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梳雨滴荷

    孔子認為“做事情並不需要三思而後行”對教育有何啟發?,

    我認為,孔子這句話在教育上並非完全適用,應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宜。

    有時候三思而後行耽誤事,有機會會錯過。有時候需要當機立斷就必須當機立斷,不然會錯過時機。 比如學生參加知識競賽,有搶答題,想到了就立刻答出來,假如你再考慮幾分鐘答案對不對,等你考慮好了,別人已經搶答了。這不就錯過時機了嗎?

    對大學生就業問題同樣也不適用三思而後行。假如一種工作有5個人應聘,最終只要2人。你對這種工作還算滿意,但就是拿不定主意,究竟該不該簽約,你還想回家問問父母再決定。但是,等你回家問完父母,黃花菜早涼了。

    所以,做事三思而後行,其實就是優柔寡斷,耽誤很多事。要知道,現在是個快節奏時代,時間很珍貴,容不得猶猶豫豫,做事就要勇敢果斷,當斷不斷必有後患,可能也是對三思而後行這句話的否定。

    當然。有的事還真需要三思而後行,比如做壞事或者對人対己都沒有利的事,就要三思而後行,避免衝動。假如有人找你幫助打架,你就應該三思而後行,好好考慮考慮應不應該幫這個忙。決不能憑一時義氣,感情用事,立即衝鋒陷陣,打架都誰都沒有好處。經過三思而後行的提示,心情冷靜下來之後再做決定。這樣很可能會避免一場惡戰,對誰都有好處。

    所以說,三思而後行這句話要靈活運用,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因材施教。對性格急躁做事容易衝動的學生讓他做事三思而後行,鍛鍊他的穩定性。對慢性子做事優柔寡斷的學生要讓他做事果斷,不要三思而後行。鍛鍊他的果敢性,敢於自己做主的性格。

    總之,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宜靈活運用。

  • 2 # 知守黑

    孔子從來就沒有說過做事不需要三思而行。我們理解一個詞語的含義,應該結合當時的語境來看。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是:季文子做事都是多次考慮才會行動,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兩次就夠了。”

    孔子為什麼會這樣說?季文子是魯國的大夫,是一個猶豫不決,做事過於小心的人,孔子的意思是他想得太多了,過分的謹慎。

    孔子認為,做事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夠了,如果再多考慮一下,就很可能是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做不了決定。謹慎是必要的,過分謹慎就變成小氣。

    三,這個字在中華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凡事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正與反,是與非……這是二。三就是相對的統一,統一之後呢,又是矛盾的,對立的。個人理解的,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有要思考正反兩個方面的因素,思考兩次就好了。再思考,就變成了三,又成了矛盾體,如此往復何時休?

    思慮良多,沒有行動,就是空談

    在思考中行動,在行動中思考

    知行合一

    這就是教育方面最大的啟發了吧!

  • 3 # 般若觀照自性

    孔子認為做事並不需要三思而行,這要因人而異。孔子教人的特點,因材而教,因人而育,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有他的缺點,避缺引優才是教育的最佳模式,現在的教育只是批量生產,注重的是競爭能力,而最重要的其實是德育,人無德而不立,世無人而不名,名,指的是和諧,現在都在倡導和諧社會,只有和諧了,矛盾,戰爭才可避免,教育才是一顆甜甜的良藥。每一個人都希望在做人做事上一帆風順,所以三思而後行,是對自己,不是對別人,而三思而行則是思慮好了你就去做,不要懶懶散散,當然你所思所行的應如理如法,而不是益己損人,這才算是三思而行。

  • 4 # 文發揚

    先看孔子《論語》的出處。

    語出《論語·公孫長笫五》

    5·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季文子主張凡事三次思考後才行動。孔子知道後說,遇事反覆思考,這樣好啊。

    註釋:

    1,季文子,魯大夫季孫行父。曾在魯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時代做官。為人謹慎多慮。是孔子的前輩人物。

    2,再,《說文解字》P68。<再,一舉而二也。>,<笫二次>,<兩次>,<多次,如再拜,再三,再造>。見王力《古代漢語詞典》p1979。有重複,反覆的意義在內。

    3,可,<能,可以>,<許可,贊成>,<適宜,正當>。《古代漢語詞典》P870。

    4,三,數1,2,3,笫三,量詞。數量3。形容詞,再三。多次,多數。

    好了。大家看了我的註釋與譯文,應該知道,這裡是表示孔夫子贊成<三思而後行>的,並不是反對<三思而後行>,也不是修改<三思而後行>。而是肯定<三思而後行>。

  • 5 # 荊棘皇冠1983

    孔子認為的“三思而後行”,主要是強調需要多思考事物的發展和執行,多以全域性思維把事情考慮周全,然後“敏於行”,思考是前提行才是重點,沒有思考的行只是盲目的亂行而已!

