家夫妻相見。最牛逼的是,後主高緯在深秋天晚上帶著幾百個太監官員,抓了整整一晚上蛐蛐。而反觀北周,除了宇文贇是個奇葩外,其他的皇帝還都算正常,特別是宇文邕,直接讓北周的國力成為三國中最強王者。

    因此,前有政治不行,後由皇帝精神被。北齊不完才怪。

  • 5 # 歷史文齋

    北魏權臣高歡在國內作威作福,惹得孝武帝元修不滿。元修從首都洛陽遁逃至關中,關中諸侯群起響應,建立西魏政權。高歡又擁立元善見為帝,史稱孝靜帝,建立東魏政權。北魏分裂為東、西二魏,分別由高氏、宇文氏兩族把持。後來高氏取代了東魏,建立了北齊,宇文氏則取代了西魏,建立了北周。二國可謂世仇,互相之間戰禍不斷。

    但北周實際上長期以來是劣勢地位,因為關東人口遠比關中繁盛,佔據關東的北齊(東魏)國力很長一段時間是統治關中的北周(西魏)的近兩倍。可最後北周卻能反敗為勝,甚至一舉攻滅北齊,這與統治者的關係是很大的。

    在中國古代封建政權中,統治者具有極權,所以對國家的影響力非常大。統治者如果賢能的話,那麼國家便會走向強盛,統治者愚蠢、貪圖享樂的話,國家就會迅速衰敗,甚至走向滅亡。例子不勝列舉,比如隋煬帝楊廣,便因為貪圖享樂、不恤民力,將本來強盛的隋朝拖進了滅亡的深淵。

    北齊自孝昭帝高演去世以後,統治北齊的幾乎都是無道昏君。比如高湛,不僅淫亂宮闈,還寵幸奸佞。高緯更是變本加厲,在戰爭局勢緊張下,高緯還徵發大量徭役,在晉陽修建十二座大宮殿,甚至比都城的宮殿還要華美。這令百姓怨聲載道。不僅如此,高緯還喜好殺戮,不僅以屠殺百姓作樂,還經常屠戮大臣、宗室。甚至像蘭陵王高長恭、丞相斛律光這些人才,也被高緯殺盡。高緯不理朝政,天天尋歡作樂,被民間稱為“無愁天子”。如此這般,國家焉能不敗?

    還有一點,北齊(東魏)的統治者自高歡以後,全部都是英年早逝,沒有活過四十歲的,這對封建國家的打擊非常巨大。君主早逝很容易造成混亂,繼而使得國家陷入爭權奪位的政治鬥爭,最終鬧得政壇上烏煙瘴氣。北齊的政局便十分混亂,迫使君主只能殺人立威,落得殘暴之名,受到士人們的抵制,最終形成一個死迴圈。

    相比起來,北周雖然國力相對疲弱,但是君主好歹是正常的。宇文泰掌國期間,還設立了八柱國,將權力分散給了關中豪族,極大調動了關中群雄的積極性,提高了政權的向心力。加上其他一系列的富國強軍政策,使得北周不斷強大,始終在走上坡路。最終北周反敗為勝攻滅北齊,便是水到渠成的了。

  • 6 # 混沌聊史

    北齊的亡國之君是高緯,這個高緯完完全全就是個昏庸之君,登基之後每天就是瞎玩,常年和寵臣、美姬廝混在一起,更為荒唐的是,連他喜愛的雞啊,狗啊都被封了高官,搞得整個北齊朝廷是烏煙瘴氣,這還不算,他還大殺能臣,比如北齊名將斛律光便是被他殺的。

    宇文邕本人雄才大略,他見北齊國內亂遭一團,便決定御駕親征伐齊,周軍紀律嚴明,進入北齊境內很得民心,不久便攻下了北齊的幾座城池,後又宇文邕得了急病,才不得不撤軍。

    到了第二年,宇文邕又繼續發兵攻打北齊,當週軍進攻平陽時,此時高緯正在和寵妃打獵,如此緊急的公文,北齊右丞相高阿那肱居然瞞而不報,直到平陽被攻陷,才將此事報告給了高緯。面對如此緊急的軍情,作為一國統帥的高緯本應迅速佈署應對。

