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子記錄

    不拉便便≠便祕

    有些媽媽認為寶寶沒有每天便便或者次數減少了就是便祕,可這樣來判斷是否便祕不太合適。

    因為每個小寶寶的體質本身就是不同的,加上寶寶年齡較小胃腸道發育尚未成熟,如果寶寶只是短時間排便次數減少,可以看寶寶拉便便時的狀態,如果寶寶不哭鬧,能夠順利拉出便便,且便便性狀為軟便,那麼就是正常的,不必擔心。對於“寶寶幾天拉一次便便才算正常?”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要寶寶拉便便時狀態好,拉的便便正常,兩三天拉一次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寶寶出現排便困難,大便乾結、粗、硬、甚至因排便疼痛而煩躁、哭鬧,那這樣的情況就是便祕了。

    寶寶便祕的原因

    1、奶粉衝調不當

    對於奶粉餵養的寶Bora說,出現便祕的情況時寶媽們應注意奶粉衝調是否合理。

    ①奶粉衝調過濃:有的家長“心疼”寶寶,怕寶寶吃得少了,在給寶寶衝調奶粉時總是特意多加一點奶粉,殊不知這“多一點”的愛給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的寶寶會帶來多少負擔,衝調比例不當不僅會造成寶寶積食便祕,長此以往還會給寶寶的腎臟帶來負擔導致多種腎臟疾病。

    ②奶粉衝調溫度過高:溫度過高的水溫會使奶粉中某些營養素失活,比如奶粉中蛋白質失活之後難以消化,也會造成寶寶便祕。

    奶粉本身大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相對於母乳來說,配方奶粉中各類營養素含量及其消化吸收多難達到母乳水平,且某些奶粉中糖化蛋白含量較高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寶寶便祕,故奶粉餵養相對於母乳餵養更容易發生便祕。所以給寶寶選擇奶粉時可以選擇有強化新增益生菌、OPO、益生元等營養元素的奶粉。

    2、盲目補充其他營養素

    幼兒配方奶粉中已經含有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成分,若是家長盲目的在寶寶的配方奶中加入一些營養素如鈣、鐵等礦物質,則易使寶寶補充過多,這些補充過多的礦物質在寶寶體內會與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皁等不溶物,寶寶的腸胃不好吸收,使大便乾結引起寶寶便祕。所以媽媽們要給寶寶額外補充這些營養素時,最好是在餵奶後半小時吃,不要直接加入配方奶中。

    3、輔食結構不合理

    寶寶開始新增輔食後,常常因輔食搭配的不合理而出現便祕。

    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於康在《膳食纖維是人體的“清道夫”嗎?》一文中提到膳食纖維有刺激腸道蠕動、增加腸內容物的體積、減少糞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等作用。

    有的寶寶新增的輔食中偏愛肉類而少吃蔬菜,使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道蠕動變緩,造成排便困難。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而食物加工過於精細化會使消化過程中食物殘渣減少,從而使胃腸道蠕動能力變弱,導致便祕。

    ②脂肪攝入不足

    提起脂肪媽媽們總會想起肥胖這個詞,所以在寶寶的輔食中幾乎不加入富含脂肪的食物,但是媽媽們應該瞭解的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某些脂肪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需要從膳食中攝取,而這些脂肪酸對寶寶大腦、免疫系統等的正常執行是非常重要的,寶寶需要的每一種營養素都應該適當給寶寶加入食用。

    寶寶食量不足時沒有便便能排出來,大便減少,需慢慢的儲存到可以排出來的時間間隔較長,水分被反覆吸收,大便乾硬,導致寶寶排便困難。

    ④飲水不足

    大部分寶寶不易感到口渴,也不會主動喝水,媽媽們如果不注意適當給寶寶喂水,寶寶的大便也會較為乾燥。寶寶出現尿液偏黃、大便略乾燥時,可以在不影響寶寶吃奶量的情況下開始適當給寶寶喂20ml-40ml水。

    ⑤輔食不耐受

    按照中國營養協會的建議,寶寶新增輔食宜遵守從細到粗、從稀到稠、每次新增一種食物嘗試3-4天后如果消化吸收良好再嘗試另一種,如果寶寶食用了新增的某種食物之後出現不耐受的情況,媽媽們就可以暫時避免讓寶寶吃這種食物。

    4、運動量太少

    缺少活動量也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腸蠕動變緩就會導致便祕。媽媽們可以引導寶寶適當活動,對於月齡過小的寶寶可以做一些被動操和按摩操,增加運動量促進寶寶排便。