    思考是前提條件,得先有足夠認知。

    我們為什麼要不斷地學習,就是因生命有涯而格物認知無涯,一個人一生都不可能包羅永珍認知,沒有格物致知就沒有辦法進一步獲得“道”的種種執行規律的認知,就不可能好好的把事情做好做正確,所以要不斷地去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格物致知的認知積累,才能想得通看得透玩得轉。

    多隨“心”而為,不要患得患失。

    有很多人每天晚上思路千萬條,到了第二天一早還是走老路,做事需要多思考如何做正確才能由思想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只有不停的思而忘記去實踐,停留于思沒有任何意義;唯有用“心”判斷所行所為是可控和熱愛,並且出於於人有益於己有益,那就用全面思維把事情思考周全後積極去行動起來,不要過於患得患失的停留在思的層面,多隨“心”而為謹慎前行努力做正確,至於結果由老天來決定好了!

  • 6 # 自覺而樂之

    私下理解,也許“三思而後行”是“知行合一”的前奏吧。人非生而知之者,每個人都有一個學習進步直至“開悟”的過程。就連慧能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千古名偈,也被五祖弘忍大師用鞋子給抹掉了,並說:“此亦未悟也。”這麼用鞋子一抹掉,才算是全悟了。其實,慧能當時只是悟了“空”,並沒有悟到“空空”的境界。也就是說慧能悟到了“應無所住”,並沒有悟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弘忍大師給他講解《金剛經》時,讀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才算是真正的全“悟”了。神秀當時生的只是對立的“二心”,慧能當時生的只是“空心”,弘忍大師點化了慧能,說就連“空”也要一起空掉,連“空心”也不能住。若能不住“三思”、不住“二思”、不住於“思”即是孔子說的“並不需要”的意思。做事應該來自於“本心”、“真心”,就是以“自性本心”為本。教育也同理,教育應該立足於“以人為本”,不應該“以器為本”,當下實際情況也許恰恰“本末倒置”了。

  • 7 # 歪嘴小個子

    作任何事都有利弊,權衡一二即可。扯太多,尤柔寡斷,越久越難決斷,且有些事有時機。

    所以一般事,再思即可。

    大事則不然

  • 8 # 樑69853253

    謝謝邀請!孔子教育,重視因才施教,應病予藥,根據人事環境,生活環境針對性的教育。盡其所能地發揮潛力。在某特定情況下,需要三思而行,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據理而行。做事循理,說話順性。

  • 9 # 易觀知著

    三思是什麼?我的理解

    一思:正面、積極、優點、優勢、勇敢,屬陽面

    二思:負面、消極、缺點、劣勢、憂患,屬陰面

    三思:平衡點,屬中庸面

    不用三思,也就是說隨便三選一!你認為呢?

  • 10 # 馭水

    “三思”是思三遍還是思三面?“三”是不是三?

    思三遍不過分,思三面有必要。

    教育要三思,教什麼,怎麼教,教成什麼樣。

  • 11 # 穿棉襖的大叔

    孔子認為做事並不需要“三思而行”,對教育有何啟發?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回答

    1.孔子認為做事並不需要“三思而行”,首先這個命題本身就有問題,為以偏概全之論。

    所謂並不需要三思而行,指的是既定事實或者手到擒來、胸有成竹之事,遇到這樣的事情,就必須馬上立刻行動,如果三思而後行,就會耽誤或延誤事,反而起到反作用。

    而遇到一些情況不明或者複雜的事情,則需要考慮周全後再行動,這樣就會減少出錯,少走彎路。

    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事論事,便是這個道理。

    2.對於教育有啟發

    孔子作為儒家的奠基人,教育家,他所謂的做事不需要“三思而行”是對著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所得出的結論。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性格及行事的方式和習慣,謹慎的人從事定然三思乃至多思,對於這類學生就需要提點教導再某些事物上需要堅決果斷一些。

    而對於一些行事魯莽,不經思考的學生而言,則就需要灌輸凡是需要“三思而行”的道理了。

    因此,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便是這一啟示和啟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事情,是你當時沒懂,後來(多年以後)懂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