    但讓人意外的是,因其寵妃打獵的興趣正酣,高緯竟然對此事置之不理,又繼續和寵妃一起去打獵,北齊有這樣的君臣焉能不亡國。

    所以說,像高緯這樣的豬隊友遇到宇文邕這樣的神對手焉能不敗。因而說北周滅北齊並非偶然。

  • 7 # 史觀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個國家的前世今生。

    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又一次面臨著大分裂,中國的南北方分別建立了政權,那時候建立一個國家感覺就像是一種流行,有本事的人都想建立國家,過一把皇帝癮。北齊和北周也是如此吧!

    鮮卑族的拓跋珪看前秦不順眼,於386年建立北魏,成為開啟南北朝歷史的第一人!有人可能很奇怪,為啥南北朝時期的國家名字前後都會加一個方位詞,就拿拓跋珪建立的“魏”國來說,其實這是後人給人家加上去的,目的是為了區別歷史上曹丕的曹魏,按照都城的方位,拓跋珪的“魏”在曹魏的北面,因此稱為“北魏”。當然也有的是按照先後順序,比如前秦和後秦。

    北魏、北齊和北周在南北朝時期,相對於南方的政權來講,在北方因此前面加一個北字。

    接下來認識一下北齊和北周,我相信很多人對這兩個國家分不清,不管是建立者還是大致的位置,其實很簡單,不用背不用記,我來替你一梳理,你立馬就明白!

    北魏從前秦手裡奪得了江山,過了大約一個世紀多,北魏就如同歷史上其他朝代一樣,開始衰落,特別是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魏的分裂與滅亡。

    北魏分裂後,成為東魏和西魏,原本的一個國家變成兩個國家,東邊的是東魏,西邊的是西魏,分裂後的北魏,國家大權在權臣手中,兩個“魏”國的皇帝就是正兒八經的傀儡,最後都被大臣替代,分別建立了自己國家。這就是北齊和北周。

    控制東魏的高歡的次子高洋逼迫東魏皇帝禪位,建立了北齊,因為地盤差不多是原來齊國的,高歡封王也是齊,因此就叫齊國,咋一聽還挺正經的,其實和人家春秋戰國的齊國一點關係都麼有,完全就是為了蹭熱點而已。

    控制西魏的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在西魏的基礎上了, 逼迫西魏皇帝禪位,建立了北周,宇文覺一看高歡抄襲了齊國的國名,為了高出一等,就起國號為“周”,難道意味著北周要做天下共主。

    從他們兩個起的國號來看,往後就是一對競爭者,兩個國家互相看不順眼,彼此要滅了對方。北齊仗著華北平原的富饒最先對北周展開進攻,動不動就來一個邊境騷擾,北周實力弱,打不過人家,但是北周有辦法,比如到了冬天,北周就把黃河的冰蓋鑿開,這樣北齊的人過不來,也就夠不著打了。

    最先,北齊實力比北周強,這是毋庸置疑,但是到了後來,這情況就反過來了,北周吊打北齊,北齊鑿開黃河冰蓋,難道是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歷史當然不是這樣的。

    北齊大概就是一個暴發戶,一開始暴發戶高洋覺得自己這皇位來得不容易,還是很有作為,他把契丹、柔然 、山胡這些部落打的叫苦不迭,順便,掠奪了不少的牲畜、錢財和百姓,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大發戰爭財。然而,到了晚年,暴發戶高洋就露出了本性。

    北齊的高洋有了錢和實力,這人有了錢容易飄,治理朝政也隨性起來,荒淫無道,看誰不順眼就收拾誰,其實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也不見得都是不順眼的吧!但北齊還是害怕這些人眼饞自己的江山,妨礙自己淫樂享受,於是就進行了一大波大清洗。

    比如殺害耶律光。他出身名門,德高望重,特別是對北周的戰爭中,二十多年間對北周的戰爭中,就沒咋輸過,北周名將韋孝寬就不是耶律光的對手。但是就這樣厲害的一個武將,卻被被北齊誘殺,並被誅殺全族,下場太慘了。