    5、其他原因

    ①腸道菌群失調,當寶寶腸道微生態失去平衡時也會引起寶寶便祕。

    ②某些疾病因素也是導致寶寶便祕的原因,比如寶寶腸道器質性病變、腸道畸形等,寶寶長期反覆腹瀉媽媽們需要考慮是否為疾病因素,及時就醫。

    避免寶寶便祕,預防是關鍵

    談起便祕難過的不止是寶寶,爸爸媽媽看著寶寶排便困難更是心疼,所以不要在寶寶便祕的時候才開始著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寶寶便祕。

    1、注意奶粉衝調方式,按照產品說明書對衝調奶量、比例、溫度和衝調順序等的建議正確衝調。選擇奶粉時最好是選擇易消化、低糖化的奶粉。

    2、要給寶寶額外補充其他營養素時,不要過量服用,注意是否能夠和配方奶一起服用,最好是餵奶後半小時再額外服用。

    3、寶寶的日常膳食要營養均衡。對於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的寶寶,平時可在輔食中加入蘑菇、大豆、獼猴桃、火龍果、草莓和各類蔬菜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於脂肪攝入不足的寶寶,平時可給寶寶增加奶及奶製品、肉類等食物的攝入。給寶寶適當喂水,保證飲水量。對於過敏的食物要避免食用。

    4、平時適當引導寶寶適量活動或者運動。寶寶1-2個月可以練習抬頭、3-4個月練習翻身、5-8個月訓練爬、8-11個月練習站、11-15個月練習走路,對於年齡較小的小寶寶媽媽們還可以適時給寶寶做一些被動操增加寶寶的運動量。

    5、對於腸道功能較弱的寶Bora說,平時可以適量服用一些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寶寶年齡尚小時最好不要長途跋涉的去很遠的地方,平時注意寶寶的情緒,最好不要讓寶寶聽見刺耳的聲音,也不要對寶寶進行恐嚇式呵護,寶寶易受驚嚇。 如果出現寶寶排便困難、大便乾結、影響了平時吃奶量和睡眠或者排便時伴有腹痛寶寶哭鬧恐懼排便、身體發熱甚至出現便血等情況一定要帶著寶寶及時去醫院檢查。

  • 2 # 奶爸暖東

    遇到這種情況要注意下面幾點:

    一、悉心護理

    爸爸媽媽在對寶寶進行大小便訓練時應給予他足夠的支援,使寶寶儘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寶寶坐在坐便器上的時間不要過長,否則他會以為你是在鼓勵他這樣做。爸爸媽媽應適當增加寶寶的活動,運動量大了,體能消耗多,腸胃蠕動增加,容易產生飢餓感,自然排洩也旺盛很多。爸爸媽媽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裡,應該多抱抱他,並適當輔助他做一些手腳伸展、側翻、前後滾動的動作,以此加大寶寶的活動量,加速寶寶食物的消化。

    二、飲食調理

    哺乳期的寶寶便祕時,如母乳餵養者可新增些橘子汁等潤腸的食品;如人工餵養者可在牛乳中增加糖量至10%,同時新增橘子汁、青菜汁等以刺激腸蠕動。嬰兒可加水果汁、米粉、粥類等輔食,同時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並鼓勵進食用粗糧(如紅薯)做的食品及菜泥、碎菜等,有利通便。便祕的寶寶應多飲開水,對通便有好處。

    另外,營養過剩和食物搭配不當容易導致便祕。很多爸爸媽媽為提高寶寶的營養,讓食物中的蛋白質量很高,而蔬菜相對較少。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玉米麵和米粉做成的食物;還可以喂蔬菜菜粥、水果泥等輔食,蔬菜中所含的大量膳食纖維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

  • 3 # 嘻嘻啊啊

    轉自網路:

    一歲多寶寶便祕該如何應對?最近天氣還比較寒冷,氣候乾燥,寶寶飲食不當或喝水不及時很容易導致便祕。那麼,一歲多的寶寶便祕,家長該怎麼應對呢?以下是我個人的幾點建議,希望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參考。

    1、給寶寶多喝水

    寶寶便祕了,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多喝水,每天少量多次的給寶寶喝水,堅持幾天以後,寶寶的便祕情況一般都會得到緩解。

    2、給寶寶做腹部按摩

    如果寶寶發生便祕的情況,家長可以每天給寶寶揉揉小肚子,每次按照順時針的方向給寶寶按摩腹部5分鐘左右。這樣做有利於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緩解便祕的症狀。