    還有蘭陵王高長恭,他在邙山戰役一戰成名,這一仗有多厲害?邙山一戰,蘭陵王高長恭讓宇文泰大敗,北周這邊大小將軍死了四百多人,還抓了六萬多俘虜,可以說是一次把宇文泰打回瞭解放前。

    可就是這樣的人才,高緯卻懷疑人家有異心,於是賜毒酒一杯,30歲就死去了,正是一展抱負的年紀呀。

    高緯的亂殺忠良,把北齊能打仗的棟樑之材基本清洗殺害,沒死的也都人心惶惶,有的人就投降了北周,北齊這一招操作真是自掘墳墓。

    當然這個大清洗也不算最後一根稻草,北齊之所以被反超,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內部的內鬥,為了權力帝位,兄弟反目,叔侄互殺,這對於一個國家來是內傷,不容易癒合,在加上高洋喜歡法律,專制又殘暴,嚴酷刑罰,一旦百姓受不了,基本上這個國家也就完了。

    北齊和北周就像是彈簧一樣,你強他就弱,你弱我就強,北齊自己把自己搞虛了。北周也是勵志男一枚,很爭氣,不斷髮展自己,創立府兵制,搞了八大柱國,這八大柱國裡面就有後來唐朝建立者李淵的爺爺李虎。北周壯大軍事力量後,終於在577年消滅了北齊,統一北方。

    北周和北齊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北齊也強不到那裡去,但是北齊最後還是被北周給滅了,我個人覺得,原因是北齊皇帝寵信奸臣,殺害棟樑,皇帝荒淫無道,內部爭權奪利,從而導致的北齊國力衰弱,最後被北周反超,以至於被滅國。

  • 8 # 方山中人

    皇帝的問題。

    北齊的實際締造人是東魏權臣高歡,而當時的絕代雙驕除了高歡,另一位就是西魏也即是後來北周的實際建立者宇文泰。那為什麼高氏的北齊打不過宇文一脈的北周呢?妥妥的跟自家的皇帝有關,說白了,高氏除了高歡和高澄,餘者皆不是正常人,而宇文家,除了宇文泰,後面還出了個宇文邕這樣的大才。

    北齊的歷史是這樣的,高歡鼓搗出東魏,死後把位置給了高澄,高澄此人有其父之風,很厲害,眼看著就要得孝靜帝禪讓之位了,結果商量篡位密事時,被一個廚子殺死。之後其弟高洋稱帝建立北齊,開始還是個正常的開國之君,南征北戰,將北齊建設成當時最強的國家,然而好久不長,這位英雄天子,喝酒喝得腦袋不好使了,縱慾,又或者像個瘋子一樣裸奔,再或者殺了愛妾過幾天再把屍體肢解,又製成琵琶時不時彈一彈以解相思。又或者恐嚇自己的母親,說什麼把他嫁與胡人為妻。

    之後的高殷,也不行,其人雖說有明君風度,可是命不好,沒幾年高演政變,上位。這是個好皇帝,可命也不好,兩年在位,再之後的高氏一脈就不行了,最喜歡的就是殺忠臣,比如大名鼎鼎的蘭陵王以及當世第一名將的斛律明月。

    而北周就不一樣了,單單一個北周武帝宇文邕,文韜武略俱有,難得的好皇帝。整頓李治,注意民生等等措施就不說了,反正一個字,明君也。

  • 9 # 陽光灑過的天

    北周與北齊屬於南北朝時期的兩個北方政權,其奠基者分別是宇文泰與高歡。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時,東魏的實力是最強的,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軍事都是遙遙領先於西魏的,東魏的繼承者為北齊,而西魏的繼承者為北周,因此在初期,北齊是強於北周的,但是北周最終滅了北齊,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北周與北齊的皇帝能力有巨大差距。北周共有5位皇帝,除了宇文贇殘暴無能外,其他幾位皇帝都有著非常強的能力,尤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中國歷史上屬於幾個雄才大略之主之一。反觀北齊,共有6位皇帝,大多都是殘暴之主,高演、高湛均是殺前任皇帝之子而即位,這幾位皇帝視人命於草芥,以至於被後世評為變態皇室。試想這樣的君主怎麼可能讓國家強盛?