    3、給寶寶多吃水果蔬菜

    如果寶寶便祕了,建議家長少給寶寶吃雞蛋和肉類等食物,多給寶寶吃一些粗糧、新鮮的水果蔬菜等,家長不用過於擔心,這些食物也是可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的。

    4、增加寶寶的運動量

    一歲多寶寶如果便祕了,建議家長多陪寶寶玩遊戲,適當增加寶寶的運動量,這樣做有助於促進寶寶的腸胃消化,幫助寶寶緩解便祕。

    5、給寶寶吃一點益生菌

    寶寶發生便祕的情況,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吃一點益生菌。益生菌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腸道菌群平衡,從而有效治療便祕和腹瀉等。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4 # 佳倪麻麻

    你好,你家寶寶喝的伊利珍護,珍護的配方里面含有opo結構脂,2種益生菌加兩種益生元,還添加了膳食纖維,都是護腸的組合,奶粉的原因不大。便祕的原因,要追溯到你第一次輔食新增的時間,你的輔食都吃了什麼?1歲以後,3餐都是吃的什麼?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都沒有發育完善,胃酸分泌少,消化酶的活性低,過早的(6個月以前)新增輔食就會出現消化不良和感染,影響腸胃的發育,那麼後期的餵養的困難會增加。6個月以後便祕嚴重大多數情況下就是因為過早新增輔食導致腸道蠕動減慢,便祕會導致腸道毒素累積,消化吸收能力差,從而影響食慾。寶寶食慾差了,就會影響生長髮育。要解決便祕,我們首先要從飲食入手,正餐要做到穀物+蔬菜+菌類+豆類+肉類,不同顏色的食物要均衡搭配,三餐要定時定點。多喝水,可以用水蘇糖+益生菌配合推拿按摩,改善腸道蠕動。

  • 5 # 雷氏普愛

    1歲的寶寶便祕可能有如下的原因:

    1、奶粉轉換:媽媽給寶寶轉換奶粉時出現的應激現象,即存在短暫的不適應。

    2、媽媽餵養不當:奶粉衝得太濃會使奶汁中的蛋白質增多,水分補給不足會引起腸熱過高導致大便乾結。

    3、寶寶腸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寶寶便祕,所以爸媽要對寶寶進行排便訓練並且讓寶寶生活作息規律,按時飲食。

    4、這個時候給寶寶新增輔食,在給寶寶輔食上不要過多,要選擇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慢慢的來新增

    寶寶出現便祕,可以先進行腹部的按摩,幫助寶寶促進腸胃的蠕動。也可以帶著寶寶去麼麼俠小兒推拿,幫助緩解寶寶的不適。寶寶便祕記得要給寶寶多喝水。

  • 6 # 叄貳壹林

    孩子現在消化功能還不完善,所以吃食物都要通過排便來觀察,如果是最近新換奶粉出現喝,就可能是奶粉問題,先嚐試新增蔬菜水果看改善情況。

  • 7 # 全脂奶爸

    還有一種可能很容易被忽略,寶寶是否補充過VD,缺VD會導致鈣不吸收,也有可能引起便祕。再一個,脾胃虛,寶寶消化不好也會便祕,需要調理。一般來說,奶粉中含opo,益生元組合就算吸收消化比較好的,但也因人而異。

  • 8 # 十七媽咪

    如果是一直吃那個奶粉的話,應該不是奶粉問題,便祕的話考慮,輔食多樣性,蔬菜水果多添一點,天氣炎熱,也需要多給寶寶喂點水,給予寶寶一點時間,如果三四天還沒有便便,考慮諮詢一下醫生的建議喲

  • 9 # 川寶丰

    孩子超過48小時不排便即可認為是便祕,症狀輕重不一,便祕表現為:無便意,排便次數少,排便困難、費力,排便不暢,大便乾結,硬便,排便不乾淨。

    很多家長急於解決孩子便祕問題,會使用瀉藥和灌腸,沒有針對便祕的原因來進行調治。不當的濫用、誤用瀉下藥(比如番瀉葉,開塞露),造成孩子腸道黏膜神經的損害,降低腸道肌肉張力,一旦停藥,便祕會更加嚴重,更反覆。

  • 10 # 使用者5151171178323

    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

    方法很簡單:泡奶粉時兌點金銀花露就可以,因為奶粉上火寶寶容易便祕。整篇的大道理沒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生活都很困難了,可心中仍充滿憐憫,是不是很傻?