    第二,北齊與北周的民族政策不同,北齊實行的民族政策仍舊是胡漢對立,導致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為北齊的滅亡埋下了伏筆。而北周自宇文泰以來,實行漢化的政策,緩解了漢族與鮮卑族的矛盾,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第三,北周武帝宇文邕對滅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宇文邕在實行均田制的同時,又進行了府兵制的發展,使得北周的軍事實力大幅度增強。周武帝在位期間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實行了滅佛行動,在這次運動中,200多萬僧侶還俗,使僧侶加入到了生產中,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為北周超越並消滅北齊提供了保障。

    因此,在公元576年,周武帝率軍進攻北齊,僅僅一年的時間北齊便被北周滅亡,北周統一了北方,結束了自北魏之後幾十年的分裂。

  • 10 # 尋真探祕

    北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佔有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及蘇北、皖北等廣闊地區,所佔地區都是當時最富庶的地方,同期的北周雖然疆域比北齊大,但國力卻遠不如北齊,然北齊終被北周所滅的原因我認為有:

    1、北周自宇文泰奠基,之後雖有內鬥,但宇文毓、宇文邕都是英明之主,而反觀北齊,高歡之後,高洋、高緯均是昏庸好色之輩,國政混亂致使國力大衰。

    2、北周政治清明,農業經濟上積極勸課農桑,獎勵耕植,軍事上推行府兵制,大大增強國力與軍力。

    3、周武帝雄才大略,在減免賦稅、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滅佛興儒,將隱匿於寺廟的勞動力和田地挖掘出來,使得“租調年增,兵師日盛”。同時,周武帝還與北方的突厥和南方的陳朝交好,佔得外交上的先機。

    4、寵信奸佞。北齊諸帝荒淫無恥,穆提婆、和士開等人,專權弄事,加速了朝政的腐化,自皇帝至各級官吏,多昏庸殘暴,狗馬鷹亦得加封官號,賦斂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盡,府庫空虛。

    5、自毀長城。北齊後主高緯聽信讒言,將兩大柱石咸陽王斛律光、蘭陵王高長恭殺害,以至於周武帝滅北齊登上鄴城時感嘆道“斛律光若在,朕豈能至鄴”。

  • 11 # 參習處

    周弱齊強

    北周北齊的對峙,類似戰國時期的秦趙對峙。巧的是,最終勝利的秦、北周,最初都比對方弱小。

    北齊的領土囊括了現在的河北、山西、山東、河南,也就是中原地區。而北周只是陝西一隅。

    所以,把北周北齊的對峙,稱之為雙雄對峙,在最初並不合適。西魏剛剛建立時,宇文泰的部隊有個常規操作,就是每當快入冬時,就把兩國的界河上的覆冰鑿開,防止東魏踩著堅冰殺將過來。

    北齊創始人高歡,在北魏末年躥升為第一權臣。而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因為鬥不過高歡,才西逃到關中。關中本來是賀拔嶽的地盤。

    高歡挑撥當時關中的一把手賀拔嶽和二把手侯莫陳悅的矛盾,賀拔嶽被侯莫陳悅所殺,侯莫陳悅又被逼自殺。於是,三把手宇文泰才得以上位。

    宇文泰聽從謀士的策略,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接納北魏孝武帝,一個落跑皇帝一個新上位的軍頭,本來也是個草臺班子。怎麼看都像是在苟延殘喘一樣。

    當時西魏所處的關中,也早已沒有了秦漢時代的輝煌。自從劉秀以河北為基地,建立東漢之後,權力中心東移,三國時的曹魏仍然以河北為中心。又經歷五胡亂華,關中進一步破敗。最初,北周人口不足千萬,兵力三萬。

    而且,在宇文泰時代,還要防備與北齊交好的柔然南下。

    反之,在東漢、曹魏、十六國時期,河北一直是北方最富庶的地區。北齊首都鄴城,也是在此期間經常成為首都,是持續了四百多年的繁華都市,北方的中心。北齊的人口兩千多萬,兵力二十多萬。

    在個人能力方面,高歡出身底層,識人用人很有一套,也擅於離間之計。最著名的兩次離間計,一是在自己上位之前,挑撥當時的實力派爾朱兆和爾朱世隆,在上位之後,又挑撥自己的競爭者賀拔嶽和侯莫陳悅,都大獲成功。高歡的長處是知人善任,使用計策。

    不過,說到軍事能力還是宇文泰更強悍。宇文泰起初的兵馬不過五萬,地盤不過關中。相比高歡的二十萬大軍,廣袤富庶的中原,雙方實力實力差距不小。

    饒是如此,兩魏五戰,宇文泰也能頂住來犯之敵,甚至有主動出擊之時。可見,使詐、用計,都不算真正的軍事能力。而宇文泰顯然在這方面要強於高歡。

    一時間,北方同時出現了兩個曹操。宇文泰、高歡憑藉各自的實力和才智,互不相讓。但當二人相繼故去之後,情況慢慢發生變化。

    漢化改革

    北齊先後經歷五代君主,但每次繼位,都是一場血雨腥風。高歡病逝後,長子高澄繼位,但不足兩年竟被廚師殺死。高歡次子高洋繼位,開始還能勵精圖治,但最後也不免荒淫而死,高歡六子高演甚至直接政變殺侄自立,九子高湛也是荒淫無道之徒。

    上層權力的不穩定,又加速了腐敗的橫行。

    反觀宇文泰,為了籠絡關隴貴族,建立府兵制和柱國將軍制,穩定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在當時也順應了歷史趨勢。

    早前的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就是要融合胡漢。只有這樣才能穩定發展。但因此造成了鮮卑貴族與北方軍鎮的矛盾日益激化,造成了六鎮大起義。這隻能算是政策落地太硬太激進,出現了一次反彈,並不能說明漢化的方向是錯誤的。而正是因為北周集團太過於弱小,所以,內部矛盾小於外部矛盾。也就使得宇文泰的權力可以比較穩固,政策執行比較順暢。宇文泰進一步完善了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也就順應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後勝利也就必然屬於北周。

    高歡、高澄父子本也是執行漢化政策的,但在高演政變之後,漢人出身的高家反而走向了胡化。這就是逆潮流而動,必然被時代拋棄。

    軍力分散

    鄴城官僚集團與晉陽軍事集團的結合體。雙首都。高歡死後,這種二元制開始分裂。高澄高洋在鄴城,婁昭君在晉陽。雙方僵持

    北齊掌握軍權的是在晉陽的鮮卑人,掌握行政權的是在鄴城的漢人官僚。這也就形成了二元制結構。但當高歡死後,這種二元制的矛盾開始突顯。北齊延續北魏的風格,太后也掌握一定權力。坐鎮軍事重地晉陽的太后婁昭君與坐鎮首都鄴城的兩個兒子高澄、高洋,分別掌握軍權和政權。

    同時,原本與北齊交好的柔然也被突厥替代。突厥又與北周結盟,北齊的北方壓力也出現了。

    還有一枚釘子就是河東地區。這裡的河東,專指現在的運城。此地介於北齊和北周交戰最激烈地區,其內部為漢族豪強掌控,又交好與北周。這也給北齊造成很大困擾。

    但南朝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忽視。首都鄴城也要有自己的禁衛軍。一國養三支軍隊,軍力的分散,造成國力的弱化。

    到高湛當政時,北齊已經是內鬥頻繁,外患環伺。

    再看北周,趁著南朝的侯景之亂,開拓巴蜀,佔據荊襄。巴蜀是天府之國,荊襄扼長江上游。巴蜀的經濟提供了軍事保障,荊襄的位置,提供了戰略上的主動權。這就如同展開雙翼的雄鷹,隨時準備起飛。

    歷史上,秦國掃六合的起步就是這個格局,劉邦建立漢朝之初也是這個格局。

    笑到最後

    看兩個勢力的此消彼長,無非是看內部整合、先天實力、權力穩定性、資源調動力。而更重要的是時間。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原本一手好牌,被高歡後代打得稀爛。不能說北周多厲害,只能說北齊太愚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稻田裡江稗草用什麼除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